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残寇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揽士 募兵

第一百二十二章 揽士 募兵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正文,敬请欣赏!

“如今长毛攻城甚急,长沙局势危殆,势如累卵,这左季高怎么直至现在还没有到呢?”

    \/\/

    自七月间‘发匪伪西王’萧朝贵趁湖南兵力南调,长沙城内外空虚之际,率偏师来攻,烽火连绵已近三月。虽然长沙军民齐心合力之下曾经shè杀萧氏于城下,洪杨大军却全师而来。

    长沙城外,太平军主力围城快有一个月了。

    如今的抚台大人面对的是仓无粮,库无银,人手不足,士气低落的局面,要不是倚靠长沙这座千古雄城,城墙高厚,兵勇又是保卫桑梓地还算卖力,好几次差点就被攻破了城池。

    暂时想不出破敌良策,张亮基真是坐困愁城,束手无策。他这段时间以来昼夜难熬,一rì如度三秋,没有一夜能睡个囫囵觉,忧虑到连头发都白了一半,怎一个愁字了得?

    “东翁莫急,那郭某人一众乡党如此大力推荐左氏,必定是班班大才,等他一到,必有好谋算。且告急文书早已传往朝廷,援兵早晚必至。到了那时,区区发匪必成齑粉,不足为虑。”

    他那师爷朋友跟郭嵩焘等人相熟,也久闻左宗棠才能,只能尽力说好话,劝慰这位忧心忡忡中的米饭班主。

    “也不知道中枢那些大佬们决心如何,要是驰援不力,这湖湘一地怕是要乱上几年了。还是得靠湘人自救啊,募勇一事,各位师爷朋友还要多费心cāo持才好。”

    那时代的官员与幕僚师爷之间相当于雇佣关系,双方自主选择,往往又有得力人推荐才能入幕,各自并无人上的依附,是以一般称东翁、朋友以示尊重。

    早在萧朝贵率军北上长沙城势危时,张亮基就数次颁发了布告号召各地官员乡绅兴办团练。满清朝廷眼见八旗与绿营朽败不堪用,也大力鼓励地方团练,力图利用各地的地方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只是到现在除长沙府外,各地还没有多大动作。

    “前月有湘中周氏、湘南李氏等众多豪绅大族表示愿意报效,现在也应该有动静了。”

    .....

    “爷好威风!”

    “奴家要死了!”

    “兰儿你真美.....嗯!唔!....真好啊!”

    -

    那女子乃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杏贞,今年新进的兰贵人。这叶赫那拉氏年方二九,正是年轻的时候,面容好,外表端庄,看上去还是很婉约动人的。

    咸丰本是个病秧子,虽然rìrì临幸,每次却不过片刻光景,要不是她竭力奉承,还难得尽兴。正是她的那一份奔放与鼓励,让咸丰感受到了一种做男人的威风。宫中佳丽如云,也就这位兰贵人贴心。

    “皇上,您有什么心事嘛?”

    “唉,南方长毛造反,如今都打到长沙府了,南方动乱,社稷不安,我心绪不宁啊!”

    谈到政事,兰贵人一下来了兴致。因为她出官宦之家,对权力有着天生的向往与好奇,便也常常侍候咸丰理政,还经常给他提些小建议,倒也颇有见地。

    “可是又有告急文书?”

    “那倒也不是,那广东民团总办潘仕成麾下先锋官黎某在骑田岭大破粤匪数万人,朕是在考虑该怎样封赏呢。这潘氏在先帝朝业已迭次加恩赏戴花翎,先加按察使衔,后又加布政使衔。已然是二品大员,朕都不知还有何等奖励可以赐予了。”

    “这是大好事啊,臣妾恭贺皇上!”

    听到一方商绅才干如此,兰贵人也颇为欣赏,就在龙上伏低拜贺,入眼满目chūnsè令咸丰龙颜大悦,终于放下了心中犹豫。

    “这潘某倒也算得上是粤省绅士中最为出力的一员了,那就给他一份前程吧,免得外人说我新觉罗氏小气。兰儿,帮朕拟旨,着升潘仕成为两广团练总办大臣加兵部尚书衔,总理团练事宜,部属自黎明以下诸将各有升赏.....”

    .....

    安化县磨子街,落地秀才胥致远家中,年近四旬的教书先生愁眉不展,与三子儿女悲戚无语。

    今年太平军一路北上,湖南局势动dàng),成千上万的饥民或是南下往广东,或是往东去江西,或是北上往益阳、长沙一带避祸,不知道有多少人扑倒道旁。

    而有些无良豪绅地主、投机商人却乘机囤积居奇,牟取暴利,致使全省各地米价暴涨,到仈jiǔ月间,由原来的每石米二两六钱涨到近rì的四两三钱,而且是每天一个价,天天都在涨。

    胥致远平rì靠教几个学生度rì,生活倒也过得去。但这近半年都有乱民起事波及到湘中湘北,市面上受到影响,治安恶化,慢慢的学生都不敢出来了。

    失去了生计,他家用度rì艰,吃不起大米,只能靠红薯煮糙米拌野菜果腹维系。前数rì胥秀才好不容易凑了百多文钱,叫妻子去买一升米下锅,等她到米店时涨到每升米一百三十文。她只得回去借了十几文钱凑齐,等下午再去买米,米价却又涨了。

    买不到米,腹中饥荒,他娘子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绝望中便含愤跳了资江。

    胥致远闻讯后,悲痛yù绝。打捞起妻子的尸首,守了几rì灵,亲友邻舍送来的粮米也已经吃完,困顿无法子可想。

    望着摇曳的油灯亮光,想到自己家道败落,虽有才华却屡试不第,如今生计艰难以致妻投河,子女饥饿,家无隔夜粮,自己又手无缚鸡之力,前途渺茫,胥致远不由得悲从中来:

    “人生凄凉若此,不如死了算了!”

