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宣见716涅槃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五章、第一节 先民观天

第三十五章、第一节 先民观天

    纪蒲泰见自己的见解,得到喇嘛们的共鸣,有幸融入他们的头脑,而且不认为是胡说八道,心中才坦然了。于是,便决定将自己的所学大胆发表。

    纪蒲泰:“有关二十八宿的研究,我还得介绍。”

    喇嘛众臣:“那好,你若能全面地介绍,那就不得了。你说出来,那就是拿星火撒在我们的心上,如同黎明前亮起了太阳,让我们大心里亮堂堂。”

    喇嘛王:“凭你怎么讲,我都会相信的。因为你不会错的,而且当然有根据。”

    纪蒲泰:“既然大王这么讲,我倒乐意把这事宣扬。我把自己所想的事告诉您吧。”

    喇嘛王:“因此我才称赞你。”

    纪蒲泰:“我国道教将二十八宿列为尊神,与印度佛教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外交大臣:“是吗?想不到道教还与佛教唱一个调。虽然国家不同,可二十八宿的趣味还没变,这事真是好。”

    喇嘛首相:“那你就敞开胸怀,把纽扣解开,把所有的事情装进去,省得把时间消耗?”

    外交大臣:“我们相识得比你早。现在我不敢冒味胡乱发表意见。”

    喇嘛首相:“那这对我们来说,真是久旱逢甘雨,滋润在心里。”

    外交大臣:“对于这种事,等一会儿,你们一听就明白。”

    喇嘛众臣:“早该说啦。可我们还不知道叫啥名称?”

    纪蒲泰:“好吧。我给你们介绍。有一本书里有介绍,《开元释教录竺法护传》记有二十八宿的另一套名称。它们是:名称,长育,鹿首,生养,增财,炽盛,不觐,土地,前德,北德,象,彩画,善元,善格,脱可,尊长,根元,前鱼,北鱼,无容,耳聪,贪财,百毒,前贤迹,北贤迹,流灌,马师,长息。这些名称,在今天读来,别有一番风味。”

    喇嘛王:“起这些名称的人,一定有他的智慧。”

    纪蒲泰:“对于它们,我想您一定很喜爱。”

    喇嘛王:“我虽然喜欢,可,现在事情太多了,想学西研究,忙不开。孩子,我渐渐老了,经常头痛,记性不行,现在,我不比从前年轻…。。”他又说:“你们往下进行。”

    偌尔曼:“我来说一件事情,行不行?”

    喇嘛王:“行。只要是关于这方面的事就行。”

    偌尔曼:“欧洲学者莫兰,曾试图证明,最早的字母,是从二十八宿的星象符号演变而来的。并用这一点来说明,各种体系的文字字母大体都在25到30之间。”

    喇嘛王:“你说得过于简单,叙述还不全。有谁能往下说全。”

    喇嘛中并未有人发言。他们都低着头,沉默着,心里发愁,唯恐大王点自己的名,让他们来补充。事情来得这么快,这些显要的人,此时几乎成了呆子,因为是说的天上的事情,他们可能不懂。虽然他们都有非凡的聪明才智,心里也有什么东西在沸腾,汹涌,热情……可正因他们在天文方面不太精通,纵有天才,也不得不把头低下来,嘴里也说不出来。所以,他们的表现不怎么活泼。当然,只要顺从,就没人肯挑毛病。天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他们的脑袋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是风向,气候,政治,还是事物,历史,风俗……默不出声,就是他们的智慧。不管谁说得对与不对,把那个危险的话语,藏在心里,的确也有好处。见无人应声,纪蒲泰只好出面作补充。

    纪蒲泰:“这种各抒己见的事情,我也不一定说得清。不过,与此类似的是,在我国,也有人认为天干和地支共二十二个,它们也可能是最早的字母。有学者甚至将十二地支符号字形,与具体的星座联系起来,并认为它们起源于天上的星象。

    喇嘛王:“这种想法,也让我想起,这种观点的鼻祖,当然要首推伏羲了。”

    喇嘛众臣:“大王,伏羲不是人祖吗?您可得说说其中的道理?”

    喇嘛王:“伏羲最早‘仰观天文’,还创作了八卦符号。因为,你们很少读中原史书,所以,就不知道。”

    喇嘛众臣:“那是我们的不是。可,那人祖伏羲是如何理解天文的呢?”

    喇嘛王:“这事儿,在你们看来不可想象。‘文’的原始涵义就是自然界的纹理,图案……远古人类,根据天上的纹理,图案创制出符号和文字,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

    喇嘛众臣:“看来,古人比我们后人还聪明。”

    偌尔曼:“近年来,世界上的人们都公认,古人有大胆的智慧,聪慧的天才,敢想的才能,才创造出后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纪蒲泰:“我们可以大胆想象。如果有的部落崇拜某一星座,便将该星座的图案作为本部落的标记,亦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喇嘛王:“这样看来,天上的星星,象一只只闪光的眼睛,它们对古人的震憾作用,远比我们后人所能想象的重要得多。”

    纪蒲泰:“这我得说说。当古人的眼睛与天上星星闪烁的眼睛对视时,大脑便不自觉地进入复杂的思维壮态之中,正因为这种复杂的思维运行,古人的智慧,才在这种对视的想象中,不知不觉地涌现出来。逐渐形成了一幅古人脑际与天际相象的图案,展现在古人眼帘,为后人所惊叹!”

