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惊涛拍岸在线阅读 - 第十三章 记者的刁难

第十三章 记者的刁难

    电话那头的韩冬又岂能不知姜淑闲深深的情意呢。当初他不敢选择美丽的姜淑闲,只因他发现淑闲的身边似有保镖紧随其后。虽然不确定,但韩冬似乎就有这种预感。

    姜淑闲的家庭背景也许太强大了,小农出身的自己是不可能入其法眼的。与其自取其辱,还不如退而求其次。

    于是,韩冬果断斩断与姜淑闲的联系,与任晓燕走到了一起。

    姜淑闲恐怕直至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冬子却突然间离开了自己,而且躲的那样远。她永远忘不了这个家伙,一拳打倒十几个混混的小冬子。他是她的,他永远属于她。

    "对了,冬子,听说你一夜间爬上了服务区主任,牛气啊,照这个速度进中央能干上副部长。还听说你日夜奋战在修路一线,有这事吗?冬子"

    "别损我了,我这芝麻大的破主任在省委组织部算个球。提起修路来,我今天就是求你帮忙办这事的。明天领导到修路现场视察工作,你老人家能否安排下宁济市电视台随同采访啊,提高一下俺上花林的知名度,这算我求你了。"

    韩冬近乎哀求了,完不成任务,那包玉来的小鞋还得扔过来一双,妈的,叫谁能舒服。

    "忙吗?可以帮。但本姑娘好久不见你了,你来省城,还是我去上花林呢?韩冬同志。"姜淑闲那边打着哈哈。

    听到市电台有了着落,韩冬的心立马放了下来:“忙完修路,我去省城专程拜访!我带上马背乡特产——翠花烧鸡,让你吃个够。"

    "好,君子一言哟,忙,我帮定了。你刚才话可不要食言。你等电话。"姜淑闲的脸上爬满了欣喜。爱情真有时让人忘乎所以。

    十分钟不到,韩冬就接到了淑闲的电话:让韩冬明天八点用车去市电视台接记者李梅及其他人是,李梅大哥大的号码为139********,请及时联系云云。

    韩冬及时向包玉来进行了汇报。包玉来决定,让姚艳华与韩冬一起,乘乡政府唯一的一辆金杯面包车八点前赶到市电台,接来李梅记者。并再三要求,接待一定要高标准,不能让记者不满意。采访中,既要展示成绩,也要表明不足,但更要表现出我们马背乡全体人民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韩当天下午组织了五个村全体干部会议。讲解了市电台采访的重要意义,让各村积极准备。随后,韩冬又实际检查了路况等几个标准地段,然后,才满意而归。

    包玉来对于韩冬此次能请来市电视台来上花林,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别说刚毕业的韩冬,就是他包玉来亲自出面邀请,也不见的市电台给面子。请市电台那是有预约的,更何况听说李梅是市委书记杜昌文的随身记者,李梅能来,那是杜书记批准了的。韩冬这小子有如此的能量吗?

    七点半,马背乡的面包车就等候在了市电视台的院子里。八点到了,可并不见李梅的身影,再说谁也没有见过李梅啊。

    韩冬与姚艳华有点着急上火。想联系吧,俩个人都没有手机,急死人了。唉,还是再等等。

    八点三十分,才见一位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非常有气质的女人走出了大楼,女人二十多岁。身后有两个拿着采访器具男子在紧紧跟着。

    她,是李梅吗?

