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 气焰
早在霍思宁还没有来参加这次鉴宝大会之前,霍思宁就已经隐约听到了传闻,据说这场鉴定大会将由纽约唯一一家电视台cbs授权进行全程拍摄并现场直播出去。 因为金缕玉衣一事,如今华夏与东洋双方各执一词,争吵与矛盾愈演愈烈。 而现在主办方这样却故意将华夏代表团和东洋代表团安排在一块儿就坐,绝对不可能是凑巧。 霍思宁甚至怀疑,这是不是cbs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特意授意主办方安排下来的。 如此刻意的安排,让华夏方的众多同志们都深深感觉到了此次鉴宝大会带来的恶意,一个个脸色都不太好开口。 李峻自然也注意到旁边空着的座位是东洋代表团的位置,对此他也感到很意外,看向霍思宁的眼神也有些讪讪的。 不过他虽然是这次鉴宝大会的承办投资方,安排座位这种事情却是组委会的工作,就算是他也没有权利c手。 “霍小姐,要不我去找组委会的人商量一下,让你们和法国代表队互换一下位置?” 李峻面色尴尬地问道。 霍思宁的眼底闪过一丝厌恶之色,脸上却是一片平静,摆了摆手道:“不用换,就这样吧。” 先不说调整座位有多麻烦,若是被其他国家的专家们看到华夏代表团在这种时候临时调换座位,指不定心里还会认为华夏代表团害怕几个区区东洋人,反而引起反效果。 霍思宁不是什么胆小怕事的人,也不懂什么和谐中庸之道,既然这群东洋人要闹,那就不妨闹得更大一点,最好把浪头都掀起来,看到时候是谁更丢脸! 李峻对霍思宁这样的态度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堂堂李氏集团的少东家,跟在霍思宁身后倒像个跟班似的。 李峻对霍思宁是真正的心服口服,这个女人的实力之雄厚,绝非他们这些普通人可以比。 李峻现在就想着和霍思宁打好关系,这样他就算买不到那块龙石种,也能找个机会借霍思宁那块龙石种到他们公司去展览上一段时间,这对李家的珠宝公司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虽然霍思宁说座位不需要再换了,而且霍思宁也带头坐了下来,但是大部分专家的目光还是不由自主地停留在右手边的席位上。 华夏民族是一个信奉中庸之道、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民族,世界上有很多国家与华夏国敌对,但华夏国对这些国家采取的基本上都是怀柔政策。 华夏人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宽容,但对东洋人的仇恨,却是恨到了骨子里,融入了血r,这股恨意植根在每个人的心中。 可以说,只要是华夏人,都会或多或少有这种一种仇恨的情绪,尤其是老一辈的人感触最深,有多少亲人在八年抗战中遭受迫害,他们就有多恨。 朱老就坐在霍思宁的旁边,看到东洋方的席位牌,他的脸色就y沉下来: “真是晦气,这摆明了是那帮美国佬在耍我们!” 霍思宁听了朱老这话不禁莞尔,她真不知道朱老居然也是性情中人,因为旁边的那几位老前辈虽然也恨东洋人,但是不会真的说出来,而朱老却是毫无顾忌,直接就骂咧开了。 “朱老,您放心好了,他们嚣张不了多久。”霍思宁笑着宽慰道。 霍思宁他们刚刚坐好,以高田越一为首的东洋代表队的人就紧随着走了过来。 渡边父子和酒井一郎跟在高田越一身后,后面除了鉴定师和收藏专家之外,还有几个搬着箱子的人。 看到那个最大的蒙着红绸布的玻璃箱子,霍思宁脸上的笑脸陡然一凝。 渡边尹康一直盯着霍思宁,见霍思宁的视线落到了那个玻璃箱子上,顿时得意地扬了扬眉,挑衅地看着霍思宁:“霍小姐,咱们又见面了!” 不用猜也明白,那箱子里装着的,就是那套被掉包的金缕玉衣! 霍思宁的眼中泛起冷意,右手紧紧攥着脚下的那个保险箱,嘴角却是不断上翘。 数千个座位座无虚席,有不少参赛代表团甚至还带着随从或秘书的,因为座位不够,有一些只能让秘书随从在会展最后面站着。
在舞台的正中央,摆放着一个明亮宽敞的玻璃展台,在展台上装了六个针孔摄像头,摄像头与会展正上方的六个电子大屏幕相连,能够全方位拍摄并放大展台所展出的宝贝。 展台下则安装有明亮的灯盏,大屏幕的分辨率也是极高,确保台下的每一个观众,都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展台上的宝贝。 艺术品交流,并非只是单纯的欣赏古董,各国的收藏专家们拿出各自的压箱底,除了将自己的宝贝拿出来接受众人审查的同时,也要看别人的宝贝是不是真品。 这个环节,既要考校各位专家的鉴宝能力,也有与其他专家们一较高下的意思。 如果在活动中发现赝品,那打的可就不止是自己的脸,更是丢国人的脸。 国外的展会不像国内,开幕式非常简洁,没有冗长的领导讲话,只有纽约政府的一名要员出席了这次开幕,由他充当司仪,直接宣布这次会展的章程。 九点半一到,活动就在主持人的宣布声中正式开幕。 作为这次大会的承办方和东道主,李氏集团当然要登台进行展览,所以李峻第一个走上了主席台,将他手中拎着的箱子放在了展台上。 李家这些年在美国的名气不小,再加上李峻又是李氏集团的少东家,未来的集团继承人,所以在他登上舞台之后,掌声和窃窃私语声在整个会场响起,有羡慕嫉妒恨的,也有眼神闪烁别有用心的,还有辣想着猎艳钓金龟婿的,各种神色复杂交错其中。 李峻倒是一脸淡定,对那些眼神已经习以为常。 他一边打开他手中的箱子,一边笑着道: “作为本次鉴宝大会第一个登台亮宝的人,我感到既庆幸又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