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十一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节
十月,大漠,金雪原,车骑大将军行辕。 自从九月中远征军主力从朝天原回撤之后,车骑大将军李弘随即奉旨分封赏赐胡族诸王。受封的诸族部落大王有上谷白山乌丸黑翎王楼麓、弹汗山鲜卑舞叶王射墨赐、上谷乌丸白鹿王鹿破风、代郡乌丸飞狐王冉冉、羌族湟中王聂啸、羌族先零王狂风沙、北部鲜卑王骞曼。诸族部落小王有恒祭、心狐、骆驼、射缨彤、射虎、鹿欢洋、孤鼎、弃沉、拓跋韬、木桃、木李等十六人,东羌首领旭葵也在其中。匈奴单于庭的左贤王刘豹、日逐王刘冥得到了重赏。胡族将士欢声雷动,跪谢大汉天子的圣恩。 李弘随即召集汉北郡诸族大小王议事,商讨各部落领地的划分和其他一些重要的兵事民事。由于李弘、鲜于辅和田豫等人准备充分,诸事考虑的也很周详,议事进行的非常顺利。虽然各部落王也有不满的地方,但迫于大汉国强大武力的震慑,不答应也得答应。最后争论的焦点就是领地问题和军队问题。 各部落王不同意自己的族人全部迁出边郡。冉冉、狂风沙、刘豹都说自己的族人在大汉边郡已经生活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强行北迁肯定会遭到族人的强烈反抗。此事李弘已经事先得到了李玮的提醒,所以他和鲜于辅、田豫等人商量后,同意了诸部落王的要求,让他们在六个边郡各自保留一部分领地。 现在鲜卑主力还在燕然山,胡族铁骑当然不能解散各回本族。但将来如果鲜卑主力被消灭了,鲜卑国也没有了,那么这数万胡族铁骑除了留下一部分做为边军驻防外,其他的就要解散回家。为了保证北疆的稳定,各族各部落肯定要在实力上保持平衡,所以李弘说,各部落在军队的问题上要遵从北疆兵制。 各部落王最担心的就是军队问题。按照汉人的惯例,归属地胡人部落平常不允许有自己的军队,除非天子下旨征募,部落才能组建军队参加汉军。西疆的归属羌人就是一个例子。由于他们疏于演练,部落的战斗力急剧下降。而臣服于大汉国的匈奴单于庭就不一样,他们还保留有一定数量的铁骑为大汉国戍守边塞,从天子旨参加大汉军队的征伐。所以匈奴人的铁骑还是像过去一样强悍。 白鹿王鹿破风问李弘道:“大人,北疆兵制是什么?如果我们遵从北疆兵制,那我们是不是大汉国的臣民?如果我们是大汉国的臣民,那单于庭和鲜卑王庭是不是也是大汉国的臣民?” 鹿破风一语中的,李弘半天都没有说话。 现在李弘感觉最棘手最难解决的就是诸部落的隶属和军队问题。鲜卑人、匈奴人、乌丸人和羌人都居住在边疆大漠上,他们有的是大汉的藩属,有的是大汉的臣民。各族的待遇不一样可以解决,但军队的问题却无法解决。藩属胡族有自己的军队,而归属胡族依律不允许保留军队,这样一来,大漠诸部落的实力如何平衡?实力不平衡,战乱就难免。但要是让大漠上的诸部落各自保留军队,冲突就更多,而且大汉内郡受到的威胁也会越来越大。目前单于庭和鲜卑王庭不可能同意归属大汉,除非把他们杀得象小部落一样无法生存,否则在大漠维持上实力平衡就是一句笑话。 在大汉律和大汉兵制的约束下。李弘和部下们根本没有解决的途径,所以他们想了一个北疆兵制,他们试图在保持各族友好相处,北疆稳定的大前提下,暂时放弃藩属和归属的问题,直接解决北疆军队和驻防戍边。但各族胡人在藩属和归属,在保留和不保留军队的事情上和大汉国讨价还价了将近两百年,这两件事早已深入了他们的心里,只要不解决藩属和归属的问题,他们就不谈是否保留军队的事情。 由于胡人和汉人世代征杀,几百年来彼此谁都不信任,仇恨在他们的心中熊熊燃烧。胡人迫于生存压力不断南下,而汉人因为国力起伏,在很长时间内对胡人的南下也只能采取打击和和亲并重之策。