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末英雄吕温侯在线阅读 - 第95章:汝南袁氏(一)

第95章:汝南袁氏(一)

    PS:

    感谢书友1461###09的一张推荐票!(你又在手机端投了!只有在PC端投才有效!)

    汉末的历史和汝南袁氏有很大的关系,袁绍和袁术都出于汝南袁氏。

    袁绍曾经雄踞幽并青冀四州,虎踞河北,以大将军的名义号令群雄,曹cao、刘备等人东曾经是他的小弟。袁术更是厉害,董卓之乱后,袁术一败于袁绍,二败于曹cao,仍然能率领余部奔袭九江,割据扬州可见一斑。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董卓董太师,也不得不皱着眉头任命袁术为后将军、袁绍为渤海太守,目的就是拉拢汝南袁氏。如果不是袁绍、袁术兄弟不和,天下还不一定会三分。

    袁氏是虞舜的后裔。西周初,周武王追封先贤后裔,封有虞氏之裔妫满于陈(今河南准阳),建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他的十一世孙有个叫诸公,字伯媛。伯媛的孙子涛涂,以祖宗字媛命氏。春秋时,媛氏世袭陈国上卿。当时媛、辕通用,故媛涛涂又写作“辕涛涂”。至西汉初,辕氏后裔政将“辕”字的“车”旁去掉,邕以袁为氏。

    汝南袁氏自袁安始,于东汉章帝、和帝、桓帝、灵帝、献帝诸朝中,从袁安到袁绍连续五代人,袁家都有人做到三公级别(包括地位更高的太傅、大将军),袁安(司徒)、他的儿子袁敞(司空)、孙子袁汤(司空)、曾孙袁逢(司空)、曾孙袁隗(太傅)、玄孙袁绍(大将军)。另有十多人做到九卿、太守级别,另外还有不少州牧郡守辅翼其间。袁术还曾经称帝,建号仲氏,只是无人承认罢了,这就是袁绍、袁术一直引以为豪的四世五公。

    无论在朝堂还是儒生清流的心中,汝南袁氏都是名副其实的世家大族。与弘农杨氏、太原王氏、颍川荀氏、京兆韦氏、河东卫氏、河内司马氏等世家共同主宰了后汉的后半段历史。袁家世代为三公,三公有举荐人才的权力。百余年下来,袁家门生故吏满天下,形成了势力庞大的官僚集团,这也是袁氏子弟最大的政治资本。袁绍、袁术在董卓之乱时能够一呼百应,要枪有枪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旬日之间便能割据州郡,靠得就是这个官僚集团。

    提到汝南袁氏,就要从袁良说起。袁良,是汝南袁家载于史书的第一人,曾师从经学大师孟喜。孟喜与施仇、梁丘贺均出自经学大师田王孙门下,后来这三个人各立门户,成为本朝《易》学的三大家,光武帝设立五经十四博士,《易经》有三博士,就是施、孟、梁三家。袁良师从孟喜,就好比一步登天,从此跻身于经学大师的行列。

    本朝重视五经,设有五经博士,精通者可以担任。本朝选拔官员的察举科目,主要有孝廉、茂才、明经、方正等。被举荐者都需要对五经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明经科。袁良所学的孟氏《易经》,正是官方认可的易经学之一。学得孟氏易,相当于获得了通往官场的金钥匙。从此,孟氏易成为袁氏家学,这是汝南袁氏飞黄腾达的基础

    袁良生有两子,长子袁昌,次子袁璋。长子袁昌从陈郡阳夏移居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西北),成为汝南袁氏的始祖。次子袁璋则留守陈郡,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自此形成。袁昌生子袁安。袁安,字邵公,举孝廉人仕,历任楚郡太守、河南尹、太仆等职。

    袁昌生子袁安,袁安字邵公,自幼在父亲的指导下,勤习苦研,得孟氏《易》学的真传。他为人威严,能够坚持原则不动摇。袁安年轻时做县里的功曹(县令秘书长),因公事会见从事(州刺史的秘书长)。从事想托袁安给县令捎一封信。袁安拒绝了,告诉从事“如果是公事,可以通过驿站传送;如果是私事,则不能接受。”后来,袁安被举为孝廉,出任县令。稳重威严的袁安很受人敬重。

