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光里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师与伴读

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师与伴读

    二老太太与二太太听了都十分惊讶。后者忙问:“可有说是什么缘故?是单请敦哥儿一个,还是连西府的人一起请?”伸手接过了帖子。

    春瑛答道:“王府来的人说,是单请我们四少爷一个的,好像是为了四少爷拜师的事。”

    二老太太与二太太卓氏互相对视一眼,都难掩面上的异色。

    靖王府虽是侯府的女婿,算起来也是东府的侄女婿,但彼此并不算亲近。靖王妃出嫁前,东府几乎一直在外任官,即使小时候曾经亲近过,也早就淡忘了,因此两府之间只是维持着一般亲戚的关系,靖王府要请王妃的娘家堂弟、堂妹们过府,向来是与侯府的正经弟妹们一起请的,单请却是头一回,而且卓氏还发现,下帖子的人不是王妃,上面戳的分明是靖王朱顺煁本人的私印!她不由得产生了一丝不安,生怕十五岁的儿子也会被卷进朝中争斗里去。

    二老太太倒是很镇定:“既然是靖王开恩,替咱们敦哥儿请先生,那可是极大的体面,比敦哥儿他伯父出面要强多了。你也别担心敦哥儿小孩子家没见过世面。会在王爷跟前失礼,咱们娘儿俩教了他这许多年,这点子事他还是能应付的。春瑛,去请了四少爷过来。”

    春瑛应声去了,路上还在想,莫非是因为二老爷在北方边境立的功劳很大,所以靖王府也来拉拢了?但靖王不是皇帝那派的吗?这究竟是皇帝的意思,还是靖王自己的决定?虽然这个世界已经跟历史不同了,但传统礼教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谓天地君亲师,正式拜的老师,是仅次于君王与父亲的权威存在,关系重大。四少爷是二老爷独子,他拜的老师可不是学里的夫子能比的,对东府而言,那份量非同一般啊……

    四少爷李敦听了春瑛的话,忙忙赶到正屋,给祖母与母亲行了礼,面上虽有些不安之色,但表现得还算镇定:“敦儿已经听说了,大姐夫要为我请先生,必是好的,他既然特地下帖子传召,我明日必去!只是伯父那里……”

    这话提醒了二太太:“那边叫你母亲去说就是,你不必担心。<>明日出门,叫你的丫头打点好你的衣裳,媳妇儿再选几个妥当人跟着侍候。敦哥儿自己也要多加小心,要遵守礼数,万不可失礼!”

    四少爷乖乖应了,卓氏虽然有些忧虑,但还是把事情一一打点妥当,次日一大早,又亲自送儿子出了二门,看着他上马离开,方才回来。

    春瑛这一日跟在二老太太身边,发现她总是心不在焉,知道她多半是在担心孙子,便说些轻松有趣的小事,或是把针线房为少爷小姐们新做的夏衣拿来给她过目,好引开她的注意力。二老太太渐渐觉得好过些了,又挑剔起衣裳来,每人四件新衣,就有三件被打回去修改。

    但二太太卓氏从侯府理完事回来后,气氛又恢复了沉郁,连四小姐都有些无精打采地,不想跟丫头们玩耍,又不想说话。只能跟母亲一起,沉默地陪着二老太太。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祖孙三代开始着急了。

    中午时李敦没回家,跟去的随从回府来报,说是靖王妃留饭,毕竟两人是亲近的本家姐弟。可这一留,就到了傍晚时分,李敦仍未回来。卓氏也顾不得跟去的五六个长随都是身强力壮练过拳脚功夫的男子,靖王府又是至亲,在那里一个劲儿地担心儿子是不是路上遇到了意外,派了好几拨人沿路找过去,后来是听见春瑛在那里轻咳,又看到婆婆脸上的忧色,才忽然醒过神来,重新端坐在位,羞愧地说:“叫母亲笑话了,媳妇儿一遇到敦哥儿的事,就……”

    二老太太微笑着摆摆手:“不要紧,我也跟你一样担忧。你再派人去靖王府问一问,别老在路上找,兴许敦哥儿与靖王爷聊得高兴,一时忘了时辰呢?”

    卓氏忙连声叫人,春瑛瞥见院门外有一对灯笼在晃,似乎正往这院里来,心中一动,叫道:“好象是四少爷回来了!”卓氏闻言忙站起身,外头秋雁已经打了帘子进来,笑道:“四少爷回来了。”

    屋里众人都松了口气,转眼间。<>四少爷李敦便进了屋,先给祖母和母亲请了安,又问meimei好,二老太太见他风尘仆仆,面有倦色,忙叫他去梳洗了,便尽快睡下,却另传了跟出门的人来问话。

    随从回话说,四少爷在靖王府待了一早上,吃过午饭后略歇了歇,又叫靖王爷亲自带着,去拜见新老师,并在老师家里用了饭,才会耽搁了这么长时间。如今在老师跟前已经磕过头了,并且领了一份功课回来,先预习预习,两日后正式上课。

    春瑛还在那里暗道这位老师很有效率,四少爷已经梳洗完,换了干净衣服,再度回转,向祖母和母亲说起今日的经历。四小姐年纪小,又要理事,二老太太打发她去睡了。便专心听孙子说话。

