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神州新汉在线阅读 - 第七十四章 意外

第七十四章 意外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可是现在的问题是条件根本不允许。刘俊与这五百新汉军人深陷赵国腹地,情报工作怎么开展的起来?

    就算是想要发展内线,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且赵国百姓对新汉的态度算不上好,肯不肯为你提供情报还是两说。

    何伦的话让刘俊十分上心,当即找了杨广义来问道“姚仲戈此人你是接触过的,你对他的了解有多少?”

    听到这个名字,杨广义脸上浮出一丝惧色,可很快便消失了,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姚仲戈此人深谙兵道,却不是那种只会照搬兵书上的书呆子。他最擅长的是奇兵,往往能够想到常人无法想到的事情!”

    “你很怕他?”得到杨广义的回答,刘俊已经确定何伦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真心的提醒自己。但对杨广义的表现却是起了兴趣。

    杨广义一顿,紧接着开口道“禀主公,以往我的确害怕此人。梁犊将军率领的义军在此人手中吃了太多亏。属下也与姚仲戈有所接触,几乎丧命在他手中。

    但如今我已是新汉人,新汉的兵卒远非赵军可比。姚仲戈一人厉害又有什么用?若是属下再次与他相遇,定叫他有来无回。”

    刘俊点了点头,没有给杨广义泼凉水,却也没有支持他的意思。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往往一个英明的统帅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弱兵在他手上比起精兵在普通人手中的作用更大。

    “我们不去河东方向了,明日一早改道直上粟邑,入平阳吧!”

    “主公,这是为何?粟邑平阳皆是普通郡县,我们走此道不仅无法错失了上郡河东郡两座重镇,更是离新汉越来越远了。”杨广义十分不理解刘俊突然改道的行为。

    “按照我说的去办!”刘俊瞪了一眼杨广义,语气平缓的说道。

    杨广义眉头紧皱,但不敢忤逆刘俊的意思,只好点头。

    在杨广义心中,北上粟邑平阳完全是没有一丝一毫好处的。上郡和河东一直都是赵国仓储重地,只要能够破坏这两地的粮仓,赵国定然损失重大。

    而粟邑和平阳只是普通郡,不仅不能伤害到赵国的根本,更有可能将这五百人带入绝境。

    因为平阳的上方便是太原郡,雁门郡,东部有司州兖州和冀州。这几地都是赵军屯兵的地方,五百新汉军北上平阳,一旦长安军队追上来,太原雁门司州兖州冀州几地也派出赵军的话,那么等于是自己走进了别人了包围圈。

    几百人对上几十万大军,有可能取胜吗?甚至逃生的几率都变得近乎于零。

    可刘俊有着与杨广义不同的想法,他知道北上的危险。但是如果姚仲戈真的在上郡半途截杀,自己率领五百新汉军过去无疑是送死。

    后方也有敌人,南下新汉完全无望。此时倒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到了平阳,绕开几处屯兵重地,或可以朝西北去破坏赵国的边境朔方,趁机进入凉国,然后借道仇池返回新汉。

    也可以东进,经武乡,乐平,常山,河间抵达渤海,然后走海路到新汉南部直接回国。

    这两条路如今还只是两个简单的想法,都有很多漏洞,都不算保险。可是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走一步看一步吧!

    封建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就比如说刘俊的意思没有人敢违反,原本朝东向上郡河东郡去的新汉军改道北上粟邑效率及之前那些热情都没有丝毫减弱。

    原本还在为前路担忧,可是抵达平阳郡地界,刘俊便收到了一个预料之外的好消息。

    赵国农民陈小利在永石郡起义抵抗赵国高压统治,不过短短数日时间,已经纠集五万大军。

    和以往的农民起义一样,有了人便是杀官占地,如今以陈小利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已经占据永石全郡,而现在兵锋直指太原。

    如果记得没错,刘俊熟知的历史中似乎没有这么一出。刘俊这只蝴蝶的出现,历史进度的最大一次改变终于出现了。

    赵国内乱对刘俊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因为赵国高层必然要派兵来剿灭义军,陈小利越强大,对刘俊越有利。

    世间万物,因果纠缠。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件事对刘俊以及五百新汉军又是有着极为不利的因素。因为平阳与永石相隔太近,赵军在剿灭陈小利的同时,只需顺手,便能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原本的计划要搁浅了,不能对平阳郡动手。最好的办法是趁乱朝东部进发,避开司州兖州两个屯兵大镇。

