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鸟丝奇遇记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百二十章

    真正能对武安军产生威胁的是燕州城中郭家,还延续着汉人姓氏的郭家并不是省油的灯。通过下面人的分析,郭家的家主郭长峰并不是个好说话的人。

    虽然他们还披着汉人的皮,但是骨子里却比契丹人还要凶狠。特别是对于整个幽燕大地上的人民的压迫,当属燕州的郭家人最厉害。

    辽国人要收粮税,不过辽国的人好糊弄,甲长里长随便送点小钱,编排点可怜的情况,辽国的收税官就能被糊弄过去。一年下来,有个两三成的收成上缴了,大概就足够了。

    可是搁在燕州的郭家人,整个幽燕大地上的农民们,不仅仅要给辽国人缴纳农税,甚至还得给他们郭家人再缴纳一遍,并且一下子就是整个收成的三五成之多。

    这么一扒皮下来,就算是当地的大户,能剩下一半的粮食就已经算是今年赚到了,留下一成甚至一成半当来年的种子,剩下的才是当年的口粮。并且这还是自家有地的,要是给地主家种地的佃户,一年下来能有两成收成,那就算是高产了一亩地能撇下一斗粮食,有个十几亩地,也能保证饿不死了。

    可是在幽燕经过了百年的演变,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很多人发现,只要进城里去给辽国人做些东西,基本都能混个温饱。

    所以,但凡是有点本事能在家中挤出一两口闲人的家庭,都会弄一两个精明的孩子送到城里的工坊中去帮工。

    在辽国,帮工的小徒弟还不跟大宋的待遇好呢,因为普通的学徒是没有薪水的,当然了,在大宋,学徒也是没薪水的。

    不过大宋好歹有一点好的,学徒至少是东家管饭啊,至少吃还是能吃饱的,搁在辽国,呵呵,学徒还得自己带吃食,混到了帮工,很多的工坊中就会管点饭了,不过一般也就是一天一顿饭而已,就这,学徒们不熬个三五年都熬不到帮工。

    再从帮工上熬个五至十年,能成力工了,那才算是出头呢,至少在吃喝上不愁了,甚至逢年过节还能有工钱拿。等啥时候能独立成活了,才算是出徒当上工匠,不管你是铁匠也好,皮匠也好,甚至木匠呢,一年下来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幽州城中也算是人上人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在大宋呢,工匠的人数也就是几十万人,甚至总数量上,还不如辽国人多呢,可是大宋人聪明啊,工作生产效率比辽国的工匠强的多的多。

    不过在大宋,士农工商,读书的士子是最高等人,拥有土地的农民是第二等人,会手艺的工匠勉强算是第三等人,走夫贩卒是第四等人,走夫指的是那些挑夫啊,马车夫之类的,因为靠别人吃饭,稳定不下来,所以他们地位又比开店的工匠更低下,贩则是那些挑着担子卖东西的小贩了,跟现代的到处都是小卖铺啊杂货店不同,那时候,只有大一些的城镇中才有杂货店之类的店面,甚至只有一些主城之中才有专卖一种货物的商铺。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所谓的士农工商这种等级制度了,商可不是指的那些大商人,这里的商是指的占商人绝大多数的行商,挑着个货担走村穿巷的小商贩。

    你们说那些大商人地位低下?那纯粹都是胡扯,那些大商人,哪个不是拥有氏族的大家族,小门小户的早就被人吞并了好吧。

    别的不说,就说大宋最著名的产物丝绸吧,苏州产丝很多人都知道,可是你能挑出一个不姓苏或者不姓王的丝户么?

    不是这两个大家族的在苏州一带,你种桑养蚕都没问题,但是你想制丝织造,呵呵,分分钟给你玩死的。别说啥王法,没苏王两家供应,皇宫里都没丝绸用。当然了后起的蜀州孙家福州卢家不论是在织造的质量和数量上根本就没法跟苏王两家相比。

    别以为通过丝绸之路运送到欧洲的丝绸在汉人的地盘上就很多,普通的老百姓别说穿了,见都没见过好吧,甚至在宫中,能有几件丝衣,那都是贵妃才有的待遇哦。

    就跟现代电视剧拍的一样满宫廷里都是霓裳,那纯粹胡扯,就赵羽这个王族也就才刚有资格穿丝绸的内衣。他手下的几个宫女,漂亮算是漂亮了,可身上崭新的宫装,也大都是灰色和暗红色的,能有身水绿色的宫装,那就是顶级侍女才有的待遇了。街上的老百姓更是基本一水的灰扑扑,想找个另样的颜色都难,一看穿一身皂白色的人,基本都是书生秀才之类的文人。因为也只有他们穿的起漂洗成白色的细麻长袍。

    至于染坊,呵呵,那都是大城市才有的工坊,一般的州府根本就没这本事建立染坊的。

    好吧,武安军有染坊,还不止一个,并且在武安军的染坊中产出的染布,卖到大宋境内去,妥妥的都是三五倍利润。

    跟一个化学家玩染布配方,不要侮辱现代化学了好吧,虽然太复杂的颜色搞不出来,可是几种基本色用普通的矿物质还是很容易就能搞定的,并且你跟宋朝的染匠们介绍啥叫染色剂和啥叫固色剂,确实有点难,教给他们怎么染就行了,其他的还是当做商业秘密的好。

    武安军的染布不掉色,就这一点,就让武安军的染坊赚到手软。本来一两银子一匹的麻布,染好后的价格直接翻倍。而武安军产的染布,你没五两银子想买一匹,一边玩球去,等啥时候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们进完货了,再匀一点给你们。

    是,武安军的染布除了大红和大绿两种颜色,黑布和蓝布只要五两银子一匹,但是产量有限啊,每天挤在朔州等着提布的布商足足有上百家,挥舞着武安金票的土财主们都抢着要布呢。

    一匹布是多少?一匹布有人说合现在的33.33米,赵羽同志只想说,这些所谓的专家根本就是被猪拱了脑袋。

    一匹布号称是五尺三丈,古代的尺比现代的市尺略短,但是也接近三十厘米一尺,五尺为一步,十尺为一丈,一步在一百五十厘米左右。毕竟古籍上早就标明了五尺为步,两步为丈。

    百步穿杨,一百五十米外射中一根杨柳枝,呵呵,你们以为容易啊?就算是遍观整个武安军中,能做到百步穿杨的也不超过十人。

    记住是用弓箭哦,不是用步枪。

    好了扯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