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2 变故横生
襄城公石涉归、上庸公石日归,都可算是羯国本族耆老,算起来都可以说是羯主石勒一个时期的人物。但若说他们与石氏皇族有多么亲厚、确凿可查的关系,其实也未必。 羯胡内附年久,而且本身也不是匈奴那种传承有序或氐羌那种族裔众多的势大胡族。至于羯主石勒,不过是武乡羯胡中部落小帅出身而已,大概可以类比于晋人中的乡豪门户。 而且由于羯胡本身在诸胡之中便不算是强势族群,所以石勒的出身还要更低微一些,否则不至于被掳掠售卖为奴隶。 至于石勒之后的崛起,其实也与部族没有什么关系,察其半生轨迹,一直都是在给人或为奴仆、或为爪牙,充满了背叛与依附。所以石勒这个人,抛开其功业如何不论,哪怕在本身的羯胡部落内,风评都不甚高。 只是随着势力越发壮大,同族之众毕竟在心理上更亲近一些,石勒也开始注意笼络羯胡人众。而对于羯族那些耆老们而言,他们这座浅塘竟然有幸涌现出一条恶蛟,自然也就乐得依附。石涉归等人,本身便是羯族中各拥部曲的豪帅人物,在这种情况下也乐得与石勒攀上关系,以宗亲自居。 但之后石虎当国,特别是用酷烈的手段诛杀夔安等一众羯国耆老,石涉归等自然也受连累,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权柄却被夺走了。 当皇后郑氏的私诏送入石涉归手中时,他已经是嗤笑不已:“贱婢魅宠于主上,才稍得人上之名分,如今孽子乱国,我等肯不计前嫌出面定乱,已经是不负先主的恩义。这蠢婢居然还自恃名位,不愿出见宗老臂助!” 虽然言辞中充满了对皇后郑氏的鄙夷,但当打听到周遭受此私诏的不过寥寥数人,石涉归心里才好受一些。他虽然与那些人家一同行入苑中,但也并不觉得那些人真有多少够资格与他同出同入、平起平坐。 如此看来,皇后不愿直面众人,只召几名她以为能够亲近信任的耆老重臣商论事务,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话虽如此,石涉归眼下既不便自引部曲入见,但也没有胆量孤身入见,毕竟皇后身边还有一个凶残成性的太子石邃。 于是他便去与并受私诏的石日归等人碰头商议,很快便达成一个共识:他们入内拜见皇后可以,但却不能这么轻易就入见,皇后也必须要拿出诚意来,特别是需要保证他们人身安全。 口信传入未久,不多久便有回信传来,这一次传信者竟然是博陵公石遵亲自至此,这也算是一种入质了。 “诸位贤臣宗老,能够于此际慨赴国难,母后对此也是深有感激。但毕竟内外有别,当下主上又远在信都,母后实在不便出见外廷群僚,只能为此权宜。眼下派遣小子前来礼邀,还望诸位不要见疏。当务之急还在定乱,宫苑败坏至斯,诸位也都有见,若还不能共举定乱,迟则祸患更深,力将不及啊……” 石遵本就是石虎诸子中少有能够笃守礼节者,此时放低姿态、恳切十足的面见众人,也让在场那几人颇感受用,甚至上庸公石日归忍不住感慨:“殿下好学笃静是好,但也不敢绝远人前啊。以至于我等虽然久在国中,竟然不知主上膝下贤子壮成……” 这种虚辞吹捧,石遵自然不会当真,更何况若非眼下情况特殊,就算他对储位也有企图,也根本不必折节交好这样一群早被投闲置散的老贼们。 但无论如何,石遵的到来总算让人打消疑虑,追从石遵行入皇后宫中。皇后端坐以待,至于太子石邃,也因为当下身份敏感和性情乖张,并没有在此刻出席,以免更加坏事。 众人行入礼见皇后之后,皇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只由少子石遵出面转达她的意见。首先便是襄国此乱缘由,暂且存而不议,当务之急是要从速扫除外患。至于石涉归等人,皇后全权受命他们统领襄国目下所有人马,定乱事宜一应委之。 石遵较之乃兄之高明,就在于此了。虽然都是同一意图,但他却绝不会像石邃那样傻不愣登的直接逼令这些人将黑锅扣在领军将军王朗身上,同时干掉其人坐实罪名。 他只是抛出一个诱饵,让这些人去欣喜争抢,而这些人想要达成意图,顺手就需要完成石遵真正需要他们做的事情。 果然石遵话音未落,石涉归便不乏精明的开口说道:“皇后此桩任命,可是包括禁卫在内。