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千年大计
如来转向张慕仙问道,灵官大人以为如何?道祖归隐,张道陵为自身计,必定同意西行计划,张慕仙就未必了。 如来刚刚以“逝者如斯夫”试探张慕仙,张慕仙表现很异常。如来以时间无先后之分,暗示张慕仙,如来提早或者推后入真空劫对玉帝影响不大。 张慕仙则以大罗金仙和圣人做比较,认为如能拖后如来入真空劫的时间,是一件对玉帝有利之事。 如来心中清楚,张慕仙如此说,心内未必如此想,很可能是他的谈判手段而已,不过如来却不能不重视。 “纪元近末,人族当兴,扫荡妖族势在必行,然则在扫荡妖族的时间上却有待商榷。”张慕仙不紧不慢说道,即不将话说死,也未吐口。 观音脸色一怔,她曾与张慕仙密谋过,知道张慕仙赞成西行计划,如今却听张慕仙如此说,有些拿不准他的想法。张慕仙修为进步太快,短短数百年由天仙修至大罗金仙,他的想法肯定也在变化。 如来面带微笑,道:“攘外必先安内,人族必须团结一统,西行计划才能启动。老僧以为出身关陇集团的杨坚可一统天下,即皇帝位,其后由同样出身关陇集团的李渊继位。” 杨坚自幼成长于沙门,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徒,关陇李渊家族以太上老君后人自居,自然是道门中人。 “佛祖英明,贫道赞同。”张道陵率先出口。修为至如来境界,舌绽莲花,口吐真言,言出法随。他既然这样说,自不会作假。 如来在拉拢张道陵,张慕仙微微一笑道:“天下一统之后,人族将有盛世,届时再开启西行计划。佛祖在西行中占据大部分气运,顺理成章入大寂灭。” 真空劫是道门的说法,在佛门来说就是大寂灭。 如来点点头,张慕仙说的比较露骨,但是在场都是得道真人,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也无不妥。 张慕仙继续道:“佛祖入寂灭,观音尊者登莲台,称至尊,人界由女帝临位,享至尊之位二十年。” 观音原是阐教慈航道人,投入西方教后,成为阿弥陀佛侍者,为的就是抢占气运,提升修为。张慕仙曾与观音密谋,许诺的条件就是如来入真空劫后,观音坐镇三界,履至尊之位,享三界气运二十年,攀登大罗金仙绝巅。 观音早在阐教之时就是大罗金仙境界,投入西方教后,跟在阿弥陀佛身边修行,修为日益精深,早已臻大罗金仙顶峰,距离如来圣人之下无敌境界只差一截气运而已。 大罗金仙若想进一步突破,仅靠苦修是不够的,只能依靠大机缘顿悟,如参悟鸿蒙紫气;或者借助天地大道功德之力。坐镇三界,享人族大运,就是最好的获得功德的方法。 当然,一般大罗金仙绝不敢坐镇三界,三界中隐藏无数大能,若地位与力量不般配,最终会跌落尘埃,不但不能提高境界,反而会受伤跌落境界。 观音为五方五老之一,地位与如来相当,修为早已臻绝顶境界,如来退位后,她完全够资格成为佛祖。不过,观音若想成为佛祖,必须得如来点头,因为如来的顺位继承人是弥勒佛,并不是观音。 佛教有三世佛,燃灯是过去佛,如来是现在佛,弥勒是未来佛。 张慕仙如此说,是要如来废除弥勒佛的地位,提拔观音为未来佛。当然,此事不是现在就做,现在只是要如来一个承诺,等如来入真空劫之前,将此事做成即可。 观音面色紧张,望着如来,此事对她至关重要。一旦如来允诺,她就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佛祖。如来将入真空劫,绝不敢违心反悔。 如来沉思片刻,点头道:“可!” 观音微微一笑,向张慕仙投桃报李道:“女子临国,如牝鸡司晨,其位不正。二十年后,贫僧自当退位,还位于正朔,由灵官大人坐镇天庭,主理三界,直至纪元之末。” 这是她与张慕仙商定的条件,张慕仙许观音掌管三界二十年,观音支持张慕仙坐镇三界,在如来和观音之后成为至尊。
观音已臻大罗金仙绝顶,享受人族气运二十年,足够她迈入真空劫境界,张慕仙则不同,他修为时间尚短,必须逐步打磨,才能夯实根基,进阶大罗金仙绝顶。 大罗金仙境界的修行,动辄需要以十万年计数,张慕仙若想追上玉帝、鲲鹏、如来、观音等大能,必须在至尊位上坐镇千百年,方可能后来居上。 张道陵见观音与张慕仙一唱一和,心中若有所思,却没有提出反对。道门已有太上老君坐镇,稳坐钓鱼台,即使纪元破灭,鸿蒙重开,老君也能护住他的性命。老君曾与他说过,他的成道机缘不在本纪元,故而他并不太在乎,只要他能分得这一份人族大运,就满足了。 如来面容平静,开口道:“大天尊授权灵官大人监理三界,灵官大人手持封神榜,掌握大义,坐镇三界名正言顺,老僧完全赞同。” 张慕仙心中一动,暗道:“玉帝和鲲鹏先后入真空劫,看来如来急了,否则也不会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如来答应观音和张慕仙坐镇三界,几乎等同放弃佛门的基业。 可以想象,三界进入观音和张慕仙的时代以后,南瞻部洲的佛门必将兴起,西牛贺洲的佛门必将衰落。更严重一点,当张慕仙坐镇三界后,很可能大力打压佛门和道门,让人界进入末法时代。 如来、观音、张慕仙三人将三界未来千年的历史走向商定,这才关注这次大分赃。 人族大兴,有着一份无可估量的气运,足以支撑数十人进阶大罗金仙。人族先后出了三皇五帝,就是得人族大兴气运之助。参与西行计划之人,最终修一个大罗金仙不成问题,所以人选问题很重要,气运分配也很重要,这些都是接下来四人要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