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七十一章 红楼一百 千刀万剐 五

第三百七十一章 红楼一百 千刀万剐 五

    ““宝玉因问道:“三meimei,我听见林meimei死的时候,你在那里来着。”正是,探春正是在那,而且以探春的敏锐,她定发现了其中的蹊跷的,而其他人显然都看不出来,而这些人中,与宝玉最亲近的,也几乎只有探春儿,所以此处情节非常重要,如此一笔将探春儿“引”到宝玉处,定会在探春儿已经越来越知道王夫人等的本质以及即将要远离而且长久地离开贾府之时,探春儿将会对宝玉说一些极其重要的话,当然,这些话也必定是比较甚至相当隐晦的,其内容无疑会指向掉包计以及黛玉病越来越重的本质更以及整个王家集团的“力量”,

    ““我还听见说:林meimei死的时候,远远的有音乐之声。或者他是有来历的,也未可知。””这个作为一个宝玉要问话的引子仍然可以存在,

    ““探春笑道:“那是你心里想着罢了。但只那夜却怪,不象人家鼓乐的声儿,你的话或者也是。””那音乐声却几乎分明是宝玉宝钗嫁娶的奏乐,而探春如此说,显然是在“顺”着宝玉的想法,即探春儿一开始当然也不想说出什么“实情”,但探春儿如此发闷而来到宝玉之处,肯定并不完全是为了自己憋闷而来的,而是想告诉宝玉一些关键的话儿的,或者在宝玉的一再追问下而不得不或者“不小心”说出了本“不该”说出的话,

    ““宝玉听了,更以为实。”这些都可以算是“前奏”,

    ““又想前日自己神魂飘荡之时,曾见一人,说是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必是那里的仙子临凡。又想起那年唱戏做的嫦娥,飘飘艳艳,何等风致。”这个也能说得通,

    ““过了一回探春去了,”这就“去了”?那探春显然白来了!而且这里明显有极其仓促地“赶”探春儿走的意思!探春儿在前八十回是何等几乎是“雷厉风行”、“叱咤风云”、“果敢果断”,在八十回后却几乎“销声匿迹”了!如果说贾府里有唯一的一个人能看出和说出如对宝玉说出贾府内部尤其是对黛玉的事的内幕或只是一丝内幕甚至只是一些“隐晦”的事实的话,那这个人就只能是探春!由此也可见曹雪芹写探春的身兼有多么重大的“责任”,但在这里却轻描淡写轻而易举地将探春几乎是“灭”了!这里是非常明显地删除了几乎是比较大量的宝玉和探春的对话,而且探春绝非只是象前面的“笑道”,恐怕更多的会是“冷笑”道!

    ““因必要紫鹃过来,立刻回了贾母去叫他。”如何?为什么会“必要紫鹃过来”?这个“必要”深含大意!即探春通过“隐语”也好“明语”也好,肯定是告诉了宝玉至少三个内容方面:一个是掉包计的大概,一个是王夫人才是这一切的总幕后者,第三个就是黛玉之病的可能黑幕,以及黛玉之死并非象凤姐儿等说的只是病死,当然,探春儿绝对不可能说得太多和说得太明,而且必定是在宝玉的一步接一步的追问下再加上自己对整个贾府的失望尤其是对王夫人的失望以及对黛玉和宝玉的同情下,探春才“忍不住”一一说出的,虽然不可能说得太多和太明,但每一句必会是如锋芒直刺各当事人的内心深处和贾府甚至当时社会的弊症的,即符合前面所说的“冷笑”二字,而探春儿说的话只是她的当时所见所想甚至只是猜想,虽然是非常肯定的猜想,所以宝玉此时已经急于想了解真正的实情或说真正的“证据”,而这些“证据”最能从谁身上获得,就象前面说的,要打开这个“口子”,只有探春这一个人选,而要获得这个“实况”,更是只有唯一不二的一个人,当然就是紫鹃!