王领军督掌禁卫,这可是主上临行前的命令……” “主上所命,老妇怎敢质疑?但目下宫苑都已纷乱如此,王领军却不知所踪,老妇目下所能依仗者,唯当下亲近之诸公而已,大事若不委于诸公,老妇一介女流则待死矣!” 听到皇后不乏悲切之声,又见这妇人虽然自称老妇,但仍体态丰腴、面容姣好,全然不似已经生养两个壮儿的模样,这几个耆老贵胄也都难免面潮心热,心中立即便涌现几分寻常不曾具备的豪情担当。 这话说得不难理解,虽然主上命令王朗留守宫禁,但王朗却擅离职守,皇后也只能委托靖难数人平定祸乱。而禁卫乃是襄国目下在编规模最大的军伍,理所当然该有他们几人统率。 尽管眼下所谓禁卫军权还只是一张画饼,但几个被冷落年久又终于大权得握的老家伙们这会儿已是激动不已,只有那石日归有些忐忑道:“当此时刻,王领军未必肯乖顺交出禁卫军权……” “交或不交,又由得他?他本就辜负主上重任托付,连累宫禁破败至斯,事到如今,还有面目把持权柄不交?” 石涉归这会儿却是老脸潮红,一脸激愤道:“皇后临危受命,老臣等义不容辞,这便招取禁卫之众,为国杀敌!” “晋军仍在苑内施暴,还请诸位能够持重相忍,从速以定。” 石遵又在旁边加了一句,他是担心这群人本末倒置或是过分拖沓,致使内乱再上台阶,叹息道:“若非少子羸弱,兼母后身畔也乏人护持,我真想追从诸位上阵杀敌。唯今诸事只能托付诸公,非常时势或从权宜,之后祸福,我母子必与诸公共担!” 这便是直接鼓励这些人用强去抢夺禁卫军权了,石涉归等人未必能够尽数洞悉当中凶险,但这会儿也是豪气干云道:“晋军犯境者,不过区区数百千众而已,往年老子一场阵斩坑杀便远超此数。若非此际主上不在国中,在任者又才非当选,否则岂容贼众猖獗!”
如此双方算是初步达成了共识,而石涉归等人也派遣一部分部众言为保护、实则也是将皇后母子监控起来。 而在离开皇后宫前,他们又亲自绕行前往拜见佛图澄,言为求卜问吉,实则也是要看一看这位连主上对其都礼敬有加的大和尚对此是何态度,待见佛图澄只是寻常应对,而他们又是求吉得吉,他们便也满意的行出。 王朗所在的襄水防线,此刻已是混乱异常,大量民众被那一路疑似晋军推波助澜的逼到襄水沿岸,或是哀号或是愤怒的向此防线冲击。但这些人众不过乌合,在襄水沿线已经有了调度配合之后,一时间也难将此防线冲溃。 而那一路疑似晋军,因为前方有着大量生民聚集,也阻拦着他们不能即刻冲到襄水近畔与羯军正式交战,双方便隔着一道涌动的人潮,在此境地中遥相对峙起来。 队伍中的晋军兵尉名为徐无病,此刻也是有些一筹莫展,他们奋武军的确是临战忘命、悍不畏死,可是眼下拦截在他们面前的,却是那些惶恐至极而又手无寸铁的寻常民众而已。要他挥刀劈向这样一群惶恐的民众们,他还没有达到那种狠戾的程度。 不过眼下也并不能说是失算,他们毕竟是将王师旗号堂堂正正的打在了襄水近畔,消息之后肯定会快速扩散开,此前率部向北而去的将主沈云只需要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他们这一路人马所造成的声势,肯定会想方设法的与他们达成战术上的配合。 不过话说回来,眼下的沈云还真的没有精神再去打探他随手派出的这几十名兵众,昨夜所以指派,在沈云看来只是随手一招闲棋,并不奢望徐无病等人能够在城南营造出多大声势,但就算无功,凭奋武军这几十人众强悍战斗力,在动乱中保命且从容退出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 所以这南北两路,眼下算是彻底的失于联系,沈云并不知徐无病等人已经在城南营造出如此大的声势,而徐无病他们也不清楚将主已经攻入建德宫中,且正在携带重货赃款准备撤离此境。 动乱之中,变数诸多,徐无病等人眼下还在被王朗所组织起的战线阻拦在襄水南岸不能冲过。 可是突然前方人潮如泄洪一般向北面涌去,徐无病等人也不知发生何事,眼下他们只能受到前后左右那些或惶恐或狂热的民众裹挟,随着人潮继续前冲,唯一能做的只是抱紧那一面仓促赶制的旗帜,希望借此向奋武军主力传递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