光武皇帝时,匈奴分裂,呼韩邪单于附汉为藩臣,大汉国待以殊礼,位居诸侯王之上,置单于庭于西河美稷,任其保留军队,从此匈奴单于庭就成了居住在大汉境内的藩属国。 匈奴分裂后,乌丸人趁机摆脱了匈奴的控制,在南匈奴归附大汉后,他们也向大汉国臣服了。光武皇帝于是封郝旦等大小酋长八十余人为侯王君长,使其居住在幽、并二州的十个边郡之内。乌丸人因为势小,他们的臣服和南匈奴有本质的区别,他们是归属胡人,也就是大汉国的臣民。 西凉境内的羌人也是归属胡人。武皇帝时,随着大汉对匈奴作战的节节胜利,加之博望侯张骞打开了西域的交通,武皇帝随即采取了“隔绝羌胡”的策略。将大汉的军队开进了西域大漠和河西地区,并设置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西达玉门关,直接把羌人压回到了河西和湟中一带,使得他们与北方匈奴无法互通声气联为一体。武皇帝认为羌人是一个弱小民族,无需像对待匈奴那样软硬兼施,所以直接把他们视作大汉臣民加以管制。 藩属的地位和归属的地位有天壤之别,饱受大汉欺压的羌人和乌丸人早就想摆脱这种为人奴隶的悲惨处境,他们的首领也想成为大汉的藩属,享受王侯的待遇。所以他们不停的叛乱,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重返大漠。一是不再遭受汉人的蹂躏,二是可以得到成为大汉藩属的机会。但大漠上有强悍的北匈奴人,随后鲜卑人又雄起于大漠,乌丸人和羌人一直都没有机会重返故土,直到这次大汉国远征大漠,给了他们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们终于回到了大漠,而且还拥有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漠领地,那么接下来他们想要什么?他们想成为大汉的藩属,象匈奴人,象现在的鲜卑人一样,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再遭受大汉国的欺凌和侮辱。 李弘虽然没有想到鹿破风会一语说中要害,但他还是从容面对大帐内的诸部落王,笑着说道:“北疆兵制还在制定之中,等我们拿出了完整的兵制,我们再议。我大汉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希望各族能够友好相处,北疆能够长久稳定,所以诸位请放心,我大汉北疆兵制绝不会损害到各族的生存。现在,我们还是暂时撂置这个问题,先解决最迫切的事情。” 晚上,李弘把白鹿王鹿破风请到了大帐。 两人早年就认识,曾经并肩作战杀退了拓跋锋的入侵。最早的风云铁骑主力也是白鹿部落的勇士,所以李弘心里对白鹿部落和鹿破风充满了感激之情。李弘和他闲聊几句后,问道:“你白天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你难道不是我大汉的臣民?” 鹿破风苦笑道:“大人,你我是生死与共的兄弟,我就说句实话吧。我是想做一个大汉的臣民,但在这大漠上,我就不能再做大汉的臣民了。我问你,你是不是想让各族都不再保留大量的军队,就象我们在上谷的时候一样?” 李弘点点头。 “那匈奴人的单于庭呢?鲜卑的王庭呢?” “鲜卑王已经沦落为部落王,我当然不会让他保留太多的军队,但单于庭却要适当保留部分精锐。” “那我们乌丸人和羌人就死定了。”鹿破风拱手说道,“大人还是让我们迁回去吧。” “你说说为什么?”李弘笑道,“如果理由充分,我就答应你。” “鲜卑人遭此大败,大漠上已经是匈奴人一家独大。如果我是于夫罗或者刘豹,我就要想想大漠的将来,我是不是要重建昔日匈奴的霸业?”鹿破风说道,“匈奴人要重建霸业,我们就是他的敌人,他们会尽一切办法杀了我们。我们没有军队,怎么和匈奴人抗衡?” 这个隐忧李弘早就想到,所以他立即问道:“那你可有应对之策?” “大人不论是否击败魁头和慕容风的鲜卑主力,以大汉目前的国力都无法占据整个大漠,将来的大漠局势必然是南北对立。大漠北面是鲜卑人的东中西三部,大漠的南面是汉北郡,也就是说,大漠北面的鲜卑人即使臣服了,但他们还是我们的敌人,还会随时发动对我们的攻击。”