    原来四少爷新拜的这位老师,名唤刘礼恺,但并非是太后族人,他是正经科举出身,官至翰林院从四品侍讲学士,因父丧丁忧在家,三年未满,又遇母丧,便接着丁忧了。现在他终于守完了孝,偏偏翰林院的侍讲学士又满了额,因此暂时处于闲置状态。这位学士大人学问极好。满腹经纶,对尤其有研究,据说年轻时考科举曾连夺“解元”和“会元”,但当时在位的先帝觉得他太年轻了,还需要磨练,便点了他探花,没让他实现三元及第。这位学士性子沉稳谦和,行事低调,从不参与朝廷纷争,专心做学问,年初他所著的由朝廷刊行,在文坛大获好评,深得天下学子敬重。

    这么一位老师,份量可不轻。别说四少爷还是个小少年,连二老太太和二太太这样久经世事的,都觉得是天外飞来一个大馅饼砸在了自家头上,也顾不得细想靖王此举背后是否有什么深意了,就算是真有深意又如何?有了这么一位老师,李敦将来要走科举大道,只要本人不是傻蛋,就肯定是一路光明了。

    二老太太立刻便吩咐媳妇去准备束修,又再三叮嘱孙子,要十二分用心读书。李敦乖乖点头应了,春瑛在旁瞥见他脸上倦意渐浓,便小声对二老太太耳语:“老太太,四少爷似乎困了,今天想必也累得狠了,明儿还要早起温书呢,不如让四少爷先去歇息吧。<>老太太也该早些歇下了,不然明儿又要嚷头疼。”二老太太觉得有理,忙打发孙子去睡觉了。

    卓氏见儿子走了,又要服侍婆婆休息。二老太太见她神情似乎有些为难,便问:“你这是怎么了?难道这老师还不好?”

    卓氏忙道:“母亲误会了,敦哥儿能得刘学士为师,是天大的福份,只是……媳妇忽然想到,有了这位老师。西府那里……”

    二老太太摆摆手:“推了就是,任他是谁,难道还能比刘学士强?直接说给人家听,那位先生自然就知难而退了。”卓氏觉得有理,便恭谨地服侍婆婆梳洗,细致周到得比丫头们还用心。春瑛和百灵在旁见了,都暗暗点头,后者索性转去铺床了。

    一晚无事,第二天,卓氏去侯府时,便特地派人向侯爷说明情况,再三谢过他的好意。侯爷倒没怎么生气,只是过了几天,又忽然提起,愿意送一个人来给侄儿做伴读。

    卓氏见了那位伴读的名字,起初还想不起来是谁,听说是在侯府外书房侍候的,还以为是哪位管家的子侄,想着儿子要去上学,带两个书僮帮着拿书磨墨也很平常,侯爷推荐的人应该不会有问题,便随口应了。

    待回来跟婆婆提起,二老太太才道:“这不就是周家的孩子么?”

    春瑛正给她捶腿,闻言手上一顿,又接着捶下去。

    二老太太还在那里继续道:“可怜见的,小小年纪就没了父母亲人,自己还被送去做苦工。我在南边就听说了,敦哥儿他伯父念着旧日情谊,想方设法地把人弄了出来,明面上是把官奴转成了家奴,其实仍旧当他是自家子侄似的养在家里,不是说他家案子要平反了么?怎的还在侯府?”

    卓氏微微变色,也记起来了。丈夫小时候也曾与那周父一处读书玩耍,只是周父与侯爷交情好些,丈夫那时与兄长不大合得来,便也跟周父疏远了,年轻刚成婚的时候,还曾抱怨说兄长待周子鸿比对自己这个兄弟还要亲近。

    只是那家人,可是犯了重罪的!不管李周两家私交如何,周念仍是个官奴!卓氏心里有些别扭,让一个官奴给儿子做伴读,要是叫刘学士知道了,心里生气可怎么办?

    不过如果不提周念的出身背景,家中奴仆给小主人做伴读,也是有的,拿这话去驳回侯爷,只怕行不通。卓氏闷闷地道:“不知道这孩子学问如何?既是伴读,又是旧交之子,就不好拿他当书僮使唤了,只是我们敦哥儿已经学了好几年功课,正要向刘学士请教深一些的学问。这周家孩子既是吃了许多年的苦,不知学问可跟得上?”

    二老太太闻言也不说话了,旧交情谊什么的,终究比不上孙子的功课前程要紧。

    春瑛在旁听得有些着急,周念虽然没能帮她脱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是把他的许诺当成支柱,鼓励自己忍耐的。她始终觉得他是个非常好的人。现在情况有了变化,她再不用依靠他的帮助了,但听到他的消息,还是忍不住想帮他说两句话,于是便道:“这位周公子,在西府也有好几年了,前些时候听说打了平反的官司,本来都快要成了,结果后来有人从中搅和,又把这事儿给黄了,不然他早就恢复身份了。听说他学问是很好的,自小学了诗书,这几年又一直在外书房,没丢下过。”

    卓氏神色放缓了些,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难不成侯府把他的事到处宣扬不成?”

    春瑛笑道:“到处宣扬倒不会,只是多少有些风声。他在后街有一处小院子,离我家很近的,小时候我在三少爷院里侍候过,因三少爷与他交好,还曾吩咐过我去给他打扫屋子呢。那时我看他屋里塞得满满的都是书,有诗词歌赋,也有律法刑名,想来定是位很有学问的人吧?”

    二老太太道:“他既有些根底,便叫他来跟敦哥儿见一面,试一试再说。若是真好,留下也使得。”

    卓氏便应了,命人去西府传周念,又叫儿子去外书房见他。

    春瑛低头给二老太太一下一下地捶着腿,心里却升起了一个念头:不知周念现在如何了?侯爷荐他来东府伴读,究竟是个什么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