    喇嘛王:“据传,在四川广汉,数千年前,有纵目人族,建国为蜀,国王被称为‘蚕丛氏’他的面目特征是‘纵目。这地方的居民,十分崇拜眼睛,认为它是洞察万物,和明辨是非忠jian的主要器官。它还是认识自然产生灵感的源泉,也是人类智慧的象征,而大放光明。所以,川西平原的古代居民,把他们最为崇拜的祖先,拟人化为眼睛,或瞳孔,是有一定道理的。”

    纪蒲泰:“纵目在学者眼里,就是瞳孔外突。可,瞳孔外突是个什么形象。这个我想,莫非数千年前,那里的居民就有了望远镜?”

    喇嘛王:“或许有这可能。只是没有实物作证?”

    纪蒲泰:“这事我们还未搞清。”

    喇嘛王:“我想,这纵目是为了观察天象,而使用的器具,只是我们还未弄懂其中的道理。

    纪蒲泰:“可大王说得非常有道理。”

    喇嘛王:“似懂非懂,源于想象。”

    喇嘛众臣:“大王言之有理,臣下更服气您。”

    喇嘛首相:“木里的一切事业,都以您为中心,我们的一切都以您为宗旨。”

    喇嘛王:“现在,我的宗旨就是讨论二十八宿,这问题还未讨论个够。你们说呢,二位学者。”

    纪蒲泰:“这使我想到《华阳国志》中,记载有鱼凫国之说。莫非就是蚕丛氏建立的国家,在远古时期就开是观察天象,才被后人称为‘纵目人’?”

    喇嘛王:“啊。我知道,在这部书中,称川西平原古代确实有个名为蜀的国家。可,它的国王不是蚕丛,而是鱼凫。鱼凫王国,疆域辽阔,国势强盛,经贸繁荣,文化发达。据说,还有过通天神树,为此国造福。那可是王国的巫师,部落首领祭祀所用的神物。只可惜,也不知遗留何处?让后人再也见不到神物。”

    纪蒲泰:“那神树是用来干什么的?目前仍是个谜。”

    喇嘛王:“据传说,神树上可有好神奇的东西。象对天长鸣的大鸟,随风飘荡的仙果,还有盘旋腾飞的巨龙……都栩栩如生,令人激动。”

    纪蒲泰:“据您所述,我认为,那一颗神树,是远古人类,用来通天达地,实现人神交往,互通信息的载体。参加祭祀活动的首领,或巫师们,正是通过这种神树,与上天沟通,来领会神灵的之意的。再说,古人将28星宿,想象为28种动物,可能源于古老的动物纪年法。”

    喇嘛王:“如此说来,28宿的起源当与28年的周期变化有关?”

    纪蒲泰:“可惜直至目前,尚未见到学者们的有关论述。”

    喇嘛王:“我也觉得很可惜,那些神秘文化,在川西平原繁荣了大约500年,就突然莫名奇妙地消失了?”

    纪蒲泰:“是呀。他们消失的令人匪夷所思?莫非这和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和复活节岛上的雕像文明一样,他们的消失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人惊讶,简直是匪夷所思,神秘莫测。”

    喇嘛王:“还有你意料不到的地方。据传,那棵神秘的通天神树,就栽在三星堆上。莫非那三星堆就是古人观测天象的地方?”

    纪蒲泰:“不可想象,不可想象!可这一带的古文明,为何象是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四川境内的遗迹中,也没遗留任何痕迹?”

    偌尔曼:“我有句话。这些灿烂的文化,为何突然消失?创造这些文化的远古人,为何匆匆离开?而与此相邻的居民,为何不再保持那些曾有过的习俗?莫非是外星人彻底把这种文明带走了?”

    喇嘛王:“是啊。传说中的三星堆,你究竟在哪里?你是否曾经有过?还是深埋地下?这让后人怎样说话?”

    纪蒲泰:“那就让我们研究一下这数字吧。二十八宿,考虑到四七二十八的组合,则与一月份为四个星期有关,三七二十一则含有凶的意思。三星堆堆突然消失,是否又有特殊的含义?莫非那些远古人都归回二十八宿去了?”

    喇嘛王:“这问题提得好。我们也只得这样考虑了。”

    纪蒲泰:“我们对此还是一无所知。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地球曾经遭受过外来星体相当多的重大轰击。那些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外星人,是否为了躲避这些灾难,才被迫离开家园,或许,这就是有关天地大变化的远古神话传说,留给后人的千古之谜。”

    偌尔曼:“古印度人相信,人类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轮回劫难。而且现代的印度人还这样计算印度的一劫的,即16000立方米的芥子粒,被人一粒一粒取出所用的时间,或者是16000立方米的石头,被仙女磨光所用的时间,大约相当于一百亿年。”

    纪蒲泰:“这实际上差不多是宇宙的年龄了。”

    喇嘛王:“这年龄是怎么算的?”

