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祚高门在线阅读 - 1462 三代不述,今唯论茶

1462 三代不述,今唯论茶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只要超出了衣食住行的生存基本需求,只要达于各人感受的层次,都是建立在过分解读的基础上。

    作为南国茶道始作俑者,对于这一点,沈大将军有着深刻的认知。

    水为万物之源,世上无人不饮,茶本身便是一种立足于水而又高于水、带有个人感受追求的饮品,如果只是为了生存,则不必饮茶,而若饮茶,则必是已经超出了生存的基本需求,就有解读的空间,就有推广的价值。

    茶道,就是一种将日常饮食行为仪式化的艺术。饮茶作为一种日常行为,是这种艺术的载体,仪式则是为了构建一个特定的文化场景,能够让人认同且代入其中,而对于仪式步骤的解读,则就是茶道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只要能够言之成理,能够满足人对文化的享受与追求,就是成功的,哪怕只是穿凿附会。

    河北经术名门,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世道的话语权,就在于他们所掌握对于经术的解读权,而对经术的解读,就是整个诸夏社会价值趋向的底层共识。秦皇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就是为了构建一个社会的观念共识。

    当然,茶道是达不到那种普世的层次,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却能够构建一个南北时流俱都能够融入其中的仪式场景,从而获得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茶的普及并非一帆风顺,在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特别在北魏统一北方、势大一时的时候,有南国逃人将饮茶习俗带到北方,却遭到北人讥笑,使人耻于言茶,因为这代表着一种失败的、落魄的饮食习俗,甚至一度南人不善战、亏于血勇都被归咎为饮茶习惯,将此视作鄙俗。

    沈哲子并不排斥河洛时流对于茶道的过分解读,反而乐见甚至鼓励时人去补充这当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甚至穿凿附会一些怪诞神异之说。而南国饮茶所以快速风靡,除了沈哲子不遗余力的推广之外,也的确是有一些神异传说在其中。

    南国印刷技艺渐趋成熟,这也使得许多私学杂著逐渐泛滥。几年前,有一部《武康耆老记》突然风靡一时,这一部书便是类似《搜神记》等志怪笔记,只是论及辞藻文理则远远不及,所述多武康并周边几县一些乡野怪诞事迹,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开,则是因为武康正是沈大将军桑梓所在。

    《武康耆老记》有一“武康山神”独篇,里面记载了一些武康山神吴兴沈莹生前身后轶事,其中便有一片段讲到旧吴灭亡之后,吴兴沈莹壮烈捐国、阴魂不泯,转回武康山中成神庇护桑梓,山神护乡累积阴功,终有一日得达天阙,叩请天帝祈求神物以求能够庇佑后人,因是得神茶之种赐予武康后人,后人感梦得种、珍而植之,采其茗叶常年烹食,因是吴兴沈氏子弟多悦志、有力,远超同侪。

    这一则鬼怪故事,很明显不是沈氏自家手笔,因为所谓武康山神这样的把戏,是旧年沈氏清声未著时期的把戏,如今沈氏势大一时,甚至沈大将军履极未远,已经懒于再言这些旧谈。甚至原本的武康山神,早被江东天师道那群师君们感天受命,推为江南神君。

    但是随着这一部《武康耆老记》的风行,南国人众似乎陡然间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天道密码,那就是为何吴兴沈氏能够骤大于此世,更涌现出沈大将军这般独得三吴灵秀精华、人莫能及的子孙。

    人大凡接受、理解什么事物,总要遵循一个因果的逻辑。有一个怎样的原因,而后推演出一个怎样的结果。而在这本志怪笔记之前,沈大将军秀出于江东这一现象,一直都缺乏一个有力的解释。为何这般优秀?总要有一个原因!

    现在,原因找到了,最起码在没有出现另外一个更加有力的解释之前,沈大将军就是武康山茶泡出来的江左麒麟,这一点毋庸置疑!甚至于就连大将军何以不遗余力的推广饮茶之风,都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于是,原本还只流行在南北士流之间的饮茶之风,随着这一则神异故事的传播,更是一下子捅到了市井之间。而武康山茶一时间也成了人皆欲求的茶中珍品奇货,明前、雨前,购茶者云集武康,开山采茶都需要师君亲临、开坛祈禳。

    武康山里几株树龄久远的老茶树,甚至就连吴兴太守都忧心忡忡请示行台要终年驻军保护,唯恐被jian邪之流偷采烹食之后开蒙启智,为祸地方。旧年还在行台的江虨在请示过大将军之后,煞有介事批复良茶不独启智,还能导人向善,毋须因此怀忧。

    抛开这些神异鬼怪的传言,饮茶之风在南国确是已经成了稳定的饮食习俗。否则单凭大将军一人的推广,不至于吸引那么多的时流加入其中充实茶道。

    如今的南国,在河北人面前,是一种强大、成功且富足的姿态,而茶道则就代表着精致、高深、有格调、有内涵的文化元素。哪怕是到了后世,文化的传播都是由发达向落后地域去扩散,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体,放之皆然。

    所以,当沈大将军在这些邺地乡流面前展示南国茶道的时候,尽管这些人难以领会这种视听之间的享受,但却不妨碍他们见猎心喜。

    更何况,哪怕抛开沈大将军本身尊崇的地位以及茶道中那些晦深繁杂的内涵,单单那行云流水的动作,品类繁多的器物,眼花缭乱的cao作,一并汇总成为令人赏心悦目、不由心折的风雅。

    “请饮!”

