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置田南方
原本已是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此刻愈发不解二奶奶补上的这一句,究竟有何深意。可到底是多年在两位主子面前领差之人,想到过往种种,这两位历来都是行事谨慎,并不是无的放矢,忙是点头应了一声,转而出了正院。 待到走出大门外,见自家马车上的青色布帘,不免心头一怔。自己怎么糊涂了,这贵妇病重的消息已由京城传来甘霖,即便是有驿站六百里加急送到,也是时日不短。更何况,这一消息自己不过是由衙门相熟之人口中得知,想来也并非是得知此事的第一人。 想到关键之处,自是再无半点犹豫之色,速速返回院中寻到如今在府里,专管支度银两的丫鬟小娟。不待自己开口来提,就见那旁大丫鬟已手脚麻利的装妥了现银两锭,并一摞面额不等的银票,交到他手中:“二奶奶早已让我准备下了,只等大管事回转,便可出门办差。” “你这丫头倒是越来越利落了,如今看着与我家大丫头的确有几分相像哦!”一边贴身藏好了大额的银票,一边将桌上的包袱背上了身,还不忘笑呵呵地应道一句。 这般一提,倒叫那旁之人摆手笑道:“大管事高看小丫鬟了,真能及上兰jiejie一半,如今二奶奶便不会着着急让人挑了新的来使!” “你这丫鬟也是不小了,那会儿跟着来西北之前,待过了年后也该满十七了吧。就算成了亲后,还留在府里当差,二奶奶跟前哪里离得了人哦。” “出了年才虚岁十七,哪里……。”已到嘴边的后半句哪里就着急嫁人。却是不好意思开口的。别看平日里是老成惯了,可一提成亲这档子事,大姑娘家家的终究还是满含羞涩。要不是早已将这府里的老管事看作了自家长辈,指不定就一口啐他脸上了。 到底是大姑娘面嫩,这话不敢往深了说,就连正推门进来的小丫鬟也是如出一辙,红了半边脸颊。只等老管事转身出院门。才低声念叨了一句:“jiejie你说,咱们也学着兰jiejie那般,不够十八便不嫁人不成吗?” “倒也不是不能,只看二奶奶身边有合适的人接手,便成。”这头自己才幽幽接了一句,却不由的灵光一现,倘若真如主子先前提过的那般,只要甘霖庄上的事情都妥了,便可准备着回转渌水了。只要早日回到山庄。便可由苏叶、苏木两个jiejie帮着看管账目,而自己便可腾出手来,专司教导新来的丫鬟。 这般一来,倒是不必担忧内院人手不足之事,更要紧的是自己得了这份教导的差事,往后多半会被留在府里做管事mama。被看这丫鬟岁数不大。却是异常的老成,也都因家的变故所致。 想当初才刚被卖入府中时,娘亲带着弟弟得了那笔卖身银子。才勉强安顿了下来。而后靠着与人浆洗衣裳,再加自己每月的分例银子方才让母子俩,得以温饱。 好在这府里的主子本就心善,不似别家任意打骂下人,更不会无端克扣月钱。说来这丫鬟也是自己暗下决心,必要好生当差,早日叫家中娘亲不再寒冬酷暑的外出讨生活。这与人浆洗衣裳的活计,可是不好做,夏日里倒还罢了,可这入冬后的时日却是辛苦的很。 然而一切都已过去。早在四年前自己随了主子,直奔西北方向而来时,家里的状况又是有所改观。虽说家中本就不是农户出身。好歹在离开的前一年,家中便置办下了薄田几亩,租与隔壁人家耕作。 每年也能分得不少粮米,那家本就是老实本分的庄户人不说,连带着左邻右里,得知他家闺女在大户人家做丫鬟,也越发不敢欺负他们孤儿寡母的。 口粮基本有一大半落在这块薄田里,再加上小娟每季寻人稍回家来的银子,也就足够母子俩过活的。于是那苦人的浆洗差事倒是辞了去,又另找了一份缝补的活计,虽是挣得不多,可好歹能换些零星日常回来,已够小娟娘欣慰半日的。 与之前衣食无着的苦日子相比,差着何止一筹!随着日子一日好过一日,这娘俩的面色也都一改往日的憔悴,原本就三十出头的小娟娘,也逐渐显出自家出事前的清秀模样。 虽说算不上好颜色,却也强过一般的乡间农妇,时至今日更是有消息传来。在小娟随了主子往甘霖的一年后,村口那家没了媳妇的篾匠,居然请了媒人上门说亲,愿意接了他母子过去。 