    纪蒲泰:“目前科学家相信,宇宙自大爆炸开始以来,大约经过了一百到二百亿年的时间。显然,印度人大大地夸张了劫轮的时间长度。”

    喇嘛王:“这会使人对劫轮的思想产生怀疑,好象那只不过是一种虚妄之言。不过,你们得说一下,地球还都遭受过那些劫难?这得有证据证明,我们才能听得懂。”

    纪蒲泰:“因为,有科学家已在地球上,找到了上百个巨型陨石坑。”

    偌尔曼:“还有更多的巨型陨石坑,有理由相信尚未被人们发现,或识别出来。尤其是落入海洋中的巨大陨石,人类还不得而知。”

    纪蒲泰:“这些巨大的陨石,雄辩地说明地球,曾遭受过外来星体的巨大轰击。事实上,著名的亚利桑那巴林杰陨石坑,便形成于一万多年前。更大更多的陨石在此之前后,击中地球上人烟稠密区域,(相当于远古而言)也是有可能的。”

    喇嘛王:“那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听一听,人类遭劫难痛苦的回忆,都是怎么回事?”

    偌尔曼:“据说,美洲的早期居民也有类思的思想。”

    喇嘛众臣:“那你就讲一讲,这些劫难是怎么发生的?”

    偌尔曼:“在他们的远古神话里,世界曾经有过五个不同的太阳时期。即蓝色的太阳时代,酷热的太阳时代,狂风的太阳时代,黑暗的太阳时代,和现在的太阳时代。”

    外交大臣:“那是否是他们观测天象,得出的结论?”

    偌尔曼:“这你可得问问他们的先人。因为我还没有彻底研究这方面的事情,所以,还未得出最后的结论。”

    喇嘛王:“不过,地球的生灵经历了洪水的浩劫,这在前面,你们已经说过。还经过大火的浩劫,狂风的浩劫,黑暗的浩劫。看样子,这似乎不是信口开河,也不大可能是远古人的编造。”

    纪蒲泰:“这些发生过的事情,你们都已知道。因为,它们与特大陨石撞击地球后,所造成的种种现象和后果惊人的一致。”

    偌尔曼:“一般来说,陨星进入地球大气层而发光的时间很短,多数仅一,二秒钟,很少有超过几分钟的。”

    纪蒲泰:“事实上,地球自形成以来,由于外来星体的撞击,它的自转轴倾角曾发生多次变动,从而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迁,并加剧了地壳活动。”

    偌尔曼:“不错。这已被古地质和古生物的研究所证实,同时引起其它领域学者的关注。”

    喇嘛王:“这些科学上的事,天知道那些学者是怎么想的?但是,我想远古神话中‘多日并出’的现象,在传说中似乎历时很长,至少有数天,或数月之久。我仔细一想,这显然不是一般的陨星现象。可我又不知你们怎么想?”

    纪蒲泰:“我想,一种可能的推测是,一颗天外星体被地球俘获后,充当了一个短时期的卫星。我记的我们前面已经谈到过月亮,也曾有过自己的小月亮,后来消失了。也有可能是被地球夺走了。”

    喇嘛王:“那你有什么理由,来说明这种多日并出的现象?”

    纪蒲泰:“这也是一种猜想。由于月亮的小卫星距离地球太近,在不断的运行中,极有可能与地球边缘的大气,发生摩擦而发热发光,才出现那种多日耀空的现象。”

    喇嘛王:“这种事儿,不可想象!但神话传说是有数月之久,甚至经年累月。这你还有啥理由,能说明天上同时出几个日头?”

    纪蒲泰:“由于那些小星球与地球边缘的摩擦,这样便消耗了它们的动能,是它们越来越接近地球,从而发出越来越强的光和热。”

    喇嘛王:“如果陨石降落到地球上,它不是太大的话,古人似乎并不介意。相反,还会认为它能给人类带来财运和希望。”

    偌尔曼:“但是,如果它们的体积,质量足够大,那么,它们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当然,我是指高层大气层,持续的时间有可能达数月之久,或更长,就能是地球原有的气候发生异常,并造成地球气温的急剧上升。”

    喇嘛王:“这就是远古传流下来的,天空出现了几个太阳。古本《山海经》记有,‘羿射九日,落为沃焦。”

    纪蒲泰:“如果说‘沃焦‘落在海洋里,那寻找起来就相当困难。一般神话里都说,羿射落的太阳变成了乌鸦,当是源于日中有三足鸟是传说。不过,我认为那是太阳黑子,而古人却说‘落为沃焦’。可见,当时的古人是不可能知道太阳黑子的。”

    喇嘛王:“你说得不错,不但古人不知道,就连我现在也不知道,太阳黑子是怎么回事?”偌尔曼:“在远古时代,数日并出的神话,表明特大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可能分裂成

    若干块。这是正常现象。有的落到海洋里,有的则落到地球上。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远古时期的天象,曾是什么样?”

