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到刘辩的三国在线阅读 - 132李唐和满清的建国

132李唐和满清的建国

    精明的吕布吸取了教训回到并州好好修炼起了内力,不再管漠南草原的事,这让原本想要南下劫掠些好处的铁木真一时傻了眼。自己能击败吕布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己手里纵恨天下的匈奴轻骑兵团,依仗着这支快速飘忽不定,作战剽悍勇猛的轻骑兵。铁木真完全统一了整个南匈奴,虽然还有大量的南匈奴人民早就汉化,完全看不起他这个靠着叛乱手段,杀死南匈奴可汗上位的叛国贼。可是铁木真却一点也不担心,他早就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更加北方草原上那些弱小的部族上。

    铁木真无法将吕布的主力引诱到草原上来围歼,只好使出了老办法派出游骑到云中郡,五原郡,定襄郡,朔方郡,雁门郡和代郡等地sao扰。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吕布靠着收编游牧民族和汉族组建起来的新式并州军不仅防御战打的有声有色,还在匈奴大军疲弱的时候,全军倾城而出,靠着精良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阵型一路横扫匈奴骑兵,反倒是为吕布送去了人头和战马资源。

    这样的战斗持续了几十天后,再有吼不住的铁木真终于停手了,在这么下去她铁木真真的要回到解放前去当放牛娃了。铁木真针对并州吕布的战事结束了。可是随着铁木真在并州吃瘪损失惨重的消息传扬开了,草原上各大势力又开始以了新一番的决战。努尔哈赤和慕容儁的东党联络上完颜阿骨打和耶律阿保机的西党首先打败了草原外来户的北党羌族人。

    西党成员李元昊和姚苌因为投奔谁的政见不合,干脆分道扬镳。李元昊打着李姓氏一家的旗号投奔了鲜卑朝廷里的李渊,因为看着他李元昊顺眼,李渊还将他纳入了李氏家族族谱里面。姚苌因为和铁木真有旧,干脆南下并入了实力被削弱的铁木真所部。同年李渊见时机成熟,自己次子李世民发动的北伐击溃了坚昆族和结嘎斯,一统漠北草原。五子李隆基和三子李元吉对黑龙江远东地区的大战也是大获全胜,像什么室韦,高句丽等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倒戈,投降了李氏家族。

    惶恐不安的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努尔哈赤和铁木真,慕容儁五方开始建立了一支联军和李渊展开了一场大战。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传说李渊家的那个傻儿子老四李元霸会是个非人类的超级猛将,一对擂鼓瓮金锤杀得五路联军大败亏输,辛好被李家军打败的草原各路部族不甘心失败。卷土重来从后来偷袭了李家军的粮草才保住了他们。

    李渊则是靠着此次大战一脚定江山,于同年即公元190年正月在漠北的虎思翰耳朵正式登基称帝,见国号为唐,年号武德,将首都虎思翰耳朵改为汉名为太原。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元吉为齐王,四子李元霸为赵王,五子李隆基为燕王。大将陈玄礼为羽林卫大将军,负责京畿防务,大臣李林甫和杨国忠分任左右宰相。

    李唐和五路联军的大战都是消耗不小,虽然有各路残兵败将组成的军队劫掠了唐军的粮草,可是面对唐军气势如虹的攻势却让联军疲于奔命,死伤惨重。最后在耶律阿保机的提议之下,退守到漠西草原的五部联军解除了各自的猜忌,干脆一致对外,建立了国号为清的联合政府。因为里面努尔哈赤和完颜阿骨打,耶律阿保机是姻亲关系,就形成了皇室派系。

    几人里面努尔哈赤势力最为雄厚,理所应当的做了清国皇帝。而铁木真和慕容廆则是有些不满,可是碍于势力微弱只得点头承认。当然努尔哈赤也不是傻瓜,什么好处都是一个人自己吃了,还是要留些菜慰劳慰劳大家。努尔哈赤为了解决清国国内问题,毕竟他们不是李唐靠着宗亲势力建立的王朝。努尔哈赤特异独行退出了八旗制度和议政大臣制度来团结各派系力量。

    八旗制度的特点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以为兵。努尔哈赤起初将自己的军队分编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颜色的旗帜作为识别,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后来建国之后努尔哈赤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把满清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为了巩固满族贵族的统治,加强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控制,同时为了解除八旗官兵的后顾之忧,更好地为清王朝效命,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与绿营共同构成清朝统治全国的强有力的军事工具,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

