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谋略
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或人性本无,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先不说人性本是怎么样的,先说善与恶是什么样的,什么是善什么恶。罗立一下如:急人所急,为人着想,与人为善,有礼貌帮助人讲信用等等是善的。恶呢是伤害他人的身体或利益,欺骗、盗窃、不讲信用,不计方法后果地追求自己利益,对人恶语相向,让别人难受伤心等等是为恶。 为什么前面列举的那些是善,后面这些行为是恶?!我觉得善与恶的标准在于那个行为推而广之是有利于国家或整个个人类团结还是不团结,合作还是不合作,是进步还是退步。如果有利于团结、合作的话是善,不利于团结、合作的话是恶。因为人类是群居动物,大家必须分工合作才可以相互过得更好,这是必然的前提,所以每个人都想参与这个团体中,所以每个人都会自然地接受一些让大家良好合作的基本规则,而遵守这些规则就是善,所以善是必然的也是大家所推崇的。既然大家都向着善为什么还会存在恶呢? 因为大家需要对合作既得的成果进行分配,分配的过程中,因为每个的信息、资源及地位的不同而使分配过程存在了不公,有人欲望太大想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或者因为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别人的,因为各种原因,让社会的分配产生了不公。有些人因为无法通过合理的渠道争取到自己本应该是他们权利,而只能通过非正当途径取回自己的权益,或因而相信社会本来是恶的,因而为恶。当统治者所定的分配规则非常不合理时,是最大的恶,可以使社会产生出大量地恶,所以为什么那种社会会不太平,为什么会有一些贼寇会逼上梁山,因为社会的掌权者让社会的分配形成了最大的不公,民众无法得到应有的公平,最终只能选择打破当时统治者的规则,而这种打破被附上正义的色彩。 合作趋动人向善,而合作所得利益的分配不公平这是恶的根源,所以当社会有一个合理分配的时候,社会就会太平,不会存在那么多的善与恶。如果社会井然有序,就象健康人呼吸一样畅通,我们还会感受到呼吸和空气的重要吗?不会了,所以在太平社会,恶不多,善也不多。其实那时候大家都是善,只是大家不在感觉到它的存在。人性本善还是恶还是无,我不知道,但相信人是向善的,恶是被社会存在的某些不公逼出来的。而个体(不存在普遍性)的恶与个体遇到某些不公境遇而变异出来的。所以我们知道为恶之人,其实也是受害之人,当我们说某个罪犯变态的时候,我们看到其所承受的社会对于他的不公及折磨,没有相当外力是不可能让一个社会人一个想参与社会合作的人反其道而行之的。面对为恶之人对别人的伤害,我有理由指责和惩罚,对其曾经所受的不公也应该为其鸣不平。 御人之法,却囊括了心谋、机谋、权谋三部分。心谋之原则,是以谋人、尤以谋众人之心为主;机谋,是以识势为主,不同之势,用不同之术;权谋,善用赏罚之二柄,行专断集权之实。御人之法决不等同于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是减法原则,寻常人斗来斗去,大智力抵为小智力。御人之法却是加法原则,将天下之智力相加,cao控世势轮转之机枢,游戏于天地变幻之际。这也正说明为什么天下智力需要有道之人,以道御之的道理。 所谓的计谋是就通过阴谋而成事,就是阴谋,既然是阴谋就必然是不能公开的。而鬼谷子的计谋则是游说人心内外的计谋。单纯的割裂开其他思想,来理解谋篇必然是理解不透的,很简单,揣摩,权谋是一个系统。所以在鬼谷子的游说计谋里把揣,摩,权,谋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根据对方怀疑的地方及时调整策略,比如范伟怀疑拐杖的作用,赵本山马上开始调整策略,让他大声喊两声。 根据对方的意见给予认同。这其实是摩篇的”合情之术”,也就是说双方沟通的内容必然是要有某一个共同点的,可以是观点,也可以是某种习惯。 根据对方的观点给予概括,了解对方想说什么,对方的真实心理是什么。 根据具体形势而成就对方,与前面权篇的“说之者,资之也”是相通的; 根据对方厌恶的情况而权之,权是权量的意思,权衡对方心里到底厌恶什么? 根据权量得知对方害怕的事情,就为对方排除忧患。通过揣摩后而恐吓对方,告诉对方不这么做会出现什么不良后果。抬高对方让触动对方的真心,告诉对方其实还有希望,进而触动对方。私下里论证我的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揣摩正确对方的心理。如果方法使用正确,对方会内符之后做出反应。最后一步则可遮蔽而堵塞地方,扰乱而迷惑对方,这就叫计谋。 使用鬼谋,有人认为最有效的是一个人密谋与暗室,这乍听起来没错,但有一种谋叫结比,也就是韩非子说的比周。鬼谷子认为,谋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公开的谋,叫愚谋,第二种境界叫私下的谋,叫阴谋,第三种境界叫结比而谋,叫鬼谋。愚谋不如鬼谋,正谋不如奇谋,阳谋不如阴谋,奇之所向而莫能之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