第十三章 战斗即将打响
崇祯元年十月,天下局势越来越紧张。黄台吉联合归附后金的部分蒙古部落成立满蒙联军。磨刀霍霍,准备随时将屠刀架在一向自诩为黄金家族后裔的林丹汗头上,而明政府由于对局势判断失误,没有向林丹汗伸出援手,最终导致蒙古被吞并酿成大祸。 而中原内地暗流涌动,不断酝酿着的各种震动此时也已经崭露头角,各地卫所调兵频繁,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风暴即将席卷而来,刮得大明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此刻的山东都指挥使司鳌山卫辖下浮山备御千户所治地一片丰收景象。几万农民工人正聚集在城外的空地上,身后便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成片成片黄澄澄的麦穗压弯了麦秆的腰,随着秋风形成黄色的麦浪。随着李承一声令下,数万人在各自村庄的里长带领下有序的进入田中,拿着镰刀弯下身子开始收割勤劳的果实。沿着清河两岸数十万亩农田中遍布着数不清的人影,虽然此时已到秋天,但是太阳还是非常的晒人,如不是还有秋风阵阵带来一点清凉,此刻也就跟夏日一般。人们挥舞着镰刀,挥洒着汗水,看着粒粒饱满的麦穗,许多农民历经沧桑的脸上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不感天地,不谢皇室,唯独对李承感恩戴德。为何?只是因为天地虚无,皇帝也遥不可及,只有李承真真切切的令农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轰轰烈烈的大丰收,足足持续了四五日之久才宣告结束。今年赶在夏种之时播种的土地有几十万亩之多,还有一些新开垦的土地因为错过了夏种所以种植了一些杂粮。李承从别处弄了一些土豆红薯种子,还有本地的一些花生,统一的安排人们种植。这些植物耐旱,平时也容易管理,而且不论什么地质都可以种植,所以田间地头,山间丘陵,全都利用了起来。 起先还有些农民对于这些平日里不多见的粮食抱有怀疑,可当第一批种植的人收获的粮食比种麦子水稻还多的时候,每个人都变得眼红起来。李承将这些粮食作物统一回收,大部分都投放到新建的养殖场,作为鸡鸭猪牛的粮食,小部分的在进行加工,然后投放市场。红薯可以做粉条做薯糖,价格也是不菲。花生可以榨油,短时间内也可以供应自己人使用。而农民因为种植这些作物获得外快,生活宽裕,购买的物品增加,钱最终又回到李承手里。即能让广大群众感到nongnong的幸福感增加生活质量,又能让自己赚取一些银两。此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时隔一个多月,新城区的扩建也早已完成,堪比之前两个城区大的新城规划更加专业,道路全部由水泥筑成,道路两侧依旧有排水沟渠和花草树木,这次还增加了供行人休息的长椅。道路两旁是整齐的水泥砖瓦楼房,临近道路的统一都是齐刷刷的四层高楼。现在铸铁厂已经可以掌握了高炉平炉转炉炼钢的技术,可以制造出韧性很好的钢筋,虽然都是没有螺纹的钢筋,但是造四层的楼房足够用了。这些楼房高矮一样,外观一样。虽然很死板,但是普通百姓也惊叹于这些巧夺天工的建筑,刚刚建成的时候每日都有很多人在楼房前观看这些怪房子。 新城的扩建,将原本的工业区和军营全都划了进去。而李承一直坚持军营不得在城内,所以军营一体搬迁到了海边,并在海边修建了一座一次可供十条千料大船停泊的港口,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直通浮山城南门。而军营就坐落在港口码头左侧,而最近士兵们除了每日进行征兵工作,参加日常训练之外,又多了几个新的训练项目——海水中扛木头,武装游泳,沙滩搏击对抗。应李承的要求,魏有才等人在一个多月将军队扩编至五个团,然后又在长久的训练中将不合格者调动到城管大队和防暴大队中,最终留下三个满编保安团,三团的团长由尚泽谦出任。 军队的日常训练已经不再使用木头枪,而是换上了真家伙。训练的内容也是枯燥乏味,除了打靶还是打靶,仅这三千人每日消耗的弹药就在十万发上下,这让子弹制作厂还有外出采买原料的人员叫苦不已。而李承却不管这些,因为他深知“神枪手都是用子弹堆出来的”这个道理,所以他除了加派人手外出采买,继续招募人员进厂做工之外依旧是无限制的射击训练。 在连续持续的开枪射击中,这种由李承和一帮工匠改进的后装燧发火枪中很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其中最致命的一个就是枪管耐久度非常低,质量好的枪管可以射击百次,而质量不好的也就能打五六十次就报废了。这个报废并不说枪膛炸裂,而是枪管中的膛线被磨平了,对于这个问题李承一直没有想到解决办法,也只有在战场上每人多带一根枪管,一旦报废,可以更换使用。 随着几千将士对于枪械的使用日渐熟练,李承在心中酝酿很久的计划也逐渐的露出水面。士兵只靠训练是无法练出煞气的,别看现在有模有样的每天忍着痛苦咬着牙参加魔鬼般的训练,等真正上了战场,面对着敌人很有可能紧张的连刀枪都拿不起来。所以,真正的军魂以及强军,都是从战场上浴血奋战得来的。没参加过战争没见过血,那就是一群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这日,雨下的很大,冲刷着干渴已久的大地。 浮山所军营。 李承站在军营内的cao练场上,身前静静站立着三个团的士兵,每个人都和李承一般站立在雨中,整个队伍没有一个人去擦一擦已经被雨水淋湿的脸庞,任凭风吹雨打,无一人sao动。 