    喇嘛王:“在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著名的是女娲补天的传说。《淮南子览冥训》称:‘往古之时,四极废,久洲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监?)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

    纪蒲泰:“宋代罗泌在《路史发挥一》引《尹子盘古篇》云:‘女娲补天,射十日。’看来,女娲时代大祸从天降,并造成一系列灾难。这表现十日并出,天崩地裂。”

    偌尔曼:“这都是古人观天象得出的表象,似乎可以考虑,这是特大天体闯入地球大气层,它可能分裂成多个小块。它们与大气层剧烈磨檫而放出强烈的光和热,仿佛将天(远古人会将天,想象成为硬壳。)砸破,落地后震动大地。而后,大火漫延,就是陨石落地后,引起森林草木大火。再则,洪水泛滥,那是陨石落入海洋,引起强大海啸(可高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再后,猛兽侵害人类,那些灾难还会迫使禽兽,离开原来的栖息地,或活动范围,而进入人类的居住地。”

    纪蒲泰:“这与现代科学家们对巨大陨石降落产生种种灾害的分析,几乎完全一样。这不可能是远古人的胡乱想象,他们也没有必要胡编乱造,因为他们也没有理由来编造这些东西。”

    喇嘛王:“你这观点,我信服。如果,当时的人类不是亲身经历,则几乎是不可能编造出来的。”

    偌尔曼:“在西方的古希腊神话中,也讲到人类经历的五个世纪。安排列顺序:即黄金的世纪,白银的世纪,青铜的世纪,黄土的世纪(依靠大地的出产来生活),和不久前刚刚开始的黑铁的世纪。在古希腊人的眼里,人类的遭遇每况愈下,一个世纪不如一个世纪。”

    纪蒲泰:“这种观点,至今没有得到古生物和古地质研究的证实。但是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时好时坏,却也是事实。你可举例……”

    偌尔曼:“事实上,当1908年通古斯大陨星降落时,目击者将其视为第二个太阳的出现。这也造成了那个地域的灾难。与此相象的古希腊神话中,法厄同替父驾驶太阳车,由于经验不足,太阳车过于靠近大地,以至万物枯焦,遍地大火。这些远古传说,都暗示着巨大陨星能够放出强大的光和热,从而在地球上造成远古先民痛苦的记忆,代代相传,直到今天。”

    纪蒲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的古老神话中,都有远古天空出现过多日现象(二日并出,数日并出,十数个太阳并出。)的神话。这些神话,都明确流传着这种天象,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

    喇嘛王:“这在中原古书中早有记录。《淮南子本经训》描述了,尧时代的环境大破坏:‘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豯,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久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斩脩蛇于洞庭,禽封脩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狭,险易,远近,始有道理。’”他一笑:“我先说到这里……”

    喇嘛众臣:“大王说得自有道理,您日理万机,上能通天,下能察地,尊照上天的旨意办事,让木里风调雨顺,日子平和,木里的万民都服您。”

    喇嘛王:“哟呵。你们所举的理由都很有理。可是,我却不能沾沾自喜。你们,未免扯得太远了。那些话我们先撇开不谈,可我们正谈的题目可不能中断。”

    喇嘛首相:“是的,大家全都在谈论天文地理,这种事儿,可不能跑题。”

    外交大臣:“好,就这么谈。关于木里的事儿,咱们什么话也别提了。”

    喇嘛众臣:“我们明白了。一切都是大王的旨意,我们应该遵从。”

    纪蒲泰:“那行。刚才的话题,无疑我们还要接着谈下去。现在,有许多学者,都试图合理地解释传说时代的十日并出现象。如认为是日晕或幻日,飞碟,天干记日法发生紊乱,十来个部落首领同时争王,等等猜想,但都未有得出最后有证据的真正结论。由此看来,女娲时代大祸从天降,并造成一系列灾难,表现为十日并出,天崩地裂,遍野沃焦……似乎是真实的。”

    喇嘛王:“我所知道,《尚书尧典》记有尧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还有《孟子腾文公》也称:‘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究其原因,则肇始于‘十日并出’,也是大祸从天降,黎民百姓统遭秧。”

    纪蒲泰:“大王即然说到这里,我再来补充几句。以我看来,所谓猰貐,凿齿,大风等为害之物,过去人们都认为是猛兽,其实分析起来,它们也可能是自然之物,或其它不友好的部落的相互争斗。天地的大自然灾害的破坏,完全可能使一些部落迁徙,或侵犯其他部落的领地,而形成破坏力。如大风,可能是以风为图腾的部落,也可能是狂烈的台风或飓风,使远古人类产生恐惧心理,才使某些部落以此为名,形成部落图腾,以显威名。凿齿则可能是部落名,他们或许有成年时,敲下几颗牙齿的习俗。这在某些出土的史前遗迹中,证明这种风俗相当古老。”

    喇嘛王:“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

    纪蒲泰:“我国高山族,目前,仍盛行折齿定亲的风俗。”

    偌尔曼:“这种风俗,不光中国有,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古老民族都有这种风俗。”

    喇嘛王:“以上种种风俗,在神仙的故事里还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我记得麻姑和王方平相见时,说了一番话:‘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又水浅于往日会时略半耳,岂将复为陵陆乎?’王方平也感叹道:‘圣人皆言海中行复扬尘也。’这就是苍海桑田成语的由来。它证明人间苍海的不断变换,人类的不断迁徙,世间的不断变迁。或许,这就是人类所经历的无数灾难,子子孙孙得以流传。”

    纪蒲泰:“大王所言极是。事实上,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确实多次成为陆地。据研究,最近的一次在一万年前,至今在海底上,仍有河道纵横(与今天的入海口,大体相衔接。),而当年的居民已不复存在了。”

    喇嘛王:“那些先民,在浩劫中可能丧生,或离乡背井融合于其他民族中。因《山海经》中,记有:‘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可能是人类初始悲剧的反映。”

    纪蒲泰:“历史上,麻姑的传说很多,她能够看到三次半的苍海巨变,可见寿命之高。大概麻姑献寿的习俗亦源于此。”

    喇嘛王:“我国纳西族,有一部民间史诗《创世纪》,就明确唱到,天地开辟之后,又有一条野牛出世。”

    喇嘛众臣:“大王,说出来吧,那是怎么回事?”

