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新宋1138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五章 影响

第一百零五章 影响

    国子监,是整个大宋的最高学府,很多顶尖士子都云集于此。

    一个身着书生装的青年快速奔跑到了一间巨大的瓦房,这里正是国子监教书先生上课的地方。

    此时的课堂上,正有三十多个国子监的学生在埋头苦学。

    “出大事了。”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青年跑到了先生的讲台上,挥了挥手中的报纸大声说道:“朝廷可能要改制了。”

    “怎么回事?”一个国子监的学生问道。

    “我给大家念一念,大家就知道了。”青年展开了手中的报纸大声说道:“自三皇五帝以来,我们大汉民族建立了无数国家,建立了无数个朝代,一直以来,我们的民族分分合合,朝代不断更替,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吏治的原因。我们人类是一个族群,这个族群很大,每一个人都有自由生活的权利,为了保护这些权利,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不被迫害,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被掠夺,于是我们的祖先推举了人类的领袖,那就是三皇五帝。”

    “自那时起,我们汉民族就由部落形态,进入了国家形态,我们的祖先建立了国家,国家的管理机构就是朝廷,而所有治下的百姓都必须要为朝廷缴纳税收,而朝廷的义务,则是保护治下的百姓,让百姓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如果朝廷做不到这一点,那么社会就将会发生剧烈动荡,这时候,改朝换代和外族入侵就不可避免。”

    见所有人都认真倾听着,少年继续说道:“唐太宗李世民说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姓是国家的基础,这一点只要是读过历史读过圣贤书的人都知道。汉朝那么强大,领土面积是我大宋的好几倍,然而这么强大的国家却不是毁于外患,也不是毁于世家门阀,而是毁于东汉末年的百姓民不聊生。刘邦建立汉朝时,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也因此渐渐强大,之后才有了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豪言。”

    “总结历史各朝各代的发展走向与灭亡,只有一点,那就是吏治不清明导致国家日渐衰落,最后内部分化瓦解,建立一个新的朝代,或者是被外族入侵从而灭亡。”

    “我大宋自太祖建国以来,经历了靖康之耻,损失了大片领土,北方金人虎视眈眈,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如果我大宋不强大起来,那么也会如同历史朝代一样,或者是内部分化瓦解,或者是被外族灭亡,或许几百年后,大宋这个名字,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名词。”

    “一个国家的强大与这个国家的吏治是否清明分不开,如果国家的吏治清明,百姓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能够给国家缴纳的税收就会越多,只有朝廷有了钱才能够武装军队,才能够有钱打仗,才能够保护百姓,反之,如果吏治不清明,则会使得国家越来越穷,如果朝廷没钱,那么只要几场战争下来,国库就会空虚,国家就会越来越弱,最后导致国家灭亡。”

    “如何才能让朝廷的吏治清明?是让所有人都读圣贤书明事理?还是制定各种法律法规让人遵守?在我看来,这两者都不可缺乏,读圣贤书可以让人明事理,但是,却不能让人变成圣人,这就需要有法律的约束。”

    “然而就算有法律,也不一定能够让人遵守,我大宋自太祖年间就定有律法,然而贪官污吏却层出不穷。”

    “我们只有让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独立出来,让他们互不同属,让他们相互制约,才能够更大程度地避免贪赃枉法,才能够防止以权谋私,才能够让吏治变得更加清明。”

    “最近我大宋朝廷一直讨论这件事,有意让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独立出来。如果这件事能够变成现实,那么朝廷就将需要大量的官员来维持这样的制度运转……”

    一篇长达两千字的内容念完,所有人都被惊呆了,久久无语,过了好半晌才有一个人问道:“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是朝廷最新的邸报吗?”

    “不是,这是大宋明报发行的报纸,和朝廷的邸报有所不同。这上面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关于宋金大战的事,以及下个月新学学院招收学生的事情。”那青年解释说道。

    “拿过来我看看。”一个国子监监生向青年讨要说到。

    随着青年把报纸寄给那个前身,顿时一大群人都围了上来。不一会儿后,所有人都对这件事进行了讨论。

    有人对这件事产生了怀疑,认为这是子虚乌有,如果朝廷大半个月都在讨论此事,怎么可能没有一丝风声走漏。

    然而立马就有人反驳,说他听过此事,只是当时他没留意而已。

    在大宋明报发行两天后,临安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上到朝廷官员下到黎明百姓,都在对这件事进行着讨论,有人讨论着报纸这个东西,有人则是讨论着报纸里面的内容。

    对于大宋民报,所有人的看法不一,百姓通过瓦舍酒楼茶馆知道了这件事,对于朝廷改制,和宋金大战的新闻,他们只是看个热闹。倒是对新学招生和纺织厂招工他们非常感兴趣,因为这关乎着他们的利益。

    对朝廷改制感兴趣的是官员阶级和士人阶级,因为这关乎着他们的升迁和机遇。对于朝廷下层官员来说,如果进行改制他们将会有更多机会担任行政主管。而对于士人阶级来说如果朝廷改制他们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官场。

    古代的科举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南宋的举人秀才何只成千上万,然而官场的位置却只有那么多。能够进入官场的人少之又少,往往很多人都是靠着人脉关系上位,而没有关系的士子,除非你确实才华出众能够力压群雄,不然就算侥幸进入官场也很难升迁。

    这份报纸的影响力确实很强大,虽然销量很少,但是却让整个临安城都知晓了此事。这主要还得归功于瓦市,以及茶馆酒楼客栈的宣传。

    很多百姓听闻纺织厂大量招收熟练纺织工人,而且每个月的工钱竟然高达四五贯,都对此心动不已。陆陆续续的,很多百姓都按照新闻上面的地址,去寻找那些纺织厂的所在。

    在李奇准备发行大宋明报的时候,就已经通知了那些纺织厂的老板,让他们准备好招收工人的事情。这次百姓陆陆续续而来,他们也已经做好了准备,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已经招收了大量的纺织工人,相信过不了多久,等工人们都熟悉了纺织机,到时候大量的棉布丝绸麻布就会涌入市场,为他们带来疯狂的利润。

    此时的鸿卢馆,金人使节正下榻于此。

    张通古再次来到南宋,嘎古尔也是这次是出使南宋的副使,他这次来的目的和上次不同,上次他只是单纯的作为保护使节的武官,而这次他有另外的任务。

    “大人!”一个宋人五官却穿着金人服饰的男人走到了嘎古尔的身边。

    “事情查的怎么样了?”嘎古尔淡淡用问到。

    “大人,去年宋人朝廷在钱塘江边建造了很多作坊,这些作坊都是制造神臂弩的。”那个男人说道:“听说以神臂弩对付我大金铁骑的办法,是宋人朝廷秦桧的弟子李奇想到的,这个李奇倒是个奇人,只是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制作出了一万架神臂弩……”

    “李奇,这个名字怎么听着耳熟。”嘎古尔听到那人的话,顿时喃喃自语说道。

    “大人,这李奇您或许认识。”男人说道:“就是上次您来宋国抓的那个,被您差点打死后被宋朝廷要去的那个人。”

    “竟然是他!”嘎古尔顿时骇然,喃喃自语道:“能够写出曼谷歹战术,果然就有破解的办法,上次就不应该听张通古的,应该直接杀了他,不应该把他放回去。”

    “你速去探明此时那李奇的底细告诉我。”嘎古尔向那男人吩咐到。

    等那男人走后,嘎古尔才自言自语说道:“如果不能为我大金所用,就只有除去你了。”

    PS:这章完全用手机码字,电脑已经坏了,虽然如此,不过不会断更,大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