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过年(下)
初一一大早,还没迷上一会,就被家里人喊醒,要去祠堂祭祖。 迷迷糊糊地跟着众人祭了祖才被放回来睡回笼觉。 武德九年,在高文灿的眼中,这一年可以说是大唐的一个转折点,因为这一年发生了玄武门事变,李世民登上了皇位,明年就是贞观元年。 初二被父母带着去外公家里拜年。兄弟两个可爱的样子挣足了印象分,特别是文灿知书达理,舅舅也疼,姥姥也爱,虽然他本人很无奈,但是小口袋却挣的鼓鼓的。然后跟回家过年的表弟赵涛以及大舅家的表哥好好完了一天,才回高庙。 日子就这么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三了,按照规矩,元宵节是从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六三天。往常年长社都是赛灯笼猜灯谜的,今年也不例外,所以一家人早早的就打算来长社看花灯。 由于高家在长社有不少店铺,所以众人就推着文灿为今年自己的店铺花灯设灯谜。文灿拗不过众人,只好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 思索了半天,文灿为自家的酒楼设置的灯谜是:月挂半边天,嫦娥伴子眠,酉字常有水,读书不出言。 众人思索半天,才想出来了两个,让文灿说说剩下那两句的谜底是什么。 文灿就说这东西还是自己想出来才比较有意思,要是自己没想出来被别人说出来了,像不像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味道。 众人被他这么一说,感觉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就各自跑一边去思索去了。 等众人吃罢晚饭上街,街上已经人山人海了,拥挤的几乎走不动了。 街道两边挂满了灯笼,灯笼前面围了一群群的人。 众人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灯笼前,看到灯笼下面出的题目是“双月合一”,众人都在那边想着,好几个人说是朋友的朋,连文灿的兄弟们也说称是,不过灯的主人摇头否认了。 文灿的众兄弟都看着文灿,让他来试试。 文灿稍微一思考,开口道“应该是用途的用。” 灯主人才点点头,把灯递给文灿。众人也羡慕地看着文灿。 走过了这家,只见下一家的灯谜是“日月一齐来(打一字)”。 众人纷纷说是明,店家摇头否认,众人陷入沉思。 文灿想了想,说道“是‘胆’”,于是又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灯笼。 这样过了四五家,旁边的兄弟们不愿意了,总不能让文灿一个人出彩了,所以就把文灿挤到一边,让他在旁边看着。 这样一来,灯笼照样没进几个兄弟之手,被旁边的几个士子给猜到了谜底,拿走了灯笼。 众人觉得没意思,才挤着回高家酒楼。等快到高家酒楼,就见到一大群人围着高家酒楼的门前,在那里指指点点的。 众人好不容易到了自家的灯谜前,才知道众人都在那里猜高家酒楼的灯谜,像文灿的兄帝那样,好多人都是猜出来了两个,还有两个没有想出来,众人在那里苦思冥想这个被誉为今年元宵节最有质量的灯谜。 文灿的兄弟们就站在旁边,幸灾乐祸地看着众人吃鳖,感觉很欣慰的样子,让其他才子们心里很不舒服,真想收拾他们一顿。 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了,众人还是没有人能全部猜出来。旁边围着的人群愈发多了,感觉整个长社来逛灯会的人都好像聚集到这里一样。 渐渐地,围观的人们不耐烦了,毕竟天已经接近子时了,纷纷要求高家酒楼公布谜底。 就在一边看着的高掌柜看到这个情况,注意到了另外一边站着的高文灿他们,就向文灿眨眼睛打眼色。 文灿的那些哥哥们看到高掌柜的样子,心里说高掌柜这是怎么了,眼抽筋了?纷纷疑惑地看着高掌柜。 文灿也看到了高掌柜打过来的眼神,就微微地点点头。 高掌柜看到高文灿的示意,就站了出来,向众人解释谜底。 “各位客官,请注意了,谜底是有好酒卖。”高掌柜微微笑着,高深莫测地道,“月挂半边天,半边天就是一横一撇,再加一个月,就是有字。而嫦娥伴子眠,嫦娥是广寒宫的美女,一个女子旁加一个子就是个好字。酉字常有水,就是一个酉字加三点水,就是酒字。读书不出言,读字没有言字旁就是卖字。合起来就是有好酒卖,刚好说了我们高家酒楼的情况。怎么样,诸位清楚了吗?” 围观的众人听了高掌柜的话,纷纷低头沉思,是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众人心中纷纷在责怪这么简单的灯谜,自己怎么就被迷住了呢! 渐渐地,众人纷纷从沉思中醒了过来,众人开始鼓起掌来,一阵比一阵激烈。 等众人从激动中缓过来,已经子时了,众人这才三两成群返回家去。 要问颍川郡得人今年元宵节最热闹的是什么,人家肯定说是灯会。你要是再问灯会上最精彩的是什么,那人一定告诉你是高家酒楼的灯谜,几乎所有去看灯会的人都没有猜出来,最后还是人家酒楼把谜底公布了出来。 所以经过这元宵灯会,颍川郡的人都对高家酒楼有了一种仰视的感觉,直接结果就是高家酒楼的座位预定已经排到下半年了。 话分两头,再说远在长安皇宫里的李渊,这几天也被一件事情给深深震撼了。什么事情呢,就是高庙老酒招标代理商的事情。颍川郡的刘刺史是个很敬业的官员,把颍川的大小事凡是值得注意的都写进了奏折发给了长安,所以即使是远在长安的李渊,也大体知道颍川郡现在的情况。 封德彝作为李渊的宠臣,也知道了高家的招标的事情,也是被奏折雷的够呛,差一点一口气上不来:这还是人吗?一家因为酒的代理商的招标,居然得到了几乎相当于朝廷一年财政收入的金钱!要是能弄到户部来,能为国家做多少事情啊。 有了外臣的知晓,秘密也就不是秘密了,京城里有点权势的人都第一次听说了高家,虽然大家都知道高颎这个人,但是不代表众人知道他的后人啊! 这下又权势的人都派出了耳目到颍川郡去打听关于高家的事情。不过有些有内部消息来源的,都打消了要吞并高家的打算,毕竟看情况高家很得皇上的看重啊!没看皇上专门封他们国公的爵位吗?!不过众人还是将高家看在理眼中,打发人去颍川郡打探高家的高级情报,比如高家成员了,众人才华了。毕竟能打下如此家业的肯定不是无名之辈啊! 一时间,长安和颍川郡之间的官道上车马瞬间多了起来。 而这时的京城里,另外有一家人也看是关注起高家来了,那就是同样是渤海高家出身的高士廉一家。高士廉名高俭,字士廉,其父高劢与高颎同出于渤海高氏,而且在隋朝同朝为官,血缘关系也比较近。 如今听说高颎子孙的事情,深感兴奋,毕竟出自同门,一笔写不出来两个高字啊!再说现在高士廉作为秦王府集团的一份子,如今秦王李世民正在和太子李建成挣太子之位,高士廉当然想为秦王府出力。所以高士廉在私下里也向李世建言要将高家收归麾下,李世民考虑到高家的情况,只是吩咐人先去将高家的详细情况打探来,再做下一步打算。 高士廉这才暂时压下心里的打算,只等消息打探回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