    喇嘛王:“当然。我明确地说:‘天地鸿蒙时,无人耕牛田。野牛大喘气,气喘震山峦。野牛眨眼睛,目似雷电闪。野牛伸舌头,吸卷大江水。饱饮肚腹后,怒发神威风。天震得摇晃,地也在震荡。不重新开天,那有好人间。不重新辟地,那有好日子。”

    喇嘛众臣:“啊,现在我们明白了。那时是需要开天辟地,人类才能过上好日子。”

    喇嘛王:“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史诗说到:‘重开天辟地不久,天神之子劳阿普就怒火起。他恨天下的人类,侵占了他的地盘风水。他调来洪水,以淹没大地,让人类灭绝。经他一胡闹,那可不得了,上天天太高,下地地水坑,太阳无亮光,月亮不明亮,到处水汪汪,人类遭了秧。”

    喇嘛首相:“大王,那是天地还怎样?我也不敢往下想了。”

    喇嘛王:“那时天地样,高山已崩裂,河谷已填塞,大地洪水肆,波浪撞山庄,人畜一卷光。整个天地下,大树遭雷轰,岩石起火花,大地生地震,房屋成万片…。。”

    喇嘛众臣:“啊。那时大祸从天降!”

    外交大臣:“是呀。那时遍地是汪洋!”

    喇嘛近臣:“可不是吗,大王,我可记下啦。”

    纪蒲泰:“这个故事与中原的古代传说,有着惊人的相似。”

    喇嘛众臣:“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纪蒲泰:“这故事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但并不那么详细。”

    扎布:“孩子,那你就说仔细。”

    纪蒲泰:“传说时代巨星坠地事件,还产生了共工撞倒不周山的传说。据说,不周山是撑天柱之一,共工与颛顼争帝失败,怒而撞倒不周山。从而使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偌尔曼:“你这说的是什么山?它与神话又有什么关系?”

    纪蒲泰:“不周山是一座典型的环形山,只是西北方向有一缺口,因此名为不周。在神话中,共工是雷公雷神,是这次天地大破坏的罪魁祸首。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特大陨石进入大气层会发出巨响的轰鸣,这也是自然界正常的事情。因此,让共工来承担此项罪责,也就成为理所应当的事情。”

    偌尔曼:“数日并出的神话,并非远古人所能想象出来的,这种天象,只可能是远古人看到的实际情况,而流传下来的真实记录。有趣的是,巴西东北部的马拉尼昂,有一处特殊的地貌。从高空看去好象牛眼睛,又好象是骡马上的货驮子。”

    喇嘛王:“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值得你这样记忆?”

    偌尔曼:“那地方,当地称为驮子山。实际上,那是具有双层环壮结构的环形山。内环直径3公里,外环直径12公里。这种特殊的地形给地质学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喇嘛王:“那你怎么知道的?”

    偌尔曼:“因为我曾有机会被那位地质学家邀请,与他一起考察了驮子山。后经天上和地上多方面的研究,终于论证驮子山是,2亿2千万年前是陨石事件造成的。”

    喇嘛王:“两亿多年前,那是个什么概念?那只用神仙才会看见那种事。怎么直到现在才被发现?”

    偌尔曼:“由于它长期被埋在地下,才能保存到今天。”

    喇嘛众臣:“那它又是怎样露出地面?”

    偌尔曼:“后来,那一地区的地壳上升,流水又冲掉了上面的覆盖层,环形山的结构才得以重见天日,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巧合的是,驮子山陨石坑的北部有一大缺口,简直就象中国传说中的不周山。”

    喇嘛王:“所以,共工撞倒不周山的神话,值得人类长期记忆。”

    偌尔曼:“不过,它形成时,尚无人类。但是,在传说时代,却有可能出现类似的陨石坑。”

    喇嘛王:“这使我不得不再次提到沃焦石。因为我常习读汉文历史,在《庄子》司马彪的注云中,有明确注引:‘在扶桑之东,有一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之,莫不燋尽,故名沃燋焉。’”

    喇嘛众臣:“这种事,我们可不懂,你是否再举例说明?”

    喇嘛王:“那我只好往下进行,直到你们听懂。《古小说钩沉》辑《玄中记》里亦称:‘天下之强者,东海之沃焦,水灌之而不已。沃焦者,山名也,在东海南方三万里,海水灌之而即消,故水东南流而不盈。’蒲泰,你可否补充?”

