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灵异小说 - 道墓天师在线阅读 - 第三二一章民族特色

第三二一章民族特色

    公元631年布达拉宫由吐蕃松赞干布兴建。当时修建的宫有999间,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间,后因雷击和战乱遭严重破坏。

    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毁于战火,加上雷击等自然灾害,布达拉宫的规模益缩小,甚至一度被纳入大昭寺,作为其分支机构进行管理。如今的布达拉宫只尚存有当时的法王洞和******康。

    1645年,五世d赖喇嘛为巩固****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由第司索朗绕登主持,重建布达拉“白宫”及宫墙城门角楼等,并把政权机构由哲蚌寺迁来。1690年,第司桑杰嘉措为五世d赖喇嘛修建灵塔,

    扩建了“红宫”。1693年工程竣工。以后,历世d赖喇嘛增建了5个金中的酥油茶和糌粑。

    “这就是藏族同胞的主食糌粑和酥油茶吗?”苗伟强惊问道。

    “是的!”董廷华又开始了高谈阔论,讲起了藏族地区不同的饮食风俗。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字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稞炒面。糌粑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晒干炒熟、磨细、不过筛,这样制成的炒面便是可以食用的糌粑了。糌粑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入茶水,加点糌粑面,用手不断搅匀。

    糌粑比冬小麦营养丰富,又携带方便,出门只要怀揣木碗、腰束“唐古”,再解决一点茶水就行了,用不着生火做饭。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稞和卓玛等,上面插着青稞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撒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表示祝福。

    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入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拌时,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入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众吃饭一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这种吃饭方式和印度人相似,印度人吃米饭也用手抓,叫做抓饭。

    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

    “别说了赶快尝尝好吃吧!”周天翼说道,以前只在书上看到过藏族同胞的饮食介绍,看到过关于糌粑和酥油茶的介绍,没想到现在竟然吃上了。

    苗伟强,董廷华拿起放在盘子中的糌粑咬了一口!

    “噗!”

    董廷华一口吐在了地上怒道:“这种东西是人吃的吗,是不是太难吃了!”

    苗伟强皱了皱眉头说道:“这玩意虽然不怎么好吃但是还算可以,凑活着吃还行!”

    周天翼咬了一口,并不是很好吃,这可能就是藏族人民朴素生活的见证吧,在比较贫困的藏族地区,能吃饱应该是相当不错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