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石柱
只是还没走多远,便有一个石柱矗立在面前,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我们凑了过去,仔细检查着这石柱。发现这石柱通体都是由白色的宣石打磨而成,左边弯弯扭扭,出现了很多神秘的符号,右边则雕出了一棵高大的神树,树上枝叶茂盛生机盎然,翩翩地飞着九只黑鸟,它们清一色地嘴缘朝天,双足向下,随意触踏在这些树叶之上。 总体上讲,整幅雕饰制式古拙,技法高超,显得栩栩如生神采逼人。 我瞅了一眼,就不由得感叹连连,“老义,这是什么碑,附近好象没有发现尸体?” 姬行义似乎对这神树颇为钟爱,当即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嘴里更是啧啧称奇,此时听我这么一问,他沉思了一下,说,“少爷,就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名气的扶桑!” 我心里的疑意更盛了,“扶桑?” 姬行义笑了起来,伸手捋着自己的胡须,意味深长地说,“对,这个词平时我们经常会提到,但几乎所有人都不解其意。其实如果要较起真来,它归根结底就是一种社……在上古时代,我们的先祖在立国之前,必定要先行建社,以便祭天地拜鬼神,向上天祈求丰收!” 说完,他的右手又伸向了那神树之上,表情肃然,神态恭敬。 我想了一下,突然就心里一动,道,“这个‘社’字在现代社会好象应用得很广泛,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能看见它的影子,我们常说的‘社会’一词难道就典出于此?” 姬行义转过头来,扫了我一眼,眼里露出了赞赏的表情,“所谓社会,其实就是很多人聚在“社”里面而形成的一种会,也就是由不同观点不同利益的个体而组成的共同体。” 由于之前心里存在着浓郁的中国情结,此刻见他这么一提,我的兴趣慢慢就滋生了出来,便不断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一个问题,“由‘社’而引申出来的词语也非常之多,比如社坛、社木、鬼社、神社、王社等等,在中国文化中,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把这个“社”看得非常重要,这样才有了‘江山社稷’之说,对吗?” 姬行义点着头说,“对,这社稷社稷,其实就是指粮食问题加信仰问题,在古代,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所以,人们干脆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一种象征,于是就产生了江山社稷、社稷宗庙的说法。” 我笑了起来,就说,“嗯,孟子也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 姬行义又回过头去,象手里揍着珍宝一样地瞅着那幅神树飞鸟石柱,说,“社稷次之只是孟子的一家之言而已,其实在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历代君臣都把社稷摆在第一位,要求人们忠君爱国,拱卫社稷!” 经他这么一提,我突然又忆起之前的事,就有一点好奇地问,“老义,我们前一段时间曾经谈到过‘祖’字,难道它就是祭祀祖先的一种‘社’?” 姬行义眯着双眼回忆了一阵,就说,“对,但这‘社’仍然可以分为很多种,就象我们此刻所看到的一样,它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庙,而是一种树木!” 我喃喃自语道,“树木?” 姬行义马上对这一个词语加以了肯定,“当然这一种树木并不是普通的树木,而是专指‘社稷’之木,对此,《山海经》里也曾写到过,说‘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嗥爰过,黄帝所为。” 我笑了起来,“这倒也有趣,难道最早中国人是住在树上的?” 姬行义又向我投来了赞许的一眼,“少爷,你说对了,中国历史的的确确是从‘有巢氏’开始的,而所谓的有巢氏,其实是指在树上筑巢的一个部族。” 我看他心情有一点恍惚,就问,“老义,刚才你说到这‘社’有很多种,这是真的吗?” 姬行义附了一附首,说,“是真的……比如鲁国的君主鲁哀公曾向宰我请教社的分类,宰我答道,‘社,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也就是说,松、柏和栗分别是夏商周三朝的‘社’!”
他刚说到这里,我突然又象是想起了什么,“对了,刚才我们说到的那个稷,好象也简称为栗?” 姬行义顿了一顿首,说,“栗和稷,其实就是一回事。所以我们常常所说的社稷一词,应该出现的时间非常之晚,说起来绝对不会早于西周!” 我联想到刚刚提过的‘社稷’,这时又说,“后稷也就是掌管栗稷种植的一个神,难道也是由这个稷字引申出来的?” 姬行义:“嗯,在上古中国,人们把君王称为‘后’,所谓‘后稷’,其实就是指专门掌管栗稷种植的一个君王,他成为神是后来才发生的事……毕竟,神是可以追封的。” 我心里顿时恍然大悟,一时就闲了下来,朝那巨大的石柱上瞅了一眼,看着这翩翩飞翔神骏之极的黑鸟,以及绿意盈目生机盎然的神树,突然又问,“老义,你看这鸟栩栩如生,雕刻者居然还给它来了一个特写,莫非也有什么象征意义?” 姬行义脸上又流露了挚爱之色,“这鸟其实就是金乌。” 我诧异莫名,顿时就大声嚷了出来,“金乌不是专指太阳吗?” 姬行义缓缓地摇了一下头,说,“在上古中国,人们对太阳非常崇拜,认为它是光明之源万物之母。但是,由于那时没有望远镜,也没有任何观测天象的工具,而且,太阳照射之时光芒万丈,人和其他动物都不能接近,而只有金乌这样一种鸟才能在空中任意翱翔抵近太阳。所以,他们在自己的心里,就非常容易产生一种幻想,认为金乌就是太阳!” 这时,由于耽搁太久,其他人便纷纷开始催行了。 我和姬行义也懒得罗嗦,收拾包裹就从这巨大的石柱边绕了过去,好在这石柱虽大,旁边还有间隙,足以让我们所有人一一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