“大人如果击败了魁头和慕容风的鲜卑主力,最多不过给大漠南北两方带来十年的安宁。十年后,鲜卑人恢复了元气,必定要再次南下图谋霸业,所以,匈奴人不会再给鲜卑人任何机会,他们一定会在这十年内连续出击,直到彻底占据北部大漠。到那时,大人还怎么控制实力强劲的匈奴人?” 鹿破风继续说道:“现在皇帝陛下分封了许多部落王,但我们乌丸人和羌人的实力实在不堪一击。匈奴人为了把大汉人从大漠上赶走,势必要先杀了我们,以铲除大汉的羽翼,然后再……” 李弘笑道:“我如果同意你们保留军队,那你们就变成大汉的藩属了,我大汉的皇帝陛下未必会答应。” “但我们已经回到了大漠,回到了故土。” “但大漠现在已经是我们大汉国的疆域。”李弘说道,“你想成为大汉的藩属,保留军队,虽然可以暂时遏制匈奴人实力的膨胀,威慑北部大漠的鲜卑人,但对我大汉边郡的威胁太大,各族一旦战乱,我如何控制?” 鹿破风摇摇头,无奈地说道:“大人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吧。大漠的事要用大漠的办法解决,大人要想稳定北疆雄霸大漠,需要的是武力而不是文字,大汉律和大汉兵制根本不适合大漠。” 屯田校尉、朔方郡太守唐放来书,说河套屯田已经开始,诸事进展顺利。 车骑大将军府云中行辕朱穆来书,说灵州、云中、五原、高柳的四个互市正在筹建,大概再有一段时间即可投入使用。只是目前出塞的商贾不是很多,还需要增加更多的优惠以吸引商贾前来经营。 车骑大将军府晋阳行辕赵岐来书,说天子下旨,命令并州大量接收灾民。现在冀州等地的灾民越来越多,并州不堪重负,急需粮饷。这个月太原、上党两地的屯田区就要秋收,但他估计今年收缴的屯田余粮要让这些灾民吃得一干二净。赵岐建议李弘尽早决断,要么坚守汉北郡,徐图后策,要么尽早找到鲜卑主力决战,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战事,以便腾出粮饷赈济灾民。 车骑大将军府临汾行辕李玮来书。李玮详细说明了洛阳政局的变化,给李弘仔细分析了洛阳政局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产生的变化。李玮说,太尉董卓和太傅袁隗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董卓急于掌控权柄,行事越来越残暴,面临的危机也越来越大,而士人现在不但不帮助董卓处理国事治理国家,反而未雨绸缪,一个个忙于逼走董卓,抢夺国家权柄。所以未来几个月的洛阳政局估计越来越乱,局势将更加动荡不安。 李玮催请李弘当机立断,趁着现在粮草充足,立即率铁骑北上,和魁头、慕容风的大军决一死战。此战无论输赢,都能重创鲜卑人。只要鲜卑人无力在短期内对汉北郡发起反攻,这仗就算打赢了。这样一来,我们不但可以立即解决大军粮饷随时断绝的危险,还有充足的时间处理北疆的诸多棘手问题。 李弘和鲜于辅等诸将商议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立即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