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带着农场当崇祯在线阅读 - 13.孙承宗(二)

13.孙承宗(二)

    就算现在财政不紧张,朱伟迪也不愿看那些辽民出去送死。

    待他说完,朱伟迪用平静的眼神看着他说道:“朕以为,此策不妥,建奴精锐不除,复个一城两地的辽土有何用?朕不缺钱粮,将辽民如数迁回关内,朝廷养着便是。朕只要孙先生督促军将,让他们每日cao练兵士,将关宁军锤炼成一只能与后金在野外交战的强军。钱粮耗用先生自不必担忧。朕亦会在关内练兵十万,先生与朕练兵大成之时,朕即以先生为帅,统率大军复辽。”

    朱伟迪认为以这样一个军事能力不足的文人为帅自然是不可能,画个大饼事后再反悔算账,这只是他从历代政治人物身上学到的小技巧。

    孙承宗闻言愣住,“陛下…”

    朱伟迪疑惑地看着孙承宗,“先生可是办不到?”

    孙承宗先前把话说得太满,加之皇帝说了钱粮任取,只好硬着头皮说道:“臣定不辱使命。”

    退下的时候,这位老臣的背影很是有些萧瑟。以他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经验,大概是已经猜到皇帝的复辽计划里其实没有他什么事。

    他不明白自己明明是忠臣,皇帝却不信任自己。

    孙承宗确实是忠臣,品行朱伟迪也很敬重,只是朱伟迪认为他的眼光没有超越这个时代,在军事方面也是半瓢水的水平,不敢重用他。

    其间朱伟迪也接见了袁可立,朱伟迪对这人也不熟,也没对他提没什么特殊要求,他只吩咐袁把协助东江镇把那些多余的辽民都迁出送来京师安置。

    听袁可立汇报他对辽东战事的看法和建议后,也很支持他以东江和登莱两镇sao扰后金的战略,不过此时朱伟迪才发现东江已经划出登莱巡抚的节制范畴,也暂时没有改变这种状况。

    至于袁可立提出要的钱粮物资,朱伟迪也如数准了,反正他也不缺钱,只是愁物资没处用。

    孙承宗准备奔赴辽东前,朱伟迪再次在平台召见了他。

    这次朱伟迪反省了下自己,觉得自己因为孙承宗上来的质问而生气,这样的态度很不好,作为一国之君这样很不对,于是决定开诚布公地和这位忠诚的大臣谈一谈。

    孙承宗见礼之后,朱伟迪很快向他道歉道:“先生的复辽战略,朕又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不过朕也有错,请先生不要怪罪。”

    孙承宗连忙跪下,“陛下为此言,臣应万死。军国之事自当由陛下乾坤独断,臣不敢有怨言。”

    朱伟迪赶紧上前搀扶,“先生不要生朕的闷气,朕也有诸多顾虑。此番招先生来,便是要和先生推心置腹地谈一谈辽事,谈一谈我大明的积弊。”

    孙承宗磕了头后,“臣不该对陛下有怨言,臣有罪。”态度明显缓和了几分。

    朱伟迪急忙上前搀扶,“先生快快请起,先生无罪。”

    两人再次客套了一番后,朱伟迪说道:“朕昨日并未讲明,为何不赞同先生的平辽之策,这是朕的不是。辽事败坏至此,缘由诸多,朕目前最看重的却只有一项,那便是军制败坏。”

    这个话题太大,孙承宗敏茹地感觉到皇帝接下来要说的可能会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不由抬起头看着皇帝,“陛下…”

    朱伟迪也不退缩,直接迎上他的目光,“此时我大明军士,堪用的多是将领的家丁,普通士卒要承担沉重的劳役,还未见能得到军饷,多数军士吃穿都成问题,又如何是建奴的对手。”

    见孙承宗张嘴要说什么,朱伟迪连忙出言打断了他的话,“此中关节朕已经明了。何事能为,何事不能为,朕心中有数。先生不必忧心。”

    说着朱伟迪轻轻叹了口气,“归根结底,无非是‘土地’两字而已。太祖创军卫制时曾言:‘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而今军户繁衍生息,日益增多,然军屯却为宗室、权贵和士绅侵夺……”