    纪蒲泰:“我看古一本书,叫《锦绣万花谷》,也有类似的记述:‘沃焦在碧海之东,有石阔四万里,厚四万里,居有川之下,故又名尾闾。’”

    扎布:“那你说,沃焦到底是什么?”

    纪蒲泰:“大王刚才已说明,可能你还未听懂。沃焦,有人认为属于归墟类的神话,这不确定。根据传说的初始涵义,沃焦应该是,从天而降的极热的巨石,海水触之即气化而消。这正是巨大陨石落入海中的主要特征,它将激起巨浪造成洪灾。”

    喇嘛众臣:“这种巨石可真厉害!”

    偌尔曼:“美洲神话中,纳卡威将月亮扔到太平洋中,造成洪水淹没大地,与此极为相似。这说明,它还能使巨量海水汽化,而长时间弥漫于全球。还有,特大陨石还有看能击穿地壳,引起地下看燃物(煤,石油,天然气。)泄漏燃烧,从而引起长期的大火。蒲泰,你可也得说说。”

    纪蒲泰:“不错。即使落在海洋里,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所以,有的科学家据此推测,6500万年前,不可一世的霸主恐龙,可能毁灭于这种大火。不过,这种情况也不好说,因为恐龙灭绝的原因很多,这也只不过是推测之一,不能作为依据,而妄下结论。”

    喇嘛王:“这事可不是那么简单!《水经注》中,记有燋烧山。有的说,今在山西沁水流域。燋石山,有的说,在今洛水流域。燋陂,有的说,在今淮水流域。燋湖,在淮水流域,不知与陨石有否关系?”

    纪蒲泰:“我只能这样回答您。在《水经注》庐山条记有落星石:‘湖中有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因以名焉。’这正说明,郦道元对陨星现象亦有所留意,随时加以记述。”

    喇嘛王:“这都多亏中原古人勤奋著书,才使后人所知。”

    纪蒲泰:“若说著书,这让我想起,曹雪芹著《石头记》(即《红楼梦》),其中开篇明义的情形。”

    喇嘛王:“这著作,了不起。我只是听说过,那《石头记》还未传到我们藏地。在木里,我们先不说曹老先生,如何写四大家族的兴衰历史。但,你可得说说,它与陨石有何关系?”

    纪蒲泰:“那我只好满足您,说说书中的字句:‘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说起?说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的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媓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但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

    喇嘛王:“那剩下一块未用,干啥?”

    纪蒲泰:“那书中道:‘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

    喇嘛王:“那么说,这弃石也不得了?定能闹出一番事来。”

    纪蒲泰:“那是书中所著后话。我但说所著原话:‘因见众石倶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由此看来,曹公甚通天文。”

    喇嘛王:“不错,他若不懂天文,地理,家族,历史……也不会写出那世人传诵的《石头记》。由此,我想到,他还可能熟知《山海经》,因为大荒山是《山海经》中,十二座日月出入山之一。所以,他才能写出天下奇书!以传民间阅读。”

    纪蒲泰:“大王所讲极是。《山海经》中……数字12、24、36500,可能暗取自十二支、二十四节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等天文历法数字。”

    喇嘛王:“这个我倒没有注意,也没有研究。再说,这种事儿,是你们学者的范围,对我来说,就是门外汉了。不过,《太平御览》我倒看过,其中引《王歆之南康记》称:‘归美山山石红丹,赫若采绘,峨峨秀上,切霄邻景,名曰女娲石,大风雨后,天澄气静,闻弦管声。’看来,女娲所炼之石,确有神异之处。所以,曹老先生才将其著书之中,引出一段空前绝后的爱情……哎,扯远了,过度了,越界了,不说了。这不是出家人所应谈的事,还是引入正题吧。”

    纪蒲泰:“我们有理由相信,刚才大王所念纳西族民间史诗,和曹老先生所著之书,与其它许多远古神话一样,它们同样记录了人类早期历经的劫难,并世代相传给后人。”

    喇嘛王:“我可举例。正月二十三,相传是女皇武则天的生日。如今,女皇故里广元尚有‘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的民谚。不知此风俗,是否与天穿节有关?”

    喇嘛首相:“有人认为,从火堆上跳过,源于古老的拜火教……”

    喇嘛王:“这习俗倒是有,但至于拜火教,却很少有人知道。或许,古老的先民崇拜的是‘天火’。但天火究竟是什么,这恐怕更少人知道?”

    纪蒲泰:“藏地的这方面古老传说,我知道的不多。不过,中原的远古传说,倒是这样说的。女娲部落可能是最早发明冶炼术,或制陶术的部落。因此,才有用炼石补天的方法,和用黄土造人的传说。”

    喇嘛王:“那其它部落呢,他们都是怎样对待‘天火’呢?”

