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带着城市闯战国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六十章 意外来客

第一百六十章 意外来客

    夜幕缓缓降临,赵无铭从王帐之中返回,掀开自己的帐篷门不由得一愣。一名胡子花白的老者,身穿锦袍手捧竹简,盘坐在席位之上正在聚精会神的品读。也许是读的太过入神,所以并未察觉有人到来。

    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赵无铭瞬间了然,心中对此人生出一股亲切感。缓步走向老者,恭敬一礼:“无铭见过兴平君“。

    “无铭?“。兴平君听着熟悉的声音,看向赵无铭,嘴角泛起笑意:“不错长大了,十年未见,你叫我兴平君是不是在心中有所怨言“。

    “没有、侄儿见过伯父“。赵无铭连忙解释,随即对着兴平君再次一礼。

    兴平君往身旁的一个席位指了下:“坐伯父身边来,十年未来探望你,你不会怪罪于伯父吧“。

    “起初怪罪过,但后来却也想通了。毕竟伯父身系数十万人的性命,万事都不可轻动“。赵无铭感受着脑海中浮现的那一幕幕场景,以及这具身体原主人在那十年间的心里路程对着兴平君解释。

    兴平君看着,以变得成熟的赵无铭。亲手抚了抚,因为他一路疾驰,而散乱的头发:“成熟了、若安阳君得知你这番话,必会含笑九泉“。

    “伯父谬赞、侄儿愧不敢当“。赵无铭不好意思的谦虚。

    兴平君把目光看向那卷竹简,用手指向竹简最前面的几个字:“这卷平胡之策可是你所注的“。

    “让伯父见笑了,此卷说是平胡之策。倒不如说是收集坊间,流传出来的一些关于胡人的消息,当不得平胡二字“。赵无铭看着兴平君握着的竹简,不由得讪讪一笑。这都是自己闲暇之时,收集的异族情报,真真假假难以辨别。只能刻在竹简之上,等到那一天回到汉城之中,在交由张良等人筛选。

    兴平君笑着把竹简彻底打开,指着上面一条又一条的文字:“东胡篇、娄烦篇、林胡篇、义渠篇、匈奴篇、丁靈篇、月氏篇。虽说大部分都是区区数字,只是简简单单的形容了一下地理位置,但却能让伯父大开眼界。若能全部写成,当能流芳千古。为后世之人平定北方异族,留下一盏指路明灯“。

    “只可惜身在此地,却对北方异族了解的并不多,实在是可惜“。(好看的小说赵无铭看着兴平君,想到从汉城回来之时,自己下定决心打探娄烦和林胡的消息,却无太多进展,不由得生出一丝怀疑。

    兴平君摇了摇头:“你能构画出北方异族大致的势力范围,就已经功在千秋,至于后面的信息慢慢填充就是,又何必急在这一时三刻“。

    “伯父、按理说我赵国和林胡以及娄烦相邻,为何我却打探不到关于这两族更加详细的信息?“。赵无铭想到这个问题,有些烦闷,对着兴平君询问。

    兴平君用手指向娄烦篇和林胡篇,不知在何时这两篇中已经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字迹:“若说当今天下,何人对娄烦和林胡两族最为了解,其一为昔年的安阳君,其二为伯父。既然你对这些如此敢兴趣,伯父自然要助你一臂之力。所以在你这帐篷中枯坐一日,倒也将这两族的信息大致刻完,你日后有时间可以仔细观看。只不过有些消息已经过去了十年,或许出现偏差,你可以在派人前去核实以免误导了后人“。

    “难怪方才伯父全神贯注的观看这卷竹简,原来是在核实所刻的内容“。赵无铭恍然大悟,一股喜悦之情从心底蔓延开来。有了这两族的详细消息,只要在派遣人手核实,就可对娄烦视机而动,汉城南下或以为时不远。

    兴平君把竹简收起交给赵无铭,一时之间有些感慨:“昔年胡人势大,东胡欺凌燕国、娄烦欺凌赵国、林胡欺凌魏国、义渠欺凌秦国。然魏文王励精图治,魏国率先强盛。魏文王以吴起为将,兵分三路攻伐林胡。三战三捷,拓上郡。林胡只能北撤,联手娄烦转而攻击我赵国,与此同时中山国蠢蠢欲动。一时之间,我赵国风雨飘摇。先王登基求助于魏文王,魏文王派遣大军攻伐中山国。中山国灭、魏国大军随即不在前行,致使中山国变成魏国疆域。先王发现引狼入室却已经晚了。魏文王驾崩,魏武王继位,大有吞赵之心。彼时我国已经处于魏国包围之中,不得已先王只能资助中山国旧部,于是中山国旧部壮大这才拖延住了魏国的脚步。奈何此时娄烦和林胡却大举南下,眼看就有灭国之危,幸亏安阳君召集公族子弟共赴国难这才度过此劫。先王驾崩、中山国复国。没想到我赵国到了如今,仍旧是如此艰难。时也命也,为之奈何“。

