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宣见716涅槃在线阅读 - 第三十四章、第四节 二十八宿 下

第三十四章、第四节 二十八宿 下

    纪蒲泰:“汝当念大王殷勤咐嘱,愿说出其中缘由。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最神秘,最植入人心的文化现象。道教内容十分庞杂,若探索其起源,那可不一般,它愿于黄帝和老子,创教于张道陵,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外交大臣:“那它有何主要内容?”

    纪蒲泰:“它追求宇宙和谐,国家太平,相信修道积德定能安乐幸福,长生久视。道家是由春秋时老子所创立。他所著《道德经》一书,首次提出了‘道’的概念,构建了新宇宙观与万物起源的理论基础。道家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修道成现为终极目标。所以,后人尊奉老子为道祖,张道陵为教祖。”

    喇嘛王:“我读过《老子》第一篇。原文我可背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请问,老子所言,是何因也?还有,我且问你,道教的原始创意来自哪里?”

    纪蒲泰:“大王所提,是很深奥的问题。我也只能按我所理解的回答您。本章首先表明了老子对宇宙本原的看法。‘道’包罗万象,非同寻常,是一种宇宙观,它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客观规律只是其中之一。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奥,只是有些客观事物人们不知道。所以,它是宇宙天地万物奥妙理解的总门径。”

    喇嘛王:“你这样的解是还是行得通。看来,老子‘道’的说法,并不是故弄玄虚。可它的原是教义有那几种?”

    纪蒲泰:“据我分析,道教大致是在三种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生衍化而来的:一是鬼神崇拜,二是神仙之说和方术修炼,三是黄老学说的神秘主义传承。”

    喇嘛王:“它都表现在哪里?”

    纪蒲泰:“道教以它的清静无为,修道成仙为目的,它的这种特质,是现世的人们求得了生命的宁谧和圆满。”

    喇嘛王:“啊,这种教义倒和佛教的教一很相似。看样子,二者之间并未有抵触,还有和谐共处之意。”

    纪蒲泰:“我赞成大王的言语。所以,在中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甚至是学究天人的李白,苏东坡,都对它如痴如醉。”

    喇嘛王:“这些饱学之士都迷恋上道教,看来,道教还真好,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心灵的救治良方,非同凡响。”

    纪蒲泰:“我希望咱们在道教和佛教之间,搭建一座相互构通的桥梁。大王看,怎么样?”

    喇嘛王:“这我得全面了解道教的发展史,及符策咒语,修真养生等等之后,在答复你。现在,我们还是探论天文知识,因为所谈二十八宿的起源,我们还未真正弄清哩。”

    纪蒲泰:“好。我尊重大王的意思。如果比较一下我国二十八宿,和西方黄道十二宫与人体的对应关系,似乎很难找到它们之间的共同处,尽管它们之间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喇嘛王:“那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你是否能举例?”

    纪蒲泰:“这种情况是常见的,它提醒我们在进行东西方,远古天文学的比较研究时,应当慎重行事。例如;我国将北斗七星称为帝王之车,英国古代将其称为‘犁’,有时也称为‘查理士的马车’,或简称为‘马车’。”

    喇嘛王:“啊。这后面的名称,东西方也几乎相似,这你还有啥说的?”

    纪蒲泰:“这种相似,也可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文化交流。”

    喇嘛王:“这没什么不可思意。因远古时人类的迁徙,要比我们通常想想的要远得多,交流也要频繁复杂得多。”

    纪蒲泰:“大王这么一说,倒提醒了我。但是,要想证明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是地道的国粹,还需要与外国人费不少口舌,说服他们。”

    喇嘛众臣:“这怎么说?”

    偌尔曼接着说:“因为,不但中国有二十八宿,印度也有二十八宿,阿拉伯,埃及,伊朗,巴比伦,印第安人同样有,或似乎有二十八宿。”

    喇嘛王:“看样子。二十八宿起源有争头,也不知什么时间才能争个够?”