    汉明帝时,发生了楚王谋反案。这件案子,堪比明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大量功臣贵戚、朝廷大臣牵涉其中,成千上万的人无辜冤死。由于袁安能力出众,善于处理疑难政务,被任命为楚郡太守。那里正是谋反案的案发地。袁安到楚地后,连公府都没有去,直接就去监狱审案。审理之后,袁安把与案件无关的人,全部列出来上奏给皇帝,请求释放。下面的官吏们个个吓的要死,纷纷跪下来磕头,请求袁安不要这样做。因为这个案子,汉明帝明确表示要严肃处理。明帝正在气头上,如果处置的很宽松,很有可能会被认为是同党,也会同罪处理。袁安表示:“如果出了事的话,太守一个人承担,不会牵连其他人。“奏疏呈上之后,汉明帝有所醒悟,同意了袁安的处理。袁安的坚持,使数千人无罪释放,免于死刑。

    袁安此举,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汉明帝当时已经杀红了眼,稍有忤逆,就可能触犯天威,无辜被杀。官员们各各胆战心惊,宁可错杀,也没有人敢宽大处理。那些被冤枉的人,在严刑拷打之下,又被迫去冤枉其他人。以致于这个案子牵扯的人越来越多。只有袁安,不顾自身安危,坚持正义,解救了大量无辜的人。

    袁安后来做了河南尹,成为京城最高行政长官。他为政严明,在任十年,京城地区秩序井然,受到朝廷的重视。之后,袁安又被任命为太仆,这是汉代九卿之一。

    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归降汉朝。北匈奴势单力薄,后来也被迫向汉朝求和。南匈奴经常攻打北匈奴。北匈奴心有怨恨,希望汉朝主持公道,返回南匈奴掠夺的财物。此事在朝廷上公开讨论。公卿大臣都认为北匈奴是蛮夷国家,狡诈无信义;如果返回财物,会使得他们骄傲自大,轻视汉朝。只有袁安认为,北匈奴遣使奉献、请求和亲,并返回掠夺的人口财物,已经表达了归顺汉朝的诚意。既然如此,汉朝也应该归还从北匈奴那里掠夺的财物,表示诚意,以达到长久的和平共处。袁安的意见,得到了部分大臣的支持,持不同意见的大臣们开始互相争辩。不料,朝廷辩论失控了,大臣们像市井之徒那样互相斥骂、诽谤,颇有西方议会争辩的风采。负责监督大臣的司隶校尉,举报三公九卿朝堂失礼。于是袁安等纷纷请求辞职以谢罪。汉章帝认为,朝臣争论激烈,未必是坏事;如果大臣们对国事都沉默不言,绝不是国家之福。就没有追究大臣们朝堂失仪的责任。最后,汉章帝听从了袁安的建议,返回了北匈奴的财物。

    袁安见识非同一般,更有胆识坚持原则,因此受到汉章帝的赏识。第二年,袁安官升一级,从九卿升为司空,成为三公之一。这是汝南袁家出的第一位三公。

    汉章帝去世后,年幼的汉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听政。太后之兄,外戚窦宪,成为权倾一时的人物。窦宪一向胆大妄为。掌权后,竟刺杀了对自己权位有威胁的齐王之子刘畅,并试图嫁祸于刘畅之弟。后来事情败露,太后大怒。为了给自己赎罪,窦宪请求北伐匈奴,为国立功。

    当时,北匈奴势力薄弱,已经多年未曾犯境,汉朝并没有出兵的理由。而且大动干戈,花费巨大,于国于民都不利。于是三公联合上奏,反对出兵。但是并没有得到太后的回应。三公之一的太尉宋由,害怕得罪窦宪,就退缩了,不再参与进谏。其它大臣也渐渐退出。只有司徒袁安与司空任隗坚定不移,先后十多次上书,请求放弃北伐。但太后一直拒绝。大家都很担心袁安触怒太后和窦宪。但是袁安却一直镇定自若,不以为意。

    窦宪带兵出征后,窦宪的两个弟弟,窦笃、窦景骄横跋扈。他们的门客在京城公然抢劫财物。窦景甚至私自命令边地各郡,让他们从边防部队中抽调勇士,派来作为自己的亲兵。边地太守畏惧窦氏,不敢不答应。对于这样胆大妄为的行为,监察部门丝毫不敢过问。只有袁安,上书弹劾窦景、边地太守擅自调发边防部队,应该依法处死。并弹劾监察部门长官,不负责任,应该免职。但袁安的弹劾,全部石沉大海。

    窦宪兄弟日益骄横。他们的党羽在各地担任太守,欺压吏民,聚敛财富。朝野的官员也纷纷投靠窦氏兄弟。袁安与任隗一起弹劾这些阿附窦宪的不法官员,先后有有四十多名窦宪党羽被贬官。窦宪等对袁安和任隗恨之入骨。但他们很有威望,窦宪一时也拿他们没办法。

    窦宪是心胸狭窄的人。很多得罪他的人,以及阻碍他掌权的人,都被他想办法除掉了。这是袁安再次冒着生命危险,伸张正义,为国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