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蒙山军在线阅读 - 不得不说几句

不得不说几句

    昨天是中秋,回去看望父母。回来已经很晚,在网上看到一片批评之声,心里很不舒服。思忖良久,不得不说几句。

    关于这本书的起由,是因为两年来南海及东海领土纠纷让我很不舒服。作为一个爱好历史的草民,往往从历史上去寻求原因。

    如果我们在二战中有所作为,当今面临的麻烦事中至少没有这些东西。

    如果两字就是给失败者准备的,现实从来不相信如果。但是在虚幻中可以,如果我们在二战爆发前就是亚洲第一强国,中国的未来,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

    当时刚写完荣飞,开始构思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小说,主题自然是让华人扬眉吐气。其实这样的书很多,尤其是抗战的,大多数都是从1937年或者1938年写起,主人公的战场,始终脱不开自己的领土,主人公教训的鬼子,都是深深地侵入中国腹地的日军。主人公收复的,都是残破的国土。

    且不说一个或数个穿越者能不能在1937年的基础上演绎那段故事。关键是这个故事,本身就刺痛我,为什么要等到国家残破呢?反正是虚构,为什么我们不能去敌人的国土上折腾呢?

    我的本意,是以二战为背景写一部书。这部书里,中国不是弱国,而是可以与美苏英德日平等对话的强国。但直接写又不愿意,于是,穿越的时间要往前提。

    要多少年才能缔造一个强国?先说军队。军种中最复杂的就是海军,建立一支还算强大的海军要多少年?我认为,三十年是少的。武汉大学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了台湾知兵堂的一部书,三册,分别叫《菊花与锚》《逆天而行》和《联合舰队》,讲述了日本现代海军的发展史,结束于1945年。从1853年黑船进入濑户内海敲开日本国门算起,是92年。从明治维新算起,是70年。

    都知道没有强军,就没有强国。都知道治军先治校,就算一年毕业1000名海军军官学院的学员(已经够可以了),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需要多少届军官的积累?

    强大的军队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工厂,矿山,交通,以及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和自尊自爱的民心,这又需要多少年?我是在企业工作的,一项技术改造,投资少一些的需要半年至九个月,上亿的需要两年左右。那不过是一项旨在扩张和新建某种能力的改造。在近似于一张白纸上建设,需要的时间要长的多。

    认为几天或者几个月就能建设一支军队的,即使是童话,也不是什么高明的童话。

    闪烁写的《海魂》我大致看了看,认为不错。背景是有着几百年资本主义建设的中国。可以,我承认可以。但那样写,不符合自己原先的设想,所以,尽可能的提前,提前到一个可以写入书中的年代。这个年份,选定了1899年。

    为什么选择1899年开始讲这个故事?是因为第二年是庚子年。真实的世界里,国家的首都被两万多外国军队轻易打下,国家赔偿列强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差不多是五至六年的财政总收入。国家几近破产,人心思变,其实,自1900年,满清实际上就灭亡了。以后的十一年,不过是改朝换代前的过渡。人心散了,对于一个立志于建立一个新国家的野心家,是好事。从1900年至1940年,在励精图治的前提下,差不多可以建立一个强国以及一支强军了。

    为什么选择在山东而不是其他省份讲这个故事?主要的原因是山东人口密集,濒海,资源也算丰富,铁、煤都不缺,关键还有石油。如果选择在青海创业,故事就很难讲得合理。你去进口一批机床,从天津上岸,运到青海,要经过多少个军阀控制的区域?你怎么去招揽技师和科学家?你怎么建立海军?当然,在我的设定里,蒙山军的势力会延伸至东三省乃至两广,都是中国资源地理最好的地区。

    激烈甚至带有侮辱性的批评在蒙山军受招安的问题上。

    强汉盛唐是我们的梦想。但大汉帝国的创始人曾屈服于项羽。李渊父子更过分,为了获得支持,曾称臣于突厥。那可是异族!就说本朝,1937年某军穿上中央军制服,用了中央军的番号,领着中央每月给的四十万法币的军饷,算不算被招安?

