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一章 唐诗之七画(4)

第二十一章 唐诗之七画(4)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真正的人民公仆会有这样的想法的,想想至今想起令人热血沸腾的******,在已是癌症晚期身子瘦得可以说只剩一身骨的时候仍然心系着国家,井井有条严肃认真地安排着当天和今后国事政事人民事,真是让人仰天长叹不已...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不管作者当时是“怯”什么,但是以一个普通人的想法,古代是挺重乡情的,如果很久没回家乡,见了家乡人,是有些越近“情更怯”的,仿佛自己对他们颇有些歉疚似的,自然就觉着有些“不敢问”前面走过来的家乡人,要赶快回到家中好好“熟悉”家乡这种久违的感觉后,才能慢慢去“怯”变“勇”的,其实,小孩子由于各种原因,比如随军啊,比如父母单位在外地啊,如果挺久没回老家,乡音都变了,回到家,会更“怯”的,只有慢慢“熟悉”幼时那种在家乡长大玩耍的感觉后,才会变得“勇敢”起来,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体会。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刘禹锡是讽刺那些与自己政见不同且将自己排斥的人,可能是一些比较激进的年纪稍小的人或者对以前一些他认为的“好政见”不认同的年龄和他相当的人吧,这两者,前者相对于他,后者相对于先人们都可以被称为“后生”。

    “犹抱琵琶半遮面”,当然要加上前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唐朝人可能是有些不屑写小说的,可能认为那是市井俗人之为(当然,这也确实是现在许多写小说的人的写照),所以他们写一件事时,更愿意用诗去表达,小说在明清达到顶峰甚至可以说颠峰,不论是相对于当时的中国还是相对于当时的世界来说,最现实主义的《红楼梦》、最浪漫主义的《西游记》、当时最大胆的离真正的“绿林好汉”“农民起义”最近的《水浒传》、流传最广的《三国演义》、想象力最丰富的《聊斋志异》、讽刺最无情的《官场现形记》,嘿,这么多“最”,真想再加一个,就是当时最真实最深刻最有力量的鲁迅的小说。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思之奇,而诗之奇,“狂风吹我心”也还罢了,竟然能想到“西挂咸阳树”,真是身内身外都可纵横万里,最后两句“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应该是看不到对方了,眼中不由湿润起来、模糊起来,而用“烟雾连山”来“掩饰”了。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这句话很真实也很妙,“病”中,尤其是心情非常不好时的“病”中,是很乱的,“魂颠倒”三个字再恰当不过,而后面那句,则更是显得“凄惨”,病很重时,人心情的落差是很大的,会想到死,会想到自己最亲近最思念的人,而一旦昏睡中的梦中却往往梦不到这些人,然后醒来就会更一步加重这种落差,觉得自己仿佛连“情”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呢?这个时候可能是想得最少的时候,也是最接近真正的“病人”的时候了。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作者罗隐十二年前遇到一歌妓,而今再遇,正在感慨她还是在cao旧业,没想到她突然问了他一句:“怎么你还是布衣?”于是,作者可能心中突然一笑,然后微笑着写了这首诗给她,罗隐也是一个才华不错的人,他的“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他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他的“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他的“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他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表明他的人格,他的才思,他的智慧,都可以算得上是难得之才,再加上仿佛看破尘世的轻描淡写的这两句,他当时的意境之高,风格之清,让人佩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