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李治在线阅读 - 第三十四章 道家来访 大唐统帅传承

第三十四章 道家来访 大唐统帅传承

    拜访过孔颖达后不久,司天监袁天罡带着道家名士李淳风、成玄英前来拜见。李治很高兴地接纳了李淳风、成玄英两人。接着李治就向袁天罡提出了“希望道家能够开发荆楚地区武当山的想法。”

    听着李治滔滔不绝的在讲武当山如何风景秀美、人间仙境,如何适合道家居住,如何符合道家人间福地理论,袁天罡愣住了,心想:“晋王怎么会知道我道家的隐居之地?”听着听着,袁天罡明白了,晋王并不知道道家的隐居之地在武当山,他只是想开发荆楚地区,开发武当山,需要我道家支持。武当山本来就是道家先辈发现的人间福地,既然晋王邀请,袁天罡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这却让李治很疑惑,“不应该答应的这么痛快呀”,不过想到道家也有人家的秘密,袁天罡代表道家答应,对自己也有好处,就对袁天罡表示了感谢,其他的什么都没说。

    大唐初,道家的发展是很蓬勃的。隋朝推行佛道并重政策,隋文帝更是使用道教名词“开皇”做为开国年号。唐朝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采取种种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唐高祖李渊规定“道大佛小,先老后释”,意思是道家地位比佛家高,道家老子的地位在佛家释迦摩尼之上。皇帝李世民则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意思是我出生的陇右皇族,是柱下史老子的后人,并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以致道教发展迅速,社会上崇道之风几乎到了极致。

    因此道教的财富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收入:

    1.香火

    2.经营有道教特色的产品

    3.在道观前,出租经营住宿、餐饮、商贸等

    4.道教有自己的田地、林地

    5.各类法事活动

    6.各类捐赠。

    送袁天罡离开后,李治召见了李淳风、成玄英两位道家名士,向他们讲解了火药的做法。其实火药的做法,很简单,无非是“一硝二硫三碳”配比大约是75:15;10。其他需要加入的微元素,李治就不知道了,只能让李淳风、成玄英等道家精英去研究。李治还告诉他们这种物品威力很大,也很危险,希望能小心炼制,注意保密。他们二人欣然同意。而袁天罡离开晋王府后,则心中暗道:晋王好聪明的一个人,我只不过答应的痛快一些儿,他竟然差点发现端倪,不过幸好他也没问,以后和他交谈要留心了。

    道家来访之后,李治又拜访了李氏皇族、山东豪族、关陇贵族。本来大家以为李治前来,和太子、魏王一样都是劝解他们搬迁的,表现得有点儿不高兴。可是后来一听,李治竟然只是邀请他们去荆楚地区投资做生意,并且李治承诺将手中的一些生意,如玻璃、家具、衣服、农具、杂货等交给他们做时,他们疯狂了,他们太清楚这些新生物品的价值、利润了,纷纷表示愿意为晋王提供各种资源,保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李治在关陇贵族的裴家逗留的时间最长,裴家曾经出过前隋河南道招讨大使裴仁基、隋朝第三好汉裴元庆。裴元庆还是隋末唐初唯一一位硬接赵王李元霸三锤而不败的猛将。李治向裴家要了两位人才,一位是有宰相之才的裴炎,善经济;一位是还默默无闻的裴行俭。

    裴行俭是裴仁基的小儿子,是裴元庆的亲弟弟。不过裴行俭武力远远不及他的父亲和他的哥哥,一直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不过李治知道这位裴行俭很不简单。

    提起裴行俭,不得不提一提,大唐统帅的传承。大唐军方第一人毫无疑问是卫国公李靖,李靖的兵法是前隋上柱国大将军、他的舅舅韩擒虎所授。李靖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兵法奇绝。而皇帝李世民做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就想到了一个情况,假如出现李靖谋反的这个最坏的情况,自己亲征有没有成算。结果他发现成功几率不大。于是他就一边夸奖李靖兵法厉害,给予李靖各种赏赐;一边诏令李靖将自己的兵法教授给大唐军方第二人李绩、自己的心腹、潞国公侯君集。这样如果李靖谋反,自己也能知己知彼,增加成算。

    后来,据李靖所说兵法已经全部教给李绩,侯君集则只教了一半。皇帝问:“为什么只交给侯君集一半兵法?”

    李靖回答:“侯君集为人胆大,领兵作战崇尚冒险,不适合学习我的兵法。”

    结果后来侯君集胆大妄为,意图扶持太子谋反,李靖以两千骑兵平定侯君集五万大军。

    其实李靖交给李绩的兵法,皇帝还有重臣们估计也有水分,最多七成。众所周知,李绩、侯君集是李靖的一个半弟子。

    其实李靖还有一位得其真传的弟子——右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当年李靖征讨突厥,苏定方是他的前锋将军,李靖觉得苏定方适合传承其兵法,就将自己的兵法教给了苏定方。

    而苏定方年近五十,做右武卫大将军时,又偶遇同是出身关陇贵族、左屯卫仓曹参军裴行俭,说道;“我传自卫国公的用兵谋略,世上没有可传授的人,现在你很合适。”于是又把兵法教授给了裴行俭。

    现在李治既然知道,裴行俭已经学习过了苏定方的兵法,当然要收为己用。未来大唐的统帅,还是年轻的,收为己用,绝对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