    纪蒲泰:“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这些二十八宿体系,是否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偌尔曼:“我想是肯定的。因为,它们很相似,或比较相似。而且,正象刚才大王所说的,古代确实存在着广泛的超过我们想象的文化交流。”

    纪蒲泰:“有道理,我举例:我国古代称娄宿为天狱,埃及人则想象其为一个被铁链锁着的人;英仙座的一颗星阿拉伯人称为死神,我国则命名为积尸;我国广泛使用的岁星十二年周期,和六十甲子周期,印度同样有这两个周期;我国东方青龙七宿所在的范围,大体相当于欧洲人的天龙星座;再说,西方称交点月为天龙月,我国则有‘龙戏珠’的说法;”

    喇嘛王:“这些相似之处,和我们刚才谈到过的相似星宿神话,参商不相见等等,很难完全归入巧合。这你们怎么说?”

    纪蒲泰:“那我只好谈第二个问题。这也是世人争论不休的问题。二十八宿体系,究竟在哪个国家首先出现?木前,学术界对此争议不断,不过从总的来说,大体上形成中国起源说,和印度起源说两种。”

    喇嘛王:“看样子,这两种起源说,并非毫无共同之处。依我看,欲判断二十八宿,在中国和印度的孰先孰后,首先要追溯文明起源和天文起源的孰先孰后。才能辩分晓,让世人知道。”

    纪蒲泰:“说的好。历史上黄河文明,和恒河文明同样久远古老,而难分伯仲。据研究,印度的天象观测记录,始于公元前3100年,而我国的甲骨文最早在四千年,表面上看来,相对较迟。但是,我认为,甲骨文已是成熟之文字,且仅限于占卜之用,在其之前,当早有文字和文献,极有可能记录过古人观测天象的成果,或因兵祸朝代更迭,可能早已湮毁,而没留下天文记录。”

    喇嘛王:“你所说的,我信服。我国传说时代伏羲已观天文,创八卦,河图,洛书亦起源于天象。”

    纪蒲泰:“正如大王所说。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上已有天文图,这些都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甚至更远。”

    喇嘛王:“我们前面讨论过,尧典四星的观测可能早在七八年以前。因为我相信,印度的二十八宿源于我国中原。再说,西藏和印度是近邻。”

    纪蒲泰:“大王的这种观念,令人赞谈。”

    偌尔曼:“我赞成二位的意见。因为我看到过欧洲人的著作,盛赞过东方中国人的学问。”

    喇嘛众臣:“那西方人写的什么?”

    偌尔曼:“1875年,荷兰人什雷该尔出版巨著《星辰考源》(八百页),他认为中国天文学历史极其久远,内容浩瀚,全部星座名称都自成一体。而西方星座与中国相同者甚多,他研究断定,均由中国传入西洋。他还认为,中国苍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象的安排,始于一万六千年前,牵牛织女两星座的故事,亦起源于那个时代。真可惜,这一论点,在西方没有被其他学者接受。”

    喇嘛王:“啊,只要你明白,荷兰人什雷该尔的功夫就没有白费,我感觉到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呼声,不关西方人有的赞成也罢,有的不认同也行,他的书还是能发行,这就证明他的成功。这也说明,他的著作对世人是没有什么秘密的。”

    纪蒲泰:“现在,幸亏偌尔曼让大家知道。这也算是我们赏给作者的一份快乐,慰藉了他的在天之灵。”

    喇嘛王:“这是作者写作的成功,让天下人都知道中国人最先研究星象,传入西洋。”

    纪蒲泰:“你们说话,真带劲,赏给作者快乐,不是很公道的吗。”

    喇嘛王:“对作者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因为,在中国,有着某种最重要迷人的东西,吸引着他去勤奋著作。”

    偌尔曼:“大王能这么说,我太高兴啦。我早就想把这事说出来,今天在木里,我竟找到了知音,让我如愿以偿。”

    纪蒲泰:“这一切和刚才所想所谈的一摸一样,在木里才给我们带来好运气。总之,天文学在中国发源最早,且自成体系。这种观点,有历史可以证明。因为,世界文明古国中,惟汉族没有饮食牛羊乳酪的习惯。”

    喇嘛王:“这是为何,这有和二十八宿起源有何关联?”

