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千古大明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四章 无jian不商

第一百零四章 无jian不商

    一直到达广州府的城门前,徐光启还是对着农学的探讨意犹未尽。

    但朱由校已经把知道的都告诉了他了,讲的多了也烦了,正好拉开窗帘向窗外看去,不再理他。

    广州府设立于洪武元年,到现今的万历三十九年也不过两百余年。

    所以整个城池的建设并不恢弘,也没有其他古城,所遗留下来的许多历代的建筑和楼阁。

    主城区也显得并不大,而且两百余年的时间广州一带都很安定,百姓们休养生息,人口的增长十分迅速。

    除去内城较高的城墙和还算规整的布局,外面还陆陆续续的经过多次的扩建和修缮,显得十分随意和混乱。

    如果从天上看去,现在的广州城,就跟一只大头葫芦似得,经常城门外又会围城一座小城,显得有些奇形怪状。

    穿过外围在地震和洪水中,损毁严重,十分破败的城门。

    能看到里面已经被清理出来的一大片平地,有些地方还残留着砖瓦的痕迹,想来之前这一带,都是有百姓人家的。

    继续向北,穿过一座石拱桥,跨过一条贯穿外城的小河,就抵达了广州府内城的城门处。

    不同于外城墙的破败,和周围房屋的损毁。

    内城墙依旧是完好的,并排的三扇城门,似乎再向世人彰显着,昔日城门处繁华的景象。

    城门上还竖立着三层的城楼,从外观上看也没有太大的损坏。

    只不过因为朱由校要进城的关系,此时的门楼上,早就已经没了人影。

    穿过城门,在周围护卫的护送下,车马径直向前。

    中央的道路十分宽敞,并排可以通行八架马车,这条路就是广州城内的主干道了。

    道路两旁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百姓的住宅,清一色的都是一座座连成一片,或是凑成一群的商铺。

    几乎都是二层高的阁楼,只有极少数在灾难中倒塌或是损毁。大部分看上去还都不错。

    两旁的道路上此时也是挤满了人,但从穿着上来看,没有太多的普通民众。

    几乎都是穿着绫罗锦缎,衣着考究的商贾富户,还有一些,穿着灰布短褂的雇员。

    只要朱由校所乘的马车靠近,那些商贾门就会指挥着各自的手下,挥舞着手中的条幅。

    至于条幅上写的,不过是些马屁之言,他并没有认真去看。

    还有的商贾,见到车队要过来了,就让吓人从店里面推出来几车熬好了粥的推车,就顺着车队的方向在道路两旁往前赶。

    要说这些商贾施粥行善,确实是好事,但是他们的做做,却又一点也不低调,令朱由校心中十分反感。

    一个个推车雇员的身后褂子上,都龙飞凤舞的绣着各自商号的大字,就背对着车队一直在前面走,生怕他看不见一样。

    如果说这些商贾富户,自从灾后就开始天天这样施粥行善,朱由校也不会说什么。

    毕竟做善事不留名,虽然值得推崇,但是商贾们追求乐善好施的好名声,也是人之常情。

    但事情并不是这样,今日的这些商家们,绝大多数都是在遇到地震和水灾之后,就仓皇逃出城外的。

    对于救灾没有贡献不说,因为他们当中的粮商一起出逃,带走了城中的大部分粮食,导致了几乎九成以上的店铺停业。

    从而才引发了城中,一系列的动荡。

    朱由校并不是外表上那样的十一二岁的孩童,他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更是在后世那种复杂的社会染缸中,浸泡过的。

    了解了这些商贾的所作所为,知道了他们是这几日听到了疫情解除,才陆续回到广州城的,让他如何对这些商贾们有着任何的好印象?

    不想继续看外面商贾作秀的朱由校,合上了帘子,回头看到一脸平静的徐光启。

    诧异地问“徐先生不生气吗?这些商贾如此作秀,真当本王是五岁孩子了!”

    “殿下,无jian不商,你今日所见的具是商贾本性,不足为奇。”徐光启平淡地说。

    其实就在昨日,商定好王爷今日进城之后不久,徐光启就听到了风声。

    有一些有门路,又想讨好他的捕快,就悄悄跟他说,商贾们想要沿途组织游行,欢迎讨好王爷。

    徐光启本身对此是反感,抗拒的。但他并没有派人阻止,或是改变殿下的行程,他就是想让殿下,亲眼看一看这些商贾的可恶嘴脸。

    朱由校不认同徐光启这种无jian不商的偏见,于是反驳道:

    “诚信,方是商之根本,先生偏激了。”

    “殿下,诚信确实是为商之本,但是诚信的经营也限制的商贾的发展,不jian不商,无jian不巨啊!”

    徐光启能看到殿下眼中的不认同,他想了一下继续说道:

    “假如殿下经营着一间酒楼,生意不错,但是盈利不多,殿下会怎么做?”

    “增加新的利润更高的菜品,扩大经营,然后再连锁拓展,开分店!”

    朱由校没多想就脱口而出,又紧接着补充道:

    “开分店之后,培训好掌柜和主厨,严格控制菜品的安全和质量,禁止私自涨价,全部店铺一个价格,这样既可以守住诚信,也能所获颇丰,成为巨富。”

    徐光启又被朱由校新奇的想法说的一愣,但他很快就回过神来。

    “殿下说的也不错,按照您的方法,如果店铺不多,监守有道,确实可以既诚信又赚钱。”

    “但如此,只能限于一城一地,三五家店铺,您或许比之前赚钱,但依旧成不了巨富。”

    “因为一但您的酒楼开的多了,人员就会很多,多则生变啊。”

    “您的本心或者是坚守诚信的,但是当人多了,你怎么监管的来,您没办法保证每一个人,都和您一样能坚守诚信,必然会有些人从中偷jian耍滑。”

    “而您作为东家,一个人一年给您赚了一千两,另一个人给您赚了五百两,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您会提拔哪一个?”徐光启笑着问。

    朱由校知道这前面有坑,但他还是诚实的选择了第一个人。

    “那么殿下,这个给您赚一千两的掌柜,就是一名jian商。”

    “经商逐利是本性,有些时候您无法看的那么全面,如果只看结果,您提拔的所有掌柜,几乎都是jian商。

    这时候,就算您本人是诚信的,但您赚的钱,却不是诚信所得。”

    “无jian不商,说的不是一个人的诚信,而是经商的手段。”

    “有些时候,为商不jian,就难以生存!”

    “微臣这正好有这样一个例子,正是前些年发生在京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