原先那家娘子走的早,家中还有个瞎眼的老娘,膝下倒是有过一个儿子,却因前两年发大水,随了他家娘子一并去了。他家老娘的眼睛也就是那会儿哭瞎得,本来好端端的一家祖孙四口,偏偏叫一场洪水冲走了家中的独苗,媳妇又早不在人世。 早几年,家里也是苦捱了好些时日,才好歹给儿子办了婚事如今又该如何是好。刚巧村里搬来这么一对母子,虽说那大娘子拖着一对儿女守了寡,又与自家儿子同岁,可毕竟才刚满三十。再听得他家大闺女去了邻县富户家,做了丫鬟倒是再不愁嫁妆银子了。眼看着他家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那家中眼盲的老妇人,心里倒是透亮的很。 想着那寡妇,本就有个小儿子在身边,今年不过七八岁,倘若成亲后真不能生养了,好歹自家儿子也有个养老送终的人。至于那在富户家当差的丫鬟,更是不必担心。 村里虽是还没一家将闺女卖去过这般的人家,可隔壁村里不就听说也有那么一家。每年回家来都带着一大包袱的好衣裳,自家亲戚们也都跟着沾了光,虽说都是主家穿过的,也不是他们这般的庄户人家可以置办得起的,到底看着左邻右舍都眼馋的很。 老妇人倒不是贪小娟也能给自家带来这些个好物件,而是看中小娟娘的为人本分。都有了这么个闺女,每季托人捎来用度,这寡妇还不愿舍了缝补的活计,给家里多添进项,到是难得。 本来都是穷苦人家,儿子虽有些手艺在身,却也是碍于为人木讷不善售卖之事,每回赶集都比旁人少卖出些银子。这也让家中的瞎眼老娘,万分担忧的所在。想到那寡妇敢这般领着一对儿女,搬出城外过活就一定是个有主心骨的,如此想着反倒更合了老妇人的心意。
褪下了腕上的银镯子,便唤过了儿子细说这桩。本就孝顺的篾匠哪里还有异议,这清秀的寡妇他也曾见过两回,到底生得不错,听自家老娘又是一个劲的夸,更是直接点头应了这门亲,只等着回头寻了媒人上门求亲便好。 唯有自家老娘的贴身之物,他是没敢拿去当铺换了银子来家,反倒每日多赶出几件,托了隔壁的叔爷帮着赶集去。虽说得另给一成的银子算是跑腿的钱,可好歹也比自己不懂招呼客人强。 别看每季得了闺女的一份月钱,娘俩的日子也越发好了起来,可终究还是孤儿寡母。好在这村里人多半都知道,他家闺女是卖去了大户人家,一般也好太过,只是家里没个当家在外抛头露面,她个妇道人家就得一肩担下所有。 难免有那嘴贱好事的,言语奚落于她。想着儿子尚未成人,闺女又卖了死契,自家又是才刚搬来此地,万不得已还是忍忍就过了。正在节骨眼上,村口篾匠家的瞎眼老娘让人前来说媒,却让隔壁的婶子提醒了一句。想着人家也是好心,再瞧瞧这家徒四壁的,闺女那份月钱都叫娘俩都使了,往后可怎么置办嫁妆? 思量了三日,便点头应下了这桩,找人知会了邻县的闺女,却不想这会儿她已随了主家去了西北。然而当初那时,漫说是渌水庄上的佃户把式了,就是两个女管事也是才刚得了信没几日功夫。 于是这小娟娘改嫁一事,也是她日后方才得知的,好在那篾匠母子为人和善,待娘俩也是不差。没两年功夫,小娟娘又给篾匠家添个小子,这下倒把老妇人乐得合不拢嘴。就算如此,小娟的弟弟也没受多少冷遇,此刻远在甘霖的小娟才算彻底放下了心。 回想起往日经历,丫鬟也越发坚定了所想,毕竟主子们待自家不薄,要不是当日有幸被卖入卢家,只怕是……。转身去到二奶奶房中索性将自己的作想,说与了主人知道,略带着三分紧张得望向那旁的二奶奶,却只见主子微微颔首道:“这般也是合宜,有你帮手调教新来的丫鬟,倒是叫人放心,只是你家兄弟入学一事,还是听二爷的劝直接送去了镇上学堂。” 片刻后,看着大丫鬟满眼噙泪的叩谢了出去,叶氏也已转道去了书房。轻轻推门而入,坐定一旁便已开口道:“相公可是要准备些银两送去我大哥那儿,眼下南方诸藩王封地都已收归了朝廷,想必此番争斗中,也是难有涉及。咱们好歹置办上一些,日后也算有一处粮米存在那方,即便混乱后一时无法平静,也当顶用不少时日!” “娘子提醒的是,如此乱象频生还是多做准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