    纪蒲泰:“正因为没有这种饮食乳酪的习惯,这似乎更能说明,汉族很早便进入农业社会,而没有经历游牧阶段,或许,汉族的游牧阶段在其他民族之前,而率先进入农耕阶段,所以说,在中国的星座中没有羊。”

    喇嘛王:“你这种解释,使我豁然开朗,如同古人在观看天象。”

    纪蒲泰:“啊,大王能这样认为就好了。西方黄道十二宫里有白羊座,摩羯座(牧羊神潘恩的变形,它的尾尖即我国的牛宿),古希腊人以星为羊群,太阳为老羊,北斗亦为老羊,大角星为牧羊人(我国文字中‘羊’为美好的象征,王亥的故事有放牧羊的情节,说明古代亦很重视羊。在在星座命名里却没有,这令人疑惑。)但是,这可以更加证明,中国的星座命名自成体系。”

    喇嘛王:“有道理,有道理。依我看呀,西方人是跟中国人学的,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

    喇嘛众臣:“那谁还能说出更多的道理,以便使天下人服气?”

    纪蒲泰:“这我可以满足你们的要求,把这事告诉你们。”

    喇嘛众臣:“你怎么知道的?把其中的缘由说出来,我们才喘出一口气。”

    纪蒲泰:“我也不是自明不凡,胡思乱想出来的,我说的自有道理。因为二十八宿,是一个比较独特的数字,它由四和七的倍数组成,二十八宿的天文意义当与这几个数字有关。”

    喇嘛首相:“那你就说出其中的意义?”

    纪蒲泰:“我来打消你的疑虑。在古老的中原,数字主要用于划分四方,和一年四季,一月思星期。我国自古至今都将一年分为四季,而印度纬度较低,他们在古代分为六季,即冬,春,夏,雨,秋,露。现在则为三季,即寒,署,雨。二十八宿若用于一年的天象观测,显然应起源于中国。”

    喇嘛众臣:“这还差不多。”

    喇嘛王:“这样就打消了你们的胡思乱想。这位学者有大学问,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喇嘛众臣:“对了,正是为了这个,我们才让他开导开导我们。”

    纪蒲泰:“哪儿的话。我也是和大家共同研究吧。你们要求什么,只要我知道的,尽可能回答。”

    喇嘛近臣:“哎。你们干吗这样紧追不放?让他说吧。”

    纪蒲泰:“大人,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力。在中国,一月分为四周是一种很自然的方法。因为月相每天都在变化,可分为朔,上弦,望,下弦四种状态。我国早在周代,便很重视月相的变化。”

    喇嘛众臣:“既然这是实话,你就往下说吧。”

    纪蒲泰:“因为,月亮每天在空中大约移动13度,28天转一圈……二十八宿若用于一月的天象观测,则难分先后。偌尔曼,你是西方人,你说呢?”

    偌尔曼:“我也只能笼统地说上一句。一般来说,纯粹观测月亮的位置,对于判断季节没有很大的帮助,只能用于记日。阿拉伯人便称二十八宿为‘月站’,即月亮每天休息的地点。蒲泰,你是中国人,你说呢?”

    纪蒲泰:“这一下,我可有话说啦。我国古代则称二十八宿为太阳和月亮的宿舍,这显然不局限于对月亮的观测。”

    偌尔曼:“还有什么解释?”