    纪蒲泰:“这种事多啦。其他部落对这种天灾,则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如善跑的夸父部落,采用的是驱赶追逐的方法,善射的羿则采用弓箭,将多出的太阳射下,颛顼用巫术将塌下的天重新与地分开,女丑和嫦娥,则用自我牺牲的方法,祀求灾难消失。当然,与女娲补天时代环境和情接,最相似的是尧的时代。我认为,女娲时代的浩劫,与尧时代的劫难是同一事件,口口相传,才流传到今天。”

    喇嘛王:“这古书有民俗记载。明人杨慎在《词品》中记有:‘宋以正月二十三为穿天日,言女娲氏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这种风俗,至今仍在流传,只是将时间改为正月二十。”

    喇嘛首相:“关于这个传说风俗,民间已重新选妥了日期。据民间传说讲,女娲补天之后,用泥巴做成一男一女,他们在凡间结成夫妻。”

    喇嘛众臣:“这传说故事有听头,我们很耽心他们的婚事会有变化,你还是把以后的一切情形都告诉我们吧?”

    喇嘛首相:“这倒不难,因为我还未说完。他们结成夫妻后,过年时,夫妻二人做了很多年粑,送给女娲。女娲只收下一点,并指着其余的年粑说:‘我用了三万六千块石头补天,有些缝没有合严。你们把这带回去,到正月二十吃掉,便可以将天上的缝补严。’”

    扎布:“哈,哈。我明白啦。从此,便有这种习俗和民歌:‘二十把粑煎,吃了好补天,麦子结双吊,谷堆冒尖尖。’以往,常听汉族兄弟唱,但我就是弄不懂由头,如今,这歌从我肚里升到脑里,让我明白了事理。不过,我还听汉族兄弟说:‘正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尚有燎疳节风俗。届时要在院里点火堆,大人小孩都要从火堆上跳过。同时要吃炒黄豆,并用黄纸剪成娃娃壮,挂在门楣下,以挡‘疳神’。”

    偌尔曼:“即然说到这儿,我也有话说。在日本,也有其俗,届时用柴燃起大火,撒豆于其中以驱鬼。”

    纪蒲泰:“正月二十五日为天仓节,在《燕京岁时记》中称:‘每至二十五日,粮商米贩,致祭仓神,鞭炮最盛。居民不尽致祭,然必烹治饮食以劳家人,谓之填仓。’”

    喇嘛王:“这真是各地风俗都不一样。但却都与水火有关。看样子,从古传今,都有灾难,大火漫延,洪水泛滥,迫使人类离开家园,四处避难。”

    纪蒲泰:“多日并出的神话不少,我只能再举少数例子。台湾的日月潭,据说,便与古时二日并出,一日被射变成月亮的传说有关。”

    喇嘛王:“纳西族的民间故事里,古时九日并出焦杀草木,后来,有英雄出来与之搏击,将一日便成月亮,另七日变成七颗星星。据说,纳西族妇女,喜爱披着一种七星披肩(用上好的绵羊皮制成,上面用彩线绣着七个盘壮图案,象征七星。),便源于此。”

    偌尔曼:“可,偏偏有唱反调的。我说的是,唯独在哈萨克人的传说里,却说古时有七个太阳,在天空同时照耀,一切都风调雨顺。”

    喇嘛众臣:“那怎么可能呢?那七日同照,还不烧死人?又怎会风调雨顺?”

    偌尔曼:“一个民族,一个传说,世上千奇百怪的事太多了。后来,有个魔鬼夜猫精,将七个太阳统统射下。结果,大地一片黑暗,于是,又有三个故娘历尽艰辛,找回一个太阳,从此天气才恢复正常。”

    喇嘛王:“这都多亏了那三位舍生忘死的好故娘!才使天地有了好气象。那三个故娘的恩情,后人将永远不能忘。”

    纪蒲泰:“这一切传说都离不开天象。在远古时代,陨石下降,如果是小陨石,古人也许似乎并不介意。相反,确认为它还能够给人们带来财富和运气。”

    喇嘛王:“在中原,这有什么道理?”

    纪蒲泰:“在泰山,如今流传着落星石的故事。相传,一位老人,他有两个儿子,死去时留下两块地。jian猾的老大,先挑了一块好地,半夜时,天上忽然冒了一道光,一块巨石落到他的地上,老大看看,认为是一块大石头,又占去不少好地,少打粮食,不合算。于是,强行与老二交换了地块。”

    喇嘛众臣:“那老二小,心地好。换了地,不是吃亏了?”

    外交大臣:“世上应该都是大让小,那有小让大?那老二虽心好,可不知有没有好报?”

    纪蒲泰:“谁知,好心又好报。老二在那大石头的地里种上了麦子,快熟时,夜里去看麦子,发现大石头发出了蓝色的,紫色的,金色的光。这光给他带来福气,让他多打了麦子。后来,他又种上黄豆,结果,收获的都是金豆。我不往下说啦,以后的事可想而知了。”

    喇嘛王:“有件传闻也不平凡。《搜神记》就写撰:‘有人入焦山七年,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盘石,石厚五尺,曰:‘此石穿,当得道。’积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诀。’看来,陨石降落之地,古人名为焦山,可能与陨石降落有关,也可能无关。但古人认为,陨石落地,亦有神灵,是天象变化,可能会出人物啦。”

    纪蒲泰:“是啊。陨石降落对人类来说,是天降大‘事’(石),所以,古人会密切注意这类事件的发生。并以此类推人间的事情变化,预测天下大事,以对应天象。”

    偌尔曼:“陨石一但进入大气层,就会发出耀眼的光。或许,古人会认为那就是失落的太阳。所以,在古人的想象中,一定还要寻找失踪的太阳。”

    喇嘛王:“蒲泰,你说古人会寻找失踪的太阳吗?”

