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江山在握,与谁执手?
御书房内,康熙一道道的旨意跟着下达,有条不紊。 到最后,康熙的身边,只剩下了太子和九阿哥陪伴,其他的皇子阿哥都被康熙派了出去。 “胤礽!” “儿臣在!” 太子听康熙终于喊到他的名字,当即出声应答。 “朕,对你很失望!” 康熙望向太子,“你自请辞太子之位,说是不会再让朕失望。但是,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朕失望!” “皇阿玛,儿臣……” 太子跪在地上,不知如何作答。 “朕出海,不在宫中,消息断绝。你该做什么?你坐镇京中,主持朝局。你难道不明白吗?在朕的心里,你始终是大清的太子,是国之储君!” “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为何忠字始终排在孝字前面?因为,忠,忠的是国,是天下黎民,是江山社稷!” 康熙望着太子,一字一顿地开口。 “胤禟,你心里怨朕,恨朕!朕,全都清楚,明白!” 说完太子,康熙又望向九阿哥。 九阿哥沉默不言,只是默默地跪在地上,聆听康熙的教训。 “你怨朕一次次责罚你,你怨朕一次次袒护太子,你恨朕休了董鄂氏,恨朕赐死董鄂氏,你当真以为,这些,朕不知道吗?” “朕,全都知道!” “你们心里在想什么,对朕的恨,对朕的怨,对朕的不满。朕全都清楚,全都,清楚!” 康熙的声音带着几分的哽咽。 “包括胤禩,他怪朕,恨朕,背叛朕,不孝,忤逆,篡位!” “他认为,朕将他当成了太子的磨刀石。” “没错,他就是太子的磨刀石。你们兄弟,所有人,都是太子的磨刀石!” “大清,需要一个圣明有担当的君主。为了做到这一点,朕可以不惜一切!” “你们都在怨朕,恨朕没有问过你们的选择!” 康熙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垂首不语的太子和九阿哥,“可是,你们谁真的为朕考虑过?朕是帝王,是天子,这大清江山社稷之主。朕首先是君,然后才是父!” “你们谁考虑过朕,想过朕在承担着什么?” 康熙几乎是怒吼出声的。 “你们想要父慈子孝,朕又何尝不想?” “可是,这江山,谁来扛?” 康熙望着跪在地上的太子,厉声道:“胤礽,你怪朕一直坐在这里,让你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甚至以为,朕拿你做挡箭牌!” “但你可知道,作为帝王,作为天子,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挡箭牌!” “若朕现在将皇位交给你,你可能坐稳这江山?” “你们都说,朕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你们只看到这些,可曾去想过,朕经历了些什么?鳌拜虎视眈眈,爱新觉罗家的江山,随时可能落入他人之手。三藩蠢蠢欲动,大清随时可能分崩离析,再现战火之中!” “朕的苦,朕的痛,你们谁去想过,谁去体会过?” 康熙几乎是咆哮出声的。 “皇帝,别说了,如今,一切都好了,过去的,都过去了!” 太后被康熙一番话说的,不由想起了当初那一段谨慎小心的日子。虽然她是太后,但鳌拜跋扈,朝政几乎旁落,三藩叛乱,兵锋直逼江南。那一段岁月,虽在宫中远离刀兵,但谁能安心睡上一个晚上? 若非那多事之秋,太子生母,仁孝皇后何以会难产早逝? 每每想起那一段岁月,太后的心都是揪着的。那个时候,真正是步步惊心,一步不慎,就可能是万劫不复,葬送了爱新觉罗家的江山社稷。 “太后,儿臣,心里苦啊!” 康熙的眼泪落下,这么多年,他一直觉得自己扛得住。 但在八阿哥逼宫篡位之后,康熙发现,他其实一直都在假装坚强的。 他一直想着念着仁孝皇后,后宫皆说,他对仁孝皇后用情至深。 但她们都不懂,他跟元后少年夫妻,共同走过了那一段艰辛岁月。 在民间,尚且有糟糠之妻不下堂的说法。 他与元后是患难的夫妻,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时,他成了孤家寡人,与他共患难的皇后,已经逝去。 之后,康熙是没有想再立后的。但他才巩固朝堂,需要平衡各方的势力,于是,他又立了两位皇后。
只是,她们都是在病入膏荒之时得到的册封,册封为后,却不曾真正享有过皇后的尊荣。且,她们都不曾育有皇子。 在康熙的心里,唯有赫舍里氏才是他的皇后,唯一的皇后! 他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用情至深,但在他的心里,赫舍里氏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等他彻底掌控了朝堂,大权在握,这后宫之中,再无皇后。没有任何人,任何家族能让他妥协! 可是,江山在握,谁与他执手看风景? 他时常出巡天下,一则是真的要体察民情。二则是因为他答应过赫舍里氏,会带她看遍这大清江山! 赢了天下,失了她! 这是他的悲哀,是为君的悲哀! 每年,康熙都会去太庙看一看赫舍里氏。 没人知道,只有在赫舍里氏的灵位前,康熙才会让自己卸下帝王的身份伪装。多少次,他抱着赫舍里氏的灵位,哭得像个孩子。 曾经,每每被鳌拜压制,康熙心里委屈的几乎要哭,都是赫舍里氏安慰了他。 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任何人都无法明白的。他心中的苦,即便是太后,太皇太后都不知道。她们一直告诉他,要坚强,他的肩上挑着大清江山。可是,她们也没想过,那时候的他,其实就是一个孩子。 唯有在赫舍里氏的面前,康熙才能谢谢伪装,随心所欲地哭,流泪。 但是,只要到了人前,他就是康熙,要挑起大清江山的康熙。 “皇帝……” 太后望着落泪的康熙,眼泪也是止不住。 只是,生在皇家,这是他们的宿命! 康熙吸了吸一鼻子,向着太后行了一礼,沉声道:“儿臣失态了!” “无妨,有些苦,说出来,好些,好些……” 太后吸了吸鼻子,道:“你们好好说话,哀家出去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