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末代三国在线阅读 - 第36章 当归

第36章 当归

    “大将军所言不错,关闭通道,事关国本,且宜谨慎再三!”张翼虽然在北伐之事上和姜维有诸多不合意见,但却也不赞成董厥的建议,毕竟大汉国力太过弱小,若是再关闭边贸互市,无异于自损筋骨,毫无益处。

    姜维点了点头,道:“只是可恨黄皓那阉人,国家危亡之际,竟以鬼婆巫士之言惑弄陛下,不肯发兵救援。照此下去,国家早晚必会坏在此等人手中!”

    “啪”的一声,廖化一巴掌拍在座椅上,站起来高声道:“大将军说的不错,黄皓迷惑陛下,败坏朝纲,贻误军机,其祸害远甚于当年的十常侍,若是不早日除之,国家不安,朝政不稳。”

    姜维叹道:“去岁,我入宫觐见陛下时,曾请求陛下诛杀此人,然而陛下非但不允,反则怪责我不该与一阉宦计较。经此一事,足见黄皓深得陛下欢心。此人在朝中弄权,门下多有党羽,枝叶攀连,只恐轻易动他不得,反受其害!”

    关于这一节的原委,廖化自然是知道的,闻言怔了怔,顿时颇有些泄气,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赵统大叫道:“量此阉宦,有何惧哉?依末将之见,大将军何不借清君侧之名,率兵径入成都,拿住黄皓,肃清jian党,还朝廷一个清净!”

    “万万不可!”副将宁随吃了一惊,忙道:“骤然起兵,朝廷必然心疑,便是我等无异心,也不免授人话柄,倘若黄皓反诬陷我等造反,如之奈何?”

    姜维点了点头,道:“宁将军所言甚是,此事还须从长计议。”

    关彝听了大半天,一直未发一言,此时见气氛有些凝重,站起来道:“大将军,末将有一计可除此贼,未审尊意若何?”

    姜维闻言目中精光一闪,喜道:“敬之必有良策,可速道来!”

    关彝略一沉吟,朗声道:“黄皓依仗陛下宠信,把持朝政,接连党羽,朝中大臣多有阿谀奉承,即便有未肯依附者,也是敢怒不敢言。因此,欲除黄皓,非大将军一力可为之。依末将之见,大将军何不与在场的众位将军联名上表,共同参劾黄皓?”

    “黄皓深受陛下宠信,且朝中党羽众多,即便我等联名上奏亦无济于事,此计恐不可行!”姜维暗自摇了摇头,心思关彝虽然文武双全,但到底还是年轻,对朝廷中的这些政治争斗所知不多。自己虽然手握兵权,但久不在朝中,加之这些年一心为了光复汉室江山累次出兵北伐,但结果却差强人意,早已为诸葛瞻等一众大臣所不满,自己虽然无愧于心,却也常怀忧戚,否则去岁也不会被迫选择到沓中屯田避祸。

    哪只关彝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道:“倘若再得一人联手,此事必成!”

    “何人?”

    “卫将军诸葛瞻!”

    姜维皱了皱眉,没想到关彝说的竟然是诸葛瞻,便是众人脸上亦是一片讶异之色,特别是董厥,显然也是没想到关彝竟然会提议让姜维和诸葛瞻联手,要知道这二人可是政敌,虽然皆是出于公心,但既然已成水火,自然就难有联手的可能。

    赵统看姜维神色,心中已经明白了七八分,道:“诸葛瞻与大将军素来不和,只怕他未必肯与我等联手!”

    “不错!倘若诸葛瞻不与大将军联手,我等岂不是自取其辱?”宁随点了点头,颇为认同。

    姜维闻言默然不语,显然是默认了宁随和赵统的话。

    关彝暗暗叹了一口气,看来姜维和诸葛瞻的矛盾果然极深,大有水火不容之势。不过,也正是他们的相互掣肘、制约,方才致使黄皓那等阉宦小人趁机得以窃弄权柄,欺上瞒下,败坏纲常,使朝廷内外只知有黄皓而不知有皇帝陛下。从这个角度来说,姜维和诸葛瞻都应该要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

    不过,这话却是不能说出来的。在关彝看来,为了铲除黄皓,至少目前为止姜维和诸葛瞻必须联手方才有所作为,否则光靠其中的一人势必难以撼动黄皓,弄不好还会被黄皓反咬一口。至于铲除黄皓之后,两人为敌为友,却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了。

    “诚然,卫将军与大将军之间确有不和,但此一时彼一时也!”关彝整了整思绪,正容道:“黄皓之祸,已然关乎社稷安危!据末将所知,卫将军深恶黄皓所作所为,早就想除之而后快,只是顾虑黄皓枝深叶茂,因此隐忍不发耳!再者,卫将军与大将军之不和,皆是出于公心,非私怨也。而铲除黄皓之祸,乃是大义之所在。末将斗胆度之,倘卫将军与大将军若因些许嫌隙而误了国家大事,非良臣所为也……”

    “敬之……”廖化见关彝越说越无所顾忌,生怕姜维会错了意,忙一声断喝,打断了关彝的话。

    关彝霍然一惊,立时醒悟自己言词有些重了,忙朝姜维躬身行了一礼,惶恐地道:“末将失口乱言,还请大将军恕罪!”

    “无妨!”姜维面无表情,闻言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道:“此事容我三思,今日先到这里,众将都散了吧!”

