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幻之盛唐在线阅读 - 第一百九十三章 草奏才偏委,嘉谋事最亲。

第一百九十三章 草奏才偏委,嘉谋事最亲。

    一个严实的封箱被小心的抬放下来,计薄当场签验封装,查看有无破损污坏,才由四抬杠的汉子,举到一个小间去。

    别人面微有异色,那少年却是眼中放光,欲凑上去端详,却见茶博士面露难色正要唤止。

    却见里间出来一个伙计,耳语了两声,茶博士顿时眉开眼笑的说

    客人请里头稍座,这些人粗手大脚的,让尘土脏了行装

    引进门来。

    一个玄色濮头,圆领片杉的文生,当头就拜卑臣驾部传驿署原州站从事徐卿若,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少年那般温文和煦表情一变,冷声道你怎么认出孤来的

    左右亲随应声而动,面露警意,隐隐透出些有质无形的煞气,直向他凌逼过来。

    卑下曾往府上送过快递那徐卿若也不紧张,看了眼青衣中年,恭敬的说得以见过闻公公的

    老闻少年却不做理会,只是转身对青衣中年道本朝六部二十四司下,孤可没听说过传驿署这个司职么

    这大抵都是剑南改易制度后,另置的差遣职事把青杉的闻季恭声回答道因此不见日常的诋文中把

    听得他的解释,少年心中稍稍了然。

    自从那位老大兼管驾部郎中后,对司掌下地舆辇车乘传驿厩牧马牛杂畜之籍等事务,进行了大幅改易,大量引进番马营造车具。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邮驿之政和转运新法。

    这种以战时从权为名,擅自改变朝廷既定成法的行为,曾经在行朝里引起不小的风波,只是限于剑南道是太上安居养老之地,出于管辖的缘故牵连太多。没人愿意出这个头,朝臣们一直扯皮不定。

    后来生事实证明,经过这些变化,由南自北的输供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大为增长,西北朝廷钱粮军输。大半都要仰仗南边供应,在没有人可能拿出比他做得更好的成法前,行朝君臣默许放任了这个既成事实,由其推及西北山南诸道。他出现在这里,也不算偶然了。

    原来还是老闻,你身上漏了底子啊少年,或许该称太子小白或者光王李淑面色一松,换上一副果然又是如此的无奈表情,对着满脸无辜地闻季,很是翻了个白眼也许。你下回该找副更好的假须。

    殿下

    显然徐卿若也是个会看颜色的人,见少年一副兴意阑珊的模样。知道是无意破坏了这位殿下微服简行的兴致,有心补救。当下试意道

    既然殿下亲幸鄙所,这里存有些东宫寄物,本待日后送至府上,就请当场亲点验收如何

    少年看了看左右,轻轻颔,他也想看看这回又有什么好东西。

    待到左右亲随走到门外,分立站位,把住门户要害。

    徐卿若这才亲手破开火漆封铅。将这一大箱的事物拆装开了,掀去蒙布。里头是用棉布软垫装好地,林林种种的好些精美器物。

    放置上层先端出的,是一扎用琉璃和薄铁封装的器皿,不由少年夷声问道

    这又是什么家什的罐口么,与往常的不同

    回殿下,这些都是南方特产的晚季果儿

    他拿起一个个亮晶晶的铁皮罐子,对着上头彩色的贴纸,细细释疑道

    这里有广南的蜜柑

    岭南地糖水荔

    崖州的椰果儿

    琼州地子

    洪州的樱桃子

    番禺地胡桃石榴

    嘉州的~

    永州的林果

    真定之水梨

    还有番外海路输入的波斯枣偏桃齐树子底那实果儿

    具是用上好锡皮铁的罐子,放上一年半载,也不怕变味

    这些只是果类,还有荤素口味的菜罐头,冬菇冬笋腌腿

    他又掏出扎成一排的竹管。

    这竹筒封装的,那是南端地头上地海货,有干贝鱼烤鱼松虾脯蟹干耗酱蛤rou生俐子

    又揭开一层。

    少年的目光却注意到另一些小坛装地器皿。

    这是酒把不由表情变的有些惊讶本朝不是诏令禁酒了么,这么明目张胆的送来府上,不怕惹人话柄么

    殿下误会了他笑应道且尽管放心,这些虽然叫酒,但底料都不是米麦酿造的,与朝廷的禁令无干的,象这琉璃瓶子的沉绿酒,乃是百果杂酿的猴儿酒,这微黄的,乃是糖渣酿的甜蒸烧,这浅白淡浊的,乃是甘薯酒,这浅红的乃是梅酒。

