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河山乱之逆血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八章 薄刀遇阻

第五十八章 薄刀遇阻

    桓玉带着万余新兵,自云阳出发,一路昼夜行军,向西而去。到了信阳郡的时候,却遇上了大麻烦。

    信阳郡是从京城去往西边的必经之路,过了此郡,就可到达潼关了。只是在信阳郡的西边,有一座中原地区罕见的大山,叫做薄刀岭。此山正如山名一样,仿佛一把钢刀从天而降,南北方向砍在信阳郡,阻住了西去的道路。此山延绵数百里,如果顺着绕山的官道而行,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

    好在当地人图方便,在山上辟出了一条小路,慢慢得走的人也多了起来,竟然连马匹也能通过。到如今,除了那些有大批货物要运送的商队走官道之外,其余零星客商、朝廷驿卒之类的都从这里通行。行得快的话,一天半的时间便可以翻过薄刀山。

    桓玉算了算时间,从云阳到这里已经六天了,再绕过薄刀山三四天,恐怕就来不及了。自己也没有带着什么辎重,除了人就是马,走山路应该没有问题。

    于是桓玉便带着人马走了小路。一开始的时候,都很顺利,行军的速度在他预料之中。到了天色擦黑的时辰,到了一个叫做刀口峡的窄长峡谷,却遇到了意想不到之事。

    原来前些日子,山中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雨,导致山上的泥土都松了。今日午时之前还无事,一路畅行无阻。到了申时,一颗大水杉由于泥土松动,终于倒了下来。谁知道这一倒却形成了连锁反应,连带着周边的树木倒下了大片,一起落到这刀口峡中,将峡中一条羊肠小道塞的严严实实。

    桓玉见才情形,心中大惊。又不甘心回头去走官道,就名手下的兵士连夜清理道路。那山峡中的地势本就狭小,落下的树木又都粗大,魏军根本无法整棵的抬出。只好就树木都砍成小段,一截截的搬出。这样以来,效率大大降低。忙活到大半夜,目测之下,也就清理了不到十分之一。魏军们都疲惫不堪了,这时又有松动的山石落下,掉在山峡中,砸死了两个躲避不及的军士。

    一见砸死了人,本就在叫苦连天的军士们便大嚷起来,不愿再干了。桓玉无法,怕再继续下去引起士兵的哗变,只好下令原地休息,明日再做打算。那些士兵连续赶路,今日又一直忙到现在,早就累得不成样子,现在见主将下令休息,便纷纷倒头就睡。

    第二日天刚亮,桓玉就爬上高处,查看峡中的情形。一看之下,不由得连声叫苦。原来那山谷之中被大树塞的慢慢当当,昨夜他们只清理出极小的一部分。以现有的人力与装备,要将整条路清理出来,怕是要十日的时间。

    无奈之下,桓玉只好又命令原路返回,仍旧走绕山的官道。这样一起一来,又耽搁了两日的。加上三日,绕过薄刀岭却花了五日的时间。桓玉顾不得休整,继续急行军,终于在第三日的傍晚赶到了潼关关下。

    潼关的守将元修是大魏皇族,因祖上为大魏立下了很多功劳,被封为永平侯。这爵位也一直世传了下来,一直传到元修这里。此人本来就胆小怕事,无领兵之才,却由于祖先的缘故被封了个军侯。大魏规制,荫封军侯必须要领三年军职,带兵出守。可这样的一个人物,紧要的地方朝廷哪敢派他去。想来想去,将他派到了潼关来。这潼关说是边防之地,其实已在大魏境内,西边有着宇文浚驻守的衡江屏障,根本不怕有战事。

    元修就率领着五千老弱兵士,驻守在潼关。西秦入寇之事,早就有宇文浚通传了过来,元修吓得当时就要卷包袱回京。只是想到,边军将领不经奏请不得回京,这临阵脱逃的罪名自己恐怕担不起,才不得已留了下来。那奏请回京的折子却是一日一封,报往京城,然后天天盼着朝廷有圣旨到,将自己召回云阳。谁知道那些请调的折子到了云阳,都是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回应。

    元修无奈,只好整日提心吊胆的守在这潼关,一边写奏请回京的折子,一边派人随时打探衡江防线的情形。

    这日见有大队的魏军从关下开来,明显是去衡江的援军,心里略略放宽。谁知道进了关里一看,只有一万人马,还是刚募的新兵,一颗刚刚放下的心不由得又提了起来。

    见过桓玉,心中又燃起一丝希望,“桓将军一路辛苦。不知道朝廷除了派将军去衡江增援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旨意给本侯?”

    桓玉闻言一呆,“末将出京时韩大帅交代过,让我直奔衡江大营,相助宇文浚将军。至于侯爷问的旨意之事,某将却未听韩大帅提起过。就算朝廷有旨意给侯爷,想必也是会派中使前来传宣。”

    元修闻言,知道自己回京之事,朝廷根本没做打算,暗叹了一声:罢了,罢了,如今只希望这宇文浚能牢牢的守住衡江才好。忽然又想起,距宇文浚第一次求援的快马离开潼关,已经过去二十几日,却不知援军为何今日才到,又只有一万人马,便问起了桓玉。

    桓玉便将如何募兵,如何先行,又如何在薄刀岭耽搁了时日之事,向元修简单的说了一遍。元修听得是只摇头,他本来就十分的相信天命鬼神之说,便觉得这兆头大大的不好,心中更加的没有底气。

    一席话说完,桓玉见这永平侯爷脸上阴晴不定,哪里知道他心中所想。桓玉心中牵挂着前线的战局,便问道:“小侯爷驻守潼关,想必对前线的战局十分清楚,不知道那里的情形如何?”

    “本侯正担心着这事呢。自得知西秦入寇的消息,本侯是寝食难安,昼夜关注着衡江的消息。生怕这衡江屏藩一旦失守,我这潼关就难以免于攻击了。故而本侯不敢怠慢,每日都会派出快马,将前方的消息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