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混在大唐在线阅读 - 第四百二十九章 帝王之路(新的开始)

第四百二十九章 帝王之路(新的开始)

    翌日,魏王武柲于万象神宫接册书受太子印玺,叩谢皇恩,接着便祭祀太庙,告慰祖宗。==

    如此,武柲便正式成为了大周皇储,但武柲并没有接受入主东宫的旨意,他以契丹未平,天策府新建为由,上疏暂居于天策府。女皇遂同意,而且也同意武柲设置天策府属官,并不定期到宫中批阅奏疏,以了解如何处理政务。

    再者还需要女皇耳提面命一番,不然偌大一个帝国交给武柲,她还真有些不放心,武柲自然应允,如此便可早些接手一些政务。

    而这,对于武柲来说,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前方的道路还是依旧得艰辛。

    三日后,李旦封为相王搬出东宫,其诸子诸女一并出阁,至于请封降为郡王,女皇怜皆是亲子,便没有同意。但除了李成器依旧封为永平郡王外,其余诸子诸女的爵位都一律收回。如此一来,李显和李旦诸子只能有一个继承王爵,而且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若没有大的贡献,那么数代之后就会成为一介平民。

    有如此结果,还是吉顼和女皇的一次深谈,吉顼虽是武柲的马前卒,但也受女皇信任,特别是如此神速得处置了这一次大案,更让女皇觉得,吉顼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吉顼也被授了一个郡公的爵位。

    积善坊。

    魏王府忠王府相王府都在这个坊内,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皇族坊。加之相王府诸子允许出阁,原相王府就必须得扩建。于是乎,便在相王府一旁一次性建筑了五座宅院。分属相王五子,如此大的工程,自然得落实到了地官冬官将作等部门,但建造天策府的工期十分紧张,这边建造宅院显然不是什么大事。

    地官和冬官的官员也都象征性得派了人先圈地平地再慢慢规划建造。

    相王也无奈,每日里依旧沉湎于酒色之中,偶尔到对面的忠王府看望一下三哥。尽管幼时关系不好,但如今也算是难兄难弟了。

    武柲开始着手实施于朝中设置市舶司,在广州和泉州设置市舶司衙门。但第一天的商议却让他感到一种无奈。对于新的事物,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拥有着强烈的排斥之心,而且士大夫思想太过严重。

    问题很简单,就是市舶司首长的官品该如何定。武柲认为应该定在三品。与九卿同列。而诸宰相认为,九卿是朝中贵品,且官品设置应该暗合天数,不能轻易设置。“九”暗合九宫之数,多了一个,不符合天数。

    有人便建议,既然市舶司肩负港口赋税,那就归于地官。武柲直接否决,以新衙门诞生。必然要深受重视,方能安然运行下去,若归于地官,则让人有轻视之心。

    如此商议之下,令武柲深深地感到,即使如今身为皇储,但依旧掣肘不断,难以顺畅得实现心中计划。

    如此,第一天的朝议,便在不断地争论中告一段落,他随即出了政事堂,便向着宫内走去,他要到女皇身边学习如何处理政务,批阅奏疏等等。

    宫人见到武柲,都欠身唤一声,“殿下!”

    对于这样的转变,武柲也只能微微一笑,如果一切顺利,用不了几年,便要入主此宫,他将继承宫内的一切,而这些宫人也是他的财产,或许其中的一两个都会成为嫔妃也说不定。如此礼敬,也只是出于对未来皇帝的恭敬而已。

    武柲缓缓而行,要到临仙殿可还得走一段路,所以他有的是时间思考。

    如今既然身为皇储,那么首先要解决的一件事情,便是契丹问题,其次便是朝中冗官的问题,至于设置市舶司,按照女皇那急切的语气,相信很快就能落实下去。

    对于契丹问题,武柲认为这不是什么问题,也不用去考虑,他早有布置,若发动起来,一战而定。

    最麻烦的,则是朝中冗官问题,自有武周建国以来,教育几乎停滞,国子监太学四门学都被武氏族人和依附武氏的一些人搞得混乱不堪。因为一直以来,武氏担任着国子祭酒,以判祥瑞为本,而忘记了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是数年来清心书院独占鳌头的重要原因,而且因此在各州也涌现出了一批品质优良的书院,如东篱书院,国泰书院等等。

    教育只是一个方面,但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则是充斥在拾遗补阙官位上的两千官员,还有各部的三千员外郎,这些官员,不管是跟武氏,还是李氏,甚至如今的新兴势力二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动一发而牵全身,若一个处置不好,或是疏忽了什么,后果是很严重的,至于有多严重,武柲无法预知,但在自己没有登上皇帝宝座之前,他最好的办法,就是积蓄力量,静观其变。

