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异界轩途在线阅读 - 第二十四章:内门

第二十四章:内门

    一道神秘的声音,从深渊中间一侧的陡壁骤然响起,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李云轩隐隐约约的听到有人说话,猜测是一中年大叔。后面的话,随着他坠下的速度极快已听不见了。

    神秘男子微微叹道:“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天下间虽说不乏至情至性之人,此子却不与其类。

    吾守此关不知几番年轮,所救之人多到千记,无不天资聪慧,各有过人之处。

    此子虽说心志不坚,难逃尘根劫数。念其尊师孝道,一腔热血,颇有难得。

    最为难得,面对死亡,还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吾阅人无数,对此子却不敢妄断。

    也罢,难得看到人世间真善美的一面。药医天下众,佛渡有缘人。吾为你开启方便之门,望你好生珍惜。”

    话音刚落,一把折扇从深渊飞出,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声音划破天际。只见折扇幻作一只通体艳红的灵兽,是鸟非鸟是鹤亦非鹤。

    灵兽高鸣几声后,化成一束血光,飕的一下已到李云轩身下。刚好让他坠落其背,尔后直遥而上。

    在李云轩坠落的位置,灵兽双翅一震,李云轩再次落在浮台之上。灵兽又是一声高鸣,消失的杳无踪迹,仿佛从来不曾出现过。

    这时的杨林正重复着李云轩被重力压的经历。虽然也不好过,可明显比李云轩的情况好了许些。

    踏上这条路的人,相互间是看不见的。视觉上你就是无依无靠,孤军奋战。所以杨林根本看不见李云轩的踪迹。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李云轩,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刚才他已经坠下深渊百来丈,那种速度的冲击力,直接使他晕死过去。如非灵兽救他,已被深渊的阴风绞成一团rou酱了。

    绝地逢生呀!看看身处环境,知道还活着,摸摸额头虚惊一场。他听见有人在深渊下说话。暗想可能是被那神秘人所救,只是不知是那位前辈在那里修炼。

    感受下身体,好像散架似的疼痛,全身乏力。经过之前一半的路,早已饿的头晕眼花。

    李云轩急忙从怀里摸出一个瓷瓶,这个瓷瓶里面装着吕浩给他的避谷丹。早晨他与杨林一人分了一颗。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没有掉落。

    丹药刚入口中,便化作一股暖流淌入肺腑,感觉瞬间舒服了很多。

    不得不感叹,这避谷丹还真是修真界灵药,确实不同凡响。

    一会的功夫,饥饿不复存在,体力也恢复许多。起身朝深渊方向深鞠一拜。知恩图报为人基本,虽抵不过救命大恩,但这一躬必须要拜。

    短短一日,李云轩领悟到好多东西。几次生死徘徊,对生命有了别番感悟。

    看着余下的一半路没有起初的紧张了,他知道,害怕,只能是越来越怕,自乱阵脚。冷静,才是通关的关键。

    这通天路远不是吕浩说的那么简单,考验弟子的东西太多了。通过后,得到的同样不是别人能给予的。

    微微感慨一番,再次踏着浮台勇往直前。

    吕浩站在深渊的边上,一直关注着两人。以事外之人看通天路上的情况并没有影响。李云轩一路的表现他都看的清清楚楚。

    至于这深渊之下蕴含什么?他也无从得知。反正很神秘就对了。他只知道,在过关那刻,玉牌里面会自动记录你是内门弟子。

    看着渐行渐近,心力交瘁的李云轩,也掀起了吕浩的陈年往事。从李云轩的身上看到了他当年的缩影,惆怅百结。

    当年,从通天路走来何尝不是一幅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虽然比李云轩稍好点,也就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不过这李云轩确实不凡,齐老给他的那丝灵气,起码也堪比“脱凡二重。”他竟能以凡人之躯踱过,说是前无古人也不虚。吕浩默默想到。

    之前,吕浩看似胸有成竹,其实内心也为李云轩捏了一把冷汗。

    如果让吕浩回到最初原点,以凡人之躯,都不知道有没有那份勇气重来一会。单单那记忆犹新,以假乱真的幻境,就让他恐惧到极点。

    经过此关这二人怕是真的脱胎换骨了。

    …………

    天道酬勤,几经抛头颅,洒热血的一番挣扎拼搏,终于迎来眼前曙光。

    一个时辰后,李云轩拖着疲惫不堪的躯体苦苦坚持到了终点。衣服上白一道红一道的血汗,绘制成一面姹紫嫣红的图画,看似鲜艳却是凄惨无比。

    三十多丈的通天路,方李云轩踏上最后一步时,终于支撑不住了。摆晃着身体看着吕浩咧嘴笑了笑,随后砰然倒地。

    这一刻,李云轩前所未有的踏实。内心没有太大波动,有的只剩踏实了。也是,刚刚经历生死飘浮,能安全着陆,踏实便是唯一的诠释。

    回想起这一半路的过程,让李云轩心有余悸,谈之色变。那幻境逼真的足以以假乱真。一不留神就是小命不保。最重要的是,只要你一想到谁,过会谁就会出现。把李云轩折腾的够呛,还好有惊无险。

    想着想着便昏昏睡去,他真的太累、太累了。累的连呼吸都感觉那么的费力,如非心中那份执着信念推动着他的步伐,真的很难度过难关。

    半晌后,杨林爬着来到终点,那顾得李云轩和吕浩。熬到这一刻,虚脱的就像一团稀泥,匍匐在那里直接晕死过去。

    吕浩看着二人没有说一句话,除了苦笑还是苦笑。修仙路上多磨难,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今后的未知险途才是起点。

