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回永乐时代在线阅读 -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一节 桔子洲头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一节 桔子洲头

    王动在刘鹰家的木屋休息了三天,实在也不好意思了,快把他们家的大米都吃完了。

    第四天,王动决定离开了,既然这是湘西,王动决定去长沙看看,这会应该叫长沙了,改名不久,要去看看白沙井吗?长沙是王动大学四年的地方,别的不说,岳麓书院一定在,那可是一千多年历史的,记得大学时,湖南大学校庆就是宣称千年历史,为此中南工大的老乡大大的嘲讽了他一番,问他为何史书上有没有记载,朱熹为湖大客座教授。

    刘鹰夫妻一直把王动送到那个蛮族村寨,王动也搞不清楚这是什么民族,土家,白,布依还是羌,管不了那么多,老子也不想在湖南呆一辈子,这时全中国最热闹的是南京,过几年后就是北京了,还是到京城去混比较好。临别的时候,王动送了刘鹰三只一次性打火机,自己还留了四只。到了村寨后,又用一只打火机换了些银两,两天后,便随着一支马帮往长沙进发了。

    此时的王动已经看不出与明朝人有什么不同了,衣服刘鹰送了他一套,鞋是向少数民族兄弟换的,有皮有布还有麻绳,但好处贴脚暖和。唯一与从不同的是他那个登山包,现在包里装的都是王动原来的衣帽也是满满一包。马帮的人,大多是湖南四川人,有汉人也有少数民族,讲话大致能懂,问起王动,他总是笑而不回,他这一开口,明显是江浙一带口音,这反倒让他们觉得,王动可能是朝庭里的人,燕王夺位以来,战火不断,明朝的特务制度,更是让一般的老百姓不敢太过热情,因此这一路上,他们也不想多问了,倒也太平。

    王动到岳麓书院的时候,发现那并没有很多的人,象一个小村子,书院也是简简单单的几个房子,没有了毛主席的塑像,王动还真不知这就是他以前住过四年的校园。要知道岳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一直以来都能算是个较热闹的地方,不过在唐以前这主要是道教佛教的地界,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建屋办学,那时起才有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976),时任潭州太守的朱洞扩建学院并以此创立岳麓书院;后来,宋真宗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书院的建筑肯定是后来改过了,当初大学时也没去在意书院的建筑,不过对于北面的岳麓山,王动倒是印象很深,山上有杨莓,有蕨菜,那时还有个空军基地,还有个小庙,王动那时对佛教有点兴趣,还曾经和里面的一小和尚辩论过。不出王动所料,别的房屋建筑可能会不在,寺庙还在。中国现代的寺庙也基本都是明清朝时的建筑为蓝本修复,所以王动一下子就找到了麓山寺。至于爱晚亭,王动没有找到,不知是路没走对,还是当时还没这亭子,不记得那么多了,不管那么多,还是过江去江心洲看看吧。那可是毛主席的桔子洲头,大学军训一结束,王动他们班就组织到桔洲公园野炊,对此王动印象非常深,他们同宿舍的新疆同学还弄了个烤羊rou串的炉子,一宿舍人切了一天的牛rou羊rou,王动分到的工作是捏孜钱,新疆人骗他要捏碎了才能用,结果弄的他一个星期手指都疼,一个月手上都有孜然味,到了烧烤时才知,整粒孜然洒上去也是能吃的。桔子洲南面有桔洲公园,那里种满了桔子树,还有一个大大的石碑,上面有毛主席手书的《沁园春长沙》。

    王动此时看到的桔子洲也有三三两两的几户人家,都是渔民,江滩上有鱼网晒着,鱼娘正在翻鱼干,补鱼网,看到王动,几个渔娘打趣,“哪里来的细伢子,好白噢”说的王动脸上一红,原来古人很开放的嘛,这渔娘。。。。

    远处有几棵桔树但并不多,此时有青有红,挂满了桔子,唉,王动穿越前是冬天,到了明朝倒是秋天,也正是桔子红了的时候。村民一如后世的热情,自家种的桔子,值不得几个钱,看到王动在树下看桔子,马上从家里提出一大篮子,热情请王动品尝。桔子还是那个味道,人却不是当年的青苹果了,后世的种种又出现在了眼前。

    大学毕业的时候,那时真是被赶向了社会,他还好,考了个公务员,很多同学去了以前根本就没听说过的城市工作,慢慢的,散失在全国各地。得知他要去扶贫的时候,在省城的同学和校友,还送了他一下,大家还相互打趣。王动已经是正科了,而其他才是副科。在企业做的很多都是助理。一帮人,有的结婚了,有的孩子都出来了,有的如王动还是光棍。彼此曾约定每隔一个时段便约会一下,今年正是大学毕业五年,还想着要去学校看看的,而此时,王动却被散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了,无边落寞。他真的来了,但却是这样的过来了。

    桔子洲头,秋风涌起,落日融金,江风徐来,一时间感叹万分。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好!”

    王动正在感叹着,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大声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