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璟瑜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出门

第一百八十一章 出门

    对璟瑜兄妹俩来说,大嫂的这件事无论她最后决定怎么做,怎么着也轮不到他们俩个小辈来cao这个心。夏侯烽之所以会如此关注此事,也是和他认为冯家剩下的这几个令人cao心的亲戚是因为他才得以活下来,纠缠上大嫂的。尽管他并不后悔救下了这几个人,别说这些人再不争气也是大嫂的亲人,就是普通人遭遇那样的事他若遇上了也一样会帮上一把。可他总觉得人是他救下的,也是他带回家的,总归有他一份责任在。

    来到潼涧后父亲赠与了冯家那些安身的钱物后,就曾明确的对他说过让他以后都不要掺和冯家的事,甚至在冯家兄弟从军中脱离之后,还让他不要再与他们往来。夏侯烽为人是纯良,但并不傻。他自是明白父亲这样说的原因多半也是怕他还小,容易受冯家那对不争气的兄弟影响。其实他的性情本就与冯家那对堂兄弟并不相合,父亲这样的担心根本是没有必要的。

    他平时的课业就很繁重,来到潼涧后更是多被父亲带在身边教导,本也没有多少闲工夫来注意其他。只是每次看到大嫂为冯家头痛为难的时候,才会跟着为难。可每每冯家求上门来的那些事,都不是他一个尚未自立的少年所能够帮得上忙的,所以他也只能爱莫能助。

    夏侯烽问璟瑜,也只是问问而已。他并不认为meimei能知道大嫂会对此事做怎样的决定。他今天之所以会告诉璟瑜这些,也是因为璟瑜既然回来了,以后少不得会与冯家人照面,冯家那些个糟心事她也总会知道的。现在提前告诉她一声,也好让她心里有准备,在与后与冯家人打交道时不至于被人利用了去,又或是会因无心之失使得大嫂为难。他没指望meimei一个半大的孩子能够在这件事上帮得上忙。尽管他知道meimei为挺聪明的。

    璟瑜听了这些事的来龙去脉之后,也确实挺为她大嫂感到为难的。不过即使如此,她也没有想过动用自己的钱去帮上一把。这到并不是她吝惜手里的钱,不愿意帮她大嫂,而是她觉得这样的事没法帮,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点钱的事。就小哥所说的,冯家自大嫂手里掏钱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也就是说这冯家就是个无底洞。莫妍总是教她,说人心总是欲壑难填,满足了他们一次两次。就会有以后的更多的无数次。

    “升米恩,斗米仇”,一次两次人家或许会感激。可这次数多了,就会视作理所当然了。冯家人现在只怕已经将从夏侯家弄钱来满足他们的*,视为了理所当然的事,不然也不会在借到钱之前就将与人合伙做生意的事宣扬出去,就连小哥这他们并不算熟的人都知道了。与其将钱去帮这样的人。她不如用来救助几个灾民,至少还能得到人家的一声感激不是。

    再说自家母亲陈夫人在此事一直没有表过态,也未来没有以此来考虑大嫂一番的缘故,自己若是从中插一手,母亲很可能会因此而记上大嫂一笔,对大嫂在家中的处境非但没有助益。只怕还会起反作用。

    这个不甚愉快的话题并没有继续下去,毕竟这本就不是他们应当担心的事。兄弟妹俩又说了一些别的话之后,夏侯烽忽然提出要带璟瑜出门去城里转转。他明日就要入营了。按照父亲的说法下次回府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去。哥哥们皆不在家,大嫂要照顾侄儿,母亲又要忙于家事,祖父也要需要静养,等他一走。就没人能够带meimei出门了。

    听到夏侯烽的这个提议,璟瑜也知道机会难得。早在昨日回来的时候。她就对这座城里路过的一些地方十分感兴趣,也打定主意要好好看看的。她虽然能够溜出去,可到底不能如此光明正大的出现在街上店铺里。更何况夏侯烽到这里已经有近两年的时间了,以他的性情怕是早将这座雄伟的城池给转遍摸透了。有他领路,总是方便许多。

    兄妹俩都是说干就干的人,夏侯烽带着璟瑜去找了陈夫人,告诉她要带璟瑜去城里逛逛,并且中午的时候也在外边吃不回府用膳了。

    初时陈夫人还不肯答应,她可没有忘记两年前在京城时璟瑜是如何失踪的。这次幸好将人找回来了,可她也知道这种幸运并不总会有的。两年前的那种痛苦,她可想再承受一次了。

    听到陈夫人如是说,夏侯烽也有了些动摇,但很快就被璟瑜那双看着他期盼眼神给打消了。他一再保证会多带些护卫,又说这里是潼涧而非京城,他们夏侯家对这座城市的控制无人能及,不可能有人能够在这城里将两年前在京城的事重演一遍。他也再三保证会时时刻刻的跟在meimei身边,有他在就不会让任何人碰到meimei一分一毫。

    璟瑜也在边上一个劲儿的软语相求,最后磨得陈夫人实在没办法才答应了下来。陈夫人在他们先跟祖父说一声,如果老国公也同意,才让他们出门。临了除了还一遍遍的嘱咐他们要留心安全之外,还不忘交待他们要记得早些回府。