    陈小利的出现,很有可能让赵国暂时忘记自己这么一小支队伍,所以此次东进是十分有利的。

    ……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天衣无缝,可是新汉军还是遇到了麻烦。由于对地形不太熟悉,在穿越司州地界的时候居然闯入了一座人数数千的赵军营地的眼线范围内。

    这座兵营不大,主要的功能是保护粮道,让司州赵军不会有后顾之忧。

    这份工作不简单,兵是百战老兵,将是熟悉战阵的老将。因为谁也不会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一个废物手中。

    距离军营还有几十里的时候新汉军就被赵军发现了。一开始赵军以为这是义军精锐,前来截断赵军粮道,达到围魏救赵的作用。

    但这支五百人的小队伍怎么看也不像是义军乌合之众,后来他们便想到了传说中的那两支新汉小队。

    因为刘俊之前在朔州方向的种种事迹早已传遍赵国,所以守护粮道的将军虽然坐拥三千大军,却没有丝毫轻敌。

    可是已经被传神了的新汉军是每一个赵国将军眼热无比的目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只要剿灭新汉军队,自己的威望必然水涨船高。

    在刘俊没有丝毫预知的情况下,自己和手下五百人俨然已经成了赵国军队中的‘香馍馍’。

    粮道守军经过仔细观察和推测,得到两种结果,一是这支新汉军是趁陈小利起义来浑水摸鱼的,自己守护的粮道很有可能就是对方的目标。

    第二个结果就是新汉军想要趁着赵国内乱,继续北上,在赵军剿灭陈小利的时候捣乱北方。

    显然,第二个结论更接近刘俊的想法,虽然他不想继续呆在赵国了。可是如果自己归国之路受到阻碍他也不介意再打下几座郡县。

    能派来守护粮道的自然不是庸人,他想了一会儿,当机立断,将军队一分为三,其中一百人留守军营,一千四百人埋伏在前往自己军营的道路上。剩下的一千五百人则埋伏在北上的必经之路。

    如此,无论是新汉军打的什么主意,定会与赵军接上头。除非翻越崇山峻岭,朝着西北而去。

    粮道的赵军将军很自信,自己两路都有一千多人,而且还是打伏击,没有战败的道理。

    这段时间新汉军虽然在赵国传得神乎其神,可是相信那些传说的几乎都是平民。

    刘俊对此浑然不知,依旧领着大军北上。他知道,只要过了司州,只要赵军没有提前得知自己的行军路线,调集冀州兵南下阻击自己的话,穿过司州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游了。

    “刘三,前面是何地?”

    大军行至午时,已经是人困马乏,刘俊只好下令就地休整。吃饱喝足后正准备继续开拔,可是刘俊无意间看到前面那座小山包上有一处树木晃动了一下,故此将刘三拉过来问询。

    刘三是刘俊最信任的人,因为斥候的重要性,所以刘俊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他。不过因为人手限制,如今在五百大军前面开路打探消息的只有包括刘三在内的三个人。

    “主公,此地为赵郡地界。

    此地只有两条路可以行走,一是绕过前方小山往西北方向,但此路二十多里外有一座赵军军营,人数约三五千。

    还有一条路直接北上,穿过这座小山包往东北走二百里便是常山。”刘三不是个合格的情报工作者,虽然大致问题搞清楚了,但刘俊最担心的不是这个。

    “大军北上一定要穿过前面小山包吗?”刘俊问道。

    “主公,此山不大,南北长约十余里,山中有一条大路,大军不会受到阻碍。而且山矮林稀,我已细细查探,没有敌军伏兵。”刘三回答道。

    刘俊皱了皱眉,对刘三的回答说不上不满意,但是心底总是有种不祥的预感。

    “好了,你先去吧,把杨广义叫来!”最终,刘俊还是决定集思广益。杨广义久经战阵,而且这一段时间来他的表现的确不错,或许他有不一样的想法。

    “主公!”杨广义很快就来了。

    刘俊笑了笑,没有客套,开门见山的问道“杨将军,如今我们面前有两条路,相信你知道。你觉得选择哪一条好些?”

    杨广义犹豫了一下,伸手指向无名小山所在的东北方向开口“主公,西北是赵军南下永石的捷径,必有重兵把守,如今我们走东北是最为稳妥的。

    但行军作战,一切没发生的事情都是未知数,或许走这条路并不会比走西北来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