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北汉燕王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再次换装

第一百一十二章 再次换装

    所谓的马上三宝,指的是高桥马鞍、马铁蹄和双边马镫。敖烈画出图纸之后,交到了秘密召集起来的一百名工匠手里,让他们加紧打造。

    在打造马上三宝的同时,敖烈和外公敖老丈一起算了一笔账,这几年来,万通商行的发展十分迅速,凭借西风烈酒、金丝叶和六阳雪三种拳头产品,已经在北边站稳了脚跟。短短数年的时间,分行已经遍布幽州、冀州、青州、徐州和并州五个州了,无论是信誉度还是财力,都已经跻身一流商会的行列。在北方,隐隐和冀州的甄氏家族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占据了北方商会界的半壁江山。通过计算,敖烈吃惊的发现,自己的外公敖老丈真的是经商的大行家,竟然在这三五年之内,积累起了让敖烈做梦都想不到的财富。

    当然,这些财富并不完全是敖烈的,按照当初敖老丈制定的规矩,敖烈最多只能对其中一半的钱财进行调度。尽管只有半数,但也是一笔巨款了。如果是在后世的话,把这些财富折算成后世的货币,敖烈现在已经是个身家十多个亿的大富翁了。

    从敖老丈这里得到了精确数字之后,敖烈对加强麾下精兵的军备,更加信心十足了。敖烈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构思,现在又有了万通商行积累的巨额财富,为麾下将士们更换更加精良的装备,已经不再话下了。唯一让敖烈有些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东汉的工匠和铁匠们的技术,实在是有些粗糙,往往敖烈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东西,他们要么是不明所以,根本不知道敖烈表述的是什么东西,要么就是因为技术方面的问题,根本打造不出来。

    敖老丈似乎是看出了敖烈的心事,拉着敖烈向后花园走去,边走边道:“烈儿啊,你可是有什么烦心之事啊?”

    敖烈点着头回答:“外公,您老人家有所不知,孩儿是在为了军备之事发愁,孩儿征召起来的那些工匠,让他们打造一些普通的物件倒是没问题,可是想让他们打造出一些技术难度高的东西出来,往往失望大于希望。”

    听完敖烈的苦恼,敖老丈笑呵呵的说道:“呵呵,烈儿说话越来越有一方诸侯的架势了。”

    敖烈苦笑着道:“外公,您就不要调侃孩儿了。”

    “好好好,外公不给你添堵了。可是你想过没有,你所说的这个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一流的冶铁师傅造成的?”敖老丈笑着继续说道:“你外公我行走江湖大半辈子,认识一名出色的冶铁师,同时他本身也是一个出色的锻造师,相信在他的帮助下,你的那些烦恼就不再是烦恼了。”

    敖烈惊喜的问道:“外公说的是谁?”

    “关中王浑!”

    “是他?”敖烈惊叫了起来。熟知历史的敖烈当然知道,当今天下有两大铁匠,一个是川蜀的蒲元,曾经为历史上的诸葛亮打造了三千口战刀,每一把刀都削铁如泥;另一个,就是敖老丈口中的关中王浑了!王浑不但善于锻造,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一名出色的冶铁家,他冶炼出来的铁,比普通的铁更坚硬、更有延展性。后世把王浑冶炼出来的铁,称作浑铁。

    敖老丈抚须笑道:“没错,就是他,外公这就修书一封,派人给他送去。”

    敖烈想了一下,缓缓说道:“外公可以在信中加上一句话。孩儿打算成立一处军备司,专门负责打造我幽州军的一应武器装备,孩儿有意把军备司的统领之位给王浑大师留着。”

    敖老丈惊讶的上下看了敖烈几眼,随即笑声变得更加畅快了:“好好好,烈儿决断果敢,当真称得上是雄主了。”

    当天,敖老丈就写了一封书信,劝说王浑前来幽州担任军备司统领,信中言明,幽州军的军饷是其他地方的两倍,待遇优厚不说,而且新任州牧敖烈知人善用,若是王浑肯来,必定会一展胸中抱负,把冶铁这个行业发扬光大。

    东汉的时候,人们是分为三六九等的,最上层的人就是士族阶层,这些人往往是朝廷官员,掌握着生杀大权;仅次于士族阶层的,就是有学问的儒士,其中个别人特别出众的,被称为鸿儒,蔡邕就属于这个阶层出身的,这些鸿儒因为学问广博,所以很受人们的尊敬,往往一言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再后面一点的,就是地主阶层了,他们手里拥有大量的土地,只比士族阶层少了官职在身,靠吸食百姓的血汗过日子,这种人无不被百姓们所痛恨;其后是商贾,商贾的身份地位在汉朝是被无限贬低的,一般有身份的人是看不起商人的,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大量的钱财被握在商贾的手里,近些年来也就有越来越多的诸侯试图拉拢一些富商大贾,用以扩充军备,所以商贾的地位反而有了一些提高;商贾之后才是像王浑这样靠一门特殊的手艺谋生的人,通常被称作匠师,这个行列里有铁匠、医官、厨师等等行业的分划;最后也是最底层的,是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寒门士子。

    王浑是匠师,属于比较底层的一种人,除了一技之长,就别无长处了。当王浑看到敖老丈的书信之后,忍不住欣喜若狂!王浑不是王越,他不是个官迷,王浑高兴的是,自己的这门手艺终于可以光明长大的传承下去了。所以,没让敖烈等待多久,仅仅一个多月之后,王浑就从关中一路北上,来到了蓟城。

