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S联参战
书迷正在阅读:兵王之王、室家、我真不叫亚瑟、重生之绝色女皇倾天下、学校帮派王、穿越女尊之独宠不乖俏夫郎、魔武极仙、金翠坊、城主夫人有点帅、鬼棺
尽管到目前为此,D军在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但整体局势依然开始朝不利于D国的方向发展。根据情报得知,S联已陆续把远东方面军的部队调入欧洲,东线开战的信号越来越强烈。在太平洋方面,由于R本的不断挑衅,M国被卷入战争的可能性也在迅速加大。 “就让M国人教训教训那些野蛮的R本人也好”,对R本人的残暴非常反感的阿曼德心想。其实不仅是元首阿曼德,从D国高层到普通士兵许许多多人都对R本人的暴行深感厌恶。 所以在去年8月,R本人主动提出要与D国、Y大利签订《三国军事同盟条约》,互相承认其在地区的新秩序,阿曼德等拒绝了这个提议,理由很简单,关于亚洲的事务,D国不想介入,也没有多余的力量介入。 41年4月,R本和S联签订了《RS中立条约》。按照这个条约,Z国成了实际受害国。但是对于远东的事情,阿曼德等人虽然同情Z国,但是已无法过多顾及,因为规模更大的恶战已经爆发了。 “L马尼亚行动了”,谍报局长卡尔藤布隆报告说。 原来,就在6月21日深夜,L马尼亚部队突然攻击了比萨拉比亚地区的S军,意图一举收复去年被S军占领的这个地区。 比萨拉比亚是位于欧洲东部的德雷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之间的三角行地带,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在古罗马时期是罗马帝国达基亚行省的一部分。1918年1月,比萨拉比亚人民进行了一次全民公投,投票的最终结果是与罗马尼亚合并,到了1920年10月底,欧洲多个国家与L马尼亚签订的《比萨拉比亚条约》,承认该地区归属L马尼亚。 正如前面所述,在40年6月,S联出兵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并将比萨拉比亚大部与M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合并,建立了M尔达维亚共和国。 因此,L马尼亚人决定使用武力捍卫自己的主权并收复失地。 从40年起,L马尼亚国防军在D国的帮助下,确实得到了很大发展。仅一年的时间,其陆军就整编有19个满员的步兵师、1个边防师、1个禁卫师、4个山地旅和6个骑兵旅,另外还有9个预备役步兵师,再加上一些要塞守备旅和海岸守备旅,总兵力达100余万人。 武器装备也不算差,每个步兵师都有两个炮兵团(比D国还多了一个),装备的火炮主要是75MM野战炮和100MM榴弹炮,轻武器是D国98K的仿制品,轻机枪数量较少,每个排只有一挺。 海军方面,L马尼亚虽然在30年起就进入了工业化,财政也还可以,但是对于建造或购买战列舰这样的大舰来说,还是不太现实的,这一点就连主张扩充海军的政府总理安东尼斯库也有同样的看法。 所以在海军发展的方向上,优先考虑先引进舰身稍微小一些的但是威力几乎一样的海防重甲重炮舰和轻型巡洋舰,到41年6月,海军的实力已有了明显改观。 主要舰艇包括: 重甲岸防重炮舰‘勇者米哈伊’号和‘斯特凡大公’号,共2艘; 轻巡洋舰‘达Q拉伯爵’号和‘伊莎贝拉女伯爵’号,共2艘; 驱逐舰‘斐蒂南国王’号、‘玛丽亚皇后’号、‘玛拉塞斯蒂’号、‘玛拉斯蒂’号,共4艘; 内河炮舰7艘; 潜艇3艘; yu雷艇6艘和炮舰2艘。 最弱的是空军,总共只有460架各型飞机和一支正在组建的伞兵。 在这些部队当中,属于精锐部队的是4个山地旅和6个骑兵旅,士兵的素质和训练都比普通步兵要强,所以,在开战后不久,这10个旅都扩编为师级单位。 “看来D国还是不能避免两线作战了,命令前沿部队进入一级戒备”,阿曼德对总参谋长布隆伯格说。 22日,L马尼亚对S联宣战,S联对L马尼亚宣战。 同日,D国对S联宣战,S联对D国宣战。 东线战事爆发。 随后各国纷纷互相宣战,有Y国的、F国的、Y大利的、F兰的、X牙利的、X腊的、N斯拉夫的、B加利亚的……,世界一片混乱。 也是在22日这一天,D国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经济。 所谓战时经济,就是国民经济运作一切都以战争和备战为中心,全国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着支持战争来展开。 进入战时经济后,军费的开支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将大幅提升,至于提升到多高,就要视战争的规模和时间而定。 另外,许多民间工厂纷纷被要求无条件转为军工厂,许多物资将实行统一支配制度,像燃油、铁、铜、橡胶、煤等这类物资都严禁自由买卖,在22日当天就全部停止交易。 为了打击战略物资的黑市交易,D国制定了最严格的审批、监督、核查和惩罚制度,尽量杜绝漏洞,同时也呼吁民众自觉拒绝黑市交易,为了赢得战争尽到自己的本分。
通过动员和宣传后,绝大部分D国人都积极配合,许多富豪和贵族都放弃自己的小汽车不用,宁可骑马、乘马车或坐有轨公交也不从黑市上购买燃油,使得燃油在黑市上的价格并不算奇高,反过来又让不法商人降低了倒腾燃油的欲望。 后来,随着战事的发展,民间的马匹也被大量征用,使得马匹的价格一路飙升。D国政府不仅不限制自由交易,还大力鼓励民间养马,这样就可以为部队提供更多的马匹。 由于燃油紧张,再加上卡车的数量也不够,D军就大量使用畜力来承担运输补给任务,甚至有些轻型火炮都改用畜力拉曳。作为一个老牌工业化国家来说,大量依靠畜力似乎是一种讽刺,不过这也是不得而为之。 S联参战后,尽管这是阿曼德等人最不愿看到的,但是事情还是发生了或者说是过早发生了。D国并没有做好两线作战的准备,目前进攻还不够条件,别的不说,仅燃油一项就不足以支持D军全线出击。根据总军备部长施佩尔的报告,目前还没有那么多的燃油储备可以支撑数百万大军和数千架飞机实施远距离作战。 确实,S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有1.6亿,有着完备的工业体系,飞机、坦克、大炮和大型船只等各种武器装备都可以自行生产,已拥有数百万正规部队,其中不少还是机械化或摩托化部队,想快速打垮S联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与S联作战将是耗时耗力的战争,现在主动进攻是不明智的,按兵不动,坚持继续积蓄力量才是上策。所以阿曼德下令东线的D军待在维斯瓦河防线一侧,与S军隔河对峙,准备好应对S军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阿曼德等人相信,以目前的实力,顶住S军的进攻是绰绰有余的。 S联统帅斯大林则有不同考虑,他认为只要S军从维斯瓦河推进100多公里,就能把战火烧到D国境内,而D国是缺乏战略纵深的,这样很快就会被消耗掉战争潜力,那么胜利的天平就会倒向S联这边。况且,S军目前的实力已经很强大。 到6月份,部署在欧洲前线的S军就有200多个师旅,装备有6000多辆坦克或自行火炮,16000门大口径火炮和4000余架飞机,总兵力约280万人。另外二线还有接近同样数量的部队在集结。如果全国总动员,预计当年就可扩充到800万人。 放眼全世界,又有哪个国家有这样的规模和实力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