    纪蒲泰:“在中国,数字七和天文有关的是一周分为七日,天上有七个重要天体(日,月和五大行星),十九年有七个闰年及北斗七星。其中北斗七星,与二十八宿有着密切的关系。”

    喇嘛王:“我国古代,就用二十八宿表示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

    喇嘛首相:“你们都听见了没有?大王一句话,就把我们的心照得亮堂堂的。”

    偌尔曼:“日本人新城新藏,在论证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时,一个重要的理由,便是二十八宿发源地当有以北斗为观测的标准星象。英国人李约瑟也指出,古代中国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永远不升不没的极星和拱极星上(即围绕北极星旋转的星),而二十八宿即是和北斗星栓在一起的星。”

    喇嘛王:“哈,哈。终于有外国人肯替中国人说话了。这一下,中国人可有话说了。”

    喇嘛众臣:“啊。真的。我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是,既然我们都在这儿,还是请这两个小伙子,跟我们多谈谈。”

    纪蒲泰:“如果你们相信我的话,那我们就继续吧。如果二十八宿与北斗有关,则它必起源于中国无疑。我说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印度的纬度较低,他们对北斗星的来历不大重视。而在我国中原大地上,北斗星是全天最显著的星座,在中国古人的心里,号称帝王之车,而载入史册。”

    喇嘛王:“是啊。这一点确信无疑,这一切都是古人安排好的,才有这伟大的称号,把我们的心点得亮亮的。还有什么问题,你说呢?”

    纪蒲泰:“这问题吗……另外,我还需要说明,二十八宿若与北斗有关,则二十八宿的分布应在天球赤道上,而不是在黄道线上,这也是学者们激烈争论的问题。大王,您说呢?”

    喇嘛王:“哈哈,这一下把问题揭破了。事实上,根据我看的参考资料,和长期观测天象的结果。我可以这么说,目前流传下来的二十八宿,所在位置介于两者之间。但这不能反映原始的二十八宿不在天球赤道上。”

    纪蒲泰:“您说得对。我国古代特别重视天球赤道附近的星星,印度和欧洲则重视黄道附近的星星。中国学这和李约瑟都认为,二十八宿是安赤道划分的,这种观点并成为起源于中国的论证之一。”

    偌尔曼:“不过,我还得补充一句。李约瑟还认为,二十八宿是由印度和中国分别发展起来的,后来才彼此有了交流。”

    喇嘛王大笑;“哈,哈。是我把你这个年轻人另眼相看了,你一说,我才知道。可怜的李约瑟!费了多大的劲儿……他其实还没真正看懂印度和中国西藏是紧邻。又有谁能保证,印度人不是跟中国人学的呢?”

    喇嘛首相:“这就不一样了。喇嘛们,你们都听到了吗?”

    喇嘛众臣:“啊,啊。也许印度人,现在早把这老祖宗发生的事儿,忘在一边了。”

    喇嘛王:“这话会让假装糊涂的印度人生气的。现在,此事已经公开,争论也非公开不开。”

    扎布:“管它呢,那是以后的事。”

    偌尔曼:“证论是公道的。你们看呢?”

    喇嘛众臣:“冥冥天中自有主宰。我们都赞同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的论证。”

    纪蒲泰:“偌尔曼,你倒沉得住气?”

    偌尔曼:“这——倒又是一场纠缠不清的论证。”

    喇嘛王:“哈哈。这场翻天地覆的热闹可都是你引起的。”

    偌尔曼:“天啊。大王,真开心,单单看重了我。”

    喇嘛王:“哈哈。争论吗?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

    偌尔曼:“嘻嘻。我还在乎吗?象今天您这样宽宏大量,倒很能训练出一个辩论家来。你说呢?蒲泰。”

    纪蒲泰:“大王就是这样主持公道,哈哈,你怎么个想法?”

