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荣耀美利坚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凡尔赛条约(下)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凡尔赛条约(下)

    从1919年三月开始,谈判由五个战胜国政府首脑和外长组成的“十人委员会”主导,该机构组成复杂,矛盾重重,难以做出有效决定。谈判过程中倭国和其余各国外长先后退出十人委员会,实际上只剩“四巨头”,后意大利因对南斯拉夫的阜姆的领土要求被拒绝也退出时,最终的谈判由三大国的政府首脑,即英国首相乔治、法国总理克莱蒙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把持,意大利首相维托里奥奥兰多的作用微乎其微。德国甚至不准参与条约讨论。因为各国谈判目标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每个决定都是经过“不愉快的妥协”后才能达成。亨利基辛格称之为“美国式理想主义和欧洲式偏执狂之间的脆弱妥协”。

    1919年4月29日由德国外长乌尔里希冯布鲁克多夫-兰祖伯爵率领的德国代表团抵达凡尔赛宫。5月7日德国代表团接受战胜国提出的条件,内容包括将德国领土分割一部分给邻国,战胜国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国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等。但因德国被排除在谈判之外,德国政府认为以上条件不公并提出抗议,随即退出和会。

    6月20日以古斯塔夫鲍尔为总理的德国新政府成立,在23日德国国会举行的投票中支持接受条约者以237票比138票胜出,28日德国新外长赫尔曼穆勒在和约上签字。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宣告成立。

    共分15部分,440条。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德国的国力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对英法及美国的仇恨进一步加剧。现在德国和其他国家形同陌路,默默的舔着伤口,等待报仇雪恨的那一天。

    在疆界的划分上: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战时,就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称为但泽自由市;割让欧本及马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承认卢森堡的独立;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华夏;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

    疆域上的割让不让人意外,作为战败国不放点血是不可能,但一个主权国家被分割的支离破碎,在德国民众的心里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耻辱。这也促使二战时,从元首到普通民众对领土的渴望无比的狂热,这也是一种病态的补偿吧。

    相对于领土。英法在军事上的限制就要严格苛刻的多。莱茵河西岸的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陆军被限制在10万人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海军员额限制在1.5万人以下,船舰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万吨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并不准拥有潜水艇。不得组织空军。不得进出口武器。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为了限制接受军事训练的人数,废除征兵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且军官员额不得超过4,000人。

    至此,德国的军事实力降至历史的最低点,还不到意大利的三分之一。军事设施和军工企业更是被瓜分的一干二净。法国为了弥补战争的损失,将所有工厂有价值的机器设备一扫而空,就连用不上的也低价贱卖。德国人的最后一条内裤都被抢走。

    但几年的战争已经耗尽了德国的鲜血,国库空虚,设备老化,资源一无所有。抢来抢去,也卖不了多少钱。再说买家一个个猴精,就等着压到白菜价呢,。

    法国人傻了,当了几十年的债主一夜回到解放前。俄国人的上千亿金法郎是打了水漂,列宁很无赖的抹除了所有的债务,其他国家也是大声喊穷,都拖着不还钱。好吧,要赖大家一起赖,咱法国也拖着,看谁熬得过谁。

    不过德国人是决不能放过的,现在没钱,不等于永远没钱,咱们慢慢玩。因此,又出台了让德国人痛彻心扉的战后大还款。

    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当德国了解到条约内容后,愤怒和屈辱感迅速在德国国内蔓延,似乎德国并未意识到他们对发动战争负有责任而且他们已经战败,起初德国政府拒绝接受条约,德国海军以自沉舰艇的方式表达对条约的不满。

    后来成立的魏玛临时政府陷入两难境地,总理谢德曼被迫决定接受条约,随后陆军总司令兴登堡称德军已无力再战。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决定接受条约。

    随后保皇派、民族主义者和前军队将领开始质疑条约。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家、社民党人、共产党人、犹太人被他们视为叛国者,因为这些所谓的“十一月罪犯”是魏玛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也是他们“在背后捅了德国一刀”。这种论调在德国投降后具有广阔市场,因为当时德国已经取得了东线的胜利并和俄国布尔什维克政权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而西线德军仍在法国和比利时境内。但实际上西线德军的春季攻势因给养不足而被迫停止,在批评者眼中这次失败被归罪于后方的罢工,尤其是犹太人。而他们却忽略了交战双方已经卷入了总体战中,前线的局部战术优势无法扭转德国在战略上的失败。尽管如此,这种论点在德国国内仍引起了广泛共鸣并被纳粹党所利用。

    协约国的反应却迥然不同,法国认为自己没有完全得到满足,克里蒙梭在随后的大选中下台。从整体而言英国对条约比较满意,德国东部边界得到了一定的安全,如波兰的独立和但泽自由市的成立。在某种程度上英国甚至认为条约对德国过分苛刻,这可能导致德国的不满并成为未来的不稳定因素。美国认为条约是欧洲的麻烦所在,而且对德国过于苛刻。1919年美国国会投票决定拒绝签署凡尔赛条约并拒绝加入国际联盟。

    对巴黎和约的评价褒贬不一,虽然一战西线战事绝大部分发生在法国,法国因此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克莱蒙梭的政策仍过分激进,对德国过分苛刻。而且条约是胜利者强加于失败者的和平,是对德国的一种羞辱。凡尔赛条约在德国人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随后在纳粹党的培育下生根发芽,这也是希特勒一上台就开始明目张胆的践踏条约并赢得国内的一片喝彩的原因。但凡尔赛条约对于俾斯麦一手建立的德国政治体系不但未被摧毁反而得以保存,而且德国避免了战后被战胜国大规模军管,也为德国战后的崛起留下了足够的底蕴和元气。

    就想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所说的,这个条约只是将更大规模的战争拖后了20年而已,旧有的秩序不打破,战争的威胁永远不会消息。对于欧洲大陆,这是一条救赎之路,谁也别想置身事外。

    战争的阴云终于彻底消散了,战后重建成了重中之重,无数淘金的各国商人纷纷拥挤进欧洲各国,试图在参展国家的身份再榨取最后一枚金币。

    华尔街的部署也已就绪,早在德国签署停战协议时,已经有大批的人力物力转移至欧洲各国,尤其是德法两国更是重点。首先是法国的利益需要瓜分。毕竟是战胜国,战后的利益也足够偿还巨额的债务了,现在再投点钱,十足的保险。

    但法国人为了发展本国经济,重新占据欧洲大陆领导者的地位,开始施行贸易保护主义,设立高昂的进口关税。并重新将精力放在海外殖民地身上,大量的搜刮财富和资源,来补充国内严重衰退的经济,并鼓励欧洲移民前来法国,借以补充青壮劳力和男女比例。

    美国人高兴而去,败兴而回。在怨气集聚下,不管不顾的一头扎进了德国经济复苏的漩涡。既然你法国人给脸不要脸,那就去找你的死对头,打不死你也要恶心死你。

    威尔逊带着满腔的失落回到美国,他知道,无论在战争中有多么大的功绩,也不能掩盖战后利益的失败。他已经有心无力了,美国究竟何去何从,他看不清,还是交给下一代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