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汉帝国风云录在线阅读 -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五节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五节

    八月,长安。

    月初,赴汉中的特使何林在大司马徐荣焦急的盼望中,终于回来了,但他带回来的消息让徐荣大失所望。

    杨松拒绝了长安的要求。现在陇南一带的形势完全变了,刘备随时可能返回武都郡,北疆军随时可能攻陷河池、仙人关一线,而目前武都战场上的数万大军也随时可能撤进汉中,此时再冒险让北疆军翻越栈道秘密进入汉中,极有可能摧毁汉中,让汉中变成废墟,让汉中几十万百姓遭受战火的荼毒。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汉中的利益,杨松都没有任何理由答应长安的要求。

    杨松建议长安增兵武都郡,乘着刘备的大军还没有从陇西撤回来的时候,率先攻占河池、仙人关一线,切断刘备的退路,然后自己再牢牢占据阳平关和沔阳,确保汉中的安全。杨松归顺长安的前提就是确保汉中的安全,凡有可能危害到汉中安全的事情,他绝不会做。

    杨松的拒绝让武都战局陷入困境,长安要想迅速达到攻击目的,只有增兵。但徐荣有一个担心,那就是汉中的安全。汉军在武都方向攻得越猛,刘备撤回武都的速度就越快,而叛军一旦在武都战场告败,他们肯定要退回汉中,而不是巴蜀。因为只要汉中不失,他们就能牢牢牵制住武都方向的北疆军,阻止北疆军攻打巴蜀。

    北疆军若打汉中,则巴蜀可以北上攻击予以支援;北疆军若打巴蜀,汉中则可以西击河池、大散关一线威胁长安,截断北疆军的粮道。汉中和巴蜀互为支援,即便失去了陇南这个高屋建瓴之地,依旧可以竭力支撑,所以汉中必定是刘备、张任等人的首选后撤之地。

    此刻杨松如果拒绝刘备、张任的大军进入汉中,双方必起冲突,汉中的安全岌岌可危。

    “杨松是否可以确保自己完全控制汉中?”徐荣沉思良久,缓缓问道。

    何林摇了摇头,担心地说道:“我在南郑待了半个多月,发现汉中的局势极其复杂,汉中的五斗米道和部分高门大族对杨松非常不满,彼此间矛盾甚深。只要有机会,汉中必定爆发内讧,可能会重演当年杨松诛杀张鲁之祸。”

    “你是说,杨松有可能被杀?”徐荣吃惊地问道,“杨松密投长安的事泄漏了?”

    “杨松密投长安的事,是不是已经泄漏了,目前不知道,但时间越久,暴露的可能也就越大。另外,我个人认为,此事就算没有暴露,他的性命也难以长久。”何林冷笑道,“杨松倚仗自己手上有军队,在汉中为所欲为,强征暴敛,早已激起了民愤。他之所以要投靠长安,正是预感到了危机。此次他既不让我们进汉中,又不让刘备进汉中,等于把汉中推到了倾覆的边缘,汉中人十有**要宰了他。”

    送走了何林,徐荣立即请来了丞相李玮和太尉张燕。

    徐荣打算增兵武都战场,以最快速度占据河池、仙人关一线,“目前这是唯一的办法了,否则刘备撤回武都后,即使败退了,也会死守汉中。到时汉中有数万军队,又有充足的粮草辎重为支撑,我们无论南下打巴蜀还是打汉中,都会遇到极大困难。攻占益州是朝廷平叛策略的重点,我们不能因为迟迟拿不下益州而耽误了整个中兴大业。”

    “北疆的危机越来越大,西疆的平羌之战今年未必能结束……”张燕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以我看,武都的战事可以缓一缓,还是先集中精力把北疆的危机解决了。”

    张燕建议急调晋阳燕无畏的风云铁骑,云中刘冥的度辽铁骑,漠北铁钺的乌拉铁骑到金雪原集结,震慑大漠胡族,防止鲜卑各部联手叛乱,给北疆安全造成更大威胁。

    徐荣反对。此刻把三支主力铁骑全部调到大漠,虽然能暂时镇制鲜卑各部,能遏制鲜卑各部矛盾的爆发,但这个隐患始终存在。“我们平定天下尚需时日,如果将来大军南下的时候,北疆爆发更大的危机,我们可能陷入两线作战。大漠一旦丢失,胡人持续入侵边塞,我们可能再也没有能力南下征伐。所以此次北疆危机虽然严重威胁到了边疆的安全,但同时也是我们铲除大漠隐患,缓解胡族各部之间矛盾的最佳时机。”