    ““无奈紫鹃心里不愿意,”紫鹃此时当然是不愿意的,一个是恨宝玉还恨不少人,一个也是心底深处不愿再去触及那些惊心动魄的伤心和吓人的事,

    ““虽经贾母王夫人派了过来,”这里“派”过来,而且其中又加上“王夫人”,恐怕王夫人事先已经是有交待的,即当然是不准“乱说”,

    ““自己没法,”这个“没法”二字几乎也是在暗示紫鹃之前知道许多内情又怎样?她实在是“没法”啊!不但没法拆穿更是没法阻止,

    ““却是在宝玉跟前,不是嗳声就是叹气的。”好个“不是嗳声就是叹气的”,一个显然这其中的“隐情”实在有够“巨大”!二个实在是恨宝玉几乎入骨,所以才在这里“做”给宝玉看,

    ““宝玉背地里拉着他,低声下气要问黛玉的话,”宝玉却仍然是宝玉,一个是一贯如此,二个是说明宝玉非常急于极其急于想知道有关黛玉之事的真情实况!晴雯被赶出去时,宝玉就在袭人面前怀疑有人告密,而且说了好几句有关的话,宝钗代黛玉以及黛玉之死这样大“千倍万倍亿倍”的事宝玉定会更加追根究底,就算之前因为失玉有些“糊涂”而一时没来得及想,但这个时候却正是要想的时候了,后续的发展也几乎可以“预料”到了,贾宝玉比较“深层”地知晓黛玉之事以及知晓整个王家的“cao纵”之后,才奠定了他离家出家的最坚实心理基础!而宝玉去考功名的事却真很有可能,即宝玉是知道孝的,所以他要去考上所谓“功名”来报答父母“养育”,但他自己当然是不需要这个的,所以这“功名”是给父母考的,所以,宝玉在之后能“定下心”、“沉下心”来“备考”也便顺理成章了,即宝玉在备考前在备考时,其实心里已经“离家”,已经“出家”!

    ““紫鹃从没好话回答。”可见紫鹃对宝玉“恨”得彻底!

    ““宝钗倒背地里夸他有忠心,并不嗔怪他。”…真是无语!怎么突然就“拐”到宝钗这来了?真是就差一步要到“天堂”时,下一步却突然跌进了地狱!所以紫鹃此来也完全成了“废文”!这里比探春来时更加具备删改的痕迹,而且删除的内容可能比探春处的内容还要更多!足见蠢才们对红楼梦对曹雪芹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XX注:为什么要说“滔天罪行”?(外人注:想想中国几千年包括未来几百年都可能只出这一部红楼梦,几千几百年的罪行,便知这“滔天”二字的恰如其分甚至还不够了!(XX注:哦)))

    ““那雪雁虽是宝玉娶亲这夜出过力的,”这句话倒是事实,但雪雁显然也是上了王夫人等的当才去的,而且去的时候心里还骂着宝玉,

    ““宝玉见他心地不甚明白,便回了贾母王夫人,将他配了一个小厮,各自过活去了。”这种文字也写得出来!宝玉最恨的就是将贾府将身边的女子弄出去嫁人,这里竟然自己亲自动起手来了?!原因竟然是“心地不甚明白”,就算宝玉最后知道雪雁间接让自己上了当,也绝不会出此甚至是“自宫”的绝招!(XX注:果然,太监又出来了),所以,显然,是蠢才们这里对雪雁有仇!为什么会有仇呢?因为怪雪雁“心地不甚明白”,为什么怪雪雁“心地不甚明白”呢,因为很可能紫鹃迫于压力和对宝玉之恨,就算知道自己冤枉了宝玉,恐怕也只敢比较模糊地说出一些“真情实况”,而雪雁则不同,雪雁确实是“心地不甚明白”的,所以她说话便“敢”而“直”,只要回顾一下雪雁在宝玉娶宝钗时来到宝玉处心里说的那番话,便知雪雁说话儿之直!而,到底雪雁到底有没有“他配了一个小厮,各自过活去了”呢?(XX注:为什么又重提这话儿?(外人注:且听下文))却真的是有可能的!因为雪雁说出那些话很可能又被谁听见了,因为宝玉身边现在可有两大“听将”(外人注:哈哈),但也许只是听到了一些风声,或者甚至只是根据宝玉的反应猜出雪雁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而王夫人得知后雪雁自然就是这“后果”,因为这实在是王夫人惯用来对付那些丫环们的“标志性”手段,怎么可能荒谬到天荒地老地成了宝玉的手段了?!(外人注:哈哈,天荒地老用得好!)

