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国雄心在线阅读 - 第18章 再遇浪潮

第18章 再遇浪潮

    川暂的歇战期虽然没有炮火的喧嚣与炸弹的嘶鸣,战刚官兵却没有闲着,利用这难得的好天气。

    他们如勤劳的疑鼠一般日夜劳作。

    在这些职业军人的改造下。

    开阔的田野茂密的丛林以及蜿蜒流淌的溪流都变成了坚固的野战工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前沿堡垒像是雨后林地中的蘑菇,伪装的炮位构成了延绵起伏的人工丘陵,还有那些用于阻挡坦克推进的宽阔壕沟,广袤的土地俨然失去了原有的样貌,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在为更加残酷的厮杀做着准备。

    在战线的纵深地带,一座座由原住民建立起来的村庄城镇,也被交战双方的部队有规划地改造成为进攻出发点和防御支撑点,那里几乎只能看到穿着各式制服的士兵们,滞留原地的居民只能无助地蜷缩在不起眼的民房中,向上天祈求着和平,隆卡,一座位于波兰东北部平原的小村庄,自旧旧年以来数度易手。

    但战火却从未彻底摧毁这座不起眼的村子。

    在上一场战争中,效忠德皇的军队曾在这里驻扎过长达3年多,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军队自从咽年开始屯驻于此,期间又一度为苏维埃联盟共和国的军队所占领,后再次被德军夺回。

    可笑的是。

    作为这座村庄的传统保护者,波兰政府历史上却极少在此派驻军队。

    由于距离目前的前线足有坠公里,远在苏军炮火射程之外,头戴德式短沿盔穿着灰色作战服的德军伞兵们不需要像前沿哨所那样保持高度的戒备,但这些练有素的空降战士即便在村子里行走也随身携带武器,他们的脸上全然不见那种放松的闲暇。

    只待一声令下,这些练有素的精锐战士随时能够奔赴战场日正当空,一阵轻微的轰鸣声并不足以打破这里的宁静,只见一辆迷彩涂装但未加装武器的桶车轻快地停留在了作为临时指挥部之用的村舍门口,一位穿空军制服的上尉军官下车之后向门口的执勤军官通报说:这里有份指令是给史蒂芬伯格中校的稍等执勤军官转身进了屋子,须臾。

    一名身材峻拔的空军中校健步走到门口。

    阳光下,年轻而英俊的面孔上写满了刚毅。

    您好,中校上尉毕芯毕敬地奉上一份用牛皮纸袋封装的文件。

    这是师部给您和第2伞兵团的指令,请尽速遵照执行谢谢,上尉年轻中校也不多说,检查了一下封口,然后迅速将其拆开。

    见文件已经由指定人员打开,前来送达的空军上尉回到车上,桶车发动起来,一溜烟驶出了村庄。

    文件的内容不长,仔细看过之后,年轻的中校侧身喊道:埃尔文一名身形精干动作敏捷的中尉闻讯而来,昂首挺胸地等待指令。

    传令:各营收拾行装,的分钟后开拔。

    前往米隆车站是,长官我们要开赴前线啦中尉窃窃地问。

    中校眯着眼睛,面带疑惑的摇摇头。

    中尉没有再多问。

    跨上一辆摩托车便传令去了。

    当发动机的轰鸣声从耳边消失了,中校仍然站在原地,他表情复杂地朝西面看了一眼。

    那是拍林所在的方向。

    也是他们接下来将要行进的方向,可是前路看起来却是迷雾重重的。

    随着军令的传达。

    驻扎在村庄以及附近树林中的伞兵们迅速行动起来。

    由于原本就没有常驻的准备,半个小时之内各连排就已经收拾好了行装,非战斗类的包裹装上了运载抬重的车辆,官兵们只随身携带武器装具。

    以营为单个集结起来向着最近的火车站步行前进。

    由于空降部队在降落过程中易受自然因素影响而分散兵力,且深入敌后的作战强度往往高于正面战场,因而在目前德国空军的4个空降师中。

    伞兵团的标准配员大约是普通步兵团的5倍。

    从村庄通往火车站的土路上很快出现了一条蜿蜒漫长的队伍。

    一辆辆满载抬重拖曳火炮的军用卡车以略快于步行的速度前行,不多会儿,参谋军官们乘坐的桶车和奔驰汽车就赶了上来,用来保护文件的箱子看起来就像是搬家时候的行李箱,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军官们脸上的疲累感。

    看那,是我们的火车坐在车前座的上尉军官语气并不十分肯定,远远看去,那辆拥有至少二十节车厢的火车就像是一只庞大无比的竹节虫,只有脑袋埋在玩具般的火车站里,身后长长的车厢都直接停在铁路线上。

