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在线阅读 - 第九百零二章 文物的不同之处

第九百零二章 文物的不同之处

    文物嘛,有些是经济价值大大滴,就像普通的清代官窑瓷,琉璃厂的人都研究几十上百年了,再有那个家伙说这些批量制造的瓷器有啥重要研究价值,那不是外行就是宣传上的套话,或者干脆就是个二五零。

    有些古董是学术研究界的宝贝,比如张楠无偿送给甬城展览馆的春秋战国竹简,那玩意在私人手里不是鸡肋就是瞎糟践。

    要是在商人手里更惨,十有八九就是个卖不出去的苦!

    眼里向金钱看齐的主们,谁玩那玩意,太专业、太高大上了,一般人玩不了。

    还有些古董艺术品就是些别有用心者炒作的道具,比如圆明园里的那12个水龙头。

    将来一个青花罐子几亿块,一只皇家水龙头卖几千万,十年前就值了两个月工资的虾米图也是随随便便几百上千万的身价……

    不少文物艺术品的经济价值就是给特意炒出来的,这圈子里根本就是金钱至上,没钱玩不转,东西方一个样!

    像农博升那样的学究型专家终究是稀有动物,将来倒是研究为辅、二道贩子为主业的专家不少:专家,那也是要吃饭的,还要吃好饭!

    不过张楠个人认为,上辈子这种炒作赚大钱的勾当,最极端却不是在华夏,而在西方!

    倒腾的物品是画。

    几千万、上亿美元一幅正常人类就看不出好坏、看不懂的什么派别油画啥的,在专业人士嘴里就大大滴不得了:艺术价值飞上天,甚至是冲出地球进入太阳系!

    艺术,看不懂

    那是你鉴赏水平不够,功夫修炼不到家好不,不是画不好。

    那些人也不去想想,当初创作这些天价作品的画家们活着的时候生活如何,有几个是小康水平,又有几人是穷困潦倒……

    对此自然有人会说:身前没出名,那是当时社会太狭隘、没眼光…

    呵呵!

    没眼光

    每个时代总有出名的画,活着的那种!

    人死了,不管活着的时候那些画看不看得懂、水平到底如何、是否有名气,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已经死了,再不会有新画出来。

    找几个有cao作空间、话题性强的,炒吧!

    不是一个人炒,而是一群人炒。互相不认识、没联系无所谓也没关系,只要共同的目标是金钱就行了,各显神通、殊途同归嘛。

    一年不够就十年,十年炒不完再加一代人,反正代代炒这玩意的人都有得赚,谁说它不好,那就是同整个艺术收藏品圈子为敌!

    利益在呢,谁出反对意见…喷死你!

    这些是经济、研究价值皆有,能炒,却也有很难炒,甚至最好别想着用金钱去衡量,不然别人分分钟喷死你不说,还会是自找麻烦!

    比如在美国,就没人会去惦记那张存放在惰性气体展柜内的《独-立宣言》,谁惦记谁傻蛋!

    不是说它不值钱、不会卖,而是因为它背后的含义。

    那东西甚至就不是该私人拥有的。

    这会王家兄弟把这面能归于“中国文物”的青铜镜送给张楠,其实也是抱着类似的想法。

    张楠说它“可能比越王不光剑还要珍贵”,这点没说错:不光在位36年,作为个铸剑大国、强国的君主,他的剑不少,至今发现的就至少有七柄。

    越国王剑,比不了“中国文物”,不光数量太少,还有背后的意义。

    “青盖作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云雨时节五谷熟!”

    这么一段铭文,华夏人真心喜欢,和它比,你个不光剑算个毛!

    要是王家兄弟拥有这面镜子,现实问题不说,玄学上的事就得掂量掂量,这就像当初张楠、项伟荣和关兴权主动捐了弘历的鎏金牌位一个道理。

    不捐难道扔自个扛不住!

    掂量掂量自个的肩膀有多宽、吃不吃得消承受先。

    张楠是个第六感比较强的人,上辈子参观定陵,在地宫内就感觉非常不舒服!

    大部分人可能没感觉,但张楠就感受到了,很压抑,似乎有什么东西盯着自己,还是不怀好意那种。

    自个就那么宽的肩膀,在人家皇帝的陵墓里东看西瞅的,别扭!

    草民草民,人家死了那也是皇帝,带着闲逛猎奇的心态下去,当心压死你!

    张楠那次下了回地宫,结果霉运走了好些年,别人不信,反正他信。

    皇家,很大,一般人承受不住的。

    秦皇陵兵马俑不算,不仅仅因为那里只是陪葬坑,还因为参观那里的很多人最终都会是抱着颗赞叹的心,估计嬴政同志不会生气,还会挺自豪:那是他的军队,不是地宫。

    估计谁都不会喜欢死后棺材被人刨了,再来个死无全尸被人参观。

    那盗墓呢

    别说等级高的墓葬张楠没挖到过,有他也挖不动、不敢挖,等级低的…

    互怕互!

    ……

    王家兄弟两年多时间搜罗的宝贝都在这,这速度和效率都超过绝大部分的博物馆,原因也简单,一是因为有钱,二是如今博物馆收集藏品给出的奖金可比不了私人收购。

    第三,不少地下出土的物件可见不得光,除非被公安查到,不然打死也不会出现在文管部门和博物馆的视野里。

    更重要的是:考古队挖地下文物的数量、速度无论如何也比不了工程队!

    当一家大型建筑集团的头头喜欢上这一口,再发动各种关系网,一般的省级文管部门妥妥的只能在人家屁股后头吃灰!

    你得到报告有一座古墓…等你在抢救性发觉的时候,人家都至少挖了几百座了,怎么比

    没得比,这就是现实。

    ……

    宝贝铜镜收起来,王德贵又翻出个小盒子,边上还有个新的印泥盒。

    里头的东西这会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还真是个宝贝:黄金印章,杭城那边的生意朋友送王德彪的,据说是从某个藏家那转让的小玩意。

    是挺小,长宽都才两公分零点,高度也就2.5公分的样子:金质方形骆驼钮,沾上印泥,往张白纸上一敲。

    印文:“晋归义羌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