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增兵
第四十四章增兵 “先生们,过去一周内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在紧急召开的内阁特别会议上,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一脸憔悴地说,得知德班被攻占、科利将军大败之后的数十个小时里,他一刻也未合眼,环顾一下在场的诸位,除他之外,国防大臣、外交大臣和殖民大臣为首的官员们也是神情委顿,英军在南非的失败对英国平民是震撼的话,对这些相关责任人来说就是煎熬了。 索尔兹伯里更是首当其冲,这场已经被英国军史学家们称之为“黑暗的一星期”的失败,主要的责任人应当是无能的军方,但是作为大英帝国的最高决策人,首相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场大败已经注定成为其首相任期内不可磨灭的一个污点。 想起某年某月之后,英国的孩子们在学历史的时候会在教科书发现这样的一句:“....在索尔兹伯里任首相期间,为了保护英国侨民的利益,大英帝国发动了对南非的殖民战争,开战之后短短一星期之内,英军在东西两线都遭受了巨大的失败,损兵折将两万人,德班港也被占领,史称‘黑暗的一星期’....”索尔兹伯里的脸部肌rou就不由自主地痉挛起来。 在索尔兹伯里眼中,征服南非不过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殖民战争,英国人在南非周围集结了十五万以上的兵力,这样庞大的兵力,应该是英帝国为一次殖民战争投入的军队上限了,却依然败得这么惨,首相大人心中,不由得萌生了停止战争的想法,也许这场战争根本就不该发动? 就连维多利亚女王和爱德华王储得知这个消息也震惊不已,所幸女王陛下依然坚决地支持首相发动的这场战争,索尔兹伯里想起了自己面见女王的一幕,当自己忐忑不安地报告了目前的局势和英军的失败之后,女王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手紧紧捂住自己的胸口,仿佛喘不过气来一样,吓得身边的内侍们急忙叫来了医生,索尔兹伯里这才想起虽然女王身体还算健康,但毕竟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好在,维多利亚很快就缓过气来,恢复了威严的神情。 酝酿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女王陛下有些激动地对首相说:“伯爵阁下,一场小小的失败根本无法阻止大英帝国达到她的目的,同样的事情,我们在埃及缅甸都遇到过,然而最终,他们都不可避免地屈服了,这次小挫折根本无法动摇你的决心,对不对?我的首相大人?” “是的,女王陛下!”索尔兹伯里听出了维多利亚女王话中对自己的支持,有了这个,事情就好办多了,他立刻觉得自己又恢复了信心,曾经升起的停战的念头又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坚决地支持你,去吧,伯爵阁下,去做你觉得应该做的事情。” 正是得到女王的暗示,索尔兹伯里在内阁会议上,对南非的立场是毫不动摇的:“先生们,我想向大家透露一点,女王陛下和我,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都是一致的:我们会打下去,直到征服南非为止。”他环视了一周在场的众人。 这个暗示很明显,女王陛下虽然并没有实权,但是一般而言,当她难得一见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之时,英国的大臣们都会尊重女王的意见,这次也不例外,更何况,两万人的损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到可以震动朝野,却又小得不会让这些冷血的政治家放弃自己的目的,要知道,与兰德金矿的巨大财富相比,这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牺牲。 “接下来,我想询问一下大家对这场战事的意见,”索尔兹伯里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众人:“是否有人反对我们将战事进行下去?” 数位大臣们有的正襟危坐注视着桌上的茶杯,不发一言,有的目光微动和自己的左右交换了一下意见,最终大家没有一个人吭声,默认了继续战争的主张。 首相大人点了点头,毫无疑问,在殖民问题上,英国人们的态度永远是出奇的一致,无论是首相的反对者和支持者都是不折不扣的殖民主义者:“很好,既然大家都同意继续这场战争,那么我想请问一下在场的诸位,如何应对眼前不利的局面?” 他话音刚落,国防大臣迈克尔.希克斯.比奇爵士便接上了话头----看样子他忍了许久了:“毋庸置疑,我们在南非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兵力不足,” 现场一片被压抑的哗然,兵力不足?十五万大军陈兵南非,国防部长却依然说兵力不足?在几年前英国征服埃及的战争中也未动用如此众多的军队啊!还有面对同样是华人为主的满清王朝,英国人不过出动了数万人的军队就打得他们割地赔款,华人的战斗力低下的印象在英国人眼中已是根深蒂固。 他们却完全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埃及是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源贫乏,此时人口只有670万,而南非却是发展程度相当之高的文明国家,人口更是前者的两倍不止。 而满清人口虽多,但在鞑子数百年的愚昧统治之后,其落后程度犹胜埃及,窃据中原王位的满清贵族更是不敢放手让汉人老百姓抗击侵略者,生怕觉醒的汉人们连满清一起推翻了,这样的情形之下,英国殖民者派出军队登陆中国沿海侵掠一番,就吓得满清贵族割地赔款,务求息事宁人,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当然面对这些事实的时候,英国的大人物们就出现了选择性失明,在他们心目中,南非依然是二十多年前那个穷苦落后混迹于一群黑人部落王国之间的殖民地。 