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武道仙雄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二章 修士营

第一百二十二章 修士营

    唐贞观九年,四月初,春风万里,晴。

    帝都长安城门前。

    旗幡招展,行伍络绎,黑色的军服、黑色的军旗,如同一条张牙舞爪的黑龙,滚滚向北。

    士兵们身着软甲、头戴皮盔,整个队伍混编有枪矛手、刀盾手、弓弩手、旗鼓传令手,各种长短军械的配备相当可观,攻防战力不容小觑。

    远处的山坡上,有各家小姐站在前面,向着军中眺望,希望能看到自己的情郎;奶妈子抱着小公子和小小姐站在后面,手搭凉篷,眺望着远方行进的大军,根本不知道她们的丈夫身在何处。

    李铃儿跟在明之行旁边,一张脸已然揪成了个小包子的模样儿。

    明之行看着李铃儿愁苦的样子,不禁凑过脸去小声笑道:“怎么,犯愁了?现在离开还来得及。”

    李铃儿仰头瞪了明之行一眼,声音压低了道:“谁说要走了!这点麻烦还难不倒本姑娘,不过,这身盔甲穿着还真难受。”

    说着,李铃儿又扯了扯身上的披肩甲带,柔软的腰肢,细细的腰骨,一个女子根本穿不住这么粗大的铠甲。

    不过女修士都是这样,也没办法,先将就着吧,反正修士打起来这点防御装也不管用。

    明之行嘿嘿一笑,手中缰绳一摆,便扯着马向着队伍跟去。李铃儿无奈,只能跟上。

    大军出击,天子点将,主将李靖,副将四人,辅将二十一,大将共计二十六人。

    每一个将领都负责了军伍中的一部分,有的负责粮草,有的负责情报,有的负责作战。

    负责作战的战将总有十七人,其中一人名为“太史浩渺”。

    几缕花白的胡子,一双老眼中精光湛湛,金黄色的战甲披在身上,气势外放犹如人中腾龙,恐怖的威压蔓延整个长安城上空,震撼无数人。

    毫无疑问这是一位大修士,据说已经到了圣人境,只是不知道究竟是圣人境什么水平。

    不过,有这么一位大修士压阵,令全军都安心了不少。

    太史浩渺就是所有修士的统领,神州大地,一州抽调一百名修士,共计一千名修士,功力最低的也有道人境后期的实力,大部分实力都在贤人境后期。

    这一千名修士组成的战力,发挥得当可比十万大军,是以被编排成了一个特殊的军旅单位——营,一个修士营!

    修士营又分为十骑,每骑一百人。按照战力划分,第一骑全部由真人境修士组成;第二三四五骑全部由贤人境修士组成。以上是修士营的主要战力。

    而剩下的五骑,都是由大部分的道人境与少部分的贤人境混合编排而成。

    每一骑都有一个骑长,皆是由大修士担任。也就说,无论哪一骑,最起码都有一名真人境的高手。

    明之行刚刚渡过了真人境第一次雷劫,算是真人境初期的大修士,他不想过早暴露实力,便报了个贤人境巅峰。

    手握真人境实力站在贤人境修士的位子上,战场上可以少收很多冲击,毕竟他还要保护李铃儿,不能随便冲到前面去。

    明之行与李铃儿被分配在第八骑,骑长名叫曲柔,是十位骑长中两位女性之一,是一位真人境四雷境界的大修士。

    明之行主动要求跟李铃儿组队,这样的目的一是为了就近照顾李铃儿,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李铃儿。

    虽然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残酷程度猛于个人争斗百倍,但起码明之行认为是可以临阵指导的,虽然在后来他自己想想都觉得这个想法可笑。

    “咚咚咚”沉闷的鼓声响起,震荡千里,音浪鼓鼓,滚滚流动的军伍停下,无数人抬头望去,只见一个人影缓缓出现在前方的十里长亭处。

    长衣而立,金黄色的衣带飘飘,一眼望去只觉有一股包容天地的威仪,龙撵当道,万人跪拜,那就是当朝天子——太宗皇帝!