    “儿也,宁做太平犬,不为离乱人。”

    “我的妻哎,我们这就地下相会去。”

    父子六人诀别,相拥而泣,放声大哭,这就要割腕自尽。

    “笃笃笃!-”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秀才公在家吗?我替新化县周家送聘书来了!”

    .....

    十月中旬,周晓峰回家后的第五天,周文山亲自带着周义成上门拜访了宝庆知府吴嘉兴。

    见着穿五品官服的周义成,吴知府甚是高兴:

    “周兄,粤军骁勇善战,骑田岭阳山关大捷一战成名,前几rì看了军报,兄弟我是称慕不已啊,恨不得相见,昨rì见了你的拜帖,终能见我湘中豪杰一面。兄大才,果然名不虚传。”

    周家是本地的大老虎,家族子弟当官的,发财的怕不有上百人,他一个流官,那是万万得罪不起地头蛇的。如今周家在外的子弟立下大功,眼看着就要升官发财,他自然是下力气巴结了。

    ...

    而此时,按湖南巡抚张亮基签署的命令,湖南各地商绅可自行立团练。周晓峰抓住机会,发动十六家在湘中附近州县招募新兵。

    周家坐镇新化,冯建武祖孙三代坐镇双峰县,李先云坐镇湘乡县,陈忠标带人去了涟源,其余刘永丰、王文宽、张伟新、杨新丰等人各自领了任命,前往四面八方有根脚有关系的地方募勇。

    周晓峰这几个月来通过络绎不绝的车马队,早已往湘中一地运来了无数钱粮,后队人马还在源源不断而来。

    为了提前争夺人脉,免得曾国藩如同历史上一般依靠十几年积累的人脉继续崛起,他重点在湘中湘东南招揽人才与兵勇,十六族在四境设了数十个招兵点。按周晓峰的吩咐,招兵只看三条:农民出,体健康,肯吃苦,走的就是书生加农民的路子。

    ....

    “卖核桃咧,又香又脆的大核桃哟。”

    一个壮实的汉子,推着一车核桃沿街叫卖。这时,他见前面城门口围着一群人,便也挤过去看。

    “各位乡亲父老,得了巡抚张亮基大人的钧令,我周家特在安化境内募兵五百……”

    一个湘籍粤勇站在布告栏前大声解释着,诸多百姓围在布告旁边,议论纷纷。

    “每个月二两银子的饷银呢?兄弟,我们一起去啊,总好过在街上游手好闲。”

    “听说还有一石米的贴补呢,要是能当军官,一人当兵养十个人都有余。”

    .....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还是算了吧。”

    “免了,兵头喝兵血,别提多狠了。每个月能拿到二两才怪。再说了,入了营,子子孙孙都要当兵了,没出息。”

    那念布告的士兵听了这话,连忙正sè说道:

    “这位兄弟你这可错了,我们都是湘人,本乡本土说来都是弟兄,周家一直也从没做过亏心事,待遇没的说,更绝不会有克扣之事。”

    “大家知道阳山关大捷吧,就是我们跟着周家五爷打胜的,我们湘军啊,进来的个个都是好汉,出息的都是英雄。一人当兵,全家不愁,入营就发十两银子安家费,从古至今哪里有这样优厚的条件,说起来还是周家仁义啊。”

    “是啊,是啊,周家确实是累世行善积德的大善人家啊,投他家不会错的。”

    近rì阳山关大捷被写成了评书,送到各地茶馆酒肆中去宣讲。各地的老百姓,对阳山关大捷可是街知巷闻了,都把这是湖南人自己的功劳。

    招兵处的兵士都选的伶牙俐齿者,加上还有人在人群中做托,陆陆续续的,就有些年轻后生投了军。

    .....

    这一rì,安化县招兵点来了个人,他推着一车核桃,看到那布告,听到所说的待遇,便放下车子,奔着招兵点而去。

    “几位兵大哥,早就听说周家仁义,我许某人信得过,你们收了我吧。”

    领头的军官看这人甚是高大健壮,长得黑塔一般威武,登时也喜欢上了。

    “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许大力。”

    “好,许大力,我就看看你到底有多大的力气。”

    这黑汉四周看了看,看到城门口有个石磨盘,怕是有三五百斤重,他阔步走了过去,双手抓住边缘,大喝一声:

    “起!”

    那磨盘举在汉子的头顶,脸不红腿不颤,还在路上走了一圈方才放在原处。

    “真是好神力,你这兵我周家收了!”

    .....

    ar_left15fbfred">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