    坐在后车座上的年轻中校儿二清地看了看年表。

    那是临时停靠的,我们的军列应做心个时之后抵达那时间还很宽裕嘛,小上尉军官说,长官,我们这是要回后方休整吗乔斯。

    不要总问我无法回答的问题。

    中校冷冷地回答说。

    语气要比平日里生硬得多。

    上尉军官显然也察觉到了这种不同,他识趣地闭上嘴巴,不断透过后视镜观察步行纵队的位置。

    就在这时候,一阵轻微但音质颇为特殊的嗡鸣声从远处传来,军官们习惯性地抬头张望,只见西面天际率先出现了一群黑点,细细辨认。

    这二十多架单翼飞机采用了德国空军惯用的四机战术编队,而人们记忆中已经有好几天时间没有看到这样的情景了。

    是要进攻了吗坐在中校身旁的空军少校,也是这支部队的副指挥官,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汰尔夫奥瓦德,透过他那光洁的镜片眺望远空。

    人们不约而同地抬头欣赏着编队飞行的场景,突然间,一个惊讶的声音传来:看东边,俄国人的飞机东面天际出现的那些黑点。

    数量明显要比西面而来的这些更多,似乎高度上也占据着优势。

    看着这样的场景。

    东轻的史蒂芬伯格中校叹道:苏军发动进攻了。

    自从苏德战争爆发以来,苏军以航空兵和炮兵铺路的作战特点逐渐为德军指挥官们所熟知,而德军部署在前线的地面雷达基站能够在苏军作战飞机升空集结的时候就将警报发送给各战斗机部队,好让他们有尽可能多的准备时间空军指挥官们将会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升空拦截或是迅速转移的部署,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德国空军是要和自己的老对手搏上一搏了即刻返回驻地肯定是来不及了。

    将三千官兵聚集到火车站并登上军列更是傻瓜才会作出的决定。

    中校当机立断。

    下令除装备防空机枪和机关炮的连队继续赶往火车站之外。

    其余连队就地散开隐蔽,车辆尽速向附近的树林转移。

    面对德国空军前来实施拦截的战斗机群,打头的苏军战斗机自是不敢一心二用,争锋相对的遭遇战旋即在高空爆发。

    经过了两个月的锤炼,苏联空军一线作战部队的飞行员们已经较战争之初有了明显的成长。

    而随着一批批雅克一。

    拉格3米格3加入作战序列,以老旧的双翼战斗机伊一占对抗德军梅塞施密特战机的场面越来越少。

    空战的战损比也有所改善小至少在以多打少的情况下,苏军不会再耻辱地落于下风。

    伴随着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嗡鸣声,分属两个阵营的数十架战斗机相互追逐,蓝天成为了双方飞行员展示技巧的舞台,但真刀真枪的战斗不容有丝毫的侥幸,生与死往往就决定在一瞬间。

    角度变换在地面上躲避空袭的德军官兵们。

    以截然不同的心态仰望高空,对于他们来说,一架架战机高速转向翻滚拉升的场面甚是精彩,每当有绿色涂装的战机拉着黑烟坠落时,总能够听见人们的欢呼声,而当灰色涂装的战机被击落之时,人们又会紧张关注着飞行员能否及时跳伞,而当绿色的飞机因为追击或者被追击俯冲而下的时候,他们又会跃跃欲试地拿起手中的枪械。

    殊不知步枪击落金属结构飞机的概率低之又低。

    率先对撞的两群战斗机尚未结束战斗。

    从东面和西面又各自飞来了若干机群,随着它们的加入。

    漫无边际的天空也显得局促了许多。

    视线中到处是相互厮杀的战机。

    纷乱的场面让旁观者根本无法看出哪儿是纯熟的双机战术哪儿是纯粹的单打独斗。

    深谙战场制空权对于一场战役的重要性,双方飞行员都在竭尽全力地攻击对方,双方都不断有飞机被击落,胜负一时间难以区分。

    不过趁着德军战斗机被吸引在中高空的机会,苏军的轻型轰炸机和强击机悄悄地俯冲下来,它们有的刻意攻击防空火力强大的德军战略重镇,有的选择攻击那些仍在铁路线上运行的火车以及堆积有货物的火车小站一在防空枪炮的嘶鸣中。

    黑色的炸弹依然呼啸而下,伞兵们正要前往的那座火车站成了几架苏军轰炸机集中攻击的目标,长长的竹节虫竭尽全力想要摆脱窘境,但拖着沉重的身躯,它一下子根本无法获得足够的速度,反而接连被航空炸弹和成串的子弹集中,轰然一声巨响,蒸汽车头变成了破裂的开水壶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