    ““王奶妈养着他将来好送黛玉的灵柩回南。”这个交待也算是“细致”吧,但仍然有些没头没尾,

    ““鹦哥等小丫头,仍旧伏侍老太太。”这话交待的,也是无色无味,

    ““宝玉本想念黛玉,因此及彼,又想跟黛玉的人已经云散,更加纳闷。”于是乎,将探春来的文字和紫鹃来的文字以及雪雁说的“直话”统统删除个一干二净后,便在这里糟塌宝玉,硬要宝玉“闷”!岂知更闷的是众多的看官们!更恨的这些删改的蠢才们!

    ““闷到无可如何,忽又想黛玉死的这样清楚,必是离凡返仙去了,反又欢喜。”蠢才们已经“认定”宝玉是个神经病了,

    ““忽然听见袭人和宝钗那里讲究探春出嫁之事,宝玉听了,“啊呀”的一声,哭倒在炕上。”这个却是肯定的,但以此便将此回的回目撰成是什么“悲远嫁宝玉感离情”,便更知蠢才们在掩饰这一回中删除的大量的关于探春、紫鹃和雪雁的大量文字,以及有关黛玉之病之死的极其关键的细节!

    ““唬得宝钗袭人都来扶起,说:“怎么了?”宝玉早哭的说不出来。”宝玉在八十回后始终被刻画成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定了一回子神,说道:“这日子过不得了,我姊妹们都一个一个的散了!林meimei是成了仙去了。大jiejie呢,已经死了,——这也罢了,没天天在一块儿。二jiejie碰着了一个混账不堪的东西。三meimei又要远嫁,总不得见的了。史meimei又不知要到那里去。薛meimei是有了人家儿的。这些jiejiemeimei,难道一个都不留在家里,单留我做什么?””这话只能说有一点象宝玉说的,宝玉这个时候能说出“大jiejie呢,已经死了”?而且竟然还加了一句“这也罢了,没天天在一块儿”,更显滑稽,而“史meimei又不知要到那里去”也是有些莫名的,最不可能的是“薛meimei是有了人家儿的”,宝玉不但跟前八十回比象个不懂事的婴儿,更当然是一点也见不到什么成熟感的,薛宝琴有了人家这里难道也要拿出来说?如果前面已经由探春、紫鹃、雪雁之口得知更多“内幕”更多“真情实况”乃至更多“残酷”后,宝玉此时不但不该仍然如此“婴儿”,更应该相当成熟,所以,得出一个推论就是:蠢才们不但大量删除掉了探春、紫鹃、雪雁与宝玉的极其珍贵极其核心的对话,还用这里的宝玉“展现”的“幼稚”来掩饰宝玉极可能的内心的变化!即此时宝玉应该比前八十回还要懂得更多,更成熟,更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哪里还会说还会一直说这些几百年前说的酸话!

    ““袭人忙又拿话解劝。”宝玉在八十回后就是这样一直被劝的角色,其他人特别是袭人和宝钗一个是他的亲妈,一个是他的后妈,

    ““宝钗摆着手说:“你不用劝他,等我问他。””后妈开始发话,

    ““因问着宝玉道:“据你的心里,要这些姐妹都在家里陪到你老了,都不为终身的事吗?”这等浅显道理,竟然一直说到第一百回!而且竟然还用在宝钗展示其“元帅”之才上!真是不但侮辱宝玉,继前面侮辱赵姨娘后,这里又如此侮辱宝钗!

    ““要说别人,或者还有别的想头。你自己的jiejiemeimei,不用说没有远嫁的;就是有,老爷作主,你有什么法儿?”极其明显,如此“道理”完全出自蠢才们的智商,

    ““打量天下就是你一个人爱jiejiemeimei呢?要是都象你,就连我也不能陪着你了。”这话俗气到沦落到贾府最蠢的丫环程度了!而且这个最蠢的丫环还一时真难以找出来!

    ““大凡人念书原为的是明理,怎么你越念越糊涂了呢。”又把读“书”扯出来!好个“明理”啊!巧姐前面念的好“书”啊,小小年纪便知道“列女传”是什么了,就准备为妇女一生的守节甚至守寡事业赴汤蹈火了!