李承身后站着三个团的团长,三人左右两脚分开,右手握拳置于背后,左手紧握右手手腕,呈跨立姿势,如同一根铁钉钉入地面一样站在那里。 突然,尚泽谦大喊一声:“全体都有,立正!请李大人训话!” 李承向前一步,对着眼前这些农民子弟,大吼:“告诉我,什么是保安团!” “保境安民,保家卫国”众人声斯歇底,呼喊声盖过了瓢泼大雨发出的嘶吼之声。 “没错,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我们是保家卫国,保护百姓的军队!可是,就在咱们的眼皮子底下,有一伙山贼土匪,占山为王,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你们说,对于这些土匪,我们应该怎么做!” “杀!杀!杀!” “现在进行半个时辰的战斗准备,检查好你们的武器,并携带一个基数的弹药。半个时辰后我在这里等你们,解散!” *********************************** 从浮山所往东过了浮山四十多里路外有一个鹧鸪山,此山也就一二百米高,背靠崂山,山中丛林密布小河潺潺,就在这座山上隐藏着一座山寨,名曰鹧鸪庄,首领是胡大海和胡大壮兄弟俩。一标手下足有上千人之多,是这片地方的龙头。主要以打家劫舍,抽取商户过路银子等手段谋取利益,平日常常下山掳人妇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两个首领滑头得很,俩人将“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战术精髓发挥的淋淋尽致,一旦剿匪的官兵比他们人多强悍,立马钻进山里,并在山涧树林中设下迷魂阵,耍的官军团团转。万一来剿匪的官军战力不强,他们又像块牛皮糖一样死死地粘在身上,对于这伙精于用兵之道的土匪着实让官府那帮只知之乎者也的老爷们伤透了脑筋。 而他们作为当地的龙头抢劫集团,虽然平日里威风得紧,但也不巧被意图一鸣惊人强势出道的李承大人惦记上了。早在多日之前李承就托李固国给在外探矿的几队人马送去消息,让他们故意被劫,顺便买些消息。而后又经过多日的跟踪探查,终于探明山寨位置,并且抓住一个小喽啰,打算日后进攻时让这俘虏带着大军避开山中的机关陷阱。
尽管雨下的令人烦躁,但是三千多人走在道路上除了整齐的脚步声之外再无其他任何声音,鲜亮的军旗也被雨淋湿了,湿答答的趴在旗杆上。四十里路,急行军半个时辰内赶到,这一次是保安团的第一次作战任务,众人除了携带枪支弹药之外,再无其他物品,比起平时训练动辄十几斤二十斤的负担,今天只扛着一把枪,背着十几盒子弹已经算不上什么了。长期在军营中负重训练,一旦没有了负担,每个人都感觉自己身轻如燕,健步如飞,这就是长久训练的效果。 说话间,大军已到鹧鸪山下。今日瓢泼大雨,这些强盗平日骄傲惯了,连个巡逻的人影都没见着,八成都窝在山寨里了。 李承命令三团将鹧鸪山全部包围,以防贼寇逃跑,低声吩咐说今日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全歼这伙为非作歹的强盗,所以不能走了一个。尚泽谦领着三团已经前往作战区域进行布置。虽然自己带来的人足有土匪的三倍之多,但是却都没上过战场,没有见识过厉害。面对着战斗经验丰富的敌人,如果要强攻山寨,恐怕己方会伤亡惨重,李承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将四周封锁,然后引诱敌人在山寨前列阵对决,那么自己就可以利用火枪来个扮猪吃老虎,一举端了这伙强盗。 打定主意,李承将计划详细的说与魏卢二人,并派出一个连的士兵带着先前抓获的小喽啰前去清理出一条上山的路,然后趁着今天雨打天阴偷偷摸摸的在山寨前百十米的地方埋下陷阱机关,撒上扎马用的铁蒺藜。这玩意除了扎马,扎人也是极好用的。 事情安排下去之后,这两队人马抓紧时间进了山。这山上林子实在太多了,再加上今天这雨没有个停下来的兆头,天阴沉沉的,一百人一进了山就跟一滴水珠掉进海里一样,立马见不到人影了。 雨没完没了的下着,太阳也躲云彩后边不出来。也不知过了多久,被派到山上清理障碍的那个连长满身泥泞的跑回来了,向李承等人报告已经清理出一条大路,并在山寨前设好埋伏。而在设置埋伏的时候还发生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那带路的小喽啰可能是见着里山寨不远,而众人又在忙着挖坑设伏。这小子眼珠子一转,此时不跑更待何时。便挪着脚步往山寨那便去,正当感谢老天爷的时候却被一个小兵给发现了,这时小喽啰已经离他们连队已经有二十几米远,小喽啰也庆幸这二十多米的距离就像是一道天堑隔开了他们,正高兴的仰头想学着英豪大笑三声的时候,那小兵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手臂一挥,嗖的一声剁进那小子胸前,仰向天空的头也没有发出豪爽的大笑,除了惊愕的眼睛圆溜溜的瞪着之外,就是从嘴里、胸上流出的鲜血夹在雨水中染红了一地。 李承听完,哼了一声:“死有余辜,等战斗结束,给那士兵记一次功。” 走出草棚,李承不管雨水滴答在身体上,两手负于身后,面无表情的看着因为雨水的冲刷而隐隐冒着雾气的鹧鸪山,心中百感交集,兴奋、激动、平静、疲倦等情绪不断的充斥着他的内心。所有种种,只因为…… 战斗即将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