    韩冬与姚艳华不敢怠慢,急步上前。"请问您是李梅同志吗?我是马背乡姚艳华。"姚艳华赶忙介绍。

    那个女人并不理会姚艳华,而是冲向帅气韩冬:"你就是韩冬吧,天底下看来只有你令动淑闲姐了。傻愣干嘛,我就是李梅,走吧。"

    姚艳华被李梅这没头没脑的话弄晕了,难道她对韩冬很了解?不可能吧,刚才看韩冬的表现完全不像啊。

    姚艳华一肚子的疑问。女人往往有第六感觉,她看到在李梅不停地打量着副驾驶的韩冬,那审视的目光看不出是挑剔还是欣赏。

    二个多小时才赶到上花林服务区。司机小刘不敢开快,否则那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能把记者们的屁股颠簸烂。

    尽管如此,持续的颠簸还是李梅紧皱了双眉。姚艳华暗中叫苦,记者的报道是双刃剑,好与孬就在于她的一念之间。

    站在新修的路况上,到处红旗飘扬,上花林辖区男女老少齐上阵。笑容是真挚的,每一铲都有劲头,都有希望。

    令韩冬与姚艳华惊讶的是,祥嘉县村级道路现场观摩会在上花林服务区召开了。全县所有乡镇的书记乡镇长出席会议,由包玉来做了典型发言。

    县委书记李大航作了总结性发言。指出全县村级道路普遍不好,要想村民致富,就先要把路修起来,每个村都不富余,但全县还有比这上花林再穷的吗?他们能办到的事,我们有些干部为啥办不到?有些干部缺的是一频为民的心。

    李书记朴实的话语,深厚的情感,赢得了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李梅带领市电视台进行现场录制。会议后采访了包玉来,最后李梅却采访了修路发起人韩冬。

    "听说你是当年优秀的医科大毕业生却选择了弃医从政,

    有人说你从小就有当官的野心,是这样吗?"李梅的问题出手所有人的意料。

    韩冬略显尴尬了,"本来我可以分到省城大医院,也可以留在东山医科大做研究生。但我当时的女友只能分到祥嘉县,我当时以为凭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进县医院做一名优秀的外科大夫,但没人要我,别无选择的我只好到了马背乡政府。唉,现在连女友也抛弃了我。在困难的时候,是上花林人民温暖了我。人都是讲回报的,作为党的基层干部就要拿一生献给爱你的人民。你看,这才是我的野心,外加一个失恋的男人。"

    现场群众一阵大笑,接着是震天的掌声。

    李梅佩服韩冬思维的敏捷,但最后一句话让她的脸頓时红了。你小子失恋,本姑娘还单身呢,谁怕谁,小样!

    听着那震天的掌声,李梅听出来那是百姓发自肺腑的对韩冬的爱戴。这个二十几岁在短短的几个月却赢得一万多群众的心,不简单啊。在这一切向钱看的时代,有人说老百姓变世故了,不好管了云云。其实变的不是百姓,而是我们党员干部是不是改变了最初的心啊。

    杜昌文书记不正是需要这样的课题吗?李梅两眼一亮:韩冬真是自己的福,杜书记交给的任务解决了。

    看着眼前这位帅气的小伙,看着周围群众对他崇拜的模样,再看看他一身土一身泥的尴尬样,李梅的的心有了莫名的情愫。那种感觉她对任何男人都未曾有过,但对韩冬却总有看不够的感觉。

    李梅真感到自己行为的可笑,自己怕是被这小子创造的氛围倒了枪吧。

    "请问你光是为了修路而修路吗?你为上花林有怎样的规划?”李梅又咄咄逼人而来。

    "我们上花林有悠久的历史。清康熙帝微服私访图经此地,满眼杏花,绿意盎然,赐名花林。孔子老人家游说至此,坐在山顶处,听到了美丽动听的乐音,令老人留连忘返,山上有古人刻石碑一处,曰:孔子闻弦处。这一故迹在上花林山上,我们准备联系旅游公司招商引资,办旅游景点。戏楼等其余四村的山,有丰富的天青石,可以做绿色无污染的地板,也可以做石雕的原材,最差的石头,可以加工成石子石销建筑材料。这是我的初步设想。”

    韩冬雄心勃勃的计划,振奋了大伙的心。"拼命韩"真他妈的是上花林的福星!

    李梅真没想到小小的韩冬还有如此大的气魄,自己可真小看了这小子。

    刁难的想法,此刻变成了仰慕了。巨大的转变,这让骄傲的李梅自己也是不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