    他拍拍偌尔曼的肩膀。

    偌尔曼沉湎在一段回忆中,经他一拍,醒了过来,动情地说:“啊,是的。各有说法,这事儿,我无法回答。不过,我这辈子,不再疏神了。关……关于我所知道的一点,队长,我不知道该对你说什么。这就是我的想法。”

    纪蒲泰:“你怕什么,各抒己见吗。”

    众人笑了。大家的心,又都回到原来话题。

    喇嘛王:“偌尔曼。你不要在意,争论就会有分歧,由不得自己。”

    偌尔曼:“人情世故,叫我快乐,任由评说,我感荣幸。”

    喇嘛王:“往下进行,进行。”

    喇嘛众臣:“看样子,这家伙还是比较有理智呀。”

    偌尔曼:“这种事,我都明白。让我表现出一点才气,是大家把我瞧得起。”

    喇嘛首相:“这个法过小伙,具有多么优秀的品质。”

    纪蒲泰:“他就是这样,明白道理,在我们的讨论中,引导我们,通过争论,达到目的。”

    偌尔曼:“诸位大人,我们现在讨论,除非我说错了,大家纠正。”

    大家顿时有了好心情。

    扎布:“行。我半天没吭,就等着大家往下进行。”

    喇嘛王:“蒲泰,你还不首当其冲?”

    纪蒲泰:“中。那我们就书归正传吧。数字二十八与一月的天数很近似,但作为天文观测来说,误差则显得过大(一月差一天左右)。因此,用它来确定月亮每天的位置,只适于民间,不大用于准确的天文观测。”

    喇嘛王:“在中原,数字二十八就那么重要吗?它还和什么有关?这个重要的数字,你看得给我们好好谈谈,以便我们好弄懂它的渊源。”

    纪蒲泰:“这个数字决不是偶然。我把其中的道理告诉您,您就会明白。这个星宿数字,还与一个重要的天体运动周期有关。”

    喇嘛王:“啊,事情原来是这样的。那是怎么一回是哪?”

    纪蒲泰:“在我国古代,古人相信土星二十八年一周天。土星又名镇星或填星,这个名称,含有每年镇守或填充天上的一宿的意思。因此,有研究者认为,二十八宿的起源与土星观测有关。”

    喇嘛王:“为什么?这事儿变化多无常,你还得把道理讲。”

    纪蒲泰:“若用科学的语言讲,土星为五大行星中移动位置最慢的一颗星。”

    喇嘛王:“那为什么会用土星作为参照?你可得说于我们知道。”

    纪蒲泰:“实话说,我早就想到,您会一问到底的。因为,对它的观测有助于更长的时间计算。不过,土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实际为29。46年,与二十八年一周天的说法,仍有较大误差。”

    喇嘛王:“既然有这样的计算法,也算是一种说法。这倒叫我想起一个神话,关于土星的神话传说……”

    喇嘛众臣:“那大王快说说。那些二十八年一周天的说法,我们可不懂呀。可神话传说,我们倒是愿意听呀。”

    喇嘛王:“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不过我一时想起。”

    若尔曼:“大王,想起什么?您就告诉我们。也好叫大家惊奇惊奇。”

    喇嘛王:“不用你鼓励,我会讲那新奇的故事,来满足你。据传说,张良的师傅号称黄石公,他便是土星下凡。”

    在场的喇嘛们,面对突然的故事,都露着惊奇的目光。可他们也在想……他们怎样谈论来着,在他们看来,有什么新东西,是否有趣?谁也不惊惶,都等着木里王在讲。

    扎布:“土星下凡,那可是神仙。可他下凡干什么?”

    喇嘛王:“这事可牵扯到秦汉,纷争天下,便有故事啦。张良谋刺秦始皇失败后,躲到江苏邳县。一天,他在汜水桥头碰到一位身着土黄色大褂的老头,就觉此老人不凡,在这里挡他的道,定有因缘。他站在桥下,耐心等候。只见那老人,故意将鞋子甩掉一只,张良恭恭敬敬地拾回鞋子,亲自为老人穿上。这位老人,约张良数日后在桥头相见,以便传授给他兴国安邦的知识。谁知,张良因贪睡迟到,险些没有通过老人的试探(是否有诚心)。后来,张良几经努力,终于得到了老人传授的《太公兵法》一书,成为刘邦的军师。”

    喇嘛众臣:“那后来呢?”

