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南宋之工业革命在线阅读 - 2.71 发展

2.71 发展

    李不伟本来觉得目前的生产进程已是极快,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更是意想不到。

    临安日化厂刚刚成立没多久,便有了近五百名工人,目前的产量已能达到每天生产肥皂与香皂各一万块,洗发液两千公斤。这种速度是李不伟万万没有想到的。

    另外,钟表厂已有了四百名工人,各式台钟越做越小,而且精度也提高不少。一方面是因为机床厂已制作出一批更精密的小型机床,另一方面是因为机床cao作工人的熟练程度大为增加,因此小型齿轮的制作已不算难事。近几日,最小的木制钟表的直径已经达到十二厘米左右,而铜制钟表的尺寸则更小,最小的只有六七厘米的直径。另外,有些铜制钟表还加上了秒针,定闹功能也大为加强,只是这种铜制钟表的价格极高,每台铜制钟表的售价,约为木制钟表的二十倍。尽管每天能够生产近百台铜质钟表,但这种产量仍然无法满足需求。各国的商人云集临安,钟表厂产出的铜制钟表,早已被那些精明的商人抢订一空,而未订到货的则只能自叹反应过慢,转而采购木制闹钟了。

    自行车厂的变化最大。现在的自行车也有多种规格,最高规格的自行车采用了滚动轴承。由于机关弩也使用了滚动轴承,因此一些精度不达标的轴承便用到了自行车上面。这种轴承的精度虽然不高,但用于机关弩与自行车却是绰绰有余。自行车的另一个重大改进就是铁质链条。这些链条也是从机关弩的次品零件中选出。第三个改进便是脚踏板了,目前已使用了锻造的方法制作脚蹬与链轮,因此整个自行车驱动系统的性能已达到了极大改善。有了这些改进,自行车变得极为结实,但是骑行起来却更加轻巧,便是女子也能任意掌控。

    其实,朝庭对于实验室与工厂之事极为关心,实验室与工厂的资金已基本不是问题了。眼看年关将近,实验室特意做了一番准备,就等着理宗赵昀与一些重臣前来视察了。李不伟命人在实验室准备了所有材料与样品。

    第一件事,自然是试乘火车了。此时实验室内的所有火车全部停止运行,只留下一列试乘的专车。理宗与众臣早已听说了火车,因此得知眼前这庞然大物能够自己行走,也不太过于惊讶。然而等他们上车坐稳之后,火车刚一开动,众人便发出一阵赞叹之声。毕竟这种车辆没有任何畜力进行驱动,却能自已行走,在当时看来委实不可思议。

    过了一会儿,火车越驶越快。李不伟估计了一下时速,大概达到了每小时三十公里。这个速度已超出了寻常马车甚多。众人只觉得窗外的景色飞快地闪过,但车身却又极为平稳,一时惊叹之声四起。

    距离码头十多公里的路程,不一会儿便已到达。李不伟又让人介绍了码头的工作情况,众人听得连连点头,却又不愿露出太过惊讶的神色,以免显得自己有些无知。

    此时火车头已与车厢脱离,再转到车厢另一头对接,过了一会儿,众人只感觉车厢又从原路退了回去,只不过火车行进的方向与过来时刚好相反。经过一阵飞奔,火车又回到了主实验室门前。

    理宗与众臣都下车之后,又围着火车仔细观看了起来。理宗沉思片刻,忽道:“如果在江北也修上火车道,便可一举解决军粮与兵器的运送问题,而且士兵也可以乘坐火车行军,众卿以为如何?”众臣听了均齐声叫好。

    李不伟躬身道:“皇上,在实验室范围之内修建铁路并不是难事,一是因为距离不远,因此所用到的各种材料也不算太多。二是因为此处多为平地,因此并不存在测遇河架桥,遇山打洞的情形。但是如果要长距离修路,恐怕并非易事,而且大宋目前的铁产量还不允许修建太多的铁路。虽然最近会陆续有几十家官办铁厂建成,但要真正投入生产却要等到一两年之后了。”理宗听了甚是失望,叹道:“既是如此,便主要致力于兵器制造吧。”

    李不伟笑道:“其实这铁路也不是不能修,只是并不修在江北,而是在江南各个工厂附近修建。如今大宋的各个工厂的位置都颇为集中,例如铁厂主要集中在铁矿附件,而煤厂集中在煤矿附近,水泥厂、铜厂、炼油厂等大都是在矿区就近建造。江南水系发达,这些地方距离水路最远的也不过一百多里。臣以为,可以在这些工厂附近修建铁路,然后一直通到码头,再经由水路,便可到达各个生产地点。如果解决了交通问题,各家工厂的生产效率又将有一次大的提升。”