    “北疆危机爆发的越早越好,越大越好。”徐荣平静地说道,“现在我们结束了南方战事,正在极力稳定南方局势,朝廷正好可以集中兵力、财力彻底解决北疆危机。稳定西、北两疆是朝廷平叛策略的基础,这个基础不打牢,我们在南下征伐的时候总是惦记着大漠,这会严重影响我们平定天下的决心和士气。”

    李玮同意徐荣的看法,“朝廷财赋严重不足,数万铁骑北上大漠后,如果没有足够的粮草辎重,反而陷入困境。北疆的仗如果一定要打,那也是明年的事。当务之急是请鲜于大人利用胡族各部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互相攻伐。胡族各部打得越激烈越好,死的人越多越好。”李玮望着两人笑道,“胡族各部打不动了,我们再出面收拾残局也不晚嘛。”

    “你们难道就不担心鲜卑诸部联手合力?”张燕摇头苦笑道,“大漠形势一旦失控,扶罗韩这些野心勃勃的人一旦掌控了大局,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即使担心又能怎样?”李玮摊开双手,望着张燕无奈地说道,“西疆的仗正在打,朝廷财赋又不足,如何出兵大漠?这次南方的战事以吕布将军在砀城大捷而告终,如果我们有钱有粮,完全可以乘势南下,夺取徐州,兵临长江,哪里用得着和曹cao、刘表这些叛逆虚与委蛇?”

    徐荣叹了一口气。“这么说,两位大人都不同意增兵武都战场?”

    “十月,等到十月秋收后,怎么样?”李玮连连拱手,“天子和大将军的军队已经打到河湟了,距离长安有两千多里,路上的运输消耗非常惊人。现在的粮草只能供应给他们,其它战场能省就省,无论如何不能增加消耗了。”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国事太过繁忙,徐荣基本上都在未央宫的道:“钟繇大人对雷将军极为看重,正好小女有意,随即派人探雷将军的口风,但雷将军一口回绝了。钟大人的女儿为此忧郁成疾。哪一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所以钟大人写了封信给我,想请我兄长子将为媒,但我兄长说,此事要么请大将军出面,要么请大司马出面,他不合适。如今大将军征伐在外,只好拜请徐大人……”

    许靖说着就要躬身行礼,徐荣急忙拦住了,“坐下说,坐下说……”

    许靖把话说到这份上,徐荣不能不答应。不就是钟繇大人要把女儿嫁给雷重嘛,小事,也是好事,没有理由不答应。但徐荣却不敢贸然答应,因为钟繇现在把女儿嫁给雷重,背后另有深意。

    南方的战事达到了朝廷的目的,不但重创了叛逆,而且还收复了豫州,唯一的缺憾就是南阳的仗打败了。大军已经很多年没有打过这样惨重的败仗了,这一场败仗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征南将军钟繇的功劳。

    现在荆州刘表的军队退到了宛城。曹cao故伎重演,上书请罪,说自己并没有接受襄阳的分封,都是朝廷冤枉了他,又一次要求议和。江东的孙权、周瑜乘机要挟曹cao,要求他归还九江和庐江两郡,双方因此闹得很不愉快。袁谭在袁霸的暗中帮助下,乘着曹cao的主力都在彭城的机会,突然出兵奔袭庐江舒城,一举夺下了庐江郡。孙权随即以此为借口,把庐江郡借给了袁谭。曹cao无奈,在刘表的调停下,给了孙权一大笔钱财,归还了庐江郡,打算先把长江两岸的局势稳住,全心全意对抗北疆军。而孙权、周瑜、袁谭等人也需要曹cao给他们在前面顶住北疆军,因此也不敢逼得太狠,担心把曹cao逼反了。

    徐、扬两地的局势渐渐稳了,豫州的局势也渐渐稳了。钟繇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迅速调整了兵力部署,但他马上遇到了一个严重问题,兵力不足。

    彭烈受左卫将军吕布节制,接受吕布的调遣。豫州战事结束后,他率军和吕布一起返回了兖州,屯兵于陈留。

    雷重受武猛将军吴雄节制,豫州战事结束后,按照命令,他要返回荥阳驻守,但钟繇上书朝廷,要求把他留下。

    颖川有七万大军,此次大战,南阳战场上损失了一万多人,豫州战场上前前后后也损失了一万多人,主要损失就是来自砀县、相县一带的拉锯战。虽然何夔、刘献、陈琳、刘询等人先后献城投降,但降兵只有一万多人,连补充损伤都不够。过去七万大军守一个颖川,现在六万大军守一个豫州,兵力肯定不够。豫州三面受击,至少需要十万大军戍守。钟繇的要求很合理,所以朝廷答应了他的奏请,把雷重的军队留在了豫州,但扩军十万的奏议被驳回了。