    这些专供府上果酒,温厚棉甜,最合适女眷或是不擅酒力的人,那些烧酒,则适合豪饮之士的,

    相比少年新奇式的啧啧称奇,其他人看这些酒的眼色都变了。毕竟,除了这位殿下外,其他人多少也知晓些这些酒的价值。

    自从朝廷颁令禁酒以来,那些酒楼食肆米烧糟酿的供应越紧缺,这些非谷物的酒类就奇货可居,在许多酒楼大肆卖的很火,特别这些特殊口味的果酿,更是有价无市的紧俏。

    毕竟朝廷禁酒,却禁不了人们多年养成的习惯,特别在冬日寒躁的西北地区,军中最多豪饮之士,又聚集了这么多的豪门公卿,往日个个多是无酒不宴,无酒不欢的主儿,因此这么普通的一小坛子,黑市里已然卖上了十万钱的天价。

    徐卿若说得正起劲,

    就见那少年兀自端起一只银色小扁壶,拔塞晃了晃,却见是一些明澄若水的东西,有些失望的倒了些在口中,不由惊呼出声殿下

    就见少年表情一疆,跄踉了一下,冠玉如的面庞,刹那晕染成浓烈的绯色,捂着喉口猛然呛声起来。

    大胆

    殿下

    来人

    骇的闻季,大惊失色也顾不得训斥,赶紧抱着少年扶背顺气。

    那几名肌rou贲健的

    声,怒喝冲进房来,围前就要拿下这个冒犯之徒。

    孤没事,好冲的酒啊少年缓过气来,挥了挥手让他们停下来。这又是什么名目

    徐卿若亦被惊的不轻,见少年没有追究的意思,这才面色一松,小心的说,

    这是药用的酒粹,其性极烈,遇火即着,对风寒暑热跌打肿痛,外敷内服拔罐炙灸,甚有效用,若有昏阙之症,嗅之以鼻顷刻得醒。

    随又补充道这酒粹在军中又有个名,被唤做英雄血,肝胆催

    嗅上一口,就辛烈如火燎少年笑了起来倒是酒如其名啊

    最后一件垫底的,

    一件薄薄的夹衣,样式也很普通,掂在手中却比寻常衣物更有些分量,当然不会相信仅仅是为送一件夹衣,按照随衣附贴的说明,这件麻衣是用剑麻心最坚韧的部分编织成的,里面用了最细的抽丝钢线,足以抵挡一定程度的锐刺和箭射。

    不过成都那位大人,为什么送这东西就很值得玩味了,不过那位当事人只是默然相视不语,他也就刻意忽略过去。

    不对啊,这些事物千里迢迢运到蜀地,再输到西北来,只怕所费不小把

    闻季看的多了,也不禁心中置疑道

    要知道。这些都是当地地时令物产把,大老远的送俩,几乎及的上本朝那位宠眷,快马加急千里送荔的行举了,在这国事危乱之际,这么喧哗奢事,只怕要遭人物议

    闻公且放心徐卿若再次笑了起来。其实一点都不劳伤民力,每件耗费成本。最多不过区区而已,最贵也不过二三而已

    怎么会,莫要瞒我,这南北输送耗费,朝廷自有定数的,决计不会差强许多的闻季面上满是不信。二三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对这些南货北输的代价来说,实在低的可怜。

    这样说把,我们是商家地做法,从产地直接购入的初料,所费相当微薄,然后雇佣的当地的人工封装,每件出产出来,不过是一点容器和手工钱。然后在交给专业的商家大量承运,明定快慢完好的赏罚之条。

    因此,从广州到成都。固然是路途艰险,千里迢迢,所费颇大,但只要起运地数目够大,本钱就越小,分摊每件上的运费加成,也就相当微薄了

    当然了,东宫的供物用的最好的原料和最好的包装。放上一年半载也不成问题。放到世面上是有价无市的,稀罕有余。却是贵重不足。

    相比商家逐本求利的精打细算,朝廷所谓皇差,那就不同了,宫中需要什么,是由宫内有司话底下去办,于道交办州州交办县县交办乡,乡催办里,逐级压下,那些官吏老爷们,不可能让他们白干活的,只怕还要籍以捞些好处,这朝廷也有公认的惯例了。其中道道经手,层层盘剥下来,其数量和负担不知要加大了多少番,最后这些数目,还是直接摊到百姓头上。