    理宗听得又惊又喜。惊的是,李不伟竟然有如此远见,此时已不像是一个只懂得技术的人了;喜的是,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限制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并且提出了最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理宗转向史弥远问道:“李卿所言甚是,丞相以为如何?”史弥远捋须笑道:“臣也以为李大人所言极有道理。江北修筑铁路一事可以暂缓,只要我大宋的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上去,到时要修筑江北铁路自然是易如翻掌。”理宗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在众臣的簇拥之下走进了实验室内。

    此时实验室已俨然像是一个展览厅,里面摆了各式各样的产品,都是大宋的各个工厂近期生产的。众人先观看了肥皂、洗发水、牙膏、钟表、自行车等样品,此时又有人在旁边做了演示。理宗看得大为赞叹,忽然转过身来,李不伟早已猜到他要说些什么,忙道:“皇上请放心,这些东西近日将挑选出质量最好的一批,然后运到宫中。”接着又笑道:“毕竟皇上在这里面也有投资。”

    众臣听得一怔,均笑了起来。更有些人心想,整个大宋江山都是皇上的,皇上要拿一些东西到宫中也是理所当然。但是李大人的意思,竟然似说皇上之所以能从这里拿些东西,是因为皇上也为工厂出了钱。

    理宗却丝毫不以为意,跟着笑道:“这是自然。朕也不会白拿。明日朕便送一笔钱到这些工厂,一来做为对工人的奖赏,二来也算作朕买货的款项吧。”

    李不伟忙道:“皇上说笑了。常言道得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上要拿自己的东西原本是不用付钱的,不过眼下年关将近,皇上又愿意出钱犒赏众位工人,由此也可见皇上对臣民的关怀。”李不伟说这话时,只感觉自己像是个大jian臣,将阿谀奉承之技演得淋漓尽致。其实李不伟原本不是这么想的,他只觉得天下财产都是百姓的,只是他现在身不由已,也只好说些违心之话了。又想:皇上刚才说自己也要花钱买东西,难道他果真是这么想的?还是随口说些玩笑话?如果皇上刚才的话是出于本意,这可真是奇了。

    接下来,众人又走到了另一展台前,展台上正摆了两把军刀与两把长剑。李不伟道:“皇上,这便是为西方诸国打造的军刀与长剑了。这些刀剑,每把的售价为十两到二百两银子不等。这种军刀已算是目前最好的刀了,没有任何其它兵器可与其相比。正因为如此,各国对这种兵器的需求量极大。另外,还有多个国家专程送来了制作图纸,都被临安兵器三厂一一接下。”理宗喜道:“如此甚好。我朝出售此种武器给国外,恐怕是任何国家没有想到的,当然这也全是因为大宋有了更为先进的兵器的原因。”

    众人听得连声附和,却均觉得大宋有了今日的发展,实在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其实这也难怪,宋朝虽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铁产量又占了全世界总量的一半还要多,然而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铁产量万无可能多到需要出口的地步。事实上,这种产量甚至无法满足国内的需要。然而这一年以来,由于矿山机械的投入使用,以及转炉、高炉、新式风机的使用,众臣已觉得如此发展下去,铁、铜等金属的产量已不是问题,因此要为其它国家制造刀剑,也少有人持反对意见。虽然目前的铁产量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需求,然而毕竟比几年前有了极大的变化。

    如今大战在即,虽然铁是制造火炮与其它兵器的必需原料,但大宋既然已掌握了各种制造技术,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大赚一笔呢?卖与西方诸国的兵器不仅能换回大量的硬通货,还能换回硝石、木材、各种药草等战略必须品。

    然而李不伟想得更为现实。虽然金、银等硬通货可以用于贸易,但是在战争时期,这些金属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相反,造船的木材、造火yao的硝石,这些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金银财宝,完全可以通过打仗掠夺。而掠夺的前提就是战胜。由此可见,在这种非常时期,物资比金银更为重要了。

    紧接着,众人看到的却是犁头、镰刀、锄头、铁铣等一些农具。李不伟在一旁道:“皇上,在户部史大人的建议下,大宋已成立了三家农具厂。因为现在有了多台大型锻造机,因此农具的制造效果极高,大部分是一次成形。百姓买了回去之后稍打加磨,便可以使用了,而且这种新式家具比旧式的更为耐用。目前三家农具厂已生产了几万套农具,按计划还要再生产几十万套。这些农具将以成本价格卖给百姓。如果百姓有送回破损的旧农具的,还可以更低的价格购得。”

    史逊在一旁说道:“皇上,因为长年战备,百姓手中的农具大都破旧不堪,而新的农具却因为没有足够的铁材而无法生产。眼下离春耕越来越近,我朝的铁产量也提高了数倍,完全有能力大批量生产农具。因此臣与众位大人商议之后,准备将这批农具首先发到主要的产粮地,然后每年制造一批农具,都以成本价格卖与百姓。”理宗点头道:“史卿所说的,朕早已有所耳闻。只是如果以成本价格卖出,价格岂不是极为便宜?”