    随着一声清越至极的瓷瓮脆响,沈大将军已经完成了第一番的布茶,茶坪上摆放着许多莹白如玉的瓷盏,瓷盏中则各自盛放着香气浓郁的茶汤。

    众人这才从此前那种沉醉中醒转过来,但却因为不知后续礼节而倍感局促,不敢上前取茶。顾昌见状后便先将瓷盏接过摆在案上,以竹尺拨开茶汤上方的泡沫,再向大将军颔首致谢,以观、嗅、品、反、饮等一系列步骤,将茶汤饮罢之后,闭眼回味许久,才又开口说道:“一茶五味,君臣辅佐各得其序,品而三反,回甘透齿,实在大妙。”

    其他众人见状之后,也都各自取茶啜饮,茶汤入口之后,便有一股丰富的味道陡然于唇齿之间炸开,初感辛烈、后觉浓香,一道咸流压住舌板,却又有一股压制不住的清香透于上颚,呼吸的微弱气流将这一股微弱清香搅动起来,之后鼻腔里浊气缓缓排出,整个人精神都陡然一振,而当茶汤顺喉留下时,更有一股实质般的暖流直通内腹,等到再作回味,满口却只剩下茶饮所特有的回甘。

    这个时代的茶饮,大不同于后世主流。抛开口味习惯与加工技法的不同,沈哲子觉得大概还在于茶叶的品种不同,还未经过彻底的驯良改进,或者说有一种野性未驯。

    来到这个世道不久,沈哲子便尝过当时茶饮,远不像后世所猜测那样不堪下咽的黑暗料理,反而觉得味道还不错。

    如他今次宴请邺地乡流饮茶,所用乃是蒸青研磨加工的类似抹茶茶饼,这是一种比较精良的加工方式,佐料又有姜粉、桂叶、桔梗、花椒之类,甚至包括异常珍贵的胡椒,其中姜桂桔之类是为了丰富茶品的味道,少量的胡椒则利用其挥发性将材料味道带出,花椒则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味蕾,使得味道变化更富层次。

    至于经过蒸青处理的茶末,其实并不像后世炒茶那样易于发散茶香,各种味道次第将茶香引出,茶香则作为最后的压阵回甘余韵,至于原本微酸、发涩的口感早已经被前味带走。

    当然,想要做到层次丰富同时又不喧宾夺主,除了配料精准把控,还需要火候掌握,烹煮的时间都有非常严密的计算。

    后世的想象,本身就是建立在茶饮已经风靡天下且炒茶技艺包括茶叶种类都已经成熟的前提下。哪怕只是人之常情,唐朝士大夫守着红泥小火炉只为烹煮一锅胡辣汤也实在有些怪异。更何况胡椒作为发味的材料,言之价比黄金都不为过,唐时宰相元载巨贪,家中抄出胡椒八百石,成为流传千数年的贪官梗,可见哪怕在当时,胡椒都难作为市井间的消耗品。

    当然,如今南国饮茶之风越来越盛,寻常人自然不会这么讲究。如今南国茶货大体也有几个分类,像是用于对外交易的茶砖,采摘之后搓捻蒸青、板压结砖,烹煮之后有着非常浓厚的酸涩草味,茶香反而不甚明显。

    炒茶其实也存在,主要是江东一些大茶园以此杀青加工,但仍然需要煮食加上姜之类的调品,虽然一定程度上有损茶香,但也足够透味。

    至于蒸青研磨之后加工成的茶饼,哪怕是在江东和洛阳,仍然还是属于奢侈品,不能完全流传普及开。

    一番茶艺展示颇耗精力,沈大将军脸上也是隐有倦色。在场邺地乡流们虽然对这技艺仍是多有向往,但也不敢再请求大将军再作展示。

    不过他们也无需太过失望,大将军虽然不再展示茶艺,但却赠送给他们每人一部由大将军亲自执笔编撰的《茶经》。这一部《茶经》,内容又比唐时陆羽所著《茶经》丰富得多,特别是其中关于茶道、茶艺的记载,包括一些有关茶饮的南国诗赋,俱都载录其中。

    这些邺地乡流,对于行台而言就是值得维持栽培的群体,他们此前社会地位或是不高,但只要能够紧跟行台步伐,肯定会是河北首先受惠的一批。至于河北那些所谓的经术世家,并不在行台第一轮的接触与拉扶序列中。

    《春秋》旧义,且由他去,坐而论道,首推《茶经》。行台便代表着新的章法制度,犯不上再与那些河北世族讨论什么三代得失,想要进行文化上的交汇与申辩,只能进入行台所准备的场景中来。

    很明显,沈大将军所主持的这一场茶局,给邺地乡流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无论是当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还是单纯这种精益求精的饮食风格,对他们而言都是完全陌生而又极度向往的。特别沈大将军那精妙茶艺、巧施烹饮的形象,在观者心目中更成为风雅卓然的巅峰画面,往后余生每每思及,都如当日那一盏茶回甘悠久。

    不过沈大将军倒是无暇关注这些人之后苦练茶艺的事迹,在安排好顾昌入治事宜之后,便在胜武军拱卫下径直向北。

    东武城沈牧接连传来信报,迹象种种表明羯国信都多有不稳,原本预定于开春之后继续进行的北伐战事,将要大大提前。而这一战,沈大将军则不愿再给羯国留下继续向北流窜的机会!

    http:///txt/73885/

    。_手机版阅读网址: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