    军事家丁制的兴起其实也是在军卫废弛军屯逐渐被侵占时出现的,从弘治朝开始军卫制度逐渐废弛,军户及家属人口增多,军屯被侵占,军队再也无法维持自给自足,加之文武官员贪腐横行更是夺走了本就不多的钱粮,军将们只好开始把不多的资源倾斜到少数几个家丁身上。

    弘治朝后这种状况也越来越明显,朝廷虽然对军事家丁制不满,不过大明的财政制度本就有严重的缺陷,收不上商税,以农税根本无力供养庞大的军队,只好默认了武将蓄养私兵的行为。

    朝廷的纵容更加刺激了武将的贪腐,到万历朝时军事家丁制更是发展到极致,基本就没有武将不蓄养家丁。辽东总兵李成梁最多时曾拥有两万家丁,拥兵养寇自重养出了后金鞑子这个心腹大患。

    说着说着朱伟迪自己也觉得无趣,不开外挂,这种谁也无法根治,大家都清楚的问题说出来也没有什么意思。张居正那样的大政治家做了回修补匠,也没敢动军卫制,即便只是小幅整顿了下财政,最后还是落得个人亡政息的下场。开了外挂也得谨慎处理,说多了也只能徒增烦恼。

    孙承宗以为皇帝要改革军卫制,于是出言提醒道:“陛下,祖宗成法,不可轻动。”

    孙承宗的意义无非是——这里面水太深,动不得。

    至于祖宗成法,那不过是用来忽悠人的,朱重八之后还有谁把这大明祖制当回事了,要是全按重八哥定的来,大明朝的上下两百多年出产的这些文武官员有几个不会被剥皮充草呢。

    “今日不谈这个,朕要与先生讲的是练兵与辽事。辽镇的军饷,朕已实发,至于文臣漂没和军将的贪墨,”朱伟迪说着苦笑了下,“先生也清楚,朕也是有心无力。”

    孙承宗也是摇头苦笑,大明的积弊实在太多,“臣不能为陛下分忧,臣有罪。”

    见孙承宗又要跪拜,朱伟迪忙再次扶起他。“不说这个,不说这个。”

    “柳河之败,并非先生之错。我大明的积弊太多,已是积重难返。新增的兵额,户部会按两万人实发。漂没的数额,朕会从内库补上。朕只希望先生能为朕cao练出一支没有家丁的强军,朕会在京师cao练新军,强军练成之日,便是复辽之时。”

    孙承宗疑惑地问道:“陛下是如何得来这般多的钱粮?”

    外挂要怎么解释,朱伟迪只能无比装逼地来了句,“君无戏言。”

    孙承宗虽然还是有些疑惑,不过皇帝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他还能多说什么,俯身行礼,“臣唯有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扶起孙承宗后,朱伟迪继续说道:“守备,练兵之事,朕交付先生,不再多言。当下我大明连遭大败,兵士锐气已失,各部兵马因欠响日久cao练不足,不能与后金战。应当厉兵秣马,养精蓄锐以待反攻。而今插汉攻朵颜,两虏征战不休,朕恐建奴坐收渔人之利后绕道蓟镇甚至宣大入寇,故欲贿朵颜与插汉,令两虏休兵,以防建奴。与两虏交涉之事,还需先生教我。”

    “陛下深谋远虑,臣不及陛下。”

    虽然知道是马屁,不过朱伟迪还是觉得听着很舒服,“北虏反复无常,交涉之事也未见能成,蓟镇也需加强守备,朕欲将蓟镇一同托付先生,蓟镇新军也如辽镇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说完眼见孙承宗又要行大礼,忙一把上前扶住。

    正事谈完后,君臣之间不再有隔膜,拉了几句家常,朱伟迪照例赐下不少东西,离去时孙承宗脸上的阴霾总算是一扫而空。

    很快朱伟迪再次召重臣开会,正式给孙承宗升了官,把蓟州镇也划到他的管辖之下,让他督师蓟辽。

    孙承宗或许军事能力并不是很好,不过在此时的高官里,他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了,过度的以文治武,宋朝就体现出了弊端,恐怕连朱重八也一定没想到大明也会走上这条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