    史逊点头道:“皇上说得没错。一来是因为我朝的铁产量大增,二为因为改进了加工技术,因此农具的制造已不是问题。以前一个铁匠铺每天只能制作几把铁铣,而如今一台机器每天能够制造近千把,产量几乎增加了三百倍,而所用工人数量却没增加不多。如今大宋正值非常时期,如果让百姓安定下来一心种地,粮食问题有了改善,则其它行业的发展也是迟早之事。”

    理宗听得一呆,自言自语道:“没想到我大宋此时的生产能力竟然如此惊人……”

    众臣听了史逊的一番话,早已惊得呆了。这种生产效率是以前从未敢想象的,如今却活生生地发生在众人眼前,不仅兵器的威力大增,甚至连农具的制造也取得发如此长足的发展。如此过上数年,不仅江南的百姓衣食无忧,就是要收复整个江北,也是易如反掌。当下就有几人又在开始盘算着如何出兵北伐了。

    李不伟指着前面的一个展台道:“皇上,这里全是百姓的日常用品,在制造技术改进以后,产量也提高了十多倍。”理宗顺着他的手势看去,只见都是些木制水桶、铁制水桶、铁锅、铜盆、布匹等日常用品。李不伟又道:“因为制作技术的改进,以及铁与铜产量大幅提高,全国各地已有了数家此类物品的生产工厂。由于成本下降甚多,所以同类商品的价格已不足以前的一半,尤其以布匹的价格更为低廉。只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保障,才能为我朝生产更多的粮食。有了充足的粮食,我军要收复江北便没了后顾之忧。”

    理宗听他说到收复江北,一时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点头道:“是啊,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收复江北。史丞相也曾多次向朕建议,如欲北伐,必先稳定。”李不伟看他表情凝重,便指着另一个展台笑道:“皇上请看,这是在玻璃上采用镀银法来制作的镜子,这种镜子主要卖与国外,售价也是极为惊人,几乎有近百倍的利润。”

    自从玻璃镜制作成功之后,皇宫中曾送进去一批,李不伟自己又带回家几面。因此除了理宗与李不伟、以及一些重臣之外,其余人等均是第一次看到玻璃镜。只见这镜子中所见的景象,与实物几无差别,比普通的铜镜不知道要清晰上多少倍,众人都吃了一惊。史弥远见状微微点头,心想:红袖前些日子也有了一块这种镜子,想必也是从此处所得。

    看完所有的展台,李不伟这才说道:“皇上所见到的这些,都是出自皇家实验室与临安附近的各个工厂。眼下限制产量的最关键的问题,但是交通运输能力了。关于在矿山与工厂修建铁路一事,臣已与机车厂商议过了,目前总共有二十八家工厂需要修建铁路。因为这些工厂与水路码头的距离各异,臣等也只得到了大概的数据。以目前的估计来看,总共需要修建五百二十多里的铁路。”

    理宗凝神思索片刻,忽道:“那就是大约二百公里了?”

    李不伟听得吃了一惊,他没想到竟然连宋理宗也已知道了新旧距离单位的换算方法,忙道:“皇上说的没错,正是大约二百公里。按以前大宋的铁厂情况来看,修建这些铁路需要两年的铁产量,但如今铁的产量已数倍的提高,因此铁路的修建不是问题。”稍做停顿,李不伟又继续说道:“因为铁路是今年才出现的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因此大宋尚无此方面的管理经验。臣以为,应该成立一个部门,专门管理全国的铁路运输。这个部门可以叫做铁道部。”

    史弥远跟着说道:“皇上,李大人所言甚是。眼下已有一批新技术应用到了生产之中,过不了多久,还会有更多的新工厂成立。此时已是时候考虑重新设置新部门的时候了。不仅是铁道部,还要设立更多新的职位,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各个部门相互协调有序。”

    理宗哈哈笑道:“就如丞相所言,近日便着手成立铁道部!”

    (从今日起,本书不再追求每章过万字了。只要上了四千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