    雷重不愿留在豫州,他三番两次上奏朝廷,要求回洛阳,或者到兖州去,到吕布将军帐下效命。总之,他不愿留在豫州。雷重不愿留在豫州的结果很严重,因为豫州的五位统军大将张绣、雷重、陆勉、李云、赵虎五人中只有雷重是黄巾出身,如果雷重走了,朝廷答应给豫州增兵的可能也就彻底失去。如今朝中主掌兵事大权的是徐荣和张燕,他们两人不会给钟繇培植自己实力的机会。豫州军要想扩建到十万,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留下雷重,再一个是钟繇回朝,朝廷另派大将担任豫州军统帅。

    大将军临走时明确说过,要让钟繇继续在豫州统军,所以徐荣和张燕没有答应雷重的奏请。

    此刻钟繇把女儿嫁给雷重,除了拉拢雷重外,最重要的是想通过雷重得到增兵的机会。豫州要想彻底稳下来,增兵是唯一的办法,这一点朝廷也知道,朝廷也在想办法,但钟繇不想让此事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他要尽快解决。

    徐荣知道雷重的心思,让他娶钟繇的女儿,只有三个人能办到,那就是大将军、张燕和自己。但用这种办法留下雷重,还是解决不了豫州增兵的问题。钟繇真正的目的是要军队,而不是嫁女儿。

    许靖理解徐荣的难处,他请徐荣仔细考虑两天,然后再给自己答复。

    徐荣从栎阳回来后,马上找到了张燕,“此事还是尽快答复为好。豫州各郡国正在实施新田制,如果增兵的话,新增的兵户马上可以得到田地。但如果我们久拖不决,将来新增兵户的田地划拨问题是个大麻烦。”

    “你有解决之策?”张燕问道。

    “豫州南部郡国距离长江很近,那里的百姓应该比中原、河北一带的人更适应荆襄、江淮和江东一带的气候,如果能大量征募,这支军队将来可以成为南下平叛的主力。”徐荣慢条斯理地说道,“所以我认为,可以授权钟繇增兵,而且至少要增兵五万。”

    “五万?”张燕吃了一惊,“豫州现在有八万大军,如果增兵五万,那就是十三万人,钟繇手上的军队未免太多了。”

    “这是为南下攻打荆襄和江淮做准备,五万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徐荣笑道,“将来,有这五万人在前面冲锋陷阵,那么后续推进大军可以赢得更多的时间适应长江两岸的气候,减少大军因为水土不服等原因造成的损失。”

    张燕明白了徐荣的想法,“你想让吴雄率军北上冀州?”

    “是的,戌守边疆,不仅仅需要铁骑,更需要数量庞大的步卒大军。”徐荣叹道,“这些年,我们为了打中原,打关中,打洛阳,把河北的军队全部拉过了黄河,现在应该让他们回去了。”

    “好,好主意。”张燕高兴地说道,“北疆形势越来越危急。如果让那些胡人趁乱杀进边郡,涂炭生灵,我们难辞其咎,还是让他们尽快回去吧。羽行兄现在迫切需要军队保护边塞关隘,有了这几万军队的支援,他的话在大漠上就更有份量了。”

    两个人商谈了一些细节,拟定了议案,然后请来太傅杨彪、丞相李玮、御史大夫荀攸共议。五位辅弼大臣议定后,徐荣再赴栎阳,请长公主批奏。

    增兵打南方叛逆,长公主自然同意,但对徐荣另外一个奏请,却有些疑惑。

    “钟大人把女儿嫁给雷重将军,还要我亲自出面吗?难道钟大人不愿意?”

    徐荣微微一笑,把其中的诸多原因简单说了一下,“钟大人为了达到增兵的目的,非要把女儿嫁给雷重将军。而雷重将军似乎对钟大人颇有成见,并不打算领这份情。”

    “现在,我把洛阳、关西的军队全部调到了河北,吴雄、徐岩等人都到北疆打仗去了,却把雷重将军一个人留在豫州,并让他承担征募和训练新兵的重责,他当然十分不满,因此需要朝廷的劝慰和安抚。至于钟繇大人,他肯定也非常生气,因为现在洛阳的戍守之责全部落到了他的肩上。他要抽调兵力镇守洛阳,虽然朝廷允许他增兵五万,但这五万人是新兵,需要时间训练,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手上真正能用的人马不过五万多人,所以殿下应该表示一下安慰之情。”

    长公主恍然大悟,指着徐荣笑道:“钟大人一番好意,想给自己找个乘龙快婿,却被你乘机捉弄了一把,身陷绝境,将来为了守住豫州和洛阳,他还要看自己女婿的脸色,你真是……”长公主摇摇头,啼笑皆非,“爱卿,如果豫州丢了,我要唯你是问……”