    “没想到中山国复国,却是先王在暗中扶持“。赵无铭仔细聆听,下意识的发出一声感慨。

    兴平君缓缓点头:“昔日良药、今日之剧毒,时局之变化,令人难以捉摸“。

    “伯父之言在理,时局确实难以揣摩“。赵无铭仔细思索方才兴平君的那番话,缓缓点头表示赞同。

    兴平君好像想到了什么,讪讪一笑:“人老了就喜欢感慨,看来这个毛病是改不掉了“。

    “晚辈反倒感觉,伯父的那番言论,却是金玉良言。万事万物应该因时因地而变化,不可拘泥于形式“。赵无铭对着兴平君,说出自己的感悟。

    因时因地而变化,不可拘泥于形式?兴平君在心中一阵思索,半晌看向赵无铭,突然出言:“你可有意王位“。

    “敢问伯父、我赵国此时形势如何“。赵无铭一愣,显然对这突然出现的问题问懵了。

    兴平君见赵无铭询问,轻轻吐出两个字:“危以“。

    “此时天下已经处于大争之世,我国先失邯郸,国中库藏已去一半,今日用信都库藏赎买邯郸,又去一半。两者相加,我国仅有代郡还有一点粮草辎重,除此之外再无积蓄。若此时有敌国来袭,为之奈何?“。赵无铭对着兴平君分析。

    兴平君听着赵无铭的分析,随即回复:“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我国空虚,东、西、南三处边境几乎已无存粮,一旦敌国来攻只能固守,却无粮出击“。

    “如今外部形势已然危以,但侄儿认为最危险的地方,其实在内部。此时赵国看似风平浪静,却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一旦大王驾崩,公子夺位之争就将彻底爆发,轻则一场动乱,重则分裂在即“。赵无铭缓缓解释,最后对着兴平君询问:“因为公族大军,赵国还能稍微抵抗一下外部危机。可一旦伯父,支持侄儿登上王位。敢问伯父,公族自身是否会上下一心不生动乱?公族大军又是否能以雷霆扫xue之势,一举剿灭诸位公子,掌控四方“。

    见赵无铭分析的如此透彻,兴平君心中升起欣慰之感:“难得你能看的如此明白,伯父虽然没有办法做到这些。但就算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保你性命无忧“。

    “多谢伯父厚爱,侄儿希望伯父按照大王旨意回军。至于其他的事情,无铭自有自保之法“。赵无铭对着兴平君提议。

    兴平君露出赞赏的目光:“看着此时的你,仿佛看见了昔年的安阳君。既然你如此提议,伯父依言就是“。

    “多谢伯父成全“。赵无铭大舒一口气,虽说是第一次见到兴平君,但他对自己的关爱却没有掺杂半点虚假。公子夺位之争太过凶险,自己手握三万亲卫军仅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若将兴平君卷入得不偿失。如今天下已成大争之世,就算夺取了赵王之位,对自己而言却是祸非福。保赵语登上王位,彼时大军南下。联合燕国兵击东胡,才是上上之策。

    看着赵无铭如释重负的样子,兴平君随即露出笑意:“无铭、你为何如释重负?“。

    “魏、齐之战,魏国必败。齐、秦两个必会联手再次伐魏。彼时魏国实力大损,三晋之地只怕危以。此时登上赵王之位,侄儿岂不是自找苦吃,所以这才如释重负“。赵无铭对着兴平君又是一阵分析。

    听见魏国战败,兴平君完全不信。毕竟魏国独霸已有百年,在他心目中最为强大的魏国又怎么可能会轻易的被击败:“你为何说,魏国必败“。

    “此次会盟,魏王将河西以及上郡的武卒全部掉往大梁,若秦国偷袭河西、上郡诸地。魏国两面夹击,又如何不败“。赵无铭感觉此事理所应当,语气不由得大了几分。

    兴平君微微摇头,显然不赞同赵无铭的这个分析:“齐、魏两国都以出全力,就算河西以及上郡空虚又如何?秦国以被打残。卫鞅入秦,虽说因为变法,实力正在缓慢恢复。但他们并不敢,轻易偷袭河西“。

    “为何?“。赵无铭反倒有些迷茫,完全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兴平君缓缓解释:“就算秦国偷袭河西以及上郡又能如何?就算他们夺取了两地又能如何?。只要魏国打败齐国,则秦国必将迎来魏王的怒火。到时候秦国面临的,只有灭国这一条路可走。所以秦国在战况不明朗的情况下,绝无偷袭的可能。反观齐国虽说这些年实力渐渐强盛,但面对魏国的全力一击,恐怕也难以抵挡“。

    “如此说来,伯父认为此战魏国赢的几率会更大“。赵无铭听着兴平君的分析,对着他询问。

    兴平君点头:“并非伯父一人这么认为,而是除了齐国之外的诸国,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