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华夏风云五千年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七章 苏秦说动赵国,六国联盟出现了可能

第四十七章 苏秦说动赵国,六国联盟出现了可能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战国七雄,我们都有分别介绍,被灭的六雄,我们也进行过总结。可为什么弱小不能联合起来对抗强大,或者强大是怎么拆散弱小的联合那?我们就在先秦的最后部分,通过介绍两个人,来给大家做一个解答。

    苏秦,周天子脚下洛阳人,年轻的时候,也赶着时髦,去齐国求学,拜在大牛人鬼谷子门下学习。您没听错,就是当年培养出了庞涓和孙膑的鬼谷子,估计那个时候鬼谷子先生年纪也不小了,可还是在孜孜不倦研究学问,教导下一代。若干几年之后,苏秦觉得自己学的差不多了,拿了结业证书,就外出找工作了。

    也不知道苏秦当年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反正是在外面没有多少市场,苏秦四处打工好多年,一直没有出头,实在有点混不下去了,只好回到了老家,想找找故乡的温暖。

    故乡很温暖,故乡也很现实,乡亲邻居们经常会对他指指点点,极个别的还拿他当反面教材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些不算,就连家里人也对他多有怨言,你一个大小伙子,站起来一米多高,上秤也是一百多斤,干嘛不能好好在家劳作种地啊,非要出去混,真是不知道轻重缓急啊。

    苏秦很惭愧,他知道,在家里吃闲饭是不行的,可要是让他放弃所学,下地去卖苦力,也是他不能接受的。反正已经吃了那么多苦,干脆,再搏一搏吧,于是苏秦闭门不出,把家里所有藏书拿出来,从头研读一遍。

    看罢藏书,苏秦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书,都是扯淡,根本用不上,难怪别人不用我。那什么是有用的那?机缘巧合之下,苏秦得到一本《阴符》,这是当年姜子牙所著《六韬》中《龙韬》的一部分,苏秦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苦苦琢磨书中的道理,花了足足一年的时间,茅塞顿开。

    这时的苏秦,胸中已经有了乾坤,他给自己做了一个市场定位,我的目标,是天下的君王。要找君王,身边就有现成的啊,苏秦就近去求见周天子。没想到离得近也不好,在洛阳一带,苏秦的名声不咋地,周天子身边的大臣没一个说苏秦好话的,个个都瞧不起他。

    苏秦也很识趣,天下君王有很多,这家不行找下家。苏秦离开了洛阳,研究了一下当时的局势,此时最强大的国家是秦国,苏秦就向西入秦,想把自己的雄韬伟略和秦国的强大势力结合,干出一番事业来。

    也是不巧,秦国特别会重用人才的秦孝公,去世了,当时的国君是秦惠文王,没关系,苏秦更看中的还是自己的本事和口才,至于你是孝公还是惠文王,问题应该不大。

    可偏偏还真就有问题了,苏秦拜见秦惠文王之后,就大力主张秦国应该吞并六国,一统天下。没想到秦惠文王有自己的想法,他赞同苏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主张,但是,他觉得时机不到,目前六国的势力犹在,而秦国虽然刚刚经历商鞅变法,国力大增,可还没有强大到能一统天下,他想把这个壮举留给自己的子孙去完成。

    (这里插一句,个人觉得,秦国之所以能最后一统天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秦国几代君王一直都有统一天下的雄心,而且一直延续下去。)

    自己的主张没有得到认可,那自然也就得不到优厚的待遇,苏秦收拾收拾行李,继续自己的找工作之旅。由于盘缠不多了,苏秦就来到了距离秦国最近的赵国,这个时候的赵国国君,就是著名的赵武灵王的老爹,赵肃侯。

    当时赵国的相国,是公子成,是不是有点眼熟啊,对了,就是那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最大障碍,公子成。这个老顽固,年轻的时候就很保守,对外来事物是一贯的排斥,所以苏秦还没有跟赵肃侯说上话,就被公子成轰走了。

    惨啊,惨啊,投了三次简历,都没被录取。没有找到工作,也就没有收入,盘缠也花光了,好在老天照应,天气还算不错,苏秦干脆当掉了几件衣服,准备最后一搏。

    可能是因为穿的少了,苏秦开始清醒的给自己做下一步的筹划,也许是自己太盲目了,虽说自己研究的是君王之道,可国家不同,君王也不同,我应该给自己一个精准的定位,不能再这么盲目的投简历了,毕竟,身上的衣服可不多了。

    就这样,燕国被苏秦看上了。燕国虽然路途遥远,可想要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点苦,苏秦还是能吃下的。苏秦来到了燕国,可没想到的是,燕国的国君没那么容易见到。苏秦心一横,就干脆找了个临时工作,在燕国住了下了,死等燕文侯。

    苍天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苏秦终于站到了燕文侯的面前。这一年的时间苏秦并没有浪费,他从各个角度,反反复复的替燕国做过考虑,今天,苏秦胸有成竹的对燕文侯讲到。

    我这次来,是来帮助燕国的。燕国地处北方,和赵国相邻,燕国和赵国都要面临中原国家和秦国的威胁,也都倍受对北方游牧民族的sao扰,燕国和赵国是一种复杂的邻居关系,既可结盟为友,也可成为家门口的冤家对头。

    燕文侯听了半天废话,有点不耐烦了,那你要怎么帮我啊?