    “诺!”关彝应了一声,心中却暗呼不妙,此事还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来,姜维便在这个时候突然中止会议,显然是有所不满。此时此刻,姜维神色越是平静,越是让他觉得不安。不过,姜维若是真的发怒了,不知为何没有当众指出来?

    难道是姜维顾念自己近些日子以来立下的军功,不忍责备自己吗?想了想,又觉得理由有些牵强,自己都难以说服自己相信。

    在胡思乱想中,关彝刚刚和廖化跨出帅府,一名亲卫匆匆而来,直至关彝面前,行礼道:“关将军且住,奉大将军令,请关将军入内室说话!”

    关彝看了看廖化,道:“就只请我一人?”

    “大将军请的就是关将军一人!”那名亲卫肯定地点了点头。

    关彝心下打鼓,该来的总归是躲不掉,看来刚才那番话的确是把姜维惹怒了,眼下请自己进去,多半会要被他训斥了。但姜维既然明着请自己,自然是不能不去的,想了想,硬着头皮对廖化道:“老将军且请先回驿馆,我去去就回!”

    廖化人老成精,又跟随姜维多年,从亲卫的语气中大致猜到了姜维的心思,只是他请的只是关彝一人,自己倒是不好多嘴说破,笑道:“那好,老夫就先回去了!”

    关彝点了点头,让那名亲卫在前面带路,自己则跟在后面。待进入内院时,一缕柔和的琴音顿时缓缓扑面而来,那名亲卫正要入内禀报,关彝连忙将他拦下来,示意他且勿通报,待听完这支曲再说。

    那名亲卫原本识得关彝,又知道他新近立下了天大的战功,乃是当下军中传诵的风云人物,姜维适才令他传话时,也是请关彝入内室说话,因此不敢违拗,恭敬地对关彝行了一礼,立于一旁等候。

    关彝背负双手静静地立于檐下,冬日的暖阳中,但觉那缕琴音平和清净,好似月下老僧独酌清茶,又好似落魄文士泛舟于湖面,独听江潮起伏沉落,胸腹之间,那一丝无法言喻的忧伤和落寞之情浅浅淡淡,让人挥之不去,想开口述说却又无从说起。

    心里正奇怪着,耳畔琴音突然急转而上,好似大江之水滚滚而来,峻急奔放,气势宏伟,铿锵有声,又好似金戈起舞,万马奔腾,杀伐之声不绝于耳。关彝但觉浑身热血沸腾,昭烈皇帝与祖父云长公、三叔祖翼德公起兵涿郡,从破百万黄巾扬名于天下起始,再到战吕布、抗曹魏、取西川、定汉中,前辈先人的英雄事迹,一幕幕熟悉又陌生的场景一一在脑中掠过,几欲忍不住放声高歌。

    正想得出神,琴音在一瞬间又逐渐缓和,虽然少了一些灵动和激荡,却多了几分苍茫和厚重。关彝身心俱入琴音之中,脑中浮现出诸葛武侯殚精竭虑,五次挥师北进,壮志未遂却星落五丈原的场景;及后姜维独力支撑危局,以一州之力十一次北伐中原,希图恢复汉室江山,却又身不逢时,嗣主昏聩,皇权日衰,宦官擅权,祸乱朝纲,以致朝廷忠臣人人自危,多有思退者。一念至此,心中平添许多无奈。

    不知过了许久,琴音戛然而止,关彝收回思绪,却觉得脸上一片冰凉,用手一摸,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是泪流满面。心中顿觉怅然,久闻姜维得诸葛武侯教导,文韬武略冠于天下,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亦是无一不精。今日一见,一曲琴音便让自己有身临其境之感,果然是名不虚传,让人大开眼界。

    “敬之既已到来,何不进屋说话?”说话之人语声沉稳,凛然有威,不是姜维是谁?

    “诺!”关彝闻言急忙解下斩马刀,交与那名亲卫,随后掀开竹帘走了进去。

    但见内室之中,靠墙处摆了一方卧榻,正中两块地毡的中间摆了一张石几,几上放着一张颜色质朴的古琴,另一头的鼎炉内,檀香缭绕,馥郁清香。陈设虽极为简陋,却收拾得一尘不染。姜维屈膝跪坐在地毡上,见关彝走了进来,指了指面前的地毡,示意关彝坐下。

    关彝心中打鼓,屈膝坐下之后微微躬身行了一礼,道:“见过大将军!”

    姜维点了点头,轻轻地抚动琴弦,道:“敬之懂得音律?”

    关彝暗叫惭愧,道:“末将愚昧,哪里懂得什么音律?不过,这支琴曲流传极广,蜀中男女老幼多有听闻,末将也曾有幸听过数次!”

    “此曲名曰《当归》*,敬之既然听过,可解其中之意?”姜维笑了笑,此曲乃是他三十年多前所创,早已为蜀中士人所传奏,关彝听过此曲,自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这……”关彝脸上微微一红,他哪里知道姜维的心思,只道是姜维在考较自己,他对琴曲一窍不通,又哪里懂得这首曲子的含义?

    关彝深知姜维文才出众,除了文韬武略和诗词歌赋之外,更是琴曲名家,乃是蜀中士人公认自司马相如、扬雄和诸葛武侯之后的蜀中古琴派代表人物。见姜维含笑看着自己,脑中蓦地灵光一现,冲口而出道:“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注:姜维所创当归曲早已失传。无意中听到幻想三国志中卢小旭演奏的琴曲《流云奔壑》,颇有些符合这一章节的意境,各位小伙伴也听听看,有木有这种感觉?链接如下:http://music./#/songid=29437830&autopy=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