    喇嘛王:“张良成功后,依老人所言,来到山东省东阿县的谷城山,果然寻得一块黄石,心知这便是老人的化身。他就造起祠堂来岁时祭祀。后来,张良得道成仙而去,他的家人,便将黄石和张良穿过的衣服,一并埋葬。所以,路人常见其处黄气上冲,似乎土星之精仍在。”

    纪蒲泰:“这些类似的故事,不仅刚才您谈到,而且中原人经常都在谈。现在,您能让木里人听到,这真好!这类故事,还有木星化为和氏璧,据说,我国春秋战国时,甘德曾用rou眼看到过木星的卫星。这个故事,或许与此有关。”

    喇嘛王:“不错,可是现在有人,将二十八宿与八八六十四卦联系在一起,这又是何道理?”

    记蒲泰:“我只能简单地告诉您。二十八宿,与八八六十四卦不同。后者为理性之推演,易于由一人一时完成,而前者是人为的将天上,众多的星区分为若干个星宿。”

    喇嘛王:“这样我能理解。不同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都可将天上的星星分为不同数量,结构的星宿,要经过相当复杂的过程,才能形成大致统一的二十八星宿。”

    偌尔曼:“我来插上一言。即使形成之后,仍有可能继续演变。如中国和印度都曾有过二十七星宿。”

    喇嘛王:“所以,要人们接受你的观点,似乎非常难?”

    纪蒲泰:“信的人有,不信的人也有。就算这样吧。印度最初时,与中国一样,都以角宿为二十八宿之首,可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后来,印度则改为昴宿为首。我想,这大概就是中印两国天文观测的区别吧。再说,中国最初多选用亮星,以后,则有避开亮星而特选暗星的趋势,而印度则仍多选用亮星。下面,谁还补充?”

    偌尔曼:“由于恒星自行和岁差的影响,古今恒星的位置亦有所变动,这也影响着二十八宿体系的演变。”

    纪蒲泰:“所以,有中国学者认为,二十八宿的位置,与五千年前的天球赤道位置最为接近,所以,这些因素使得二十八宿的争论,更为复杂。再说,二十八宿所占的位置区域大小相差甚大。最宽的井宿达三十余度,而觜宿仅狭为二度。”

    偌尔曼:“这种分布的不均匀性,使天文学家大伤脑筋,至今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纪蒲泰:“因为月亮的运行是均匀的,每天十三度。太阳的运行也是均匀的,每天一度,(地球绕日运动,每天一度。这里的度是我国的古度,以365又四分之一度为一圆周)。土星的运动一基本是均匀的,每年十二,三度,不过,由于土星是行星,从地球上看,每年不同时期,它在天空运行的宽狭也有较大的便化。所以,有中国学者是根据这种现象,力主二十八宿起源于土星。但土星的变化,仍远比二十八宿各宿的差距为小。因此,二十八宿分布不均的问题仍未解决。”

    喇嘛王:“这种观点虽纠缠不清,但从争论的内容来看,二十八宿最早起源于我国的看法,基本上是可以成立的。可二十八宿起源的目的,却没能搞清楚,看来,它等待着慧眼卓识的人,来个一语道破天机,好让后人明白其中的道理。”

    偌尔曼:“我现在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岔了嘴,才说出了下面的话。”

    喇嘛王:“你尽管说吧。现在,我们正喜欢有人打开话匣子啦。”

    偌尔曼:“那我可说啦。在外国,主张二十八宿起源于印度的里由,有两个。一是,印度二十八宿起始为昴宿。但后来发现,最古的印度二十八宿也是起始为角宿。这条理由已经不成立了。二是,中国古代岁星纪念的一套名称,非常古怪,它可能传子西域。因此,中国远古天文学的二十八宿,也传自外国。”

    喇嘛王:“这种奇谈怪论,是不是有些胡说?那怎么可信呢?”

