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华夏风云五千年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九章 赵充国善于用兵,给皇帝做思想工作更有一套!

第一百一十九章 赵充国善于用兵,给皇帝做思想工作更有一套!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汉宣帝看赵充国迟迟不肯跟羌人交战,就写信责备了赵充国。看到皇帝责怪自己胆子小,赵充国是诚惶诚恐,可惶恐过后他冷静了下来,他觉得自己身为国家将领,为了国家安危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主张,于是他再次给皇帝上书。

    遥祝陛下圣安,臣前些日子,看到您给都尉的诏书,您让他选择熟悉羌人的人出使罕部,告诉他们汉朝大军就要来了,汉朝是不会诛杀罕部人的,以便瓦解羌人聚众造反的阴谋。臣深深为陛下的折服,陛下这么做不但功德无量,也实在是妙极一招,不是臣这样的人能比的。我就斗胆按照陛下的意思,派羌族的雕库去宣传天子的大恩大德。

    现在罕、开部落都已经知道陛下的意思了,其实最不识好歹的还是先零,他们自己有四千多骑兵,再加上其他部落的五千骑兵,一直在做战斗的准备,我看他们的意思,就是想等待时机侵犯我们的边境。现在如果我们把先零放在一边,去攻打已经都不想冒犯我们的罕部,这实在不是陛下您的初衷啊。

    臣记得兵法上是这样说的,如果进攻力量不足,那只做好防守就该没问题。兵法上还说,真正会打仗的,是会控制别人,而不是被人所制。如果罕部真的会入侵敦煌、酒泉,我们就该整治武器,养好战马练好士兵,等待他们的到来,这样用养精蓄锐的军队去攻打疲于奔命的敌人,才是取胜之道。现在陛下担心两郡的兵马不足难于防守,就主动对敌人发动进攻,这正是放弃制服敌人的战术,而选择被敌所制的方法,我觉得还是不妥当啊!

    先零的羌人为了和汉朝作对,才主动和罕、开部落解除了前仇签订了盟约,可他心里始终还是怕罕、开部背弃自己的。臣私下里琢磨,先零现在肯定很想让罕、开部落处于险境,这样才能巩固他们的盟约。如果我们先攻打罕、开部,那先零一定会去支援他们,现在正是敌人马肥草盛的时候,不说我们攻打罕、开能有多大胜算,肯定是给了先零对他们施恩的机会。如果他们的联盟得到了巩固,就会有更多的部落加入他们,羌人的精锐部队就会达到两万多人,到那个时候,再想消灭他们,就要用几倍于他们的力量。臣恐怕国家的忧患和负担,就不是两三年的事了,就要用十几年来估计了。

    臣受到天子的厚爱,父子同为朝廷要员,我现在官做的挺大,年纪也七十有六了,如果陛下让我去做什么,就算粉身碎骨我也没有二话。只是,我对用兵还是比较熟悉,我觉得我们只要先打败了先零,什么罕部、开部和其他乱七八糟的部,就都不用发兵就能降服。如果先零被打败以后,罕、开部还不服气的话,我们等到正月再去打它们,这既符合用兵之道,又符合用兵的时机。如果现在发兵打它们的话,我实在是看不出来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请陛下明鉴。

    赵充国的这封奏章是六月份递上去的,到了七月份接到了皇帝的回信,就按照你的办法做吧。

    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赵充国马上就发兵去到了先零部的驻地,先零部在那块可是待很久了,他们还以为赵充国安家过日子不动弹了,结果毫无准备,看到汉军的大部队来了,他们就丢下车辆辎重,打算渡过湟水逃跑。由于逃跑的道路过于狭窄,赵充国吩咐手下,要慢慢的追赶敌人。

    属下不理解,老大,人家都说追逐的时候,就该以快取胜,我们干嘛这么慢?

    赵老大就跟他解释,这就是所谓的穷寇莫追,我们要是慢慢的追赶,他们就会光跑不回头,要是追的急了,他们就该回头和我们决一死战了。这番话说的大伙是心悦诚服。

    赵充国这次收获可不小,敌人掉到水里淹死的有几百人,投降和被杀的有五百多人,还俘获了马牛羊十万多头,车子四千多辆,算是一个大胜仗。

    汉军追到了罕羌地盘的时候,赵充国下令,不许焚烧村落,不准在田里割草放牧。罕羌人一看,这汉军果然说话算数不打我们了,都十分的高兴。罕羌的首领靡忘派人来向赵充国请示,我们来到这里也是迫不得已,现在希望将军准许我们回家。赵充国不敢做这个主,就把情况禀奏了皇帝。还没等天子的答复到来,靡忘就熬不住亲自向汉军投降,赵充国设宴款待了靡忘,让他回自己的部落去,告诉大家汉军的优惠政策。