    八旗兵无论满洲、蒙古或汉军,均以营为单位,由都统及副都统率领,称作骁骑营,用于驻防或征战。并有炮营、枪营、护炮藤牌营,附属于汉军骁骑营。

    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天命、天聪时期定王公爵止于贝勒,崇德元年始走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九等。

    议政大臣制度是在清代前期,满族宗王、八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其制源于努尔哈赤晚期设立的五大臣议政王佐理国事制度。伴随着满族的发展和军政力量的扩张,亟需研讨和处理日趋复杂的事务,努尔哈赤在八大贝勒(旗主)会议的基础上,增设若干名理政听讼大臣,或称议政大臣,责成他们与八旗旗主一同议政,并负责初步的鞫间工作,以供贝勒和汗参考。当时议政大臣的地位远在八旗主之下仅是作为一种襄助的力量。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出现,显然是受奴隶制末期军事民主合议制的影响。

    议政大臣制度包括置议政大臣五人,理事大臣十人,与诸贝勒每五日朝集一次,协议国政。原本那个时空的天聪年间,除宗室贵族中被封为贝勒者充当议政的成员外,八旗固山额真(见都统)也兼充议政。至此,在天命及天聪年间,这种由宗室贵族及八旗中的五大臣﹑固山额真等组成的议政制度,虽无议政王大臣会议之名,实际上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的早期形态。

    皇太极正式称帝后。将原来的旗主贝勒封王,并令除八旗固山额真继续兼议政大臣外﹐每旗另设议政大臣三员,在清代历史上正式出现了“议政大臣“的职名。皇太极有意识地抑裁大贝勒们的权力,并逐步提高议政大臣们的地位,当时奉谕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人,当然还仅限于满洲贵族,但其爵秩资格已经降低为可以委派贝子级的贵族充任。这显然是为了吸收较低级的贵族参与军国大政以削弱八和硕贝勒的势力,并便于控制。

    此后,清王朝宗室贵族中的王与八旗固山额真﹑议政大臣共同议政的形式,即称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因参与议政的宗室贵族除亲王﹑郡王以外,还有贝勒等人,故又称“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会议的成员虽由上层贵族及八旗大臣所组成,但不是所有上层贵族﹑大臣都可以出席。“议政“是一种正式的职衔,代表着一定的权力和地位,必须经过皇帝的任命。同样,在必要时,皇帝也可以撤销某一贵族及大臣的“议政“资格。

    清王朝统一全国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有较多的增加,皇族中除亲王﹑郡王﹑贝勒参加议政外,贝子及公一级也有参加议政的。议政大臣除满洲八旗的固山额真和大臣外,八旗(见八旗制度)的固山额真及六部满﹑蒙尚书也列为议政大臣。其它如皇帝的侍从官员──内大臣﹑侍卫,以及王﹑贝勒府中的长史﹑旗下闲散等,也有被列为议政者。汉军八旗的大臣如范文程﹑宁完我等人也曾一度参预议政。当时在内廷还专设“议政处“,作为议政王大臣的办公处所。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拟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其议政形式有二:一为廷议,一为交议。在清王朝统一全国过程中,用兵频繁,军情险急,议政王大臣会议对重大决策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努尔哈赤苦心经营的八旗制度和议政大臣制度将原本就不团结的清国各阶级联合在了一起,他们才有实力去和更加强大的李唐王朝PK秀。八旗制度和议政大臣制度强化了以努尔哈赤等三大家族的力量,同时不甘心边缘化的铁木真和慕容廆两人干脆通过联姻皆为亲家。铁木真的次子察合台娶了慕容廆的长女慕容姝,而慕容廆的弟弟慕容吐浴浑则是娶了铁木真的meimei马尔真后。铁木真也是有样学样,照着努尔哈赤的制度创造了自己的军户制度。

    蒙古军是元朝军队的骨干,主要由蒙古族组成。蒙古军早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即创立,平时分布在草原上驻牧,战时临时招集。采用兵民合一的万户制,按十进制编组成十户、百户、千户。只要是十五岁至七十以内的人皆服兵役,其童子稍微年长著也组成“渐丁军”。元朝时期在汉地和江南军户中签发丁男应役。探马赤军又名签军,随着战争的发展,统治者需要一支蒙古军队长期留守被征服地区,于是从蒙古各部中“签发”了部分士兵,组成专门用于镇戍的探马赤军。自1217年木华黎讨伐金朝时建立,由弘吉剌、兀鲁兀、忙兀、札剌亦儿及亦乞烈思五部组成,西征花剌子模后回族、维吾尔族与突厥族等族成为探马赤军的一部分。探马赤军精于火炮与西方的回回炮,攻城力强。“下马则屯聚牧养,上马则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