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在线阅读 - 第471章 红楼110 好了歌之好啦 十

第471章 红楼110 好了歌之好啦 十

    ““幸得平儿替凤姐排解,”凤姐儿是当然幸亏有平儿,平儿不但忠,而且聪,不但明,而且敏,但她对凤姐儿的忠并非愚忠或jian忠,而是首先发自平儿本身的性格和本质,即平儿对贾府内任何人都几乎没有“恶”的倾向,而只有“善”的倾向和本质,这样,她对凤姐儿的忠才是这样真实和让人感动或者说相对红楼梦中其他很多人来说,实在是非常地让人感动!

    而这里,又再现凤姐儿之前的“恶”与平儿之“善”之可以说鲜明对比,即对平儿这样贴心的人,凤姐儿不但也防她和贾琏,更在贾琏与多姑娘偷情时,更是毫不讲情面毫无情义地相当于极其无辜地暴打了平儿!

    但平儿只是委屈地哭,仍然全部承受和接受了下来,而且仍然对凤姐儿的忠心和关心一点也没改,仍然是全部发自内心!

    所以说,平儿是红楼梦中除爱情外,唯一一个对另一个人是如此真正忠心和关心的人!(外人注:极其难得,确实感动!)

    而平儿的结局也是比较难的,因为不但牵扯到凤姐儿,还牵涉到贾琏,还有最后的巧姐儿,现在看来,比较可能的一个结局是平儿在最后仍然在巧姐儿身边一直照顾着她!(XX注:唔,好人啊!)

    ““说是:“二奶奶巴不得要好,”这一句先给凤姐儿减轻心病,因为凤姐儿虽然强势甚至象之前的恶,但凤姐儿竟然和许多女子一样,也是受不得委屈的,不过她受不得的委屈主要是来自上面如王夫人邢夫人等的无端或故意指责,以及来自身边的如之前的好姐妹如鸳鸯等的冤枉,以及下人们竟然不象以前,竟然“敢”“越权”甚至是当面作践她!但不幸的是,凤姐儿从贾府被抄后,就越来越多而且越来深地全面遭受前面所有类型的“委屈”攻击!如果不是平儿,恐怕已经提早崩溃了!

    ““只是老爷太太咐吩了外头,不许糜费,所以我们二奶奶不能应付到了。””这便是平儿之明!全安慰在点子上,

    ““说过几次,才得安静些。”如果这些话是鸳鸯儿说出来的,恐怕一次就会让凤姐儿心病去掉一半,如果是王夫人说的,那不但心病能全部去掉,甚至身体上的病还能“奇迹”地甚至是迅速好转!但平儿只能行“安慰之能”,而不能行“安慰之实”,所以这里道是“…几次,才得安静些”,这里的“几次”和“些”字,也足见曹雪芹之细腻和严谨和文风,所以才说这是原文的原因!

    以蠢才们恶才们的心境和水准,要写出这样的“小”文字来,都实在是难于上青天!但对于曹雪芹来说,这些不过是些基本的文字和水准!

    ““虽说僧经道忏,吊祭供饭,络绎不绝,终是银钱吝啬,谁肯踊跃,不过草草了事。”这里更是明道王夫人就是要“免费”“让”众人去做这些,而且还要让众人只去埋怨“凤姐儿”,当然,也让凤姐儿只能“让”众人来埋怨自己!(外人注:jian和冷到王夫人这种程度,也算是做人的某类极品了!)

    ““连日王妃诰命也来的不少,凤姐也不能上去照应,只好在底下张罗。叫了那个,走了这个;发一回急,央及一回;支吾过了一起,又打发一起。”一般人觉得看着有些好笑,但从凤姐儿本身来讲,她这里在从前的所谓“下人”面前已经惨到一个底限了!要翻译的话,几乎就是对从前的“下人”们求爷爷告奶奶,再说得不堪一点,简直有些象在乞讨了!

    ““别说鸳鸯等看去不象样,”这个不象样不但是当时的“场面”不象样,恐怕也有觉得凤姐儿如此低声下气捉襟见肘甚至狼狈不堪的“不象样”!

    ““连凤姐自己心里也过不去了。”凤姐儿却是如同踩着万丈钢丝,一心要把这事尽量做“好”或者说只是做下来,恐怕更在乎的是这些事的表面和实质都实在太不“象样”而心里过不去,这便给凤姐儿心上又加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即凤姐儿之前建立的所有“功绩”和“权威”恐怕也就全毁在这件小事上了!而也只能说明凤姐儿之前建立的是“虚功绩”及“假权威”,

    即凤姐儿归根结底只是“凡鸟”,甚至几乎所有人都只是“凡鸟”,但秦可卿与贾府上下的关系却比凤姐儿要好上何止百倍!因此,即既然绝大多数人都是凡鸟,不如索性就“凡鸟”行事,即低调处世,但高调做事,恐怕便不会有凤姐儿之后淹没在溶化的冰山中或冻僵在更冷的冰山上了!