    于是办皇差,成为民间地苦事,因为民家不但没有收益,还要出人出钱出物白倒贴去做,甚至为之倾家荡产,许多小门小户的,往往劳作一年所获,却为这一句皇差,而尽化乌有,而那些官员吏目,为了曲逢上意乃至过手取利,往往不顾年成物候地实情,极尽所能一味催逼苛索,让小民家破人亡,也不乏其事。

    这其中的扰民劳民之苦,为弊以久,最后连埋汰于外都不敢,毕竟这是皇家地需要。其间从出产到运送基本都是无偿的,千里迢迢,逐级转送,沿途各地征用劳役民力的隐性支出,还不知道要耗费多少。而在皇差的名分下,这一切都是不计成本也不惜民力,运输保存又不讲章法,往往中途霉烂损耗,到达十不过存一二。

    其中弊病,众人皆知,但被他这么直白的剖析出来,几名亲丛中,也有自觉不对的,当即出言呵斥道你是什么身份,胆敢非议皇家事务,质指朝廷是非

    卑下不敢面对指斥,他不惊不变,正色道下臣说的这些,只是经济学中的,成本核算之说,其核心要义,便是追求用最少地代价,做最大的效果。

    经济学,就是老大立地那个经国济事之学问么少年不由更感兴趣,特别是关于那位堪成良师益友的人物,听说他不但文坛开词一派,还引进番学,创立好些学问门道,因此即使在西北路,关于他的争议和非闻话题,也是一般的丰富多彩。

    正是他点头道。

    按照这经济之论,通过商家的营销之法,直接从产地农家定点采买物产,可以让许多人种果养树籍以为生,工场加工,又有许多人得做工谋生,乃至远途运输,店家售卖,到处都是要用人做事的。

    因此以经商流通之道,运用得当,无形中不但营造了,可让相关无数人家养家糊口的生计,还让地方上各通有无,丰富了市面用度,贵人们既得到了稀罕物,商家也得获其利,可谓一举数得,而这一切,只要付出小小的几钱就可以了。

    不过是巧言吝啬的,倒还会诡说自辫,却有人看不惯冷冷出言反驳,却是东宫洗马之一的卢佑希,他出身甲第四门的泽底卢门,资学世家,素知府上那些太傅,早就对这位未逢其面常闻其名,无师傅之名却让太子念念不忘的老师之实的人物,早就颇有微议。

    这些再好,不过是旁支末节,农桑国本,才是千年不易正道

    他自持理念正统,对那人假借利国之名,所行叛经离道之事,很是看不上眼,最不可容忍的是,他在成都误人子弟也就算了,还不忘时不时派人送物来,刻意谬误储君言行理念,这些工巧之事,看起来再怎么好,也不过是末微小节,永远上不得台面的,更不能成为诱使储君玩物丧志的借口。

    圣人有言,所谓勿以善小而为之,虽是旁末之道,但是积微乃大,小道小节,

    兴促利民的只是涉及到那位尊上,关系立场的问题,绵里藏针的从容针对道:

    说的好,少年拍案称好,他亦是心有戚云栽,父皇常云,朝中暮气颓重,微言大义者多,而用心实绩者少,却把那位洗马晾做一边,和颜悦色道这些都是你的见地么

    小臣不敢贪功徐卿若谦声道这些话的原意,皆出总府大人于成都官学,政经课上的授讲,臣下不过是引其皮毛,就事论事尔尔,这经济之学虽然是新学,其实所涉极广,衣食住行吃穿用度,上至王家下至黎庶,日常所用之处亦颇多呼

    他这么说来,少年却想起一桩近事来,据说成都行在那里,下诰罢除了二百余种土贡,而将安景大部分日常所用,改以招标公投于民间,取价廉质高者,闻投者云集。府中几位太傅每每说起,都是世风日下,皇家体面都不须顾的叹然不已。