    当敖烈亲眼看到王浑之后,不由得稍微吃了一惊。在敖烈的印象中,凡是能被称为某一方面的大师的人,总是上了些年纪的,而王浑无论是横看竖看斜着看,也不像是超过三十岁的样子。尤其是王浑在洗漱过后,洗去了一路的风尘,刮掉了杂乱的胡须之后,俨然变成了浊世佳公子,不但相貌清秀,而且和铁匠惯有的孔武有力形象也是相去甚远。

    经过一番详谈和考察之后,敖烈确定了王浑的工艺真的很出众,至少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匠师了。所以,敖烈放心的把军备司统领的职位授予了王浑,并且给王浑安排了一千名工匠和铁匠做学徒。这一千名学徒是敖烈早就准备好的,在敖老丈写信之初,敖烈就已经让鲁肃着手征召了。为了这一千人,鲁肃可是煞费苦心,差不多把幽州境内三分之一的匠师都聚拢过来了。任职之后,王浑直接向鲁肃索要一应所需的材料,并且定期上缴军备就可以了。除了鲁肃这个顶头上司之外,王浑不用向任何人汇报自己的工作进程。

    对于敖烈的这一安排,王浑也显得很满意,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更加专心的冶铁并制造各种武器工具了,不会有那么多的外力因素来打扰他。初期的工作,敖烈与王浑商定,暂时以军用品为主,等以后在制造农用工具等物品。

    短短三个月之后,王浑就上缴了第一批物资军备。这些军备全部都是用王浑特制出来的浑铁打造的,除了大刀、长枪和弓弩之外,还有两万副浑铁重甲。这些重甲是按照敖烈的图纸制作出来的。敖烈借用了后世隋唐时期的铠甲样式,再加上一些适当的修改,敲定了这款铠甲的框架。在锻打过程中,王浑一边锻打一边思索着铠甲本身的各种利弊,数次和敖烈进行讨论,最终制造出了这一批重甲。重甲共分三层,最里面一层是熟牛皮加透气的布料混着装订到一起,起到保暖、透气和减缓撞击力的作用;中间一层是用铜和铁浇灌到一起,然后绞制而成的合金丝,既能起到固定内衬的作用,也能起到分化外力撞击的作用;最外一层则是用浑铁打造的铠甲外形了,这一层的浑铁足足有三寸厚,这个厚度在汉朝已经是铸造铠甲工艺的极限了,不可能再有谁做出更厚的铠甲出来了。三寸厚的铠甲表面,印刻着鱼鳞的形状,这样既美观,也能增加铠甲的抗性。最后王浑还让工匠在铠甲的表面涂刷了一层明亮的清漆,起到突出着甲者的身份和保持铠甲的耐湿度双重作用。

    单单是一副这样的铠甲,就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要不是敖烈给王浑下了死命令,让他尽快制作出两万铠甲来,王浑不想刚一上任就完不成敖烈的要求,拼了命的日夜赶工,否则着两万副铠甲还不一定能完成呢。最后,这两万副铠甲被敖烈命名为浑铁明光铠,配备给了血杀营和虎贲营的两万精锐。

    除了浑铁明光铠之外,王浑还按照计都斩马刀的样式,精心赶制出来了近万把浑铁刀,虽然比不上计都斩马刀的锋利,但也相差无几了,每一把斩马刀的刀柄上,也照例雕刻上了“计都”两个字。敖烈把这近万把仿真度极高的斩马刀,也配备给了血杀营和虎贲营精锐,使得两营精锐人手一把斩马刀。

    至于血杀营和虎贲营换下来的装备,敖烈把原本是血杀营装备的鱼鳞甲配发给了骑兵部队,当然不可能是每人一件,只有队率级别以上的头目,才能分到一件鱼鳞甲。而虎贲营原本装备的柳叶甲,则是配发给了步军,当然,也只是队率职位及以上的人才能得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敖烈相信在万通商行的财力支撑,以及王浑的精湛技术之下,幽州军早晚会让这些装备变得普及,一想到以后幽州十五万大军每人一件铁甲护身,就让人憧憬不已,当十五万人身着整齐的铁甲,拿着浑铁武器他踏上战场,那将是多么震撼的场面啊。用不了几年,或许这个场面就会真实的出现在幽州军中。

    王浑制造的浑铁,其特质比普通的铁更坚硬,延展性行也更好,用浑铁做出来铠甲和武器,可以说是当今世上最为精良的军备了,血杀营和虎贲营的两万精锐,在使用过浑铁军备之后,无不交口称赞,从而对王浑变得十分尊敬起来。这让王浑的心里十分舒服,自己的技艺能得到两万精锐的认可,这是比什么都要高的奖励。王浑此后冶炼浑铁、打造军备也就更加有劲、更加用心了起来。

    还有一个好消息传来,就是经过数月的打造,马上三宝已经被大批量的制造了出来,敖烈麾下正规军的每一名骑兵,其战马都配备了马上三宝,经过试验之后,不但骑兵们称赞不已,就连赵云、马超这些大将也很是欣喜。高桥马鞍使骑士坐在马上更加稳当,不容易掉落马下;双边马镫不但使上马更加容易、快捷,而且解放了骑士们的双手双脚,让他们不必再时刻用双腿夹紧马腹,也不必在用一只手随时抓着缰绳了;马铁蹄则是增加了战马马掌的坚韧,让战马行走在崎岖的道路上时,不会再被划伤马蹄。随着马上三宝的应用,敖烈麾下骑兵的战斗力陡然间增加了三成!

    PS:说一下,因为剧情的需要,大琨把王浑提前搬了出来,还有就是浑铁究竟是不是王浑首发的,大琨查资料也没找到,索性就冠在王浑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