    手下有不少人替赵充国担心,老大,靡忘可是反贼是国家的要犯,你不能这么久放他走啊。赵充国笑了,诸位,你们这只是按照公事公办的原则,怕自己受牵连吧。要替国家大局考虑,就该这么办。

    还没等赵充国的话说完,皇帝的回复就到了,把靡忘按赎罪论处。

    就这样,汉军没有动刀兵,就收服了罕部的羌人。

    罕部搞定了以后,先零虽然没有彻底垮掉,可羌人陆陆续续的也有一万多人向汉军投降了。赵充国估计着局势已经基本定型了,就打算撤回骑兵,派人在那里屯田,慢慢的降服羌人了。那时候已经是秋天了,一方面cao劳过度,另一方面也是年纪大了,赵充国就病倒了。

    皇帝得到消息之后,给赵充国发来了慰问信。将军辛苦了,听说你得了风寒腿脚疼痛,可要保重身体啊。老将军年纪大了,万一您有个三长两短,我怕这后续工作就没法开展了,所以我已经下令让破羌将军去给你当个副手,趁我军现在士气旺盛,在十二月攻打先零,老将军如果实在身体不方便,就多休息一下,让破羌将军和强弩将军带兵就可以了。

    赵印知道自己老爹的脾气,他肯定还是会据理力争不想出兵的,可自己又不敢讨骂,就派门客去劝赵充国。

    老将军,如果我们大军出击,真的会发生全军覆没国家颠覆的危险,您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可以的。如果出击不出击都可以,只是从哪个更优的角度出发,您就没必要再和皇帝争了吧。前几次皇帝就已经在责备您了,如果这次不合他的心意,皇帝火了动了杀机,您就自身难保了。自身都难保了,那还怎么为国家效力啊!

    听完了儿子的好心,赵充国长叹一声,哎,你们这是不忠啊!如果朝廷早点听我的话,羌人的事情能闹到这样的地步吗?以前皇帝让推举巡视羌人的人,我推举了辛武贤,可丞相和御史让皇帝派出了义渠安国,结果把事情给搞砸了。

    在金城湟中地区谷子每斛八钱的时候,我告诉耿中丞,只要买过来两百万斛谷子,羌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原因大家自己琢磨)。可耿中丞只向朝廷做了一百万斛申请,最后还只买了四十万斛,那义渠安国两次出使西羌,就用掉了将近一半,这羌人才肆无忌惮的反叛了朝廷,这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这些都已经是事实了,现在我最担心的还不是羌人,如果我们在这里被拖的时间太长,万一哪天周围的蛮夷动了心思,他们也起哄造反,那可不是羌人作乱能比的了,就是再牛逼的人也没法收拾残局了。为大汉江山社稷考虑,我还是坚持以守为攻的策略,当今圣上不是昏君,还是要给他进忠言的。

    赵充国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组织好了语言,就给汉宣帝上书阐明了自己的屯田计划。

    陛下,老臣听说,军队是用来扬善惩恶的,所以用兵一定要谨慎行事。我现在率领的人马,一个月要用掉,粮谷十九万九千六百三十斛、盐一千六百九十三斛、干草秸秆二十五万零二百八十六石。这些都是要老百姓负担的,如果战争不能彻底的终结,那百姓的负担就要一直背下去。

    除了这个百姓负担的问题,如果羌人作乱不能彻底解决,那其他蛮夷就有可能效仿,会让陛下以后更加担忧,这绝对不是陛下想看到的。通过前面的事情我们已经看到了,对羌人用武力,效果不明显,对他们用计谋,那疗效是相当的显著,所以臣还是不赞同对他们动武。

    陛下,臣现在给你说一说我的屯田计划。当初羌人叛乱离开了家园,我派人目测了一下,被他们荒废的田地再加上可以开垦的土地,大概有两千顷左右。当初我们设置的驿站也都被破坏了,我前些日子派士兵进山,砍了大大小小六万多颗树,都放在河流的边上。

    我希望能撤回手下的骑兵,剩下的士兵留下就行了,大概有一万零二百八十一人。我算了一下,他们每个月,用谷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盐三百零八斛。我把他们分别驻扎在要害之地,等河里的冰一解冻,就让他们顺水而下运木头,这样既可以修缮驿站疏通沟渠,还能在湟陋以西的道路上修建七十座桥,让我们的道路可以直通鲜水附近。

    等可以春耕的时候,给大家每人分二十亩地去耕作,到了四月份草长出来以后,再从附近郡县征集本地骑兵和胡人骑兵各一千人,每十个人配上两匹马,让他们作为耕田人的巡逻大队,保卫大家的安全。到庄稼收成了的时候,可以用来充实附近的金城郡,这样就能给朝廷节省大大的一笔开支。

    对了,现在朝廷运来的粮食,足够一万人吃上一年了,以后就不用运了,臣这里把屯田的地点和所需用品清单奉上,希望陛下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