见到大家惊讶的反应,比奇爵士毫不奇怪,他有些压抑地说:“不得不承认,此前我们对前线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我们曾经认为南非没有正规军,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征集起一支正规军队,而民团部队的数量也不多,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事实证明我们错了,南非民团不但数量众多,战斗力也不容小觑。东线一带,布勒将军重兵防守的坚固据点德班港被民团部队攻占便说明了其民团部队的战斗力,” “而要在东线保持对当地近三万英军的压倒优势,没有六七万南非民团是不可能的。”国防大臣抛出了一个结论,在场的人又是一阵惊讶。 “西线方面,根据已经被撤销一切军职的科利将军在军事法庭上的陈述,此地的南非军队在包围了西维多利亚和里士满之后依然有余力与三姐妹镇增援的英军对峙,初步判断这一线的南非民团数量应该在八万以上,加上中线和南非共和国部署在北部几个殖民地的民团,我们认为南非方面总计有十六万以上的民团部队。” 比奇面无表情地说:“因此我军高层的看法是,十五万英军,要想维持在南非周围的守势尚有余力,但是要完成占领南非的目标就根本不可能了。” “所以,眼下,我们应该采取的最重要行动就是增兵?”一直聚精会神聆听着国防大臣意见的索尔兹伯里伯爵问道。 “是的,这是军方的意见,情报部修改了原先的判断,认为南非的战事至少需要二十五万以上的英军部队。”国防大臣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答道。 诸人再次被国防大臣的结论震惊,内阁会议上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首相大人轻轻拍了拍手,让大家停止交头接耳,等到众人的目光重新转移到他身上之后,他说道:“大家都听清了比奇爵士的建议了吧?我想请问一下财政大臣,我国的财政状况如何,能否支撑二十五万军队的远征?” 财政大臣兰道夫.丘吉尔答道:“目前我国的财政状况良好,此外这场战争还得到了得比尔斯公司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资助,二十五万的军队的后勤保障和军费支出,完全不成问题,但是如果战事进一步扩大,甚至持续一年以上,我们的财政就有吃紧之虞。”
索尔兹伯里伯爵转向了国防大臣:“那么军方认为二十五万大军能够在一年之内征服南非吗?” 比奇爵士点了点头:“这不成问题,二十五万英军应当可以对南非的军队形成压倒优势,再加上我们强大的海军,征服南非是一件十拿九稳的事情。” “那么请大家就增兵一事,举手表决一下吧!”首相大人提议道。 几分钟之后,大英帝国的决策人员做出了向开普殖民地再增兵十万的决定。 ---- 随后的战事证明,英国人再次低估了南非的强大实力,远在一万千米之外的英国大人物们根本不了解南非这片大地上正在发生着什么,英军高层和情报部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更是自以为是得让人发笑,他们仅仅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地图,又想当然地盘算了一番,就做出了仅仅需要二十五万英军就可以占领南非全境这个判断。 如果有人把这句话对陷入重重包围的伊安上校和怀特将军说一遍的,一定会赢得他们愤怒的痛骂。 就连几日后抵达开普敦的南非远征军总司令沃尔斯利上将也对这个判断表达了自己的惊讶与愤怒。 说起来,沃尔斯利上将应该是这场战争初期最无辜和郁闷的一个人了,开战之后,载着他和本土调来的援军的舰队还在漫长的旅程上航行,南非这边就接二连三地惨败,而所有这一切灾难,即使跟他毫无关系,也要由他负起相应的责任。 德班投降之后,沃尔斯利抵达南非之前,这短短几天,英军在南非处境继续恶化:雷风行的军团在纳塔尔殖民地横扫残余英军,金伯利和彼得马里茨堡在南非军队的猛攻之下摇摇欲坠。 沃尔斯利抵达开普敦之后,恰好被革除一切军职的科利将军要搭船回国,沃尔斯利上将急忙与科利进行了一次谈话,虽然科利将军因为西线的战败而成为英军上下的耻辱,但是他毕竟是目前所有与南非军队交手而活着回来的唯一英军将领----其他的不是被围就是被俘,惨一点的就是阵亡,从科利那里应该可以得到比较真实的南非军队的描述。 结束了与科利将军的谈话之后,沃尔斯利上将面色凝重地走出了房门,据将军的副官回忆说,当时沃尔斯利曾私下表达了对科利将军的同情:“科利或许冲动了一点,但是无论换做是谁,在那个场合之下都难免兵败的下场,而且正是因为科利的冲动,做出了歪打正着的决定,使得开普敦的英军能够及时调往北面的三姐妹镇,在那里稳住防线,如果按照陆军最初的设想,将开普敦的军队运向中线和东线,那么不但中线和东线的局势毫无希望,就连西线也将陷入灾难之中,南非的军队将会如入无人之境地进逼至开普敦城下。” 沃尔斯利将军的这段话在几十年之后被公布出来,历史学家们借此为科利将军平反,改变了一直以来认为科利将军是西线惨败的罪魁祸首的结论,转而认为其不过是英国军方高层为了转移国内的舆论压力而推出来的替罪羊,事实正是如此,“黑暗的一星期”不该由哪个特定的英军将领负责,而该由整个无能而固步自封的英军高层负责。 这次会见之后,沃尔斯利将军立刻向英军高层和首相反映,提出自己的观点,要征服南非,需要动用总计六十万的军队,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立刻被英军高层驳回,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句质问:“太可笑了,你觉得这会是另一场克里米亚战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