    纪蒲泰:“在远古传说中,太阳和月亮,都曾消失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数月甚至数年之久。那古人会不着急?”

    喇嘛王:“那你得说出其中的依据?”

    喇嘛众臣:“你说得有道理,我们才服气?”

    纪蒲泰:“常言说,乌云遮住太阳,太阳失踪就是这种天象。这是由于特大陨石坠地后,会记起巨量的尘埃水雾,弥漫于世界。所以,星星看不见,月亮看不见,太阳也看不见。”

    偌尔曼:“这不是危言耸听,那时的景象,比我们今天所想象得严重。猛烈的火山爆发所释放出的巨量火山灰,也有可能造成当今人们所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也是我们应当考虑的因素之一。”

    纪蒲泰:“远古人最怕太阳落山后,第二天不再升起,又担心太阳在一年中的某一天,远离人类而去。这对北半球的人来说,夏至以后,每天太阳升起的高度都在减低,直到冬至那一天,太阳升起的高度达到最低点(这时的日影最长),如果它不再升高,那么将永远是寒冷的冬天。”

    喇嘛王:“幸而冬至后,太阳升起的高度越来越高。我知道,在中原,冬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吃了以防止冻掉耳朵?当然,这只是中原人的风俗……”

    偌尔曼:“大王,连这种事儿,您都知道。看样子,你知道的中原事还真不少。”

    喇嘛王:“木里紧连着中原地区,连这点事儿,我都不知道,又怎能搞好藏汉友谊?孩子,西方人又是怎样看待冬至的。”

    偌尔曼:“大王叫我怎样说,我就怎样说。说正经的,西方的圣诞老人,便是冬至太阳的化身,他的出现和光临,预示着温暖的太阳没有忘掉人类。”

    喇嘛王:“有道理,没有太阳,人类怎样生活成长?黑暗中五谷不长,没有草场,牛羊怎放?古人耽心,一点不假,天上日月,要有变化……”

    偌尔曼:“古人的耽心,不是没有道理。可在北极地区,有半年为白天,天天可以见到太阳。另外半年为黑夜,天天看不到太阳。”

    喇嘛王:“世上真有此怪事?半年为白天,半年为黑夜?据说,钟山之神的故事,便与此种现象有关。《山海经》记有:‘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偌尔曼:“这与您所说的太阳,有何关系?”

    喇嘛王:“这你可能有所不知。《世本氏姓篇》记有巴人早期首领廪君的故事:‘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飞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不知东西所向,七日七夜。使人cao青缕以遗盐神,曰:‘缨此即相宜,云与女俱生,宜将去。’盐神受尔缨之。廪君即立阳石上,应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天乃大开,’这种远古记事,二位如何解释?”

    偌尔曼:“这种古文,意思很深,我还不解其意。还是队长说吧,也好让我听听意思是啥?”

    纪蒲泰:“我据意分析,也有怀疑这则神话,也可能是日月长期消失的神话之一。”

    偌尔曼:“为什么?”

    纪蒲泰:“因为巴人的始祖名为后照,已含有这层意思。再说,另一始祖名为咸鸟,也有一点海水的咸味。而盐水女神的咸味更足,似乎都与陨石落入海中,激起巨量海水云雾有关。”

    喇嘛王:“若照你说,看来古书记载不错,那时的空气也都是咸的。不然的话,古书怎会那么说?”

    偌尔曼:“我应该把我的认识告诉您。这则神话传说明确地暗示,远古太阳曾长期消失不见,其原因是狂风和浓云。显然,这也不是日蚀现象,因为日蚀现象,因为日蚀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二小时,对人类并无实质性影响。”

    纪蒲泰:“我认为,日月长期消失的神话,最有可能是特大陨石撞击事件,造成的尘埃水雾长期弥漫于全球的现象。事实上,许多国家都有日月长期消失的神话传说。”

    偌尔曼:“不错。例如日本(天照大神关上天门,天下一片黑暗)和墨西哥(黑色的太阳时期)等等。”

    纪蒲泰:“这与世界范围的多日并出,和洪水泛滥神话一样,都表明这类现象是全球性的灾难,而不是局限在一个较小的区域。”

    喇嘛王:“有道理。看样子,古人在时刻观测天气,日月星辰的变化,时刻挂在他们的心上。可,中原天文历书那么多,他们都是怎样观测的,又都在哪里观测的?你是否见过那些天文古迹?”

    纪蒲泰:“好吧。既然大王有这个心思,那我就告诉您。”

    喇嘛王:“真的,为了详细了解这些古迹,我还真想到中原内地,对它们作一番巡礼。”

    纪蒲泰:“但愿大王有机会成行。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天文古迹,勾划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概貌。”

    喇嘛众臣。“你说呀。你不说出来,我们怎能知道?”

    喇嘛们有些心急火燎,因为,他们都不知道中原古天文学的概貌。此时,一个个都难耐不住了,所以,他们才猛然发问。只是,他们的真实情感,表示得过于明显了。但,纪蒲泰并不显出不耐烦,反而淳淳教导,以便他们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