    您不要着急,听我慢慢说。燕国目前的策略有问题,天下都知道,燕国是把秦国当做自己的敌人,当然了,这也不怪燕国,除了秦国自己,谁都会把它当敌人的。可是燕国对家门口的赵国的态度就不对头了,现在赵国是没有和燕国发生冲突,要是天下一旦有变,赵国对燕国下了手,肯定会打燕国一个措手不及的。

    听到这里,燕文侯激灵灵打了个冷战,对呀,我还真是疏忽这一点了,那我应该开始防备赵国了!

    苏秦长舒了一口气,哎,终于上道了。

    大可不必,赵国不防,不对,可把赵国当敌人,更是不对。

    燕文侯这个时候已经彻底被苏秦绕进去了,你痛快点,说说你的终极想法。

    是这样,我们和赵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和赵国又有同样的敌人秦国,对我们最有利的做法是,去和赵国达成同盟,组成一个小军事共同体,这样就可以举两国之兵,对抗强秦,还可以不必担心赵国对我们的威胁。

    苏秦说完,给了燕文侯一点理解的时间。

    几分钟之后,燕文侯终于捋顺了。先生真是奇才啊,如果真能如此,我必当厚报。随后燕文侯给苏秦准备了丰厚的礼物,让他去游说赵国。

    这回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苏秦拿着公费,坐着公车,头顶上还有着燕国使者的头衔,很容易的就见到了赵肃侯,老套路,苏秦先给赵肃侯分析了一下国际局势。

    赵魏韩三家本为一家,种族相通,语言相通,血脉相通,最重要的是,大家住的比较近,如果相处不好,那就是冤家对头,相处好了,就可以互为犄角,做盟友。

    天下人都知道,赵老爷子您英雄,可天下人也知道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秦国是赵国的敌人。我此次前来,是为了赵国安危考虑,建议赵国应该和魏韩二国和平相处,同仇敌忾。

    赵肃侯被苏秦整的一愣一愣的,感情你千里迢迢来赵国,就是为了教我这个,你说的这些,似乎,也不是多高明的东西嘛。

    苏秦早就料到赵肃侯不好糊弄,所以开始只是试探一下,一看赵肃侯质疑自己,就马上开启了第二种模式。

    老爷子英明,不过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您继续听。

    我从燕国而来,本意是想让燕赵二国达成同盟,共拒秦国,可在来的路上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则秦国太过强大,非六国联合不能制约,二则,就是六国联合应该有一个盟主,那就非赵老爷子您莫属了。

    赵肃侯听苏秦开始说人话了,手捻长髯,微微点了点头。

    我基本赞同你的观点,可这些东西都是理论的,谁都能说,我看你今天来我这里,恐怕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吧!

    苏秦不由的感慨,赵肃侯真是个老狐狸啊,看来自己要亮底牌了。

    苏秦起身正色道,老爷子慧眼如炬啊,我也不敢相瞒。我敢说,天下能明白我刚才那番道理的人,不多。敢在您面前说出来的,也没有几个。我不但是这几个人中的一个,我还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赵肃侯哈哈大笑,好小子,你不要兜圈子了,既然燕国和赵国都达成一致了,就由我出钱,你去游说其他四国好了。

    苏秦现在已经有两个国家的背景了,终于可以缓口气了,休息休息,再去游说那四国。就在这个时候,秦国突然出兵,攻打魏国,魏国实力不济,城池失守,将领被擒。看秦国那状态,打的比较爽,有点想挥师东进,攻打赵国的意思。苏秦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妙,万一我还没把剩下四国联合起来,秦国就打到了赵国门口,出于自保,四国就难以和赵国达成同盟了,想来想去,苏秦就想到了自己的老同学,也是鬼谷子先生的另一位得意门生,张仪。他要激张仪去秦国效力,而后保全赵国,给自己联盟赢得时间。

    那一天,一个老朋友去拜访还在读书的张仪,兄弟啊,我听说苏秦在赵国富贵了,你的本事不在苏秦之下,何不去赵国投奔苏秦,给自己谋个富贵。

    听朋友这么一说,张仪心动了,马上放下书本,收拾行李,去赵国找苏秦。没想到,苏秦变了,对自己不冷不热的。开始张仪还觉得,可能是人家忙,等闲下来也许就好了。好不容易苏秦有空了,请张仪去赴宴,张仪过去一看,来的人来挺多,看来兄弟还是没变,这是想好好给大家介绍自己啊,挺高兴。

    没想到刚吃了几口菜,苏秦就开始阴阳怪气的说话了。张仪大哥啊,你说当初咱们俩一起读书,你可是一直比我强啊,看书比我快,记性还比我好,可为什么,今天你混的还不如我啊!哈哈哈哈!

    这下子把张仪搞蒙了,没想到苏秦不但变了,变化还很大,也没心情吃饭了,就灰头土脸的回到了驿馆。苏秦羞辱了张仪,也惊醒了张仪,对啊,我本来就比你强,凭什么你能坐这样的位子,我还要投奔你啊,我应该自己找工作。

    对,不但要自己找,我还要找一个比你强的,赵国现在势力很大,天下能超过赵国的,也只有秦国了,于是张仪就找朋友借了点盘缠,去了秦国。张仪确实有本事,到了秦国之后,也得到了重用,秦惠文王任命他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事情。

    这个时候,资助张仪去秦国的朋友才告诉他,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苏秦安排的。张仪这才恍然大悟,感慨啊,这一次,我不如苏秦,你回去告诉苏秦,只要我在秦国说话好使,秦国就不会攻打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