    老国公到是不如陈夫人的顾虑多,他丝毫不担心璟瑜他们会在这座城市里出事,他只是简单的交待了一句让他们早去早回之外,并没有做任何的阻拦。

    得到了首肯的兄妹俩像是被放出笼的鸽子一般,以最快的速度出了门。

    潼涧城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虽然也比往年要寒冷许多,但却没像外边其他地方那样下了那种铺天盖地的大雪。听一他们一道出门的一个护卫说,潼涧城自今年入冬以来就只下过两场不大的雪,这已经是往年所从未有的。前一场雪,已经是十来天以前的事了,所以这城里的道路都十分干燥,没有任何的积雪和水迹。也就不存在他们在外边时的行路难的问题。

    璟瑜这趟出门并没有坐马车,而改为了乘轿。她之前这一路南来,坐马车都有些颠怕了。而且虽说是乘轿。但实际上大多时候璟瑜都是在自己走路,他们带出来的那顶小轿,更多时候是跟在他们身后。

    潼涧城是建立在一处山坳之中的,更多的是依照着原有的地形顺势而建的。整个城市并不像那些建立在平原地区的城池一般四四方方的规整,但整体来说有点像是个眼睛的狭长形状。将军府的位置大约是靠近这城中间稍稍偏东的位置,所以无论要往这城里的哪一个方面都算是方便的。

    就夏侯烽所说,这潼涧城实际并不比京城要小。他们今天出门的时间有限,能逛的地方不能太远,就问璟瑜想有没有想要去地方。对潼涧不熟的璟瑜所能知道的地方自是相当有限,她也记得昨天路过的几个地方看上去似乎相当不错的样子。

    夏侯烽听了璟瑜的意见之后又看了看日头。这才决定了前进的方向。

    璟瑜提到的一个地方,是一处专门贩卖南疆物产的地方。夏侯烽之所以选那个地方,也是因为那里有座酒楼十分不错。卖的全是南疆地方所特有的菜式,正好作为他们用午膳的地方。听到夏侯烽这样一提,璟瑜这才想起了莫妍先前关于开间酒楼的提议,便对此行更加感兴趣了。

    走在潼涧城里的路上,看看着往来不断的行人。更是进一步的打破了璟瑜心目中对边城的印象。这样繁华的景象,怎么看都不像是不久前才刚受过战火摧残的样子,反到是与之前的晋城有几分相类,一样的忙碌繁荣。若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这走在路上的潼涧百姓脸上比晋城的百姓要更少几分忧虑。同样的步履匆忙,却多了几分生气与干劲。这样的情景。璟瑜上次看到时还是在两年前一切并未发生时的京城街道上。

    看着眼前的情景,璟瑜不由有些好奇的问道:“这里打战的时候也是这样吗?”

    “当然有些不同,”那比夏侯烽更像个称职向导的护卫道:“到了战时。这些街道都会宵禁,除了征调的民夫之外,不允许任何人外出行走。不过到了战时这城内的男丁除了老幼病残之外,皆会征召为民夫,真正剩下的也就是些老弱妇孺罢了。家中男丁不在。那些人也没什么心思出门。等战事一过,征召的壮丁放回家之后。一切就又会恢复如常。

    潼涧城到底是边关重镇,这里战事的危胁极多,但却从未真正的陷落过。其中的原因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之外,这城里的民风彪悍也是一个重大的原因。潼涧城里的百姓多为几百年来狩关的军队的后代,‘战时成兵,战后为民’是潼涧城百姓的一大特点。因为家人都在城内生活,那些征召的民兵们打战时也会格外的卖力。”

    这护卫是将军府的老人,也是这潼涧城土生土长的,他说起潼涧城时虽没有太多夸耀的词句,但那种自豪感却是掩饰不住的,他显然极以这座城市为荣。

    听他这样一说,璟瑜也明白了她自昨日进城以来,一直感觉到有在别处没有的那种特别感觉是什么了。那应该就是这座与众不同的城市所具有的一种特别气质吧?

    潼涧是座建成了数百年的城池,正如那护卫所说的那样,它自建成起就从未陷落过。所以它也是座保留着不少完整古迹的古城。它虽地处南疆,但数百年来这里的驻守的军队却是来自五湖四海,它们最后留在这座城市里生根发芽的人又在这里镌下了他们故乡的痕迹,也就是这潼涧城又汇聚融入了天南地北各地的风情,从而形成了这样一个风格特异的地方,是璟瑜从所未见过的。

    所以这一路上,璟瑜都被这种特异的风格给吸引着,这路走得自然就慢了。等他们真正走到那处叫南麒坊地方时,差不多就已经到了午膳的时候。夏侯烽看着几个护卫们手中拿着的这一路过来璟瑜买下的东西,于是决定他们还是先去用午膳,再让两个护卫将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收在一起先送回府里去。

    于是璟瑜就被夏侯烽带入一座挂着南风楼牌匾的竹楼里。这南风楼,就是夏侯烽之前跟璟瑜所说的那间酒楼。