    偌尔曼:“大王,在您听来,难道的的话就象刺一般,让您不安?”

    喇嘛王:“倒不是那样,我倒想让你们畅所欲言。”

    偌尔曼:“啊。这样我的心才安。”

    纪蒲泰:“对啊。好好享用想吧。不然怎么得了。就你刚才的发言,我们且不说这种推论的逻辑错误,仅就岁星纪年名称而言,我们已在《山海经》的天文纪事时,谈过这个问题。我分析。一种看能是,中国早期民族的语言,并不是单音节的,也是叽里咕噜一大串的连续发音。只是由于中国建立了但音节的文字体系,语言也逐渐随之改变。但用文字记录远古的传说时,仍或多或少保留着多音节的词汇。”

    喇嘛王:“你说得真对,我赞成你的分析。中原汉人的语言难道会和木里人的发音一样?”

    喇嘛众臣:“大王,好象什么事都放在心上,一开口,说了一句,就让我们心花怒放,得意洋洋”

    喇嘛首相:“大王的话,可说到我们的心窝上。”

    外交大臣:“看样子,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这个论点我们都当之不让。”

    喇嘛王:“那就让这个中原小伙,把一切详细的讲,首先对你讲清,然后你再到处去宣扬。”

    纪蒲泰:“那我只好再讲讲。我国二十八宿中,有牛宿和女宿,伊朗古代(波斯)的摩羯宫星座,则由羊和一人牵牛的图像来表示,这似乎是将古希腊和中国的星象结合在一起。”

    喇嘛王:“那你可说明其中的道理?”

    纪蒲泰:“我国的女,虚,危宿相当于西方的宝瓶座,在印度,则以一女子纺织来表示。”

    喇嘛王:“那看样子,是织女的形象。这事难道就这样相像?你只管说下面的事,索性详细讲一讲。”

    纪蒲泰:“我首先对您讲,然后您再去宣扬。”

    喇嘛王:“对,这样我就心花怒放。”

    纪蒲泰:“我们谈了几乎一整天又一晚,大家都相互吐露了心愿。”

    喇嘛王:“你怎样想?就索性谈完,省得大家有遗憾。”

    纪蒲泰:“我国除牛宿和女宿外,另有织女星和牛郎星(即河鼓星),印度的二十八宿,则以织女星代表牛宿,河鼓星代表女宿。由此可见,我国初期也曾将织女星和牛郎星算入二十八宿,以后才改用较暗的星,就是现今的牛宿和女宿。”

    喇嘛王:“那是为何呢?”

    纪蒲泰:“据学者们研究,五千年前,织女星在牛郎星之后(今日则早已相反),所以,我国牛宿排在女宿之前,还保留这远古遗风。”

    喇嘛王:“经你一说,我们心里才明。可中印之间的星宿文化,又是如何沟通?”

    纪蒲泰:“我只说一句话。由于后来织女星到了牛郎星之前,印度则只好用织女星来代表牛宿。”

    喇嘛王:“你这样解释,也行。这说明,正好与原意相反,那些星未能放在原来的位置,这种文化现象,今天看来,在中印文化传播过程中,还是很有趣的。”

    喇嘛众臣:“大王,说呀,说呀。现在,您只有很短的时间,给我们谈谈你的心事。这可是您的权力,时间不多啦,您可得再给我们说一说呀?”

    喇嘛王:“哈哈,我的心感到舒畅,那我就讲讲。我说的故事是,我国《诗经》中,便有牛郎星和织女星。还有,《荆楚岁时》也载有,最早流传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逐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一年一度相会。’所以,人间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相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以乞巧。’”

    喇嘛众臣:“这故事真好,常听人传说,七月七,牛郎会织女,可不知啥道理。若大王不说来龙去脉,我们还真不知道。”

    偌尔曼:“我来道木里,才听到这故事。可织女究竟织得啥东西?”