    胜利者不受谴责。其实古今中外的胜利者,都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甚至与魔鬼结盟。

    如果一味的打到底,就是对弟兄们负责?就是睿智?设想一下,以区区千余兵力,不知变通,不知利用每一个历史给与的机会,真的能推翻满清,一统华夏?

    我认为绝不能。

    也是2011年,有一本值得一看的书,叫《张力与限界》,讲的是中央苏区1933~1934年的故事。我很佩服作者对于资料的占有,其结论是,即使没有所谓的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问题,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也已耗尽,实难支撑了。长征成为必然。其实,还有一个例证,就是张徐领导的川陕苏区的放弃,也不能说是为了接应西征的中央红军,同样是因为根据地的民力被耗尽了。

    龙谦依靠可怜的几支枪和一小块地皮,绝没有抗拒满清的力量。即使是写小说,也不能无视客观。

    虎躯一震八方降伏的故事,我从来就嗤之以鼻。讲那种故事的人,才是脑残,喜欢读那种故事的人,也差不多。

    其次,历史事件的铺垫是不是多了?是不是凑字数或偏离主题?

    蒙山军借庚子之乱脱离鲁南山区,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其实,在故事的大纲中,是从蒙山军进入京畿战场讲起的。但后来发现,这样写过于突兀,缺少一个合理的铺垫。所以,故事便前溯,从一支响马开始讲起。

    为什么穿越于响马队伍而不是八旗或者新军,是为了在与满清决裂时更容易一些。既得利益者在与其母体决裂更为困难,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将北洋军官团体或者炮党的干部挖过来不是不可以,而是编出一个合理的故事要难的多。

    袁世凯为什么会招安蒙山军,是因为他不愿意将自己的部队投入必死的战场。朝廷为什么会调袁世凯部入京,是因为对列强宣战。朝廷为什么会对列强宣战,是因为易储之争。朝廷为什么易储,是因为戊戌事变。除掉第一条,都是真实的历史。历史就是这样环环相扣,让人唏嘘不已。

    回到虚构的故事,袁世凯为什么招安蒙山军而不是抱犊崮?是因为蒙山军战力强大威胁到了其山东的统治。只有之前蒙山军一败再败新军,才会有袁世凯的无奈选择。

    其实,阿龙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删掉了大段义和团的兴起和戊戌年百日维新的故事。的确,读者批评的对,确实有些多了。可以少一些,但不能不讲。正因为东南互保和袁世凯的抗命,才会凸显蒙山军的战功和救驾之功,才会有蒙山军宽松发展的空间和时间。所以,铺垫或者过渡都是必须的,不是偏离主题,更不是废话。

    有些说的多了。

    穿越带来的,是思想,是对历史发展的掌握。不是其他。龙谦没有带来一支八一杠或者95式,没有歼十飞机,没有99A坦克,更没有航空母舰和核潜艇。他就是一个人,他一方面要打造自己的军官团队和文官团体,一方面要和已经存在的,功成名就的枭雄们对话甚至合作,他就必须屈从于他所穿越世界的游戏规则,必须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造世界而不能超越现实。当然,也可以带着未来世界的先进武器去征服过去,那样的书不是没有,很多,我基本不看。在我比较顽固的认知中,如果真的出现那样的事,麻烦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部,带来的队伍可能很快就散了,主人公得提防战友部下的背叛甚至打黑枪。在二十一世纪所能维系的纪律乃至理念,绝不会在十九或者二十世纪得到巩固和发展。别人认为可以,我坚定地认为不可以。

    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爱好的题材和风格,或许,阿龙的故事,不那么令人满意。荣飞的故事是那样,这部书的主人公,也不会做虎躯乱震的事情。将来,龙谦讲述的故事,还会让很多人感到失望。比如民主和独裁,当龙谦自愿放弃权力,自愿放弃独裁。我认为他是英雄,而不是狗熊和脑残。

    不知进退,自以为自己永远正确,万寿无疆的,才是笑柄。

    最后,阿龙还要说,批评可以,探讨更是欢迎。但骂人的话,就不要再讲了。看书也是生意,你去买一件东西,满意就付钱,不满意就走人,不至于去骂厂家为什么做出你不满意的商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