    ““这么说起来,我和袭姑娘各自一边儿去,让你把jiejiemeimei们都邀了来守着你。””这话吃醋更吃到了堪称低级水平,首先一点也不象是吃醋,其次得出的“我和袭姑娘各自一边儿去,让你把jiejiemeimei们都邀了来守着你”结论更是味同嚼蜡,

    ““宝玉听了,两只手拉住宝钗袭人道:“我也知道。为什么散的这么早呢?等我化了灰的时候再散也不迟。””这“化灰”之说也是几百年前的事,又拿来侮辱宝玉侮辱红楼梦,(XX注:怎么是几百年前,不是几年前吗(外人注:红楼梦从头到尾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但红楼梦写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事,几百年还算少了))

    ““袭人掩着他的嘴道:“又胡说了。才这两天身上好些,二奶奶才吃些饭。你要是又闹翻了,我也不管了。””哎,什么玩意啊!什么“掩着他的嘴”,什么“又胡说了”,与前面宝玉的什么“化成灰”一样,统统在照抄前几回的话!而什么“二奶奶才吃些饭”更是没头没脑、让人突感痴呆的话,而象什么“闹翻”更是无稽之谈,而“我也不管了”则更是滑稽?要你管什么?宝玉的尿布你要不要换啊?

    ““宝玉听他两个人说话都有道理,”好个“道理”!不过是教给幼儿园小朋友的道理吧!蠢才们果然厉害,竟然借宝玉之口在大夸自己说得有“道理”!(XX注:果然不但弱智而且无耻(外人注:最主要是对红楼梦如此肢解,对八十回后如此千刀万剐,实在难以饶恕))

    ““只是心上不知道怎么着才好,只得说道:“我却明白,但只是心里闹得慌。””宝玉此话象不象个吸毒成瘾的人?

    ““宝钗也不理他,暗叫袭人快把定心丸给他吃了,慢慢的开导他。”好嘛!象不象开导严重精神病患者?宝玉在八十回后终于沦落到如此地步,真是拜蠢才们所赐,

    ““袭人便欲告诉探春,说临行不必来辞。”想得够细!但袭人有此权力吗?

    ““宝钗道:“这怕什么?等消停几日,他心里明白了,还要叫他们多说句话儿呢。”赫赫,宝钗果然又被如此“赞美”,简直对宝玉有“生杀大权”啊,

    ““况且三姑娘是极明白的人,不象那些假惺惺的人,少不得有一番箴谏,”这里的“假惺惺”是指谁?蠢才们借宝钗之口无疑在指向林黛玉,宝钗前八十回曾对林黛玉“警示”过看那些“歪书”的坏处,显然,蠢才们对黛玉的恨之入骨证据确凿!同时也说明,黛玉是完全不符合当时封建伪道士们的标准甚至完全是异类甚至是异种的!

    ““他以后就不是这样了。””宝玉简直就象宝钗养的一个宠物,

    ““正说着,贾母那边打发过鸳鸯来说:“知道宝玉旧病又发,叫袭人劝说安慰,叫他不用胡思乱想。””哎!贾母如何知道的?还“正说着”的时候,莫非当时在宝玉房间里就装有监控探头?蠢才们啊蠢才们啊,为什么只要不是曹雪芹的原文,你们自己加上的就会蠢成这样呢?你们简直就是“神”出“鬼”没啊!(XX注: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啊(外人注:神经的神,恶鬼的鬼))

    ““袭人等应了。鸳鸯坐了一会子去了。”坐了一会子去了,好个串门儿!

    ““那贾母又想起探春远行,虽不全备妆奁,其一应动用之物俱该预备,便把凤姐叫来,将老爷的主意告诉了一遍,叫他料理去。”看起来好象是“突然想起”探春此事,而且又是贾母一手“cao办”,王夫人前面莫名其妙讲了这么多,这里却突然蒸发了,

    ““凤姐答应。不知怎么办理,下回分解。”不知怎么办理?这有什么知道的?好个“倒胃口”的“吊胃口”!

    “对!”小戒道,“如此对红楼梦八十回后千刀万剐,真该对他们千刀万剐!”

    “呵呵,放轻松。”小猴笑道。

    “我却沉重得起不来。”老沙叹道。

    “阿弥陀佛!”小唐长叹一声,念道,“天妒英才也好,曹施主当时不能为权贵及皇权容也好,且轻松前行吧!”

    小戒呆了半晌,然后不由由衷赞道:“小唐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