    扎布:“此时,你总是听着,却不肯开口。”

    偌尔曼:“对这种民间故事,我了解得很少,不知道,怎敢胡闹?”

    纪蒲泰:“那我就给你谈谈贵重的衣料,这你可知道?”

    偌尔曼:“这我也知道得很少,是个缺陷,也只好听你谈谈。”

    纪蒲泰:“我国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布,以我的见解,其功不亚于四大发明。”

    偌尔曼:“从古到今,西方人都喜欢丝绸,热衷于绫罗绸缎。那既然有这么大的贡献,是何人发明缫丝养蚕?”

    纪蒲泰:“那我直截说吧。相传,黄帝夫人嫘祖发明养蚕。另外,还有蚕马的故事。《易经》,《山海经》亦有养蚕缫丝的记载,因此,牛郎织女的故事,当亦最早起源于我国。所以,我国有天文学家曾考证织女的故事渊源,并作为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的证据。”

    喇嘛王不由地发出感叹。他说:“这才考出了真东西!由此可见,民间故事,并不只是听来好玩,它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科学价值,是值得后人研究的。可惜,有志于此的人尚少,甚至几乎湮没了古老故事的真谛。可惜,可惜呀,历史流传的真东西,后人竟有所不知!”

    纪蒲泰:“否则,一定可以挖掘出更多更有价值的远古故事来。”

    偌尔曼:“一谈起中国的远古故事,我可是个门外汉,就觉自己愚蠢,智力不够。”

    纪蒲泰:“现在不能跟你说这个,时地亮不宜,不能怪你。我知道,你还未成熟。”

    偌尔曼:“研究中国历史,我知道,也不可能即刻便成熟,还的考多学西多读书。”

    喇嘛王笑啦:“所以,一切都在变化,你要中国化,就得学着跟中国人说话,多学点历史呀。”

    偌尔曼:“好吧。在这深夜,我和头脑热烈的人混,就好象听千百人的声音,什么都谈。这就是上帝恩赐给我的天才。可见,木里我没有白来。”

    喇嘛王:“所以,你这滑稽的想法感染了大家……哈哈。”

    外交大臣:“可是,当他一旦压榨出肚里的聪明,所有的想法,就由然而生,因此被人所爱。”

    喇嘛王:“他们二人,可都是英俊青年的精髓。说出的东西,大部分都对。”

    偌尔曼:“我的伙伴,可是个当机立断,聪明绝顶的人,我在他面前可要退避三舍。还是让他作最后的总结,再结束这晚会,总觉会好些。”

    喇嘛王:“啊,法兰西,能有你这样不卑不亢的小伙子,也证明这个国家是先进的。不过,为了不受外国的影响,大家可都不能盲目崇拜外洋。”

    喇嘛众臣:“大王的话,我们会牢记心上,让您的言语,作为我们行为坚固的马缰。”

    偌尔曼:“我在木里这间屋子里,看到了这一切,却觉得有无穷的慰藉。以前,我从未天见过木里的语言,从未看见木里人的脸庞,这不算荒唐。因为,我就好象在我自己的法国,跟许多老朋有欢聚一堂,觉得和自己的故乡一样。”

    喇嘛王:“那好。就让蒲泰作最后的演讲,也无妨。”

    纪蒲泰:“好哇。那就让那一切不纯洁的思想一扫而光。”

    喇嘛王:“无论谁叫我守旧派也无妨。可我就想听听你们的新思想,以便充实我幼年时代所学习的知识,来改造一个崭新的木里。好吧,年轻人,你可以将你的思想大胆发表?”

    喇嘛们都怀着极大的兴趣,等待着这位青年宣讲。他们每个人心里都象喝着一碗鲜汤,在品味新内容的滋味,滋润他们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