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带着鬼姬闯战国在线阅读 - 关于汶莱

关于汶莱

    除了中国和西方的文献,汶莱在十六世纪之前的信史极少,汶莱又没有勒碑刻石的传统,近三十年来哥打巴都地区出土大量宋朝以来的中国文物,其中从二零零二年十月到今年八月,在该区绵延两公里的汶莱河支流甜柑河河畔挖出约五万件唐朝以来的中国文物,包括大约一千枚唐代货币、中国陶器、铜器、金器、木刻面具和骨骸等,不难想象当年汶莱商业贸易的繁华兴盛,和中华文化在当地的影响。

    汶莱博物馆馆长班矶兰.卡林博士说,这些十到十三世纪的遗物,足以证明汶莱不但建国历史悠久,而且还有丰富的文化。

    唐朝樊绰的﹔一名,最早提到﹔中国文献称文莱为婆利、婆罗、婆泥、渤泥、佛泥、汶莱、婆罗乃,我国外‘交’部正式采用的中文名称是文莱达鲁萨兰国。

    中国历史记载中,十世纪以来,便有许多渤泥国王遣使中国的事迹。公元一三七零年到一四二五年间,中国至少四次帕特使到渤泥。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派御史张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序出使渤泥国,郑和船队也两度到文莱。

    汶莱第二任苏丹麻那惹加那在永乐六年率领王后、王弟、王子及陪臣一百五十余人朝贡中国,受到明成祖隆重接待。麻那惹加那抵达南京一个多月后驾崩,成祖辍朝三‘日’,依照国王的遗愿,以王礼葬之于安德‘门’外石子岗,谥曰,又封其子遐旺为渤泥国王,派太监与官员护送遐旺归国。一九五八年发现的浡泥国王墓,成为中、汶‘交’往的历史见证。

    回溯历史,十四到十七世纪的汶莱首都哥打巴都是南洋商贸中心,汇集了来自中国、‘交’趾支那、暹罗、北大年、彭亨、爪哇、苏‘门’答腊、亚齐、马鲁古、西里伯斯、吕宋、棉兰老、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地的商人,他们在等待季风带来的船只和货物,汶莱人和国际商贩zìyóu贸易,还用中国的钱币与各国通货。

    换句话说,新加坡香港开埠前两百多年,哥打巴都已经是区域海运商贸中心,是经济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先驱,中华文化的海外据点,成为南中国海和地中海的‘交’会点,东方和西方的中途站。

    原籍福建的王总兵是两国历史的一个悬案﹕十五世纪伊斯兰教传人文莱,建立苏丹王国,第一任苏丹穆罕默德于一四零二年逝世,中国的王总兵成为第二任苏丹阿默。说他是福建人,成为婆罗王﹔有说是与郑和一同率领舰队下西洋时的航海家王景弘,根据标示,郑和、王景弘船队先后两次到历史上渤泥的汶莱﹔汶莱的文献说他是明朝的钦差大臣,因娶第一任苏丹的独生‘女’而继其位。

    除了苏丹族谱提到王总兵之外,现在汶莱首都还有一条王总兵路,沿路旧宅都属于皇亲国戚,可以进一步分析王总兵和苏丹家族的关系。

    汶莱苏丹加冕的时候,御前其中一个大臣穿中国服饰,仪式包括中国习俗,连冠冕都是中国式样甚于东南亚其它文化,据说都是王总兵继位之后留下的传统。

    汶莱第五任苏丹‘波’吉亚在一四七三年登基后,国势达到最高峰,曾经建立一个庞大的海权王国,南中国海,统治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苏禄群岛和巴拉望群岛,伸张势力到马六甲和爪哇一带,还一度攻占吕宋的马尼拉。

    航海家麦哲伦于一五二一年在菲律宾战死后,他的船队在这一年七月续航到汶莱。麦哲伦船队成员、意大利人皮加费塔在汶莱记录,哥打巴都汶莱河上水村的居民有两万五千人,他们使用的货币是中间有孔的铜钱。考古学家证实明代的钱币在汶莱和东南亚其它国家广泛流通。他还记载,当时一些中国人已经在汶莱定居,婆罗洲内陆居民对中国人在当地酿造的坛装烧酒趋之若鹜。中国人也带来腌泡过的‘rou’、鱼、菜、水果,装好在坛里,糖、盐、香料也放置在陶瓷器中,中华文化在婆罗洲的影响可见一斑。

    哥打巴都的出土文物证明,宋朝以来,大批中国陶瓷器如缶、坛、瓮、缸和杯盘茶具装饰品等,在汶莱广泛使用,中国人还在汶莱设窑生产陶器。在汶莱内陆,各式各样的中国粗陶器和瓷器也用于宗教仪式、丧礼、节‘日’祭典等,至今仍然是一些部落的权力象征、传世之宝,婆罗洲全境亦然。

    不过,疆土辽阔的王国后来式微,边远地区纷‘乱’时起,沿海地区盗贼如‘毛’,朝廷鞭长莫及。荷兰人从十八世纪开始,由坤甸蚕食南婆罗洲﹔苏禄不再臣服﹔砂劳越土著武装叛‘乱’,汶莱逐步失去砂劳越、汶莱湾的军事要冲纳闽岛和北婆罗洲﹔一八八八年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水村依旧在,山河异昔时,东南亚盛极一时、富甲一方的古老王国竟沦为海隅一角的蕞尔小邦。

    十六世纪之前,汶莱几乎没有信史,追溯历史主要依赖考古学。哥打巴都附近、汶莱河支流甜柑河沿岸挖出来的大批中华文物,和九十年代末汶莱领海打捞的一万四千多件古代沉船遗物,都可以追溯汶莱更多历史面貌,也可以证明昔‘日’王国的强盛、辉煌和繁荣。

    根据汶莱民间传说,汶莱最早的名称是BARUNAH,意思是。原来汶莱的先民到达汶莱河口的时候,看到环境的美丽、宁静、平安、便利、富饶,便脱口而出﹕。

    --------------------------

    麻那惹加那是中国记载的称呼,正式名应为阿卜杜勒·马基德·哈桑。

    永乐三年冬,麻那惹加那遣使至中国贡献土产,明成祖封其为国王并赐印诰。麻那惹加那大喜,决定亲自来中国朝谢,携王后、王子、亲属150余人渡海抵达福建,明廷派遣官员沿途盛情款待

    永乐六年八月,麻那惹加那一行到达京师,朝见成祖。

    麻那惹加那停留月余后不幸染病,虽经御医调治无效,当年八月病卒与馆舍,享年28岁。遗嘱希望,成祖辍朝三‘日’,派遣官员以致哀悼,谥为,以中国王礼葬之于南郊安德‘门’外石子岗,称,命入籍的南洋人为其守墓,每年‘春’秋由专人祭扫。又敕其子遐旺袭封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