    上天是公平的,赐予人类生命和机遇,却不会给你平坦的旅途。不要抱怨天公不做美,私欲作祟,一步登天的想法不切实际。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寻找捷径,如同镜中花水中月,徒添抱怨。

    修仙本就有违天理,有悖天道。走的是一条不归路,没有终点,只有辛酸。

    所以吕浩并没有帮他二人调理身体,毕竟凡人,身体有个作息循环规律,如果强行调理,只会适得其反,一切顺其自然最好。

    此时已是亥时,天幕渐暗,二人皆因虚脱草榻伏睡,吕浩只能就地而坐,进入修炼状态。

    三天后的晌午,李云轩从梦中清醒过来。他做了一个好长好长的梦。梦里有师傅,有张静张俊,还有脑海里那几道熟悉的身影。他现在基本断定就是父母无疑,虽说依然看不清面貌,但那种亲切感是他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可惜只是个梦呀!不过,这一年里,无论脑海里,还是梦中发生的许些事,他可以感受的到,自己的身世一定离奇古怪,不堪回首。

    活动一下麻木酸痛的身体。便见不远处吕浩周身出现一圈圈空气波动,很神奇的样子,持续了好长一会。

    李云轩看的双目发光,羡慕不已。他知道,那波动的空气极有可能是他rou眼看不见的……传说中的灵气。

    吕浩似乎感受李云轩的目光,从修炼中退出来道:“云轩,你醒了?”

    “恩,谢谢吕师兄一直保护着我们。我睡多久了?”

    “三天”

    “还好,还好。”李云轩感觉还好是三天,要不然再睡半月那就太浪费时间了。

    “好舒服呀!”杨林睁开眼睛大声叫道。话说,来到重阳门后,他还真的没有好好睡过一觉。

    忽然,抬头看见李云轩后,苦着脸道:“哎!李兄你可把我害苦了,当日看着你走在深渊之上,我便直接跳下去想追你来着,岂知差点要了我的命?”

    李云轩尴尬的笑了笑,也不用多做解释。

    “行了,两位师弟不要纠结,也不要探根问底。这通天路上,师兄我也模凌两可一支半截。修真界神奇的事太多了,如果要一件一件的了解过来?那还有时间去修炼?

    这只是考验你们的一关而已,为兄在此恭贺二位师弟正式加入内门。”

    二人听后大喜,幸福来的虽然艰辛,好在一切值得。

    杨林问道:“师兄,我们不用登记什么的吗?在本门如何分别是内门弟子还是外门弟子?”

    吕浩哈哈大笑道:“好呀!我带你去齐老那里登记一下?”

    杨林一听这话,吓的缩缩脑袋,满脸窘杨,显然被齐老吓怕了。

    吕浩又是一笑“好了,这些以后你们就会知道,先带你们去找洞府吧!登记那些不需要了。”

    话罢,吕浩再次用他的玉牌在空中一划,眼前的景象一变,和前面一样,一条小路出现在一片绿油油的树林中间。

    经历多了,就连杨林看着也没那么害怕了。

    走出树林,眼前首先看到的是一座荡漾着淡淡灵雾的山峰,绿木碧幽,鲜草如茵,让人闻之一振分外舒畅,视而难忘。这里正是内门弟子的修炼所在地。

    脚下,一条小河川流不息,缓缓流淌,那湍流的声音仿佛奏响了人间最为朴实的乐曲,耐人寻味……

    内门位于重阳门右侧,以整条断崖深渊为界限,与重阳门主峰独立分开。断崖从山底直通山顶,长达千丈。

    从吕浩的话中得知,重阳门呈椅子形状,主要占据重阳山一隅的三座山峰,最中间为重阳门主峰,外门在主峰的山腰处。

    而主峰两侧有两座小点的山峰。左边是核心弟子修炼地,而右边就是内门。

    说白了,外门就在断崖另一端,想要加入内门必须要过通天路。不能通过的,就没有资格加入内门。这个规定对凡人弟子来说十分有益。然而,真正以凡人之躯加入内门的,确也寥寥无几。

    杨林又是疑问道:“吕师兄,那我们平日吃饭怎么办?毕竟食堂在外门那边,难道没有一条小路可以绕过断崖吗?”

    “师弟莫急,断崖不止有通天路,在通天路往上百米处,还搭起一条小路。不然你以为,以你们的能力还能御剑飞行?”

    二人尴尬的点了点头。

    内门所在山峰,呈现出半圆欲合形状。左右两边微微弯回,就像一把弓弩。山势平缓至顶。

    站在山底,依稀间,可以看到整座山被开凿成台阶形状,好像一座巨大的楼梯,从底到顶一层一层的展现出来。

    这里并没有房屋门庭,有的只是每层开辟出的洞府。

    山腹处,还设有一个诺大的修炼场,可容纳两千多人不成问题。

    一条石阶小道直通山顶,层层台阶土石构建,踩在上面踏实安逸。

    清风从山顶轻掠而下,带着草木的清香花的芬芳。鸟儿唧唧喳喳,鱼儿摇尾戏水,一抹景色,荡气回肠。就算人间仙境焉有几处共鸣?

    此情此景看的二人目瞪口呆。

    正是,

    关后重生人生梦,一抹仙境眼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