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舌尖上的大宋在线阅读 - 第1845章:军人的责任感

第1845章:军人的责任感

    杨怀仁好心劝道,“高侯爷,你做了那么多事,隐忍了那么久才得到如今的大功劳,你可不要不珍惜。

    我知道那些受到牵连的人里边可能有你的故交,但你要明白,他们做过的事情,他们就应该想到后果要自负,所以你的想法或许可以理解,却不能那么做。

    今天你做的事是大义,你想说的事情是私情,大义和私情相比,高侯爷可要分的清楚啊。”

    高启勋做出一副受教的样子来耐心听完,才谦逊道,“大帅教训的是,那些跟着赵佖谋反之人罪有应得,死有余辜,就不值得可怜。”

    杨怀仁见他话说的轻巧,不像是要替某些人求情,这才认真了起来,又问,“那高侯爷这是?”

    高启勋看了一眼高士迁,高士迁单膝跪地道,“末将希望将来能跟随大帅东征西讨,壮我大宋将士威名!”

    杨怀仁这下明白了,高家父子这是想投诚,这是杨怀仁没想到的,也是他感到欣慰的。

    高启勋在粉碎赵佖造反阴谋的过程中,是出了大力的,能委身赵佖身边做卧底,又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对官家来说这样的将来是一定要大行赏赐的。

    虽然现在赵煦没有直接奖赏他们,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赵煦这是想把奖赏有功之臣的事情让给太子,好增加太子在朝廷和军中的威望。

    凭这份功劳,高启勋的爵位大概会提一提,而高士迁也会升官,他们父子将来不论是声望还是实际的权力,都不会少的。

    可以说,只要太子将来继位,他们高家便可以以功臣自居,即便在文官集团的眼里,地位也是非常高的,谁也不敢小觑。

    他们完全没有必要现在还要借着杨怀仁这棵大树来乘凉,可高士迁的话却表明了他们父子的态度。

    高启勋并没有居功自傲,在杨怀仁面前依旧严格遵守礼仪,高士迁更没有因为有了功劳便打算过上清闲日子的想法,而是希望将来能跟随杨怀仁左右,如果有机会出征,他也甘愿作为前锋。

    这就很难得了,正常情况下,当兵也好,当将领也好,盼着能出征打仗,那是为了建功立业,然后得到封赏荫妻庇子,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可高启勋父子俩,功劳有了,勋位爵位也有了,家里钱也不缺,不需要在冒着生命危险去搏前程。

    高士迁却希望能带兵出征,那就纯粹是作为一个军人的责任感了。

    杨怀仁笑了,看着高启勋父子,从他们的眼神里就流露出一种坚定,今天他们这么做,绝对不是吃饱了撑得做做样子,而是真心实意不想躺在功劳簿上醉生梦死。

    而且杨怀仁觉得高启勋是个很有智慧的武侯,他虽然不参与朝政,却对朝中发生的事情聊熟于心,甚至眼光独到,早就看透了杨怀仁的想法是怎么回事。

    聪明人其实不用过多的搞一些无聊的试探,直接把话说白了,表达真实的想法才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

    杨怀仁问道,“高侯爷觉得本帅意欲出征?”

    高启勋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道,“大帅的心境,不像是安于现状之人,燕云之地犹在契丹铁蹄之下,老夫不信大帅就从来没考虑过。”

    高启勋能这么说,杨怀仁便觉得他早就从某些信息里看到了或者猜到了什么了,杨怀仁不确定高启勋聪明到什么程度,便没有接话,而是做出一副你继续说,我继续听的样子。

    高启勋接着道,“当年陛下能让大帅带兵去江南,这已经很不符合常理了,唯一的理由,就是陛下心中惦念燕云失地,所以才敢放手让大帅去江南练兵,试图找出一条强军之道。

    之后大帅上书陛下要求征伐交趾,陛下连考虑也没考虑便力排众议支持大帅。

    旁人眼里这是陛下对大帅的放纵,在老夫眼里,却是陛下在试验大帅的新式练兵之法练出来的将士究竟有怎么样的战斗力。

    结果证明,大帅的新式练兵之法是相当有效的,只不过在禁军中的推广并不顺利,不少人因为对大帅的个人私怨而阴奉阳违。

    给别人看的样子做了个十足,可实际上并没有按照大帅的方式真正去cao练士卒,加上西征西夏的胜利让很多禁军将士被冲昏了头脑,所以禁军比之以前,不能说没有进步,只不过进步很小。

    迁儿所在的龙蹊卫,严格按照大帅的新式练兵之法cao练,本来老夫也以为全大宋能和大帅麾下的武德军相媲美的军队非龙蹊卫莫属了。

    可今日再见已经改编的龙武卫将士,才知道龙蹊卫和龙武卫的将士相差依旧很远。

    老夫军伍出身,其实也不求多少高官厚禄,只求能为国上阵杀敌,马革裹尸,以慰祖先威名。

    只可惜老夫上了年纪了,已经力不从心,不过老夫的儿子还年轻力壮,难得是他很老夫一样有一颗赤城的报国之心。

    迁儿不想只是当个从来不打仗的大将军,他宁愿做一个能真正上战场的小兵。”

    高士迁也附和道,“求大帅成全!”

    杨怀仁被高启勋父子的态度感动了,眼下正是因为像他们这样的人太少了,所以才显得大宋的禁军没用。

    所谓大将无能,累死三军。禁军中的统帅大都是有爵之人,他们早已经习惯了现在的悠闲生活,早已经不愿意上阵打仗了。

    即便军中不少将士希望能实现他们做为军人的人生价值,可惜苦于没有机会,只能在无聊的生活中渐渐消磨了意志。

    如果他们都能有高启勋父子的觉悟,大宋的军队也不至于这么不堪一击了。

    当然,这样的现象已经有所好转,杨怀仁这些年通过军功得到的东西,也让很多人眼红。

    不管这种眼红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也不敢他们的目的是不是为了加官进爵,只要能让他们从新有了斗志,那都是好的。

    杨怀仁也从高启勋的话里听出来一些别的东西,比如他能斩钉截铁的认为杨怀仁对燕云之地有想法,就一定分析出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