    当然,朝中的积累下来的弊病实在太多,要想一一理顺,没有个两三年的时间,是很难让这个帝国按照自己的意志运转。朝中有不同的声音是好事,他武柲不应该去打压,也不会去用自己的权威去解决政事中异议。

    但这种有如温水煮青蛙一般的议事方式,让他很不爽,也很烦躁。只是,要是让他以自己的权威去压迫诸宰相,那么长此以往,就真没人建议了。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一个国家不能出现一个不同的声音,那么这意味着离独断专行,进而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一个人的精力永远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生命更加有限,短短的几十年内要完成一个庞大的梦想计划,不应该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人,所有这个帝国的人一起来完成。

    宰相们的不同的意见,恰恰能够让他鞭笞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想到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此,宰相便是一面镜子,让武柲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看到自己丑恶的一面。

    想着这些,武柲的心豁然开朗,他的嘴角露出了笑容。忽然,身侧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殿下!”声音有些娇媚。

    武柲侧身一看,不是韦团儿是谁呢?她一袭绿衣,洁白的肌肤让她很适合穿绿色的襦裙,而且她身材曲线柔美,特别是那一对臀瓣儿,总让武柲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冲动。

    韦团儿欠身,道:“奴婢见过圣上!”

    武柲一愣,顿时脸色一变,沉声道:“不可乱叫!”

    韦团儿本来是想讨好武柲,没有想到却看到武柲发黑的脸色,顿时打了个寒噤,双腿一软,摊在了地上。

    武柲没想到竟然能够把韦团儿吓成这样,心中有些歉意,便伸手扶起,顺便揉搓了两下那臀瓣儿,说道:“往后万不可胡乱叫本王,这宫中人多眼杂,对我不好,对你也有可能是灭顶之灾。我疼惜你,不会把你如何,可这宫中之人却不一定。”

    韦团儿点着头,脸上惨白,缓缓说道:“殿下心意,奴婢明白。”

    “好了,等这段时间忙完了,让我好好疼疼你。”武柲站起身,便要转身离去。

    “殿下,此刻二张在殿中,殿下恐怕得等一会儿。”韦团儿赶紧提醒道。

    顿时,武柲的脸上再次阴云密布,他的双手忽然紧握,一阵“咯嘣嘣”指关节响动的声音。韦团儿吓得惊呼一声,却再也不敢看武柲,低着头,饮泣不已。

    如今二张的势力扩展十分迅速,除了政事堂外,几乎所有的朝中部门都有其效忠者。就连云韶府都没有放过,让教坊使李奉孝极为头疼,在武柲面前诉了不少苦。

    云韶府只不过是一个是其他部门了。

    是否可以利用契丹叛乱,除掉二张呢?

    这是一个可以研究的事情,武柲暂时收拾起心情,看到韦团儿那个楚楚可怜的样儿,顿时一股怜惜之意油然而生,进而有一种就地正法的冲动。

    此时一队宫人缓缓而来,武柲说道:“还不起来,有宫人来了!”

    “殿下,今日你好凶,吓到奴婢了!”韦团儿赶紧擦干了眼泪,起身抖掉了裙摆上的细碎的枯草。

    此时,临仙殿内,女皇调教着两个可人儿,立了皇储,她心中大定,以后也不用再烦恼继承人了,而且对于皇储她是有九分满意的,要说有剩下那一分不满,那就是武柲不是她的亲儿,是她meimei的儿子,但世上的事,哪有事事如意的,所以女皇也就不再想这事儿,便安心调教起两个心肝宝贝了。

    “圣上,易之想编纂一部奇书,献给圣上,这样也可叫朝中人不道。

    女皇一顿,便问道:“奇书?什么奇书?”

    看到女皇感兴趣,张易之开心地一笑,说道:“圣上,您不是想让佛道儒三家平安相处吗?易之便想着,能够编撰一部奇书,叫做《三教珠英》,取三教精髓于其中,阐述陛下的治国理政的韬略。”

    女皇顿时大乐,遂伸手抚摸着张易之的脑袋瓜子,便说道:“恩,还是易之有主见,这样吧,此事你写个章程出来,朕再调派些文学之士给你听用,务必编写出这部三什么来着?”

    张易之笑道:“圣上,是‘三教珠英’!”

    “对,对,三教珠英,三教珠英,不错,不错!”女皇的眼角的鱼尾纹深深地显露了出来,她真得很开心。(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