    但有王夫人这样的“引导者”在,作为同样王家出身的凤姐儿恐怕最大可能的结局或说唯一的结局只能是冰山上结束!

    即这里不如索性说得明白点,如果秦可卿未死,她来持家的话,首先她与贾府上下几乎所有人的关系都很好,而且她一眼能看出贾府当时的弊病,以及当时就要做的为之后衰败甚至崩溃做的准备,而且秦可卿深知象高利贷如此有大风险的事当然不能做,因此,贾府就算被抄,就算“权势”上彻底失败,在“财产”上也能全身而退!

    而秦可卿可惜又有另一个在另一方面更糟糕的“引导者”即贾珍包括贾蓉,因此,此时,不妨来看看红楼梦最开头的好了歌!

    顺便连同脂爷对此歌所批一起来看看!因为,脂爷前几章的批,如对此好了歌的“批”还算相对有些“水准”的,而且这其中的“误导”恐怕也是更有水准的!

    好了歌全文如下: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非常通俗易懂,而且也能部分甚至大部分映照到红楼梦中各人身上,但只是具备各人“普遍意义”,而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即这好了歌不过是个粗略的“杂纲”或说只是个引子而已!

    而甄士隐的“好了歌注”的原文加“脂批”全文如下: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甲戌侧批:宁、荣未有之先。】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甲戌侧批:宁、荣既败之后。】蛛丝儿结满雕梁,【甲戌侧批:潇湘馆、紫芸轩等处。】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甲戌侧批: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甲戌眉批: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甲戌侧批:宝钗、湘云一干人。】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甲戌侧批:黛玉、晴雯一干人。】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甲戌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爱,倏痛倏悲,缠绵不了。】金满箱,银满箱,【甲戌侧批:熙凤一干人。】展眼乞丐人皆谤。【甲戌侧批:甄玉、贾玉一干人。】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甲戌眉批:一段石火光阴,悲喜不了。风露草霜,富贵嗜欲,贪婪不了。】训有方,保不定日后【甲戌侧批:言父母死后之日。】作强梁。【甲戌侧批:柳湘莲一干人。】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甲戌眉批:一段儿女死后无凭,生前空为筹划计算,痴心不了。】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甲戌侧批:贾赦、雨村一干人。】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甲戌侧批:贾兰、贾菌一干人。甲戌眉批:一段功名升黜无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甲戌侧批:总收。甲戌眉批:总收古今亿兆痴人,共历幻场,此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反认他乡是故乡。【甲戌侧批:太虚幻境青埂峰一并结住。】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甲戌侧批:语虽旧句,用于此妥极是极。苟能如此,便能了得。甲戌眉批:此等歌谣原不宜太雅,恐其不能通俗,故只此便妙极。其说得痛切处,又非一味俗语可到。蒙双行夹批:谁不解得世事如此,有龙象力者方能放得下。】”

    且分别来看,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这两句简易之极,看过后文的当然是指宁荣败落前和败落后的对比,因此脂爷分别批的“宁、荣未有之先”及“宁、荣既败之后”对于稍微熟知红楼梦的人来说,这种“批”几乎如同废话,

    而“蛛丝儿结满雕梁”批“潇湘馆、紫芸轩等处”更是可笑,特地指出“潇湘馆、紫芸轩”有何意思?卖弄自己懂得大观园几个馆名尤其是宝玉和黛玉的馆名吗?而且这“雕梁”恐怕更是统指贾府被抄的所有房屋,因此,这批也没什么特别价值,只有些类似什么宝玉之后又回到大观园看到这珠丝儿的“强解”而且“无味”的“价值”,

    而“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批“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与之前相比更是莫名其妙!首先贾雨村发达并非在贾府败落之后,而是之前早就已经发达!

    而且这里把贾雨村单独拿出来说这么一句,是不是太抬举贾雨村了!虽然贾雨村之后靠出卖贾家保住了官位,但也仅是保住官位或最多有略升而已,哪里就能“暴发”?只要看看皇上召见贾政时对贾雨村的态度,便知贾雨村不过是被忠顺王等暂时利用的小小鱼而已,哪里就会对贾雨村“感激涕零”到要让其“暴发”的地步?没让他暴死就对他够客气的了!

    而且贾雨村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比贾府更惨!这里既然是对红楼梦一个大悲剧的大总结,何必还要“特地”“显一显”贾雨村的所谓无稽之什么“暴发”的“大喜剧”?

    这里如果要说甄士隐进行“好了歌注”,可能更多是反应当时普遍存在的现状,而并非主要是对红楼梦中的人进行什么“伏笔”!

    之后的判词和红楼曲已经对红楼梦中几乎所有重要女子的结局做了非常全面和细致的伏笔,根本不需要这里再进行什么“暗示”,因为这好了歌以及好了歌注是当时普遍甚至非常普遍存在的情况!