    “热血儿郎保家卫国,朕在此以烈酒送行,盼大胜而归。”大碗烈酒一饮而尽,太宗亲自抓过鼓锤。

    “轰轰”大鼓擂动,大军气势隆隆,无数人怒吼着向前去。

    “西北一征,深入荒漠,不知吐谷浑修士的战力到底如何。”明之行跟在长长的队伍后面,回头看看已经落在身后的长安城,不禁暗叹一声,这一去,这一仗,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

    直到现在明之行才知道自己对故土有多么不舍,可能这就是军伍中人的情思,不仅是对情人的思念,还有对家人的,对故土的。

    当年离开这里去珈蓝殿也没有这么多的思绪,现在居然变得这么多愁善感了。

    明之行自嘲一笑,看着跟在自己身边新奇的打量四周景物的李铃儿。明之行忽然发现,也许带着李铃儿也并不全是坏处,起码自己不闷。

    每一位修士都配了一匹上好的骏马,明之行的马术自然是可以,李铃儿就显得有些笨拙,虽然小时候喜欢骑马,但终归是个女孩子,怎么可能跟男子相比。

    不过,李铃儿修炼了风玉残花诀,又加上明之行的指导以及灵药的滋润下,功力已经到了道人境后期,骑这么个马还是绰绰有余的。

    大唐安稳以来,军队战斗力已经没有当初刚建国那时强盛。但是在“府兵制”的管理下,朝廷如今的兵力已经不是当年太宗刚刚上位时的一盘散沙了。

    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刑部尚书任城王、鄯善道行军总管李道宗、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等所率人马就是禁军和府军,是精锐部队,作为先锋。

    而明之行所在的这一支修士营则是作为后备军,虽说是主力中的主力,不过大多时候并不参与战斗,这支主力是作为对付敌方修士营而准备的。

    唐朝的边军系统采取的是世袭军户制。什么事世袭军户制?很简单,就是第一代的兵都是能征善战的军士,平定此地之后,定居该地,建立军户,朝廷免除他们的税赋徭役。但是作为代价,他们每户必须世代出丁,进补上一代边军的缺额。

    这样的军队,几代之后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退化。在那些常年打仗的地区,边军的战斗力尚且还可以,而到了一些比较安稳的地区,比如辽东地区还有江南边境,自建国以来很少发生大的战事,很多边军士兵自打接过父辈传下来的兵器,就压根没打过仗。

    再加上世袭的边军将领吃空饷,拿补给,兵员不足,有些人家父辈疼惜儿孙,迟迟不肯交班,以至兵员老化,总之各种问题不断,所以根本谈不上多大的战斗力。

    因此,这次的出征并不是多么顺利,这次的征讨不仅需要进击吐谷浑内地,还需要稳住边疆防线。而西北地区边疆士兵的战斗力相对正北方与正西方的战斗力都有所不如,是以,这次的征讨稳固防线也是个极大的问题。

    而且禁军瞧不起边军,一弄不好很可能会造成军心分裂这种情况,不仅是凡人之间的军心分裂,还有可能造成凡人与修士的矛盾激化。

    因为出征的修士根本瞧不起凡人的军队,你们人很多?一巴掌拍死一片。凡人在修士眼中无比的脆弱。

    力量与地位的差距也就意味着代沟。

    不过明之行显然不是这样的修士,现在正跟一个凡人将领谈得欢快,一边交谈还一边打听着西北的一些情况。

    “老哥,这次咱们估计能打到什么时候?”

    那凡人将领也是爽快,胳膊一搭,搂着明之行的脖子,哈哈大笑道:“好男儿志在四方,你是修士,这么急着回去干什么,好好建功立业,回去有你享清福的。”

    说着,那将领忽然砸吧砸吧嘴,苦道:“我们就不行了,唉没有你们修士强,寿命也短。这次出军听说是要兵分五路,如此分散的兵力,看来是要围抄了,打到何年何月还不知道呢。可怜我那刚进门的小媳妇,还在家里等着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