    八月下,朝廷下旨,命令厉武将军彭烈、武猛将军吴雄统率五万大军北上冀州、幽州驻防,接受骠骑将军鲜于辅的调遣。

    朝廷下旨,命令征南将军钟繇兼领洛阳防务,即刻抽调武锐将军张绣、武牙将军李云率两万大军驻防洛阳。

    朝廷下旨,在豫州征五万兵户,增兵五万,并转拜雷重为荡寇将军,统领十营新兵,负责新兵训练。雷重将军受朝廷节制,领五万新兵、两万老兵共七万大军驻扎于许昌,作为朝廷机动兵力,随时支援南方各战场。

    这个圣旨传到豫州后,钟繇气得头晕目眩,不知骂什么好。

    洛阳、关西的军队全部走了,理由很充足。北疆乱了,要打仗了,需要军队,然后洛阳的戍守之责就变成钟繇的了。

    朝廷是增兵了,还一口气增兵五万,但这五万大军不受钟繇节制,而是朝廷自己控制的军队,哪个地方需要就支援哪里。豫州即使发生战事了,钟繇想要调用这支军队,还需要急奏朝廷。钟繇只能看,不能用,一点办法没有。

    现在八万多人的豫州军,要调拨两万人戍守洛阳,雷重的两万人马又受朝廷节制,钟繇实际上能指挥的人马只有四万多人。此刻如果叛军杀进来,雷重又拒不出兵的话,钟繇就完了。

    钟繇忍住了,没有破口大骂。朝廷没有做绝,长公主亲自手诏钟繇,极力安慰,并表示亲自为媒,为其女儿赐婚于雷重。雷重手上有两万老兵,而且他擅长训练新卒,从他手下训练出来的士兵,到哪都是英勇善战的悍卒。另外钟繇在此次豫州大战中也算见识了雷重,知道他是个智勇双全的悍将。有了这位统领七万大军的女婿坐镇豫州,等于有了坚实的后盾,豫州也算是固若金汤了。

    能有这样的结果,钟繇想骂也骂不出来。豫州是他的根基之地,如果任由他发展,手握十几万大军,将来朝廷很难控制他。为了防患于未然,朝廷也是煞费苦心,想出了这么一个匪夷所思的办法。

    长公主手诏雷重,赐婚,择日迎娶。

    钟繇回奏,拜谢了长公主,并书告许靖,请他代自己谢谢大司马徐荣。

    许靖很高兴,挑了个日子,宴请大司马徐荣,并请太傅杨彪,兄长许劭等人作陪。徐荣不好推辞,匆匆忙忙就去了。酒樽刚刚端起来,长史陈卫就大汗淋漓地冲了进来,“大人,颜良将军急报,十万火急……”

    徐荣心跳骤然加快,一时间窒息难忍,端着酒樽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大人,刘备撤军了……”陈卫凑到徐荣的耳边,急促地说道,“屯骑将军苦酋和屯骑营五千将士在仙人关中伏,全军覆没。武锋将军梁百武拼死突围,身受重伤,武锋营损失过半。”

    徐荣脸色微变,浓眉轻轻皱起,“请丞相、太尉、御史大人和光禄勋赵大人到尚书台等我。”

    陈卫飞身离去。杨彪、许靖、许劭等人紧张地望着徐荣。

    徐荣慢慢放下酒樽站了起来,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冲着许靖拱了拱手,“失礼了,失礼了……”接着对太傅杨彪说道,“老大人,我们即刻进宫吧。”

    尚书台。

    太尉张燕手拿战报,脸若寒霜,站在地图前一言不发。赵云手抱双臂,望着窗外的蓝天,脸显悲愤之色。

    “虎头太大意了,太大意了……”李玮连连摇头,“他应该考虑到刘备可能随时撤军,可能随时出现在武都战场上。在兵力没有优势的情况下,他怎能分兵攻击?”

    “拿下仙人关,等于切断了敌人的退路,这个诱惑太大了。”尚书令田畴叹道,“河池距离仙人关只有四十里,虎头以一部包围河池,一部攻打仙人关,两军在可以互相支援的情况下,他选择全力攻打仙人关并没有什么错误。如果不是刘备的军队突然杀出来,把虎头的大军一分为二,此仗……”

    “分兵攻击,绝对是错误。”张燕猛然转身,把手上的战报狠狠砸到案几上,“朝廷已经告诉他了,叫他保存实力,保持对叛军的持续攻击就行了。他如果不贪功,大军牢牢抱在一起,怎会中计?即使中计了,又怎会遭受如此惨重的失败?”

    屋内鸦雀无声。

    “援军何时出发?”赵云走到张燕身边,低声问道。

    “再等等,看看大将军在河湟战场上可有进展。”张燕摇头说道,“如果大将军还是找不到羌人主力决战,你就带着四万援军杀进武都,痛宰敌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