    后又有批“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这里又哪里有忽新忽败了?!明明就是从新到败,从丽到朽!仗着自己知道几个什么“新”、“败”、“丽”、“朽”的字,就好来耍花枪?(外人注:哈哈!大白纸说得毫不留情面!但也是脂爷太托大了的缘故!)而更是哪里来的什么“反覆”!如果“解成”“不能反覆”,还有些靠谱,但这就是“批”的水准?(XX注:感觉这“忽”来“忽”去,和“忽悠”两字基本没什么差别了!)

    (外人注:正是,如同小学生在批李白的“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批”后如下: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批:一疑再疑,忽光忽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批:忽月忽乡,反覆不了”,(XX注:哈哈,觉得你“批”得更有趣更实在(外人注:呃…)))

    而接下来恐怕便是误导更甚或者说狐狸尾巴更高的“批”!

    即“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甲戌侧批:宝钗、湘云一干人。】”,这里是明道宝钗和湘云是终老而逝,但宝钗的结局几乎铁定是雪里埋!因为以宝钗的聪明和美貌和“志向”,如果错过宝玉,甚至错过贾雨村,恐怕还有“后来者”,而宝钗是极可能在随贾雨村后,贾雨村立即便被判大罪,宝钗只能沦为“罪妇”,而居无定所,而且恰好在隆冬之时,此时,如果宝钗儿寄身草屋或破庙,被雪重压,是极有可能被雪里埋的!(外人注:悲惨!)

    这里在前八十回有一段文字量相当不小的情节有一些非常惊人的巧合!

    即刘姥姥给贾母讲的“故事”中,似真似假,讲了许多让人现在看来是“惊心”的“论据”!

    首先是刘姥姥讲一个十七八小姑娘雪地里抽柴的事,结果突然失火了,后来又讲“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儿似的。后起间,真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长得粉团儿似的,聪明伶俐的了不得呢。”这里几乎完全合乎贾母的儿子贾政生贾珠,然后贾珠死,再生宝玉的事!

    刘姥姥不一定对贾家的事知道得这么清楚,连年龄都算得这样精确,因此,这里很可能是曹雪芹“一时心动”,而突然想借刘姥姥来似真似假有真有假地“影射”一下几个关键人物的结局,反正几乎没人能看出来,又是刘姥姥这样的人喜欢讲一些这样的趣闻的实录,“何乐而不为”?(外人注:虽然内容是悲苦的,但也足反应曹雪芹的心思之敏锐和非凡)

    否则,以曹雪芹的惜字如金,绝不会无端端花这么多文字写几个“无聊”的故事!

    因此,其余故事的文字便可拿来做重要“参考”,之所以是“参考”,便是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大概能信其中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就应该差不多了,否则如果全“中”,那就相当于完全泄露天机,而且是借刘姥姥的这说笑的嘴里泄露的天机,未免有些荒唐了!

    因此,刘姥姥说的“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字叫什么若玉,知书儿识字的,老爷太太爱的象珍珠儿。可惜了儿的,这小姐儿长到十七岁了,一病就病死了。”无论是“病”还是名“若玉”,就是“赫然”直指向林黛玉的!但因为前面说了,这里不能“更明”地说,所以只说是病死了,但这个人显然是暗指向林黛玉却是无疑的!

    而刘姥姥既然连宝玉和黛玉都“说”了,那剩下的那个“小姑娘”便只能是薛宝钗,不但年龄等都合得上,而且恰巧在雪地里!

    而且,“最重要”的是小姑娘在拾柴!拾柴做什么呢?有人说这里暗指雪地里抱柴,即由“雪抱柴”暗含“薛宝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无论是不是字面上的巧合,但这个情景这个情节却是直指薛宝钗无疑!

    而为什么刘姥姥之前刚开了个头就有失火发生,而接下来之后只能单独讲给宝玉听,显然也是为了怕听得人多了,有“泄露天机”之嫌,更知刘姥姥这段“虚构”的“诡幻小故事”的不同寻常!极可能就是属于曹雪芹当时的“灵机一动”,

    而从“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之后的甄士隐注及“脂爷批”,且待下文。(外人注:曹雪芹伏红楼梦中重要人物的伏笔时都是专门在太虚化境中不但作画作词,还作曲,是如此郑重和庄重来推出伏笔的!这里一个甄士隐竟然一个“好了歌注”就“伏”了这么多重要人的如此重要的“结局”,真是如同茅厕里还能捡到红楼梦八十回后原文了(XX注:哈哈!))

    “哈哈,真是要对脂爷说‘好啦’,别装神弄鬼啦。”小戒哈哈道。

    “看不懂曹雪芹的原文,所以只好看脂大爷的幼文。”小猴笑道。

    “两位师兄果然打妖魔鬼怪毫不手软,”老沙笑道,“表示敬意。”

    “连这都要表示敬意,足见脂爷果然‘吓’住了不少人啊!”小戒冷笑道。

    “留给你打,用不着我出马。”小猴笑对小戒道。

    “什么?!”小戒叫道,“你以为我愿意打啊!”

    “阿弥陀佛,”小唐双手合什道,“要打就只打一个,不要伤及无辜,尤其是与脂有一定关系的许多人等。”

    “小唐说的是。”小猴小戒老沙忙点头道。

    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