    还道是国事艰难,为宫室省俭用度计,所谓上行下效,忠孝率行,西北行朝也不得不做出类似的表率,连带东宫的支给用度也被一省再省有些吃紧了。若不是那位老大时常小妹的名义,可以不避嫌的资给一些,门下人还有些间接的营生支持,恐怕自己就是本朝以来最穷的太子了,没想到这一切的背后,还有这般的内情呢。

    不由少年淡淡苦笑起来。这算不算是被殃及池鱼,心中却愈好奇了。

    老师那里,还有什么见闻,再说来听听

    是

    徐卿若口中如常,心中却淡淡地欢跃,自己果然蒙中了,这位殿下与那位总大人确实渊源非浅。

    其实这投标之法,有三大利处

    这一问一答。一番畅言下来,这人不卑不亢,谈吐不俗,条理有陈,很有分寸,显然让少年印象不错。特别是说起那些解决时患积弊,革新改换的故事,兴致昂然,恨不得拿出章程,先在东宫雷厉风行的行将起来。

    直到

    主子闻季有些急切急切的声音把他神思唤回来,

    什么

    这些东西日方长啊

    少年心头顿时似被泼了盆冷水,火热的心思慢慢凉却下来

    他虽然有些年轻人容易理想化的毛病,但也明白闻季提点的意思,这些东西虽好,但真要雷厉风行的施行起来。不免就断绝府上那些人私下地进项和门路,这都是常年以来养成的惯例。饶是他是太子,也不能无视这么多人的声音。这一切显然急不得,特别是在这个东宫并不全是能够放心的自己人的情况下,只能缓图徐进之。

    安排最好的车马,送走了少年一行后,徐卿若整个人似做跨了下来,今日地见闻实在太精彩了,亏他强自撑胆气,才保持了在那为殿下面前不失态。一下放松下来却是汗如浆的整背都冷湿淋漓的,他并非长于口舌的人。今日也不知道是犯了什么倔症,居然在那为太子面前滔滔不绝辨析是非,扯了大半天,还得罪了那几位太子伴当。

    却撑起身体,寻笔墨,今日的事情,还要详细记录下来,提供给那位大人的。

    突然见门外,那位闻公公折还回来,饱含意味的看着他,心中有些揣揣,才开口说

    殿下问你,有意为东宫做事么

    他心中一阵狂喜,却努力控制着自己情绪,做出最恰如其分的表情蒙东宫垂爱,敢不从命

    心中却百味翻陈,心如掠影,闪过无数过往,。

    果然就如那位大人所言,这世上没有无用的学问,只有无用的人才。

    当初和无数学子一般长期留京,以待来年大比,到处赶场,混迹于各种文会,寻找各种机会,展示自己苦心钻研地诗词文章,以求那一线渺茫可怜的,能让豪门权势一朝青眼地捷径。却逢国遭大乱,一路辗转入蜀,却现成了最没用的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得不流连市井,为了生计,什么事都做过了,其中辛酸苦楚滋味,难以言计,见过了太多无奈地事情,也深刻体味了底层斗生小民的维生之艰,最后他还是因为穷书生的臭脾气,招惹了狠人,被打的半死,弃于蔽巷待死,直到把那位大人偶拣到。

    从死里挣扎回来后。痛定思痛才明白一个道理,诗词文章再好,乱世中的也未必能当饭吃,正因为有这些反差巨大的经历,所以,他和一些同年一样,狠下心来,抛却过往的固持和无谓的体面,从头学起做人做事,一心钻研起那位大人创立地经国济时之学,乃至接触原本不屑一顾的五民末等商事之道,并以相对出众地学就,谋上了这个热门的差事。

    现在,显然一切的努力,终于都得到了回报,太子门下,那是让无数向往的前程和将来,哪怕是做个奴才,也有人要削尖脑袋营钻进去的。

    就如今所见的,显然这位殿下的门下,多的是文章华彩的饱学知名之士,凭学问他并没有什么优势,但要论会经营懂管理的人,却是少而又少,可以预期的将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只是下臣有职事在身,公私于礼,都要通呈总府大人一声

    他这表态,既恰如其份的表示出对太子府的向往之情,又不矫情自持,充分体现对旧主的忠人之事。

    很好那闻公公似乎对他的表态,还算满意那咱家就是你的引见了

    闻公慢走一步,总大人这里还有些馈仪,但请点收他自然不回放过这打蛇随棍上结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